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简介总结

2024-01-27 16:30
文章标签 总结 简介 cros

本文主要是介绍CROS简介总结,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loveis715/p/4592246.html 

现在请跟我做:在您的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www.yhd.com并敲击回车。在网站内容全部加载完毕后,按F12打开浏览器的调试窗口。当切换到Sources页时,您会发现您当前所看到的一号店的页面是从多个不同的域中得到的:

  或许有些读者会感到奇怪:在之前自己 写网页的时候就曾经尝试访问非当前域中的资源,却怎么也不成功,一号店是如何做到的?

  当然,这不是一号店的独门绝技,而仅仅是使用了一些跨域访问的技术而已。而在本文中,我们就将对一种跨域访问技术CORS(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进行介绍。

 

为什么要用CORS

  在需要做出一个技术决定时,我们常常需要给出适当的理由。就CORS而言,使用它的根本原因就是要完成资源的跨域访问,也就是如何绕过Same-origin Policy。

  那么什么是Same-origin Policy呢?简单地说,在一个浏览器中访问的网站不能访问另一个网站中的数据,除非这两个网站具有相同的Origin,也即是拥有相同的协议、主机地址以及端口。一旦这三项数据中有一项不同,那么该资源就将被认为是从不同的Origin得来的,进而不被允许访问。

  但是这个限制的确过于严格了:一个大型网站常常拥有一系列子域。在这些域之间交换数据就会受到Same-origin Policy的限制。为了绕过该限制,业界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例如更改document.domain属性,跨文档消息,JSONP以及CORS等。这些解决方案各有各的长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需求的不同来对这些方案进行选择。

  可以说更改document.domain属性的方法是最为直接快速的的方法,也较为常见。通过将从不同域中得到的脚本的document.domain属性设置为同一个值,就可以使得这些脚本之间可以相互交互。例如从“http://blog.ambergarden.com”得到的网页可以通过执行如下的脚本改变其document.domain属性中记录的所属域:

1 document.domain = ‘ambergarden.com’;

  那么接下来,该脚本就可以访问ambergarden.com中的数据了。

  这种方法也有其自身的劣势,那就是软件开发人员不可以随便设置document.domain属性的值,至少在一些浏览器上是如此的。

  跨文档消息则是通过向Window实例发送消息来完成的。在使用时,软件开发人员需要通过调用一个Window的postMessage()函数来向该Window实例发送消息。此时Window实例内部的onmessage事件将被触发,进而使得该事件的消息处理函数被调用。但是在接收到消息的时候,消息处理函数首先需要判断消息来源的合法性,以避免恶意用户通过发送消息的方式来非法执行代码。

  JSONP则是通过在文档中嵌入一个<script>标记来从另一个域中返回数据。例如在页面中添加一个如下的<script>标记:

1 <script src="http://blog.ambergarden.com/someData?callback=some_func"/>

  该<script>标记会向http://blog.ambergarden.com/someData发送一个GET请求。在数据返回到客户端后,some_func()函数将会被调用。当然,这种方法拥有一个显著的缺点,那就是只支持GET操作。

  就如您刚刚看到的一样,上面所列出的各个方法各自有各自的缺点及局限性。而相较于这些方法,CORS则没有那么多工作需要去做,也没有那么多限制。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对CORS进行讲解。

 

CORS运行流程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个通过CORS来进行跨域访问的简单示例。假设ambergarden.com想从一个公有数据平台public-data.com中返回一些数据,那么在页面逻辑中,其可以通过下面的代码向public-data.com发送数据请求:

1 function retrieveData() {
2     var request = new XMLHttpRequest();
3     request.open('GET', 'http://public-data.com/someData', true);
4     request.onreadystatechange = handler;
5     request.send();
6 }

  在运行这段代码的之后,浏览器会向服务发送如下的请求:

1 GET /someData/ HTTP/1.1
2 Host: public-data.com
3 ......
4 Referer: http://ambergarden.com/somePage.html
5 Origin: http://ambergarden.com

  而一个支持CORS协议的服务可能会给出下面的响应:

1 HTTP/1.1 200 OK
2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ambergarden.com
3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ml
4 ......
5 
6 [Payload Here]

  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响应头:Access-Control-Allow-Origin。该响应头用来记录可以访问该资源的域。在接收到服务端响应后,浏览器将会查看响应中是否包含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响应头。如果该响应头存在,那么浏览器会分析该响应头中所标示的内容。如果其包含了当前页面所在的域,那么浏览器就将知道这是一个被允许的跨域访问,从而不再根据Same-origin Policy来限制用户对该数据的访问。

  从整个访问数据的流程来看,用户所使用的跨域访问数据的脚本实际上和普通的访问同一个域中数据的脚本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不同的,仅仅是在响应中多了一个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响应头。

  是不是很简单?实际上我们展示的仅仅是最为简单的Simple Request的执行流程。而CORS则将导致跨域访问的请求分为三种:Simple Request,Preflighted Request以及Requests with Credential。

  如果一个请求没有包含任何自定义请求头,而且它所使用HTTP动词是GET,HEAD或POST之一,那么它就是一个Simple Request。但是在使用POST作为请求的动词时,该请求的Content-Type需要是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或text/plain之一。

  如果一个请求包含了任何自定义请求头,或者它所使用的HTTP动词是GET,HEAD或POST之外的任何一个动词,那么它就是一个Preflighted Request。如果POST请求的Content-Type并不是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或text/plain之一,那么其也是Preflighted Request。

  一般情况下,一个跨域请求不会包含当前页面的用户凭证。一旦一个跨域请求包含了当前页面的用户凭证,那么其就属于Requests with Credential。

  前面我们已经看过浏览器对Simple Request是如何进行处理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Preflight Request是如何执行的。相较于Simple Request,Preflight Request的运行流程则略为复杂一些。

  假设现在我们要向公有数据平台public-data.com写入一些数据,那么我们就需要发送一个POST请求:

复制代码

1 function sendData() {
2     var request = new XMLHttpRequest(),
3         payload = ......;
4     request.open('POST', 'http://public-data.com/someData', true);
5     request.setRequestHeader('X-CUSTOM-HEADER', 'custom_header_value');
6     request.onreadystatechange = handler;
7     request.send(payload);
8 }

复制代码

  在执行了该段代码之后,浏览器首先发出的请求将如下所示:

1 OPTIONS /someData/ HTTP/1.1
2 Host: public-data.com
3 ......
4 Origin: http://ambergarden.com
5 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 POST
6 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 X-CUSTOM-HEADER

  可以看到,我们首先发送的并不是POST请求,而是OPTION请求。该请求还通过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以及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标示了请求类型以及请求中所包含的自定义HTTP Header。实际上,它相当于向服务端询问访问资源的权限:“您好,我想向你这里发送数据,你看可以吗?”。而在真正访问资源前发送一个请求进行探测也是该请求被称为是Preflight Request的原因。

  在服务端看到该OPTIONS请求后,其将分析该请求中的内容并返回一个响应,以通知浏览器是否允许向它发送数据:

1 HTTP/1.1 200 OK
2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ambergarden.com
3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POST, GET, OPTIONS
4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X-CUSTOM_HEADER
5 Access-Control-Max-Age: 1728000
6 ......

  浏览器分析该响应并了解到其被允许向服务端发送数据以后,其才会向服务端发送真正的POST请求:

1 POST /someData/ HTTP/1.1
2 Host: public-data.com
3 X-CUSTOM-HEADER: custom_header_value
4 ......
5 
6 [Payload Here]

  而服务端则会接收并处理该请求:

1 HTTP/1.1 200 OK
2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ambergarden.com
3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ml
4 ......
5 
6 [Payload Here]

  最后一种请求Requests with Credential的运行流程则和前两种请求类似。只不过在发送请求的时候,我们需要将用户凭证包含在请求中:

复制代码

1 function retrieveData() {
2     var request = new XMLHttpRequest();
3     request.open('GET', 'http://public-data.com/someData', true);
4     request.withCredentials = true;
5     request.onreadystatechange = handler;
6     request.send();
7 }

复制代码

  而在服务端的响应中,其将拥有一个额外的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响应头:

1 HTTP/1.1 200 OK
2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ambergarden.com
3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ml
4 ......
5 
6 [Payload Here]

 

集成对CORS的支持

  从上面的示例中已经能够看到,在使用CORS来访问数据的时候,客户端不需要更改任何数据访问逻辑。所有的一切工作都是在服务端及浏览器之间自动完成的。因此如果希望为一个系统集成CORS支持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服务端。

  当然,集成工作实际上十分简单:在你的web.xml中添加一个Filter(或利用已有的Filter)并根据传入的请求首先判断其是哪一种CORS请求。在得知了请求的类型后,我们就可以决定到底以哪种方式响应用户了。这里的逻辑较为简单,因此我就不再赘述了。

这篇关于CROS简介总结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50824

相关文章

Java通过驱动包(jar包)连接MySQL数据库的步骤总结及验证方式

《Java通过驱动包(jar包)连接MySQL数据库的步骤总结及验证方式》本文详细介绍如何使用Java通过JDBC连接MySQL数据库,包括下载驱动、配置Eclipse环境、检测数据库连接等关键步骤,... 目录一、下载驱动包二、放jar包三、检测数据库连接JavaJava 如何使用 JDBC 连接 mys

Qt QCustomPlot库简介(最新推荐)

《QtQCustomPlot库简介(最新推荐)》QCustomPlot是一款基于Qt的高性能C++绘图库,专为二维数据可视化设计,它具有轻量级、实时处理百万级数据和多图层支持等特点,适用于科学计算、... 目录核心特性概览核心组件解析1.绘图核心 (QCustomPlot类)2.数据容器 (QCPDataC

JavaSE正则表达式用法总结大全

《JavaSE正则表达式用法总结大全》正则表达式就是由一些特定的字符组成,代表的是一个规则,:本文主要介绍JavaSE正则表达式用法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常用的正则表达式匹配符正则表China编程达式常用的类Pattern类Matcher类PatternSynta

SQL中JOIN操作的条件使用总结与实践

《SQL中JOIN操作的条件使用总结与实践》在SQL查询中,JOIN操作是多表关联的核心工具,本文将从原理,场景和最佳实践三个方面总结JOIN条件的使用规则,希望可以帮助开发者精准控制查询逻辑... 目录一、ON与WHERE的本质区别二、场景化条件使用规则三、最佳实践建议1.优先使用ON条件2.WHERE用

Nginx Location映射规则总结归纳与最佳实践

《NginxLocation映射规则总结归纳与最佳实践》Nginx的location指令是配置请求路由的核心机制,其匹配规则直接影响请求的处理流程,下面给大家介绍NginxLocation映射规则... 目录一、Location匹配规则与优先级1. 匹配模式2. 优先级顺序3. 匹配示例二、Proxy_pa

Android学习总结之Java和kotlin区别超详细分析

《Android学习总结之Java和kotlin区别超详细分析》Java和Kotlin都是用于Android开发的编程语言,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本文主要介绍Android学习总结之Ja... 目录一、空安全机制真题 1:Kotlin 如何解决 Java 的 NullPointerExceptio

MySQL基本查询示例总结

《MySQL基本查询示例总结》:本文主要介绍MySQL基本查询示例总结,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Create插入替换Retrieve(读取)select(确定列)where条件(确定行)null查询order by语句li

rust 中的 EBNF简介举例

《rust中的EBNF简介举例》:本文主要介绍rust中的EBNF简介举例,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1. 什么是 EBNF?2. 核心概念3. EBNF 语法符号详解4. 如何阅读 EBNF 规则5. 示例示例 1:简单的电子邮件地址

Python 异步编程 asyncio简介及基本用法

《Python异步编程asyncio简介及基本用法》asyncio是Python的一个库,用于编写并发代码,使用协程、任务和Futures来处理I/O密集型和高延迟操作,本文给大家介绍Python... 目录1、asyncio是什么IO密集型任务特征2、怎么用1、基本用法2、关键字 async1、async

Linux区分SSD和机械硬盘的方法总结

《Linux区分SSD和机械硬盘的方法总结》在Linux系统管理中,了解存储设备的类型和特性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存储介质(如固态硬盘SSD和机械硬盘HDD)在性能、可靠性和适用场景上有着显著差异,本文... 目录一、lsblk 命令简介基本用法二、识别磁盘类型的关键参数:ROTA查询 ROTA 参数R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