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MySQL数据库中的: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

2024-01-27 20:18

本文主要是介绍详解MySQL数据库中的: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在软件开发中,程序在高并发的情况下,为了保证一致性或者说安全性,我们通常都会通过加锁的方式来解决,在 MySQL 数据库中同样有这样的问题,一方面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数据库的并发访问,另一方面又需要保证每个用户能以一致的方式读取和修改数据,就引入了锁机制。

在 MySQL 数据库中,锁有很多种类型,不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这篇文章我们就简单的聊一聊这三种锁。

全局锁

全局锁是粒度最大的锁,基本上也使用不上,就像我们家的大门一样,控制这整个数据库实例。全局锁就是对整个数据库实例加锁,让整个数据库处于只读状态。

MySQL 提供了一个加全局读锁的方法,命令是 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FTWRL),加锁之后整个数据库实例处于只读状态,有关数据操作的命令都会被挂起阻塞,例如数据更新语句、数据定义语句、更新类事务语句等等。

所以全局锁一般只用于全库备份的时候,一般只用在不支持一致性读的存储引擎做全库备份时,比如 MyISAM 这种不支持一致性读的存储引擎做全库备份时需要使用全局锁,像 InnoDB 引擎做全库备份时不需要使用全局锁。

表级锁

表级锁是 MySQL 最基本的锁策略,并且是开销最小的策略,它锁住的不是整个数据库实例,而是一张表。

表级锁跟全局锁一样,MySQL 数据库提供了加锁的命令: lock tables … read/write。例如 lock tables t1 read, t2 write; 命令,则其他线程写 t1、读写 t2 的语句都会被阻塞。同时,线程 A 在执行 unlock tables 之前,也只能执行读 t1、读写 t2 的操作。连写 t1 都不允许,自然也不能访问其他表。

我们可以使用 unlock tables 主动释放锁,如果没有使用的话,在客户端断开的时候自动释放

表级锁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查询正在遍历一个表中的数据,而执行期间另一个线程对这个表结构做变更,删了一列,那么查询线程拿到的结果跟表结构对不上,肯定是不行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MySQL 5.5版本之后引入了元数据锁(meta data lock,MDL),MDL 是数据库自动加锁,当对一个表做增删改查操作的时候,加 MDL 读锁;当要对表做结构变更操作的时候,加 MDL 写锁

MDL 锁有以下两个特点:

  • 读锁之间不互斥,因此你可以有多个线程同时对一张表增删改查。
  • 读写锁之间、写锁之间是互斥的,用来保证变更表结构操作的安全性。因此,如果有两个线程要同时给一个表加字段,其中一个要等另一个执行完才能开始执行。

行级锁

行级锁顾名思义就是针对数据库表中的行记录加锁,行级锁可以最大程度的支持并发处理,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最大的锁开销。

行级锁比较容易理解,比如事务 A 更新了一行,而这时候事务 B 也要更新同一行,则必须等事务 A 的操作完成后才能进行更新。

行级锁是由存储引擎各自实现的,也并不是所有的存储引擎都支持行级锁,比如 MyISAM 引擎就不支持行级锁,这意味着 MyISAM 存储引擎要控制并发只能使用表级锁。

InnoDB 引擎实现了行级锁,InnoDB 存储引擎中实现了两种标准的行级锁:

  • 共享锁(S Lock):允许事务读一行
  • 排它锁(X Lock):允许事务删除和更新一行

共享锁是兼容锁,就是当一个事务已经获得了行 r 的共享锁,其他事务可以立即获得行 r 的共享锁,因为读并未改变行 r 的数据。

排他锁是非兼容锁,如果有事务想获取行 r 的排他锁,若行 r 上有共享锁或者排它锁,则它必须等其他事务释放行 r 的锁。

在 InnoDB 存储引擎中,默认情况下使用的是一致性的非锁定行读,也就是通过行多版本控制器来读取行数据,我们可以显示的为行加上共享锁和排它锁,语句如下:

  • SELECT ..... FOR UPDATE:对读取的行记录加一个排它锁,其他事务想要在这些行上加任何锁都会被阻塞
  • 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对读取的行记录加一个共享锁,其他事务可以向被锁定的记录加共享锁,但是想要加排它锁。则会被阻塞。

以上就是 MySQL 数据库中有关锁的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学习或者工作有所帮助,如果您觉得文章有用,还请帮忙转发转发,谢谢。

 

这篇关于详解MySQL数据库中的: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51368

相关文章

javaSE类和对象进阶用法举例详解

《javaSE类和对象进阶用法举例详解》JavaSE的面向对象编程是软件开发中的基石,它通过类和对象的概念,实现了代码的模块化、可复用性和灵活性,:本文主要介绍javaSE类和对象进阶用法的相关资... 目录前言一、封装1.访问限定符2.包2.1包的概念2.2导入包2.3自定义包2.4常见的包二、stati

MySQL中读写分离方案对比分析与选型建议

《MySQL中读写分离方案对比分析与选型建议》MySQL读写分离是提升数据库可用性和性能的常见手段,本文将围绕现实生产环境中常见的几种读写分离模式进行系统对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一、问题背景介绍二、多种解决方案对比2.1 原生mysql主从复制2.2 Proxy层中间件:ProxySQL2.3

SpringBoot结合Knife4j进行API分组授权管理配置详解

《SpringBoot结合Knife4j进行API分组授权管理配置详解》在现代的微服务架构中,API文档和授权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介绍如何在SpringBoot应用中集成Knife4j,并进... 目录环境准备配置 Swagger配置 Swagger OpenAPI自定义 Swagger UI 底

MySQL 索引简介及常见的索引类型有哪些

《MySQL索引简介及常见的索引类型有哪些》MySQL索引是加速数据检索的特殊结构,用于存储列值与位置信息,常见的索引类型包括:主键索引、唯一索引、普通索引、复合索引、全文索引和空间索引等,本文介绍... 目录什么是 mysql 的索引?常见的索引类型有哪些?总结性回答详细解释1. MySQL 索引的概念2

C# async await 异步编程实现机制详解

《C#asyncawait异步编程实现机制详解》async/await是C#5.0引入的语法糖,它基于**状态机(StateMachine)**模式实现,将异步方法转换为编译器生成的状态机类,本... 目录一、async/await 异步编程实现机制1.1 核心概念1.2 编译器转换过程1.3 关键组件解析

Linux权限管理与ACL访问控制详解

《Linux权限管理与ACL访问控制详解》Linux权限管理涵盖基本rwx权限(通过chmod设置)、特殊权限(SUID/SGID/StickyBit)及ACL精细授权,由umask决定默认权限,需合... 目录一、基本权限概述1. 基本权限与数字对应关系二、权限管理命令(chmod)1. 字符模式语法2.

Go语言使用select监听多个channel的示例详解

《Go语言使用select监听多个channel的示例详解》本文将聚焦Go并发中的一个强力工具,select,这篇文章将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如何优雅地监听多个Channel,实现多任务处理、超时控制和非阻... 目录一、前言:为什么要使用select二、实战目标三、案例代码:监听两个任务结果和超时四、运行示例五

Linux线程同步/互斥过程详解

《Linux线程同步/互斥过程详解》文章讲解多线程并发访问导致竞态条件,需通过互斥锁、原子操作和条件变量实现线程安全与同步,分析死锁条件及避免方法,并介绍RAII封装技术提升资源管理效率... 目录01. 资源共享问题1.1 多线程并发访问1.2 临界区与临界资源1.3 锁的引入02. 多线程案例2.1 为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tenacity是一个专为Python设计的通用重试库,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用简单、清晰的方式,为任何可能失败的操作添加重试能力,下面我们就来看... 目录一切始于一个简单的 API 调用Tenacity 入门:一行代码实现优雅重试精细控制:让重试按我

MySQL中EXISTS与IN用法使用与对比分析

《MySQL中EXISTS与IN用法使用与对比分析》在MySQL中,EXISTS和IN都用于子查询中根据另一个查询的结果来过滤主查询的记录,本文将基于工作原理、效率和应用场景进行全面对比... 目录一、基本用法详解1. IN 运算符2. EXISTS 运算符二、EXISTS 与 IN 的选择策略三、性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