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图胜千言:RUP核心概念解析

2024-01-17 11:08

本文主要是介绍(转载)一图胜千言:RUP核心概念解析,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2006年04月27日 23:23:00
一图胜千言:RUP核心概念解析

原创作者:wakeful
转载请注明:来自Sawin系统分析之窗
最后修改时间:2005-2-22


一图胜千言: RUP 核心概念解析
温 昱
本文以发表于软件过程专家网www.51cmm.com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对概念的理解不到位,特别是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到位,是阻碍不少人成功应用RUP的原因之一。
本文采用"为概念及其关系建模"的方法,对概念及其关系进行考察,以期深入理解RUP的核心概念。
1、弄清概念的必要性
随着软件学科和软件业的不断发展,"名词"越来越多。但是,"名词"背后的"含义"也真的有如此之多的增长吗?
举个例子。1986年,Barry Boehm提出了软件开发的螺旋模型。从那时起,螺旋模型被当作软件开发的标准方法。螺旋模型还有其他不同的常用名字,比如演进模型,或者迭代模型[1]。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看来,软件界存在不少这种"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一个新名词出现了,它可能仅仅是披着新的表达形式的外衣,而其含义其实和某个旧名词相同。
笔者认为,在软件学科飞速发展的今天,反而是踏踏实实搞清楚"变幻无穷"的诸多名词背后的真正含义,才是最便捷之道。
2、本文的方法:一图胜千言
本文采用"为概念及其关系建模"这样一种方法,不仅考察单个名词的含义,还考察名词之间的关系。
一图胜千言。一个概念的本质,往往需要从它同其他概念的关系中,得以体现。不仅考察个体,还考察多个个体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在系统论中,被比喻成"1 + 1 < 2"。令人愉快的是硬币的另一面,注重考察关系这种方法,从其成本角度而言却是"1 + 1 > 2"。
3、RUP核心概念解析
3.1、任务来自问题
RUP著名的二维结构,其时间维相关的概念有阶段、迭代、里程碑等,内容维相关概念有工作流、角色、活动、工件等。但笔者发现,不少人对这些概念理解不深,特别是对概念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到位,造成实践中出现问题。
另外,就是迭代式开发--这种包括RUP在内的多种软件工程过程都一致推崇的最佳实践--和活动、工件这些基本概念有何关系。不知道迭代和活动、工件的关系,实际应用RUP时又如何贯彻迭代式开发的思想呢?
还有,配置和变更管理对所有现代软件开发过程都是必不可少的支持活动,RUP更是将其列为"RUP的6大最佳实践"之一。但笔者发现,不少开发人员认为配置和变更管理太麻烦,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配置和变更管理和工件的基本关系。
我们的任务,就来自于这些问题。我可以用一幅图解决这些问题吗?
3.2、一图胜千言
下图是一幅UML类图,它概括了上述问题的相关概念,并着重表达了概念之间的关系。本图的丰富语义,我们通过下面几节细细来分析。
3.3、角色执行活动,活动生产工件
任何软件工程过程,都少不了角色(role)、活动(activity)、工件(artifact)等概念(或者类似概念)。
这些概念本身很好理解。角色是对个人或者作为开发团队的一组人的职责的规定;具体人和角色的关系,好比人和帽子的关系。活动就是角色执行的工作单元。工件就是工作的成品或半成品。
倒是这些概念的关系显得更加重要。角色的职责,具体体现在他执行活动和负责工件上。工件是由活动生产出来的--工件是活动的输出;比如制定《编码规范》。然而,活动本身也可能以工件为输入--活动可能要求使用工件;比如编码活动要参考《编码规范》。还有一种关系,工件既是活动的输入又是它的输出--活动修改工件;比如修改《编码规范》。
3.4、阶段和迭代:提供不同级别的决策时机
尽早解决重大风险,是软件工程管理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正如Tom Glib所说:"如果我们不主动化解风险,那么它们会自己找上门来。"[2]心存侥幸是很危险的。
RUP是风险驱动的。它将整个开发生命周期分为4个阶段: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造阶段、移交阶段。初始阶段着重化解业务风险,并确保所有涉众对项目达成一致的认识。细化阶段主要化解技术风险,要定义并创建可执行的系统架构。相对而言,当决定开始构造阶段的时候,风险已经比较小了。当然,风险是动态变化的,构造阶段和移交阶段照样会有这样那样的风险存在。
RUP的每个阶段又可分为一到多个迭代周期。采用迭代式开发,意味着有持续不断的反馈;反馈是决策的基础,也是化解风险的基础。迭代式开发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尽早降低风险,通过每次迭代中分析、按重要性排序并解决主要风险,来达到尽早化解风险的目的。
这个根据持续反馈来进行决策的时机,叫做里程碑(milestone)。里程碑有2种,阶段结束对应的里程碑叫做主要里程碑(major milestone);迭代结束对应的里程碑叫做次要里程碑(minor milestone)。可以说,阶段和迭代,为开发团队提供了不同级别的决策时机。
上图清晰的表达了上述分析的思想。里程碑分为主要里程碑和次要里程碑2种;阶段可以包含多次迭代;每个阶段必然有一个主要里程碑标识结束,每个迭代必然以一个次要里程碑标识结束。
迭代的具体进行,是要靠角色执行相关活动。上图中的迭代和活动的多对多关系,精彩地反映了迭代开发的特点--每次迭代都执行多个(甚至全部)开发活动。
3.5、配置和变更管理支持迭代式的基于基线的开发
迭代式开发意味着每个后继迭代,都以前一个迭代为基础,不断地进化和完善系统,直至完成最终产品。历史上有一段时期,为了强调这一点,RUP曾特意宣传"迭代和增量开发"。
建立并管理基线(baseline),为迭代式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基线的要点有二:一是要通过评审,二是要受配置和变更管理控制。IEEE对于基线的完整定义是:已经通过正式复审和批准的某规约或产品,它因此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的基础,并且只能通过正式的变更控制过程进行改变。
配置和变更管理完成建立并管理基线的任务。置于配置和变更管理之下的工件,称为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因此下图把配置项建模为工件的子类。而基线就是有多个配置项组成的瞬时快照--因为受配置和变更管理控制是基线的必要条件。
上面讨论了"工件-配置项-基线"这些静态概念,下面再讨论一下相关动态概念。任何工件,都有可能发生变更;正如并不是所有工件都是配置项一样,变更也不一定都受控,比如,用于讨论的临时设计就不必受控。只有配置项的变更,才是需要受配置和变更管理控制的。到底哪些工件应当受控,是根据实践情况决定的,应当在规范性和灵活性之间权衡考虑。
3.6、发布是什么,发布不是什么
发布(release)是软件产品的一个稳定的、可执行的版本,它包括了发布说明、用户手册等相关工件。
单纯的文档或者不能执行的软件版本,并不是发布。
发布是某个迭代周期的成果,但是并非每个迭代周期都用发布。
图中表达得很明白,发布是特殊的基线。这意味着发布不是单一的工件,而是工件集;而且发布的工件都应当置于配置管理的控制之下,这是因为你必须标识和跟踪这些工件,开发团队或者用户的很多活动都和它们相关。
4、总结
UML已经广泛用于软件开发活动,可视化表达使得理解和解决问题变得容易。本文是UML的另一个应用,它被用来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 Gary Pollice等著,宋锐等译. 小型团队软件开发:以RUP为中心的方法.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 Per Kroll等著,徐正生等译. Rational统一过程:实践者指南.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作者介绍】 wakeful

温昱,架构设计师,资深咨询顾问,松耦合空间(http://lcspace.nease.net)创办人。擅长面向对象、架构和框架设计,对设计模式、UML和软件工程有深入研究。
作者Email地址:xinxiu123@sina.com


Trackback: http://tb.blog.csdn.net/TrackBack.aspx?PostId=694150


这篇关于(转载)一图胜千言:RUP核心概念解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15821

相关文章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在编译器设计、配置文件处理和数据转换领域,递归下降解析器是最常用且最直观的解析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 目录引言:解析器的核心价值一、递归下降解析器基础1.1 核心概念解析1.2 基本架构二、简单算术表达

深度解析Java @Serial 注解及常见错误案例

《深度解析Java@Serial注解及常见错误案例》Java14引入@Serial注解,用于编译时校验序列化成员,替代传统方式解决运行时错误,适用于Serializable类的方法/字段,需注意签... 目录Java @Serial 注解深度解析1. 注解本质2. 核心作用(1) 主要用途(2) 适用位置3

Java MCP 的鉴权深度解析

《JavaMCP的鉴权深度解析》文章介绍JavaMCP鉴权的实现方式,指出客户端可通过queryString、header或env传递鉴权信息,服务器端支持工具单独鉴权、过滤器集中鉴权及启动时鉴权... 目录一、MCP Client 侧(负责传递,比较简单)(1)常见的 mcpServers json 配置

redis-sentinel基础概念及部署流程

《redis-sentinel基础概念及部署流程》RedisSentinel是Redis的高可用解决方案,通过监控主从节点、自动故障转移、通知机制及配置提供,实现集群故障恢复与服务持续可用,核心组件包... 目录一. 引言二. 核心功能三. 核心组件四. 故障转移流程五. 服务部署六. sentinel部署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 Stream 的并行流性能优化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从原理到实战的全攻略,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 目录一、并行流的核心原理与适用场景二、性能优化的核心策略1. 合理设置并行度:打破默认阈值2. 避免装箱

Maven中生命周期深度解析与实战指南

《Maven中生命周期深度解析与实战指南》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Maven生命周期实战指南,包含核心概念、阶段详解、SpringBoot特化场景及企业级实践建议,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目录一、Maven 生命周期哲学二、default生命周期核心阶段详解(高频使用)三、clean生命周期核心阶

深入解析C++ 中std::map内存管理

《深入解析C++中std::map内存管理》文章详解C++std::map内存管理,指出clear()仅删除元素可能不释放底层内存,建议用swap()与空map交换以彻底释放,针对指针类型需手动de... 目录1️、基本清空std::map2️、使用 swap 彻底释放内存3️、map 中存储指针类型的对象

Java Scanner类解析与实战教程

《JavaScanner类解析与实战教程》JavaScanner类(java.util包)是文本输入解析工具,支持基本类型和字符串读取,基于Readable接口与正则分隔符实现,适用于控制台、文件输... 目录一、核心设计与工作原理1.底层依赖2.解析机制A.核心逻辑基于分隔符(delimiter)和模式匹

Java+AI驱动实现PDF文件数据提取与解析

《Java+AI驱动实现PDF文件数据提取与解析》本文将和大家分享一套基于AI的体检报告智能评估方案,详细介绍从PDF上传、内容提取到AI分析、数据存储的全流程自动化实现方法,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下... 目录一、核心流程:从上传到评估的完整链路二、第一步:解析 PDF,提取体检报告内容1. 引入依赖2. 封装

Python进阶之列表推导式的10个核心技巧

《Python进阶之列表推导式的10个核心技巧》在Python编程中,列表推导式(ListComprehension)是提升代码效率的瑞士军刀,本文将通过真实场景案例,揭示列表推导式的进阶用法,希望对... 目录一、基础语法重构:理解推导式的底层逻辑二、嵌套循环:破解多维数据处理难题三、条件表达式:实现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