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添加10t磁盘,Linux系统设置RAID 10,确保高性能和容错的磁盘输入/输出的图文教程...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系统添加10t磁盘,Linux系统设置RAID 10,确保高性能和容错的磁盘输入/输出的图文教程...,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RAID 10(又叫RAID 1+0或镜像条带)阵列结合了RAID 0和RAID 1两者的功能特性,从而提供了高性能、容错的磁盘输入/输出操作。在RAID 0中,读取/写入操作跨多个驱动器并路执行;在RAID 1中,一模一样的数据写入到两个或多个驱动器上。

在本教程中,我将介绍如何使用5只相同的8 GiB磁盘,构建一个软件RAID 10阵列。虽然用来构建RAID 10阵列的最大磁盘数量是4只(比如一组条带化的两个镜像),但我们将增添一只额外的备用驱动器,以防其中一个主驱动器出现故障。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工具,你以后可以用来分析RAID阵列的性能。

请注意:全面深入地介绍RAID 10及其他分区方案(以及不同尺寸的驱动器和文件系统)的所有优缺点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之内。

RAID 10阵列是如何工作的?

如果你需要实施一种支持输入/输出密集型操作(比如数据库、电子邮件和网站服务器)的存储解决方案,RAID 10是正确的选择。下面会介绍其中原委。不妨先看一看下图。

镜像1和镜像2的条带

fb67ad5e4014dab0a40d4a9f76447d13.png

设想一下某个文件由上图中的数据块A、B、C、D和E组成。每个RAID 1镜像集(比如镜像1或镜像2)将数据块复制到两个设备中的每一个。由于这种配置,写入性能有所下降,因为每个数据块都要写入两次,每只磁盘各写入一次,而相比从单只读盘读取数据,读取性能依然没有变化。优点在于,这种方案提供了冗余性,因为除非每个镜像中的多只磁盘出现故障,否则可以维持正常的磁盘输入/输出操作。

RAID 0条带的工作原理是,把数据划分成多个数据块,并将数据块A写入到镜像1,同时将数据块B写入到镜像2,依次类推,因而提高了总体的读取和写入性能。另一方面,没有一个镜像含有向主集提交的任何一部分数据的完整信息。这意味着,如果其中一个镜像出现故障,整个RAID 0组件(以及因而RAID 10集)就无法操作,数据出现无法恢复的丢失。

构建RAID 10阵列

RAID 10阵列有两种可能的构建方案:复杂方案(只要一步就能构建),或嵌套方案(构建方法是,先构建两个或多个RAID 1阵列,然后把它们用作RAID 0中的组件设备)。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介绍构建复杂的RAID 10阵列,原因在于这种阵列让我们可以使用数量为奇数或偶数的磁盘,并且可以作为单一RAID设备来加以管理,而不是介绍嵌套方案(只允许数量为偶数的驱动器,必须作为嵌套设备来加以管理, RAID 1和RAID 0分开来处理)。

假设你已安装了mdadm,该后台程序在你的系统上运行。想了解详细内容,请参阅这篇教程:http://xmodulo.com/create-software-raid1-array-mdadm-linux.html。另外假设已在每只磁盘上创建了主分区sd[bcdef]1。因而,ls -l /dev | grep sd[bcdef]的输出应该是这样:

dab487b2f74784cec55a075b6d663531.png

接下来使用下面这个命令,构建一个RAID 10阵列:

# mdadm --create --verbose /dev/md0 --level=10 --raid-devices=4 /dev/sd[bcde]1 --spare-devices=1 /dev/sdf1

27d9f807d99d006eead0ce64f82e4623.png

该阵列构建完毕后(构建过程应该用不了几分钟),# mdadm --detail /dev/md0的输出应该是这样:

38dd07d2aac803051146de4620d140a1.png

在我们继续下一步之前有几点需要予以说明。

1. Used Dev Space表明了阵列所使用的每个成员设备的容量。

2. Array Size是指阵列的总大小。就RAID 10阵列而言,这相当于(N*C)/M,其中N是指活动设备的数量,C是指活动设备的容量,M则指每个镜像中的设备数量。所以在这里,(N*C)/M相当于(4*8GiB)/2 = 16GiB。

3. Layout指数据布局的具体细节。可能的布局值如下所示。

•n(默认选项):意味着 near拷贝。一个数据块的多个拷贝在不同的设备中处于相似的偏移(offset)。这种布局提供的读取和写入性能与RAID 0阵列的性能相似。

223aa9c1580d6601f00abc82dbe3e01b.png

•o表明offset拷贝。不是数据段在条带里面复制,而是整个条带被复制,但由一个设备轮转,那样重复数据块分布在不同的设备上。因而,随后的数据块拷贝在下一个驱动器中,下移一个数据段。想让你的RAID 10阵列使用这种布局,将--layout=o2添加到用来构建阵列的命令。

611eaaf3f31ab9fd4cf4960db20faab5.png

•f 表明far拷贝(偏移全然不同的多个拷贝)。这种布局提供了较好的读取性能,却提供了较差的写入性能。因而,这种方案最适合需要支持的读取操作比写入操作多得多的系统。想让你的RAID 10阵列使用这种布局,将--layout=f2添加到用来构建阵列的命令。

270a7468aaefd2e075d2a0365b4de23c.png

--layout选项中n、f和o后面所跟的数字表明了所需的每个数据块的副本数量。默认值是2,但它可以是磁盘中设备数量的2倍数。通过提供数量足够的副本,你就能尽量减少单个驱动器的输入/输出影响。

4. Chunk Size,按照Linux RAID维基,数据段大小(chunk size)指写入到设备的最小单位的数据。最优化的数据段大小取决于输入/输出操作的速度以及相关文件的大小。如果写入大文件,只要确保数据段相当大,有望看到较低的开销,而主要存储小文件的阵列有望更加得益于较小的数据段。想为你的RAID 10阵列指定某个数据段大小,将--chunk=desired_chunk_size添加到用来构建阵列的命令。

遗憾的是,没有一应俱全的方法可以提升性能。下面是值得考虑的几个指导准则。

•文件系统:总的来说,XFS据说是最好的文件系统,而EXT4仍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佳化布局:far布局提升了读取性能,但降低了写入性能。

•副本数量:更多的副本尽量减小了输入/输出影响,但需要更多的磁盘时也增加了成本。

•硬件:固态硬盘比传统的旋转磁盘更有可能显示性能提升的优点(在同一环境下)。

使用DD测试RAID性能

下列基准测试可以用来核查我们的RAID 10阵列(/dev/md0)的性能。

1. 写入操作

256MB大小的单个文件被写入到设备上:

# dd if=/dev/zero of=/dev/md0 bs=256M count=1 oflag=dsync

512字节被写入1000次:

# dd if=/dev/zero of=/dev/md0 bs=512 count=1000 oflag=dsync

由于dsync标记,dd绕过系统文件缓存,执行同步写入到RAID阵列的操作。这个选项用来消除RAID性能测试期间的缓存效应。

2. 读取操作

256KiB*15000(3.9 GB)从阵列拷贝到/dev/null:

# dd if=/dev/md0 of=/dev/null bs=256K count=15000

使用Iozone测试RAID性能

Iozone(http://www.iozone.org)是一种文件系统基准测试工具,让我们可以测量的众多磁盘输入/输出操作,包括随机读取/写入、顺序读取/写入和重新读取/重新写入。它可以将结果导出到微软Excel或LibreOffice Calc文件。

将Iozone安装到CentOS/RHEL 7上

启用Repoforge软件库,然后执行下列命令:

# yum install iozone

将Iozone安装到Debian 7上

# aptitude install iozone3

下面这个iozone命令将在RAID-10阵列中执行所有测试:

# iozone -Ra /dev/md0 -b /tmp/md0.xls

•-R:生成与Excel兼容的报告,并发送到标准输出设备。

•-a:在全自动模式下运行iozone,涵盖所有测试和可能的记录/文件大小。记录大小:4k至16M,文件大小:64k至512M。

•-b /tmp/md0.xls:将测试结果存储在某个指定的文件。

但愿本文有所帮助。如果您对于提升RAID 10的性能方面有何想法或高招,欢迎交流。谢谢阅读,希望能帮到大家,请继续关注脚本之家,我们会努力分享更多优秀的文章。

这篇关于linux系统添加10t磁盘,Linux系统设置RAID 10,确保高性能和容错的磁盘输入/输出的图文教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28666

相关文章

Linux权限管理与ACL访问控制详解

《Linux权限管理与ACL访问控制详解》Linux权限管理涵盖基本rwx权限(通过chmod设置)、特殊权限(SUID/SGID/StickyBit)及ACL精细授权,由umask决定默认权限,需合... 目录一、基本权限概述1. 基本权限与数字对应关系二、权限管理命令(chmod)1. 字符模式语法2.

在Linux系统上连接GitHub的方法步骤(适用2025年)

《在Linux系统上连接GitHub的方法步骤(适用2025年)》在2025年,使用Linux系统连接GitHub的推荐方式是通过SSH(SecureShell)协议进行身份验证,这种方式不仅安全,还... 目录步骤一:检查并安装 Git步骤二:生成 SSH 密钥步骤三:将 SSH 公钥添加到 github

python使用Akshare与Streamlit实现股票估值分析教程(图文代码)

《python使用Akshare与Streamlit实现股票估值分析教程(图文代码)》入职测试中的一道题,要求:从Akshare下载某一个股票近十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保存... 目录一、前言二、核心知识点梳理1、Akshare数据获取2、Pandas数据处理3、Matplotl

Linux线程同步/互斥过程详解

《Linux线程同步/互斥过程详解》文章讲解多线程并发访问导致竞态条件,需通过互斥锁、原子操作和条件变量实现线程安全与同步,分析死锁条件及避免方法,并介绍RAII封装技术提升资源管理效率... 目录01. 资源共享问题1.1 多线程并发访问1.2 临界区与临界资源1.3 锁的引入02. 多线程案例2.1 为

Django开发时如何避免频繁发送短信验证码(python图文代码)

《Django开发时如何避免频繁发送短信验证码(python图文代码)》Django开发时,为防止频繁发送验证码,后端需用Redis限制请求频率,结合管道技术提升效率,通过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解耦业务逻辑... 目录避免频繁发送 验证码1. www.chinasem.cn避免频繁发送 验证码逻辑分析2. 避免频繁

精选20个好玩又实用的的Python实战项目(有图文代码)

《精选20个好玩又实用的的Python实战项目(有图文代码)》文章介绍了20个实用Python项目,涵盖游戏开发、工具应用、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使用Tkinter、PIL、OpenCV、Kivy等库... 目录① 猜字游戏② 闹钟③ 骰子模拟器④ 二维码⑤ 语言检测⑥ 加密和解密⑦ URL缩短⑧ 音乐播放

Python pandas库自学超详细教程

《Pythonpandas库自学超详细教程》文章介绍了Pandas库的基本功能、安装方法及核心操作,涵盖数据导入(CSV/Excel等)、数据结构(Series、DataFrame)、数据清洗、转换... 目录一、什么是Pandas库(1)、Pandas 应用(2)、Pandas 功能(3)、数据结构二、安

Spring Boot集成/输出/日志级别控制/持久化开发实践

《SpringBoot集成/输出/日志级别控制/持久化开发实践》SpringBoot默认集成Logback,支持灵活日志级别配置(INFO/DEBUG等),输出包含时间戳、级别、类名等信息,并可通过... 目录一、日志概述1.1、Spring Boot日志简介1.2、日志框架与默认配置1.3、日志的核心作用

Oracle数据库定时备份脚本方式(Linux)

《Oracle数据库定时备份脚本方式(Linux)》文章介绍Oracle数据库自动备份方案,包含主机备份传输与备机解压导入流程,强调需提前全量删除原库数据避免报错,并需配置无密传输、定时任务及验证脚本... 目录说明主机脚本备机上自动导库脚本整个自动备份oracle数据库的过程(建议全程用root用户)总结

Linux如何查看文件权限的命令

《Linux如何查看文件权限的命令》Linux中使用ls-R命令递归查看指定目录及子目录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夹的权限信息,以列表形式展示权限位、所有者、组等详细内容... 目录linux China编程查看文件权限命令输出结果示例这里是查看tomcat文件夹总结Linux 查看文件权限命令ls -l 文件或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