陌生领域快速学习六大技巧(2015版)

2024-02-03 22:40

本文主要是介绍陌生领域快速学习六大技巧(2015版),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本文原写于2011年2月份,当时是四大技巧,随着我对各种领域的研究,相关思考也在加深,所以对原来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更新。调整部分,除结构和新增内容外,也有对原有语句的订正。

以下是正文:

这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新领域、新名词不断涌现的时代。古老的封建社会,一个人只会一样手艺,可以受用一生,但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不可能,我们必须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主动或被动地接触新的、陌生的领域。面对陌生,很多人往往会怀有畏惧感,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可怕。

@人月神话 建议:

1.大量的阅读,泛读为主。

2.搭建知识体系结构

3.确认自己的问题和价值方向

4.找关键主干展开和延伸实现价值。

以下是我站在学习方法角度给出的一些建议。未必中肯,仅供参考。

一、确定学习的目的和目标。

为什么而学习?学习想达到怎样的目标,这很重要。

通常来说,人对陌生领域会有畏惧心理,并不愿意轻易涉入,很多时候都是迫不得已,比如被组织安排这样的情况。

我学习摄影,其实一直有机会和条件,2013年说要学摄影,朋友很支持,有人立刻给我寄来摄影的书籍,有人说我可以用他的机子和镜头学,但当时我的兴趣没保持几天。2014年,《这一生,静待时光检验》出版,我突然间萌生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可以自己练习摄影,以后为自己的书配图呢?正好又赶上慕思微信公众号招募睡眠体验师,有一项要求是会摄影,我报名的时候说我摄影不行,但可以学,说来惭愧,如愿去澳洲了,但临时突击的摄影不行,大部分照片都没法看。回来后立刻开始疯狂的学习,疯狂到读书到夜里几点的地步,这回成果就很显著。

所以,为什么而学习?必须弄清楚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清晰的目的,也就是说,学到的技能发挥不了作用,人的积极性可能就不高。

目标和目的不是一回事。比如我找私教,对私教说我的目标很清晰,我就是要达到在书中配图的水平,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和编辑沟通,把我拍的照片给编辑看,咨询编辑的意见。这样,可以保证我不会跑偏。

二、建立全景图

在进入陌生领域时,如果能够在开始就获得全景图,或者自己搭建,会加速学习进度,可以更快地掌握新知识。这就好像在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拿到一张地图,路线清晰,目的明确。
下图是一个简单的模型:
 


获得全景图,相对容易,只要找对人或书藉,可以拿到现成的资料,比如我和秋叶在《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30种实用技巧》就曾提供一个项目经理的知识框架全景图:《管理软件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体系》。
 

(大图见花瓣网: http://huaban.com/pins/10509445/ 在花瓣网点击图右放大镜可放大到清晰尺寸)

在没有现成全景图可用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自己绘制?一般人可能会认为不可能,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对于一个你没去过的地方,你如何能够去描绘出路线?

而我认为是可能的。其实这个难度并不大。虽然没有去过,没有现成的地图,但是,我们身处一个资讯丰饶的时代,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片断资料,从中筛选、再根据自己的需要整合,完成这个拼图游戏,就可以知道全貌。

比如我在2011年春节期间去香港南丫岛,是从网上先搜索,查找到路线,要确定从深圳怎么到香港,在哪个关口出关合适,而每一个关口,路线可能不一样,到香港后又怎么到南丫岛,再三比较后,我选择了福田口岸-九龙塘-旺角-中环码头-榕树湾线路,同时,我也从网上查找南丫岛的资料,了解概貌、地形、景点等情况,有备而行,非常从容。

进入专业领域,和旅行其实非常类似。

我的方法是:多找几本专业书藉,对照目录,就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也就可以形成大概的知识框架。比如通过《云计算:深刻改变未来》一书的目录(取自卓越亚马逊,在网上书店和豆瓣等,往往都会提供书藉的目录,并不必要一定拥有这本书才可以看到目录),我就可以了解云计算大概包括什么内容。
 

如果感觉书藉目录不够直观,那可以用思维导图软件,做一个简易的转换法,改为结构清晰的框架图。当然,真正的框架图,必然不是纯粹的书藉目录,需要多番对照、再根据自己的学习进程不断进行剪裁。一个知识框架是活的而非死的,要不断延伸和灵活调整,就象地图,当修了新路后,也需要更新。在这个目录里有八大宝典推荐,沿着这个推荐可以找到更多,是谓知识价值链。
 

点击可看大图

特别标注一下:如果要研究的领域在国内大学有现成的课程,那么,大学里的教材的目录是较好的知识框架,因为教材一般来说不讲究文采,注重实用,所以虽然看上去生硬、枯燥,但恰好可做知识框架用。(有些领域在大学里是没有的,比如知识管理,就不能应用国内教材,如果有国外教材是可以应用的)。

三、紧扣知识价值链

目标有了,全景图也有了,但还需要一个资料一个资料的看、吸收、实践、验证、扬弃,才能够化为己有,图只是告诉我们应当拥有什么知识,而拥有的本身仍然需要付出和努力。

全景图是宏观,而知识链上的每个节点,是微观。要先宏观再微观,然后再把微观联合为宏观,并且浸淫数年,才能够说掌握一个领域,从掌握到精通,还是有差距的。要区分了解、熟悉、掌握、精通的差异点,同时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弱点,针对全景图、知识链上的知识节点,分别给出不同的精力投入。
比如,我正在研究云计算,对于虚拟化技术、对于平台、语言,那些是我的弱项,就算我付出再多努力,也可能并不如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所以我只需要大概了解,并不必要在上面投入更多。而对于我感兴趣又有优势的部分,则可以分配大量精力在上面。

在研究知识节点的过程中,有时候很容易“迷失”,就象在阅读一个百科的时候,因为网页上有指向其他术语的链接,于是点击、阅读,在另外的页面上,又看到其他的链接,于是又点击,如此,有可能掌握的都是片断,而不完整。较好的办法是:阅读一个术语的整篇,对于感兴趣的术语,做出标识(比如随手勾画在便笺上),等读完全篇后再去阅读其他术语,如此类推。

因为有了全景图的限制,所以,在迷途的时候,容易清醒、回归。

四、抓关键
资料是无限的,一个全景图看上去是平面的,事实上是有纵深的,即使精力有侧重,要快速掌握一个领域,也必须懂得技巧。
要先做一些设问:
1、这个领域涉及到哪些概念?大概念里有哪些小概念?关联的其他概念?哪些概念是必须要掌握的关键概念?比如对于摄影来说,就是快门、光圈、感光度等。
2、这个领域发展的历史?前景的预测?在国外如何发展?国内如何发展?
3、最近两年的行业报告
4、这个领域里最知名的专家有哪些?(开始的范围最好不要超过五位,太多了研究不过来)他们各自的观点?他们的著述?
5、行业的竞争格局是怎样的?分为几种流派?各自的代表理论是什么?
6、这个领域里顶尖的几家企业分别是谁?各有什么产品或服务?
7、业界有什么大的活动已进行?在进行?要进行?……

带着问题去研究,要比漫无目的强很多。一个一个的问题被回答后,明白度就会不断增进。

有些概念,可能一时不懂,如果是关键概念,不懂的话对以后的知识掌握有影响,就必须要搞懂,有的可能关键性不是很强,可以先跳过去,研究其他,也许研究到后面,前面的一些知识就自然懂得,因为知识面打开了,悟性增强了。如果绊在一个概念上,有时候会耽误时间和精力,也影响整体知识的把握。

有时候,与其缓慢地读一本书,被几个难点绊住,不如先通读,再返过来多读几遍。

五、善用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生于网络时代,这是我们的幸运。

我有个习惯,学什么东西,往往会大张旗鼓,微博微信都说说,过程中的体会也会公布出来,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让大众的雪亮眼光帮助我发现进展和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让人知道我在做什么,有关心我的朋友,会主动提供资源给我,比如我学摄影,有人送书,有人借器材,有人介绍私教,有人看到好图会发给我参考,我并不清楚谁有资源又是否愿意提供,放出消息来,等资源上门也是个省力的方法。

当然,我自己也会主动去寻找各种学习资源,这当中,会用到很多工具,比如:

1、网络(搜索引擎、百科、豆瓣、知乎、行业网站、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
2、书藉(图书馆、网络书店等)
3、视频和在线课程(光盘、优酷、网易云课堂等)
4、当面交流(比如与专业人士的直接交流,但要注意先有一定基础后再交流,否则对方会因为扫盲行为而降低你的价值)
5、该付费的时候就付费,因为付费可以缩短路径,这个学费有时候是必要的。不是说免费没好货,网上免费且优质的内容有很多,但筛选可能会非常耗时,时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有时候比钱宝贵。

六、边阅读边训练

阅读,代表了对知识的吸收,并不单指阅读这个行为,还可能包括观看视频和参加课程等。

训练,代表了对知识的消化,通过练习,使知识转为技能。

有些领域,可能缺少训练的基础,而有些是可以具备的。比如我现在学习摄影,就是读了二十本左右的摄影书籍(反复读),同时用各种相机来练习,不同的相机有不同的特色,研究懂复杂的单反,再看微单等,就简单的多,而且道理基本上是相通的,所以大量的练习,容易对学到的内容加深理解,书本上讲的,如果单看字句,并不见得好明白,如果同时看机器,各种效果展示出来,就容易理解了。

网络营销也是如此。比如百度推广或者新浪粉丝通,如果能够借到企业账户看一下或者试试的话,从后台数据就可以知道效果。当然有时候企业账户不好借,新浪微博相对来说比较方便试验。我们在《微博营销》和《微信营销》都设计了作业,也是基于这个考虑。

即使是有秘诀、有技巧,脚踏实地地学习、吸收知识,仍然是必须的途径。我一直信奉两句古语: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别人可以告诉你方法,但是,要把这些方法化为己有,往往还是需要反复苦练。

虽然学习的过程的确艰苦,但是,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所带来的发现新世界的豁然开朗,会让人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篇关于陌生领域快速学习六大技巧(2015版)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75638

相关文章

游戏闪退弹窗提示找不到storm.dll文件怎么办? Stormdll文件损坏修复技巧

《游戏闪退弹窗提示找不到storm.dll文件怎么办?Stormdll文件损坏修复技巧》DLL文件丢失或损坏会导致软件无法正常运行,例如我们在电脑上运行软件或游戏时会得到以下提示:storm.dll... 很多玩家在打开游戏时,突然弹出“找不到storm.dll文件”的提示框,随后游戏直接闪退,这通常是由于

MySQL 多列 IN 查询之语法、性能与实战技巧(最新整理)

《MySQL多列IN查询之语法、性能与实战技巧(最新整理)》本文详解MySQL多列IN查询,对比传统OR写法,强调其简洁高效,适合批量匹配复合键,通过联合索引、分批次优化提升性能,兼容多种数据库... 目录一、基础语法:多列 IN 的两种写法1. 直接值列表2. 子查询二、对比传统 OR 的写法三、性能分析

Python使用vllm处理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技巧

《Python使用vllm处理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技巧》本文深入探讨了在Python环境下使用vLLM处理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技巧,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出发,详细讲解文本、图像、音频等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方法,... 目录1. 背景介绍1.1 目的和范围1.2 预期读者1.3 文档结构概述1.4 术语表1.4.1 核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本文解析了雪花算法的原理、Java实现及生产实践,涵盖ID结构、位运算技巧、时钟回拨处理、WorkerId分配等关键点,并探讨了百度UidGen... 目录一、雪花算法核心原理1.1 算法起源1.2 ID结构详解1.3 核心特性二、Java实现解析2.

深度解析Python装饰器常见用法与进阶技巧

《深度解析Python装饰器常见用法与进阶技巧》Python装饰器(Decorator)是提升代码可读性与复用性的强大工具,本文将深入解析Python装饰器的原理,常见用法,进阶技巧与最佳实践,希望可... 目录装饰器的基本原理函数装饰器的常见用法带参数的装饰器类装饰器与方法装饰器装饰器的嵌套与组合进阶技巧

Linux如何快速检查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和性能指标

《Linux如何快速检查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和性能指标》在运维和开发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快速检查Linux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和性能指标,本文将以CentOS为例,介绍如何通过命令行快速获取这些关键信息,... 目录引言一、查询CPU核心数编程(几C?)1. 使用 nproc(最简单)2. 使用 lscpu(详细信

Go语言代码格式化的技巧分享

《Go语言代码格式化的技巧分享》在Go语言的开发过程中,代码格式化是一个看似细微却至关重要的环节,良好的代码格式化不仅能提升代码的可读性,还能促进团队协作,减少因代码风格差异引发的问题,Go在代码格式... 目录一、Go 语言代码格式化的重要性二、Go 语言代码格式化工具:gofmt 与 go fmt(一)

如何在Mac上彻底删除Edge账户? 手动卸载Edge浏览器并清理残留文件技巧

《如何在Mac上彻底删除Edge账户?手动卸载Edge浏览器并清理残留文件技巧》Mac上的Edge账户里存了不少网站密码和个人信息,结果同事一不小心打开了,简直尴尬到爆炸,想要卸载edge浏览器并清... 如果你遇到 Microsoft Edge 浏览器运行迟缓、频繁崩溃或网页加载异常等问题,可以尝试多种方

qt5cored.dll报错怎么解决? 电脑qt5cored.dll文件丢失修复技巧

《qt5cored.dll报错怎么解决?电脑qt5cored.dll文件丢失修复技巧》在进行软件安装或运行程序时,有时会遇到由于找不到qt5core.dll,无法继续执行代码,这个问题可能是由于该文... 遇到qt5cored.dll文件错误时,可能会导致基于 Qt 开发的应用程序无法正常运行或启动。这种错

一文详解如何在idea中快速搭建一个Spring Boot项目

《一文详解如何在idea中快速搭建一个SpringBoot项目》IntelliJIDEA作为Java开发者的‌首选IDE‌,深度集成SpringBoot支持,可一键生成项目骨架、智能配置依赖,这篇文... 目录前言1、创建项目名称2、勾选需要的依赖3、在setting中检查maven4、编写数据源5、开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