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CSS background-blend-mode的作用机制

2024-01-16 08:58

本文主要是介绍深入理解CSS background-blend-mode的作用机制,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来源 | https://www.zhangxinxu.com/wordpress/2020/07/css-background-blend-mode/

一、可能都知道的

首先,讲两点大家可能都知道的知识点:

  1. background-blend-mode本身就带有隔离特性,也就是一个元素应用background-blend-mode背景混合模式,最终的效果只会受当前元素的背景图像和背景颜色影响,不会受视觉上处于当前区域其他任意元素影响。

  2. 应用background-blend-mode属性后,不仅各个图像之间要进行混合,同时还要和背景色进行混合。

接下来,讲下大家可能并不知道的知识点,这也是很多人搞不清楚为什么background-blend-mode属性这么渲染的原因。

二、可能不知道的

1. 背景顺序影响混合效果

混合效果和background属性中背景图像的顺序密切相关。在CSS多背景中,越是语法中靠后的背景图像的层级越是低,这也是为何background-color要写在最后语法才合法的原因,因为背景色的层级永远是最低的。

例如下面2个元素:

<div class="ball"></div>
<div class="ball2"></div>

设置背景混合模式为叠加,但是两个元素的背景图像的顺序是相反的,代码如下所示:

.ball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border-radius: 50%;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deeppink, deeppink), linear-gradient(deepskyblue, deepskyblue);/* 应用叠加混合模式 */background-blend-mode: overlay;
}
.ball2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border-radius: 50%;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deepskyblue, deepskyblue), linear-gradient(deeppink, deeppink);/* 应用叠加混合模式 */background-blend-mode: overlay;
}

结果下图所示,.ball元素表现为deeppink叠加后面的deepskyblue,最终混合颜色偏蓝;.ball2元素表现为deepskyblue叠加后面的deeppink,最终混合颜色偏紫。

2. 混合效果是多个混合属性同时作用的结果

很多开发人员并不清楚,background-blend-mode支持其实是可以设置多个混合模式值,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图像,这一点和仅仅支持一个混合模式值的mix-blend-mode属性是不一样的。例如:

.ball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deeppink, deeppink),linear-gradient(deepskyblue, deepskyblue);background-blend-mode: overlay;
}

实际上等同于:

.ball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deeppink, deeppink),linear-gradient(deepskyblue, deepskyblue);background-blend-mode: overlay overlay;
}

也就是,deeppink实际上叠加的是deepskyblue和背景色(此例是透明),deepskyblue叠加的是背景色(此例是透明)。

换言之,实际上,每个背景图像都有一个自己的混合模式值,这是和mix-blend-mode属性有着巨大区别的!通常,在使用mix-blend-mode属性的场景中,我们只会把混合模式设置在顶层元素上,而不会每一层元素都设置,于是带来了一个由此及彼的严重的思维误区,以为背景混合模式设置的值也是作用在对顶层的背景图像上的,从而导致很多开发者想不通background-blend-mode属性的渲染表现和自己预期的不一样。

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演示下background-blend-mode属性的多个值是如何和背景图像一一对应的。

<div class="box"></div>
.box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to right bottom, deeppink 50%, transparent 50%),linear-gradient(to top right, deeppink 50%, transparent 50%),darkblue;background-blend-mode: multiply, screen;position: relative;
}
/* 中间原始的deeppink色值 */
.box::before {content: '';position: absolute;width: 33%; height: 33%;inset: 0;margin: auto;background-color: deeppink;
}

此时.box元素总共呈现出了5种颜色,每种颜色的RGB色值和如何产生的如下图所示。

其中:

  • 中间标注了序号①的正方形区域没有应用任何混合模式,颜色就是deeppink,作用是方便大家和区域③、区域⑤处的颜色进行对比。

  • 区域②就是背景色darkblue,因为两个斜向渐变均没有覆盖到这个区域,直接暴露了设置的背景色。

  • 区域③和区域⑤是下层渐变,也就是background属性值中位置靠后的渐变,对应的混合模式也是background-blend-mode属性值靠后的那个,也就是screen,滤色模式,可以让颜色变亮。

  • 区域④和区域⑤是上层渐变,也就是background属性值中位置靠前的渐变,对应的混合模式也是background-blend-mode属性值靠前的那个,也就是multiply,正片叠底模式,可以让颜色变暗。

  • 区域③的颜色表现源自渐变色deeppink和背景色darkblue进行滤色混合的效果,可以看出最终呈现的颜色比deeppink更亮了,最终混合后的色值是rgb(255,20,206)。

  • 区域④的颜色表现源自渐变色deeppink和背景色darkblue进行正片叠底混合的效果,可以看出最终呈现的颜色比darkblue更深了,最终混合后的色值是rgb(0,0,80)。

  • 区域⑤最复杂,理解了这个,也就理解了大多数的background-blend-mode属性的渲染表现了。

    区域⑤总共有3层,分别是:上层的deeppink,混合模式是multiply;下层的deeppink,混合模式是screen;底层的背景色darkblue。

    于是,最终的色值表现是上层的deeppink使用multiply混合下层的deeppink和背景色darkblue使用screen混合后的色值。

    由于下层的deeppink和背景色darkblue使用screen混合后的色值就是区域③的颜色。因此,区域⑤的颜色就是deeppink和区域③的色值rgb(255,20,206)进行正片叠底混合后的色值,结果是rgb(255,1,119)。

以上就是.box元素5个颜色各自呈现的原理所在。

三、background-blend-mode与渐变图标的实现

最后再看看看,为何大多数人没办法使用background-blend-mode实现渐变图标的效果。

例如,现在有1个颜色很深的删除小图标,理论上,我们可以使用lighten混合模式实现渐变效果,因为lighten的效果是哪个颜色浅使用哪个颜色,由于图标本身颜色很深,因此,一定会显示渐变色,只要给图标加一个白色底就可以,于是,按照这个思路,很多人就写了如下所示的CSS代码:

.icon-delete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deepskyblue, deeppink),url(delete.png), white;background-blend-mode: lighten;
}

乍一看,似乎逻辑上无懈可击,渐变和白底黑色的图标进行变亮混合,怎么想黑色图标也应该变成渐变色啊,很遗憾,最终的渐变并不是渐变色,而是纯白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那是因为这里的background-blend-mode:lighten实际上是一个缩写,或者简写,实际上真实的计算值是lighten lighten,代码如下所示:

.icon-delete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deepskyblue, deeppink),url(delete.png), white;/* 实际上的计算值 */background-blend-mode: lighten lighten;
}

也就是删除图标delete.png也应用了混合模式lighten,和白色背景色进行了混合,于是变成了纯白色。

知道了问题所在,也就知道了该如何解决了,很简单,让delete.png和白色背景色混合后还保持原始图标的模样即可,下面两种CSS方法均可以:

.icon-delete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deepskyblue, deeppink),url(delete.png), white;/* PNG图标的混合模式单独设成darken */background-blend-mode: lighten darken;
}

或者是:

.icon-delete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deepskyblue, deeppink),url(delete.png), white;/* PNG图标的混合模式单独设成normal */background-blend-mode: lighten normal;
}

推荐使用normal关键字,因为更巧妙,性能也更好一点。最终实现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当然,渐变图标效果最好的实现方法肯定是CSS mask遮罩属性,这里的使用混合模式实现的渐变图标会有白色的底,并不是完美的实现方法,主要目的还是让大家了解background-blend-mode属性的渲染细节。

四、background-blend-mode的补全规则

当background-blend-mode的属性值的数量和background-image不匹配的时候,遵循下面的应用规则:

  • 如果background-blend-mode的值的数量大于background-image,则多出来的混合模式会被忽略,例如:

    等同于:

.example {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deepskyblue, deeppink), white;    
background-blend-mode: lighten;}
.example {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deepskyblue, deeppink), white;    
background-blend-mode: lighten, darken;}
  • 如果background-blend-mode的值的数量少于background-image,则会重复完整的background-blend-mode属性值进行补全,例如:

    等同于:

    也就是lighten, darken一起进行重复,而不是仅仅重复最后一个混合模式值。因此,补全的值的lighten。

.example {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deepskyblue, deeppink),        
linear-gradient(deepskyblue, deeppink),        
linear-gradient(deepskyblue, deeppink), white;    
background-blend-mode: lighten, darken, lighten;}
.example {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deepskyblue, deeppink),        
linear-gradient(deepskyblue, deeppink), 
linear-gradient(deepskyblue, deeppink), white; 
background-blend-mode: lighten, darken;}   

五、结语

CSS background-blend-mode属性可以让各个背景图像之间应用混合模式。

background-blend-mode属性的使用频率要明显低于mix-blend-mode属性。

原因在于:

  1. 真实世界的照片图像很少作为background-image背景图像呈现,因为不利于无障碍访问,而混合模式设计的初衷就是这类照片图像的处理;

  2. background-blend-mode属性作用机制不像mix-blend-mode属性那么单纯,很多开发人员并不能很好地驾驭。例如请使用混合模式让透明背景的小图标变成渐变图标,使用mix-blend-mode属性实现的人有很多,但是能够使用background-blend-mode属性实现的人寥寥无几。

因此,目前background-blend-mode属性更常见的应用是用来丰富CSS的背景纹理,例如:

具体就不展开,非本文主要内容。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感谢阅读,如果你觉得内容还不错,欢迎分享。

这篇关于深入理解CSS background-blend-mode的作用机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12004

相关文章

vite搭建vue3项目的搭建步骤

《vite搭建vue3项目的搭建步骤》本文主要介绍了vite搭建vue3项目的搭建步骤,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 目录1.确保Nodejs环境2.使用vite-cli工具3.进入项目安装依赖1.确保Nodejs环境

Nginx搭建前端本地预览环境的完整步骤教学

《Nginx搭建前端本地预览环境的完整步骤教学》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Nginx搭建前端本地预览环境的完整步骤教学,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项目目录结构核心配置文件:nginx.conf脚本化操作:nginx.shnpm 脚本集成总结:对前端的意义很多

深入理解Mysql OnlineDDL的算法

《深入理解MysqlOnlineDDL的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讲解MysqlOnlineDDL的算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 目录一、Online DDL 是什么?二、Online DDL 的三种主要算法2.1COPY(复制法)

前端缓存策略的自解方案全解析

《前端缓存策略的自解方案全解析》缓存从来都是前端的一个痛点,很多前端搞不清楚缓存到底是何物,:本文主要介绍前端缓存的自解方案,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为什么“清缓存”成了技术圈的梗二、先给缓存“把个脉”:浏览器到底缓存了谁?三、设计思路:把“发版”做成“自愈”四、代码

通过React实现页面的无限滚动效果

《通过React实现页面的无限滚动效果》今天我们来聊聊无限滚动这个现代Web开发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无论你是刷微博、逛知乎还是看脚本,无限滚动都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的浏览体验中,那么,如何优雅地实现它呢?... 目录1. 早期的解决方案2. 交叉观察者:IntersectionObserver2.1 Inter

Vue3视频播放组件 vue3-video-play使用方式

《Vue3视频播放组件vue3-video-play使用方式》vue3-video-play是Vue3的视频播放组件,基于原生video标签开发,支持MP4和HLS流,提供全局/局部引入方式,可监听... 目录一、安装二、全局引入三、局部引入四、基本使用五、事件监听六、播放 HLS 流七、更多功能总结在 v

Spring的基础事务注解@Transactional作用解读

《Spring的基础事务注解@Transactional作用解读》文章介绍了Spring框架中的事务管理,核心注解@Transactional用于声明事务,支持传播机制、隔离级别等配置,结合@Tran... 目录一、事务管理基础1.1 Spring事务的核心注解1.2 注解属性详解1.3 实现原理二、事务事

JS纯前端实现浏览器语音播报、朗读功能的完整代码

《JS纯前端实现浏览器语音播报、朗读功能的完整代码》在现代互联网的发展中,语音技术正逐渐成为改变用户体验的重要一环,下面:本文主要介绍JS纯前端实现浏览器语音播报、朗读功能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 目录一、朗读单条文本:① 语音自选参数,按钮控制语音:② 效果图:二、朗读多条文本:① 语音有默认值:②

vue监听属性watch的用法及使用场景详解

《vue监听属性watch的用法及使用场景详解》watch是vue中常用的监听器,它主要用于侦听数据的变化,在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执行一些操作,:本文主要介绍vue监听属性watch的用法及使用场景... 目录1. 监听属性 watch2. 常规用法3. 监听对象和route变化4. 使用场景附Watch 的

前端导出Excel文件出现乱码或文件损坏问题的解决办法

《前端导出Excel文件出现乱码或文件损坏问题的解决办法》在现代网页应用程序中,前端有时需要与后端进行数据交互,包括下载文件,:本文主要介绍前端导出Excel文件出现乱码或文件损坏问题的解决办法,... 目录1. 检查后端返回的数据格式2. 前端正确处理二进制数据方案 1:直接下载(推荐)方案 2:手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