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尽量不要使用#define

2024-01-27 16:58
文章标签 c++ 使用 不要 define 尽量

本文主要是介绍C++尽量不要使用#define,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为什么这么说呢?或许很多程序员已经习惯在文件开始使用大量的#define语句
例如:这里程序文件开头有如下#define语句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define N 10
#define PI 3.14
#define MAX 10000
#define Heigth 6.65
...
...


假设这里程序运行出错误,而且就是在我们使用这些常量有错误,此时编辑器应该会抛出错误信息。如果该信息提示6.65这里有错误,Ok如果你运气好你正好记得或者程序简单一眼能找到6.65表示什么,如果程序很复杂,而且报出6.65的文件是引用该文件,不记得,那么你会困惑这是什么?或许会花大量时间去追踪6.65是什么?进而定位问题。
为什么错误信息是6.65呢?而不是Heith呢?因为在预编译阶段,已经用5.65来代替Heigth,Height没有进入记号表(system table)内。解决之道是可以使用下面语句进行替换
const double treeHeight=5.68;
   作为一个语言常量,treeHeight肯定会被编译器获知,并且进入记号表内。报出的错误不在是数字而是变量名称,这样有利于定位问题。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常量替换#define有两种特殊情况。
   第一个是定义常量指针。这里要将指针定义为常量指针,同时该指针也是指向一个常量,所以是下面的形式:
const char * const HZ="Hang Zhou";
在C++中最好使用string对象来替换掉char*形式:
const std::string HZ ("Hang Zhou");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就是class专属常量。首先将作用于限制到类内,必须将其声明为其成员。其次确保此常量至多只有一份实体,必须让它称为static成员。例如: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class People
{
private:
static const int Number=10;
int phoneNumbers[Number];
......
}

这看到的是声明式,而非定义式。通常C++要求你对使用的任何东西提供一个定义式。 或者使用enum,对于形式函数的宏,尽可能用inline或者template来代替。但是如果它是个class专属常量又是static且为整数类型(int,char,bool)则需特殊处理。只要不娶它们地址,则只用声明而不用提供定义式子。但是如果取class专属常量地址,纵使不取其地址编译器就要你提供定义式子。
static const int People::Number
这里定义不设初始值,是因为声明的时候已经获取了初值。

这里可以使用enum完成类似的功能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class People
{
private:
enum { Number = 10 };
int phoneNumbers[Number];
....
}

enum比较像#define而不像const。因为取const的地址是合法的,取一个enum的地址就不合法,取#define地址通常就不合法。所以可以通过enum来实现不让他人取得某个常量的地址。

下面介绍一道笔试题目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define PRODUCT(a,b) a*b
....
int a=5,b=3,c;
c=PRODUCT(a+3,b+4);

那么c的值为多少?c=5+3*3+4=18而不是程序员预想的56,如果想达到预期的结果必须这样写

#define PRODUCT(a,b) ((a)*(b))
或许这样你还会坚持会写宏函数,因为你想说只用写一个宏函数就能完成int,flaot,double等类型的乘积运算。那么在看看下面例子

#define MAX(a,b) ((a)>(b)?(a):(b))

int a=5,b=3

MAX(++a,b); //a被加了两次

MAX(++a,b+4); //a被加了一次
a被加的结果可能不是预期的,完全可以用template inline函数达到宏的预期效果,并且效率与宏差不多。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template<typename T>
inline void Max(const T& a,const T& b)
{
f(a>b?a:b);
}

inline函数是一种编译机制,有点从代码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从程序的执行效率上有差别,通常编译器对函数调用的处理是一种类似中断的方式,即当执行到函数调用语句时,会将当前所有信息存储到寄存器中,在去执行函数的代码,执行完后取回寄存器值,恢复到调用函数开始的状态,继续执行代码。声明为 inline 函数后,编译器不把函数编译成调用函数而是将代码拷贝到被调用的地方。所以效率上要比普通函数高一些,少了存寄存器与取寄存器信息的步骤。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inline函数最好写到.h文件中去,或者直接写到类中去。
const允许程序员指定一个语义约束,即不能被改动,编译器会强制实施这项约束。它表示被它修饰的值是不变的。const可以在classes外部修饰global或namespace作用域中的常量,或修饰文件、函数或者static对象以及指针。在const应用在指针中要注意关键字const出现在“*”的什么地方,如果在左边表示被指向的值是常量,如果在右边表示指针自身是常量。出现两边表示两者的功能的并集。这里特别说以下几点:
(1)迭代器中的cosnt
const std::vector<int>::iterator iter=vec.begin(); //相当于iter不能改变

std::vector<int>::const_iterator citer=vec.begin(); //iter所指向的内容无法改变
(2)将函数返回值声明为常量,不仅可以降低因程序员错误造成的不可预料的情况,并且不用放弃安全性和高效性。例如:

const operater *(const &lhs,const &rhs);
if((a * b = c);//本意是if(a*b==c)因程序员马虎而写成这样
如果a和b都是内置类型,此代码就不合理,但是是我们自定义类型,就可能行得通,如果声明返回值是cosnt,就可以预防这么做了。

(3)const成员函数,它是为了确认成员函数可作用于const对象。而且两个成员函数如果只是常量性不同,是可以重载的。成员函数后面跟const,表示该函数不能更改类的成员变量(下面有代码验证,如果尝试对其成员赋值,编译器会爆出错误)。原理就是编译器将其认为是只读变量。并且大多数const对象用于引用传递或者指针传递。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class People
{
public:
People():m_sName(""),m_iAge(0){}
People(std::string name,int age):m_sName(name),m_iAge(age){}
void set(int age)
{
this->m_iAge=age;
}

void set2(int age) const
{
this->m_iAge=age;
}

int get()
{
return this->m_iAge;
}
private:
std::string m_sName;
int m_iAge;
};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People* p=new People("sky",8);
p->set(10);
std::cout<<p->get()<<std::endl;
p->set2(12);
std::cout<<p->get()<<std::endl;
delete p;
return 0;
}


编译该文件会报以下错误信息
const_test.cpp: In member function `void People::set2(int) const':
const_test.cpp:16: error: assignment of data-member `People::m_iAge' in read-only structure
const_test.cpp:36:2: warning: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cosnt重载(注意:仅当形参是引用或者指针时候,形参是否为const才会有影响)。可以试一试我们将下面代码的&去掉,传入const_int其实调用的是void set(int age)函数,说明形参的const是没有起作用的。下面是验证代码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class People
{
public:
People():m_sName(""),m_iAge(0){}
People(std::string name,int age):m_sName(name),m_iAge(age){}
void set(const int& age) const
{
std::cout<<"this is const"<<std::endl;
}

void test(int& age)
{
std::cout<<"this is non-const"<<std::endl;
}

void test(short age)
{
std::cout<<"this is non-const"<<std::endl;
}

int get()
{
return this->m_iAge;
}
private:
std::string m_sName;
int m_iAge;
};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People* p=new People("sky",8);
const int const_int=12;
p->test(const_int);
std::cout<<p->get()<<std::endl;
delete p;
}

(4)关于重载函数代码重复的问题。由经验可以得出我们通过const重载的函数往往有大量的代码是重复,甚至是一样的。如果大部分重复代码,我们可以将这些重复的代码写成一个函数,在由它们分别调用。如果是一样的,如下代码,我们就可以在non-const函数中调用const函数,来解决代码重复。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class People
{
public:
People():m_sName(""),m_iAge(0){}
People(std::string name,int age):m_sName(name),m_iAge(age){}
void eat(const People & Person) const
{
std::cout<<"this person info is:{age ="<<Person.m_iAge()<<",name ="<<Person.m_sName()<<std::endl;
std::cout<<"eating"<<std::endl;
std::cout<<"end"<<std::endl;
}

void eat ( People & Person)
{
std::cout<<"this person info is:{age ="<<Person.m_iAge()<<",name ="<<Person.m_sName()<<std::endl;
std::cout<<"eating"<<std::endl;
std::cout<<"end"<<std::endl;
}
private:
std::string m_sName;
int m_iAge;
};

然后在non-const eat函数中首先将*this类型由People&显示的转化为const People&让其调用const函数,即函数重载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class People
{
public:
People():m_sName(""),m_iAge(0){}
People(std::string name,int age):m_sName(name),m_iAge(age){}
void eat(const People & Person) const
{
std::cout<<"this person info is:{age ="<<Person.m_iAge<<",name ="<<Person.m_sName<<"}"<<std::endl;
std::cout<<"eating"<<std::endl;
std::cout<<"end"<<std::endl;
}

void eat(People & Person)
{
static_cast<const People&>(*this).eat(Person);
}
private:
std::string m_sName;
int m_iAge;
};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People Person("sky",8);
Person.eat(Person);
}

运行的结果为

this person info is:{age =8,name =sky
eating
end 

这篇关于C++尽量不要使用#define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50902

相关文章

Java使用Thumbnailator库实现图片处理与压缩功能

《Java使用Thumbnailator库实现图片处理与压缩功能》Thumbnailator是高性能Java图像处理库,支持缩放、旋转、水印添加、裁剪及格式转换,提供易用API和性能优化,适合Web应... 目录1. 图片处理库Thumbnailator介绍2. 基本和指定大小图片缩放功能2.1 图片缩放的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tenacity是一个专为Python设计的通用重试库,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用简单、清晰的方式,为任何可能失败的操作添加重试能力,下面我们就来看... 目录一切始于一个简单的 API 调用Tenacity 入门:一行代码实现优雅重试精细控制:让重试按我

MySQL中EXISTS与IN用法使用与对比分析

《MySQL中EXISTS与IN用法使用与对比分析》在MySQL中,EXISTS和IN都用于子查询中根据另一个查询的结果来过滤主查询的记录,本文将基于工作原理、效率和应用场景进行全面对比... 目录一、基本用法详解1. IN 运算符2. EXISTS 运算符二、EXISTS 与 IN 的选择策略三、性能对比

使用Python构建智能BAT文件生成器的完美解决方案

《使用Python构建智能BAT文件生成器的完美解决方案》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wxPython构建一个智能的BAT文件生成器,它不仅能够为Python脚本生成启动脚本,还提供了完整的文... 目录引言运行效果图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核心需求技术选型核心功能实现1. 数据库设计2. 界面布局设计3

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指南分享

《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指南分享》本文介绍了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的四步流程:创建Dockerfile、配置IDEADocker连接、设置运行调试环境、构建运行镜像,并强调需准备本... 目录一、创建 dockerfile 配置文件二、配置 IDEA 的 Docker 连接三、配置 Do

Android Paging 分页加载库使用实践

《AndroidPaging分页加载库使用实践》AndroidPaging库是Jetpack组件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来处理大型数据集的分页加载,本文将深入探讨Paging库... 目录前言一、Paging 库概述二、Paging 3 核心组件1. PagingSource2. Pager3.

python使用try函数详解

《python使用try函数详解》Pythontry语句用于异常处理,支持捕获特定/多种异常、else/final子句确保资源释放,结合with语句自动清理,可自定义异常及嵌套结构,灵活应对错误场景... 目录try 函数的基本语法捕获特定异常捕获多个异常使用 else 子句使用 finally 子句捕获所

C++11范围for初始化列表auto decltype详解

《C++11范围for初始化列表autodecltype详解》C++11引入auto类型推导、decltype类型推断、统一列表初始化、范围for循环及智能指针,提升代码简洁性、类型安全与资源管理效... 目录C++11新特性1. 自动类型推导auto1.1 基本语法2. decltype3. 列表初始化3

C++11右值引用与Lambda表达式的使用

《C++11右值引用与Lambda表达式的使用》C++11引入右值引用,实现移动语义提升性能,支持资源转移与完美转发;同时引入Lambda表达式,简化匿名函数定义,通过捕获列表和参数列表灵活处理变量... 目录C++11新特性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左值 / 右值常见的左值和右值移动语义移动构造函数移动复制运算符

Python对接支付宝支付之使用AliPay实现的详细操作指南

《Python对接支付宝支付之使用AliPay实现的详细操作指南》支付宝没有提供PythonSDK,但是强大的github就有提供python-alipay-sdk,封装里很多复杂操作,使用这个我们就... 目录一、引言二、准备工作2.1 支付宝开放平台入驻与应用创建2.2 密钥生成与配置2.3 安装a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