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信息法的原理详解

2024-01-12 15:52
文章标签 详解 原理 互信息

本文主要是介绍互信息法的原理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互信息法(上)
    • 互信息是什么
      • 从信息增益角度理解互信息
      • 从变量分布一致角度理解互信息
  • 卡方检验与离散变量的互信息法

互信息法(上)

尽管f_regression巧妙的构建了一个F统计量,并借此成功的借助假设检验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但f_regression仍然存在较大局限,首当其冲当然是f_regression只能挖掘线性相关关系,也就是两个变量的同步变化关系,但除了线性关联关系外,变量之间存在其他类别的“关联关系”也是有助于模型建模,而其他类型的关系,无法被f_regression识别;其二就是由于离散变量(尤其是名义型变量)的数值大小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判断离散变量和其他变量的“线性关系”意义不大,因此f_regression只能作用于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综上所述,f_regression唯一适用的场景就是用于线性回归的连续变量特征筛选的过程中。而对于机器学习,针对于回归类问题,仅仅依靠f_regression进行连续型变量的特征筛选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我们就进一步介绍可以挖掘除了线性相关关系外的特征筛选方法:互信息法。

互信息是什么

从信息增益角度理解互信息

理解信息增益的求算过程,我们先了解一下信息熵。信息熵的计算公式:
H ( X ) = − ∑ i = 1 n p ( x i ) l o g ( p ( x i ) ) H(X) = -\sum^n_{i=1}p(x_i)log(p(x_i)) H(X)=i=1np(xi)log(p(xi))
其中, p ( x i ) p(x_i) p(xi)表示多分类问题中第 i i i个类别出现的概率, n n n表示类别总数,通常来说信息熵的计算都取底数为2,并且规定 l o g 0 = 0 log0=0 log0=0
假设有二分类数据集如下:

indexlabels
10
21
31
41

该数据集的信息增益为:
H ( X ) = − ( p ( x 1 ) l o g ( p ( x 1 ) ) + p ( x 2 ) l o g ( p ( x 2 ) ) ) = − ( 1 4 ) l o g ( 1 4 ) − ( 3 4 ) l o g ( 3 4 ) \begin{aligned} H(X) &= -(p(x_1)log(p(x_1))+p(x_2)log(p(x_2))) \\ &=-(\frac{1}{4})log(\frac{1}{4})-(\frac{3}{4})log(\frac{3}{4}) \end{aligned} H(X)=(p(x1)log(p(x1))+p(x2)log(p(x2)))=(41)log(41)(43)log(43)

-1/4 * np.log2(1/4) - 3/4 * np.log2(3/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也可以借助scipy中的stats.entropy函数来完成信息熵的计算
scipy.stats.entropy([1/4, 3/4], base=2)#base等于2,表示log以2为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现有简单数组如下,在按照特征对标签进行分组后,各数据集的信息熵计算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原数据集信息熵
ent_A = 0.918# 子数据集整体信息熵,各个子数据集信息熵加权求和
ent_B = 1/2 * 0.918 + 1/2 * 0#计算信息增益
gain = ent_A - ent_B
gai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这也是ID 3决策树的基本建树流程,即找到最能够降低子数据集标签不纯度的特征对数据集进行划分,而这里的信息增益,其实也就是这个降低不纯度的量化的指标。

互信息的解释: 参考视频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互信息就是信息增益

所以为什么树模型以及以树模型为弱分类器的集成算法可以不进行特征筛选?
不难发现,原因是树模型的生长过程其实是会自动选取信息增益最大的列进行数据集划分(即树的生长)特征筛选的(CART树也有类似过程,只不过更换了信息熵为基尼系数)

互信息这一指标的实际作用,确实能够挑选出能有效帮助模型建模的特征。而互信息法的本质,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剥离决策树模型训练、单纯只对每个特征进行互信息计算、然后根据互信息进行挑选特征的过程。

我们也可以借助sklearn中的相关函数来更加自动化的执行互信息的计算,对于上述分类变量的互信息计算过程,可以借助sklearn中评估函数的mutual_info_score来完成计算: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utual_info_score
A = np.array([0, 0, 0, 1, 1, 1])
D = np.array([0, 1, 1, 0, 0, 0])
mutual_info_score(A, D)
mutual_info_score(D, 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需要说明的两点是:

  1. mutual_info_score(A,D)和mutual_info_score(D,A)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这是因为互信息具有对称性,用A解释D,也可以用D解释A;
  2. sklearn中互信息的计算是以e为底的

从变量分布一致角度理解互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有下面数据表:

特征A标签D
00
01
01
10
10
10
p_A0 = 1/2
p_A1 = 1/2
p_D0 = 2/3
p_D1 = 1/3p_A0D0 = 1/6
p_A0D1 = 1/3
p_A1D0 = 1/2
p_A1D1 = 0KL_AD = p_A0D0 * np.log(p_A0D0/(p_A0*p_D0)) + p_A0D1 * np.log(p_A0D1/(p_A0*p_D1)) + p_A1D0 * np.log(p_A1D0/(p_A1*p_D0))
KL_A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 = np.array([0, 0, 0, 1, 1, 1])
D = np.array([0, 1, 1, 0, 0, 0])
mutual_info_score(D, 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和信息增益最终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卡方检验与离散变量的互信息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也是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卡方检验能够给出明确的p值用于评估是否是小概率事件,而互信息法只能给出信息增益的计算结果,很多时候由于信息增益的计算结果是在0到最小信息熵之间取值,因此信息增益的数值在判断特征是否有效时并不如p值那么直观。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卡方检验的p值源于假设检验统计量服从卡方分布,这种有假设分布的方法也被称为参数方法,而互信息法并不涉及任何假定的参数分布,因此是一种非参数方法。不难发现,参数方法是借助样本估计总体,然后根据总体进行推断的过程,而非参数方法则无需总体信息即可计算。尽管从方法理解层面来看非参数方法会更加简单,但这种“简单”所带来的代价,就是非参数方法无法对小样本进行合理的预估。

 卡方检验是会收到样本数量影响的,而此时卡方检验不敢下结论的原因或许并不是因为现在的A和D表现出来的关联性不够强,而是目前样本数量太少了(只有六条样本)。因此这里如果我们不改变A和D的数据分布,而仅仅将样本数量扩增至10倍,则卡方检验结果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能够发现,此时卡方检验认为当前数据情况下A1和D1相互独立就是一个非常小概率的事件了,即判断A1和D1存在显著的关联关系。但此时互信息的计算结果仍然不变。

而这将如何影响我们对这两种方法的选用呢?一般来说,对于小样本而言,卡方检验的结果可信度会高于互信息法,因此优先考虑卡方检验,而对于大样本而言,卡方检验和互信息法二者的结果其实并不会有特别大的差异,卡方检验的p值越小、互信息的值就会越大、二者关联度就越高。对于大样本数据,若最终采用模型融合策略进行建模,则最好采用不同的特征筛选方法训练不同模型,以期能达到更好的融合效果。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分类变量样本偏态非常严重,也会影响互信息的结果,但不会影响卡方检验结果。

这篇关于互信息法的原理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98370

相关文章

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中的并行流(parallelStream)的原理、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案例,并指出在使用并行流... 目录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0. 问题的产生1. 什么是parallelS

MySQL数据库双机热备的配置方法详解

《MySQL数据库双机热备的配置方法详解》在企业级应用中,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MySQL作为最流行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实现高可用性,其中双机热备(M... 目录1. 环境准备1.1 安装mysql1.2 配置MySQL1.2.1 主服务器配置1.2.2 从

Java中Redisson 的原理深度解析

《Java中Redisson的原理深度解析》Redisson是一个高性能的Redis客户端,它通过将Redis数据结构映射为Java对象和分布式对象,实现了在Java应用中方便地使用Redis,本文... 目录前言一、核心设计理念二、核心架构与通信层1. 基于 Netty 的异步非阻塞通信2. 编解码器三、

Linux kill正在执行的后台任务 kill进程组使用详解

《Linuxkill正在执行的后台任务kill进程组使用详解》文章介绍了两个脚本的功能和区别,以及执行这些脚本时遇到的进程管理问题,通过查看进程树、使用`kill`命令和`lsof`命令,分析了子... 目录零. 用到的命令一. 待执行的脚本二. 执行含子进程的脚本,并kill2.1 进程查看2.2 遇到的

MyBatis常用XML语法详解

《MyBatis常用XML语法详解》文章介绍了MyBatis常用XML语法,包括结果映射、查询语句、插入语句、更新语句、删除语句、动态SQL标签以及ehcache.xml文件的使用,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 目录1、定义结果映射2、查询语句3、插入语句4、更新语句5、删除语句6、动态 SQL 标签7、ehc

Java 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

《Java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HashMap基于数组+链表+红黑树结构,通过哈希算法和扩容机制优化性能,负载因子与树化阈值平衡效率,是Java开发必备的高效数据结构,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概述:HashMap的宏观结构二、核心数据结构解析1. 数组(桶数组)2. 链表节点(Node

详解SpringBoot+Ehcache使用示例

《详解SpringBoot+Ehcache使用示例》本文介绍了SpringBoot中配置Ehcache、自定义get/set方式,并实际使用缓存的过程,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 目录摘要概念内存与磁盘持久化存储:配置灵活性:编码示例引入依赖:配置ehcache.XML文件:配置

从基础到高级详解Go语言中错误处理的实践指南

《从基础到高级详解Go语言中错误处理的实践指南》Go语言采用了一种独特而明确的错误处理哲学,与其他主流编程语言形成鲜明对比,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Go语言中错误处理详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1 Go 错误处理哲学与核心机制1.1 错误接口设计1.2 错误与异常的区别2 错误创建与检查2.1 基础

k8s按需创建PV和使用PVC详解

《k8s按需创建PV和使用PVC详解》Kubernetes中,PV和PVC用于管理持久存储,StorageClass实现动态PV分配,PVC声明存储需求并绑定PV,通过kubectl验证状态,注意回收... 目录1.按需创建 PV(使用 StorageClass)创建 StorageClass2.创建 PV

Python版本信息获取方法详解与实战

《Python版本信息获取方法详解与实战》在Python开发中,获取Python版本号是调试、兼容性检查和版本控制的重要基础操作,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sys和platform模块获取Python的主... 目录1. python版本号获取基础2. 使用sys模块获取版本信息2.1 sys模块概述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