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架构设计:别错过出口——如何避免微服务的退化【摘录】

2024-01-22 04:58

本文主要是介绍系统架构设计:别错过出口——如何避免微服务的退化【摘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作者:Lars Gentsch,E-Post Development GmbH

目 录

  • 合并新功能
  • 微服务究竟发生了什么改动
  • 新增微服务还是扩展已有微服务
  • 如何判断是否应该增加新的微服务
  • 结论


  实际上,开发一个微服务并不太困难。但如何保证微服务最终不会退化成单体呢?下面通过一个例子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微服务会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以及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避免微服务的退化。
  假设有一个用于客户注册的小型 Web 应用。几乎所有 Web 应用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例如客户需要再网店(Amazon、Otto 等)上购物或注册视频点播门户(Amazon Prime、Netflix)等。该应用首先会引导客户完成注册流程。在这一步,客户填入用户名、密码、电子邮件,以及住址用户注册是一个自包含的小功能,因此非常适合作为微服务。
  在技术层面,该服务的结构非常简单,其中包含两到三个 HTML 页面或一个 AngularJS 单页应用,少量的 CSS,一个 Spring Boot 应用(采用 Maven 构建),以及一个 MySQL 数据库。
  服务收到数据后,会对数据进行验证,并将其转成领域模型,然后持久化到数据库中。那么,这样的微服务怎么会一步步退化成单体呢?


合并新功能

  只有成年用户才被允许在商店购物或在视频点播网站上观看视频,因此需要对客户的年龄进行验证。一种解决方案是将客户的出生日期与其他数据存储在一起,然后增加一个外部服务用于年龄验证。
  因此,服务的数据模型中要增加出生日期。由于加入了一个外部服务,需要编写该外部 API 的客户端,而且客户端要应对服务提供者不可用等异常情况。
  因为年龄验证功能很可能是一个异步流程,所以我们的服务可能要实现回调接口。因此,微服务需要保存流程的状态信息。什么时候发起年龄验证流程?是否有必要通过电子邮件通知客户?如何判断验证流程是否成功?


微服务究竟发生了什么改动

  注册微服务发生了如下的改动。

  • 客户数据增加了出生日期。这一改动没有问题。
  • 除了客户数据,还增加了流程数据。注意,这里流程数据与领域数据是混在一起的。
  • 除了服务原本的 CRUD 功能,还需要增加某些工作流,导致同步处理与异步处理混在一起。
  • 增加了一个外部系统。这增加了注册微服务的测试难度,因为测试过程中需要模拟这个外部系统及其行为。
  • 对于扩缩容,与外部系统的异步通信还提出了其他的要求。考虑到负载和容灾(failover),注册微服务需要启动约 10 个实例。而增加的年龄验证功能只需要两个实例即可满足容灾和稳定运行的要求。因此,两类不同的运行时需求是混在一起的。

  正如示例所展示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功能(如年龄验证功能)可能会对微服务产生巨大的影响。


新增微服务还是扩展已有微服务

  何时增加新的微服务,主要依据如下准则。

  • 引入了不同类型的数据模型和数据(领域数据与流程数据)。
  • 同步和异步数据处理混在一起。
  • 加入了新的服务。
  • 同一服务的不同功能各自承担的负载不一样。

  示例中的注册服务可以进一步扩展,客户地址的验证也可以交由一个外部服务进行处理。该功能常用于验证地址是否存在,也可用于协助人工清理重复注册的用户。另外,注册时进行偿付能力检查或客户评分也是常见的应用场景。
  从领域角度来看,上述功能均属于客户注册,因此会诱导开发者和架构师将其集成到注册服务中。结果,该微服务将不再是一个微服务。


如何判断是否应该增加新的微服务

  如果你所遇到的情况符合如下特征,那么你很可能需要新的微服务。

  • 该服务已经需要涌讨 Mavon 多模块项目或 Gradle 多模块项目进行构建。
  • 测试执行的时间已经超过了 5 分钟(违背了 “快速反馈” 原则),导致测试必须要分组和并行执行。
  • 在配置文件中、服务的配置已经需要根据领域进行分组,或者已经被拆分成多个配置文件来提高可读性。
  • 服务完整构建一次所花费的时间足够你喝杯咖啡休息一会儿,因此已经无法实现短周踟的快速反馈(违背了 “快速反馈” 原则)。

结论

  正如上述示例中的注册微服务所示,维持一个微服务的本来面目,并抵制因时间压力而将新功能集成进已有微服务的诱惑,这已经成为严峻的挑战。即便相关的功能显然属于同一领域也是如此。
  那么如何防止微服务退化呢?原则上,新服务(包括其数据存储)的创建必须要尽可能简单采用 Spring Boot,Grails,Play 等架构可简化新服务的创建。通过项目模板(如 Maven archetype), Docker 容器部署等措施,可以简化新的微服务的创建、配置,以及部署到生产环境的过程。降低创建新服务的 “成本”,从而清除引入新的微服务的障碍,能够有效地抵制在已有服务中实现新功能的诱惑。

这篇关于系统架构设计:别错过出口——如何避免微服务的退化【摘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31892

相关文章

JWT + 拦截器实现无状态登录系统

《JWT+拦截器实现无状态登录系统》JWT(JSONWebToken)提供了一种无状态的解决方案:用户登录后,服务器返回一个Token,后续请求携带该Token即可完成身份验证,无需服务器存储会话... 目录✅ 引言 一、JWT 是什么? 二、技术选型 三、项目结构 四、核心代码实现4.1 添加依赖(pom

sysmain服务可以禁用吗? 电脑sysmain服务关闭后的影响与操作指南

《sysmain服务可以禁用吗?电脑sysmain服务关闭后的影响与操作指南》在Windows系统中,SysMain服务(原名Superfetch)作为一个旨在提升系统性能的关键组件,一直备受用户关... 在使用 Windows 系统时,有时候真有点像在「开盲盒」。全新安装系统后的「默认设置」,往往并不尽编

Python 基于http.server模块实现简单http服务的代码举例

《Python基于http.server模块实现简单http服务的代码举例》Pythonhttp.server模块通过继承BaseHTTPRequestHandler处理HTTP请求,使用Threa... 目录测试环境代码实现相关介绍模块简介类及相关函数简介参考链接测试环境win11专业版python

基于Python实现自动化邮件发送系统的完整指南

《基于Python实现自动化邮件发送系统的完整指南》在现代软件开发和自动化流程中,邮件通知是一个常见且实用的功能,无论是用于发送报告、告警信息还是用户提醒,通过Python实现自动化的邮件发送功能都能... 目录一、前言:二、项目概述三、配置文件 `.env` 解析四、代码结构解析1. 导入模块2. 加载环

linux系统上安装JDK8全过程

《linux系统上安装JDK8全过程》文章介绍安装JDK的必要性及Linux下JDK8的安装步骤,包括卸载旧版本、下载解压、配置环境变量等,强调开发需JDK,运行可选JRE,现JDK已集成JRE... 目录为什么要安装jdk?1.查看linux系统是否有自带的jdk:2.下载jdk压缩包2.解压3.配置环境

Nginx中配置使用非默认80端口进行服务的完整指南

《Nginx中配置使用非默认80端口进行服务的完整指南》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我们经常需要将Nginx配置在其他端口上运行,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Nginx中配置使用非默认端口进行服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一、为什么需要使用非默认端口二、配置Nginx使用非默认端口的基本方法2.1 修改listen指令

SysMain服务可以关吗? 解决SysMain服务导致的高CPU使用率问题

《SysMain服务可以关吗?解决SysMain服务导致的高CPU使用率问题》SysMain服务是超级预读取,该服务会记录您打开应用程序的模式,并预先将它们加载到内存中以节省时间,但它可能占用大量... 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CPU使用率居高不下是许多用户都遇到过的问题,其中名为SysMain的服务往往是罪魁

Linux查询服务器系统版本号的多种方法

《Linux查询服务器系统版本号的多种方法》在Linux系统管理和维护工作中,了解当前操作系统的版本信息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操作之一,系统版本不仅关系到软件兼容性、安全更新策略,还直接影响到故障排查和... 目录一、引言:系统版本查询的重要性二、基础命令解析:cat /etc/Centos-release详

解决若依微服务框架启动报错的问题

《解决若依微服务框架启动报错的问题》Invalidboundstatement错误通常由MyBatis映射文件未正确加载或Nacos配置未读取导致,需检查XML的namespace与方法ID是否匹配,... 目录ruoyi-system模块报错报错详情nacos文件目录总结ruoyi-systnGLNYpe

更改linux系统的默认Python版本方式

《更改linux系统的默认Python版本方式》通过删除原Python软链接并创建指向python3.6的新链接,可切换系统默认Python版本,需注意版本冲突、环境混乱及维护问题,建议使用pyenv... 目录更改系统的默认python版本软链接软链接的特点创建软链接的命令使用场景注意事项总结更改系统的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