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护城河:技术深度、创新追求还是软实力沟通?》

2023-12-28 23:10

本文主要是介绍《程序员的护城河:技术深度、创新追求还是软实力沟通?》,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每日一句正能量
  • 前言
  • 技术、创新、协作的完美融合
  • 后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日一句正能量

航海者虽比观望者要冒更大的风险,但却有希望到达彼岸。

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IT行业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为IT行业的从业者,程序员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代码的编写者,更是系统安全和数据防护等方面的守护者,用自己的技能和智慧为建设数字化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仅仅拥有深厚的技术能力是不够的。在现实的工作中,沟通协作等软实力的表现同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程序员的护城河到底是什么,才能更好地发掘程序员的潜力,构筑更加安全、稳定和创新的未来。

技术、创新、协作的完美融合

程序员没有一成不变的“护城河”,如果非要强行指定一个,我觉得应该是保持持续学习的积极性。

以比较普遍的硕士为例:

25岁毕业刚踏入工作岗位时,更扎实的计算机知识,更熟练的编码能力,更丰富的debug经验算是这个阶段的护城河,这些能够保证一个程序员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

28-30岁时,这时候仅凭写代码已经没有太多差异化优势,对于一名工作已经3-5年这些是必备的条件,此时,更深刻的业务理解能力,能够更加高效的解决业务问题,这些可以称得上护城河。

30-35岁,技术实力对于工作5-10年已经太单薄了,这时候的护城河就从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成了创造价值的能力。

这里抛出概念:工作模型

简单来说,就是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级、不同年龄、不同工作岗位所对应的「能力模型」。

按照目前大多数同学的状况,以25岁硕士毕业,我大致把到35岁这10年之间的工作分为3个阶段:

  • 25-28岁(工作1-3年)
  • 28-30岁(工作3-5年)
  • 30-35岁(工作5-10年)

如果留意一些招聘网站的话,会发现很多岗位的招聘信息也是这样划分的。

然后,评价一个人对于公司、部门的「价值」,仅考虑技术是不够的,这里也需要考虑3个方面:

  • 技术实力
  • 业务理解
  • 贡献结果

下面就从上面三个阶段、三个方面说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是25-28岁,初入职场,很多同学在大学里可能或多或少都做过一些实验室的项目,也可能做过个别从企业接的外包项目。

这个阶段重点都在加深和巩固技术能力,例如,编程语言、算法、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能够从校园顺利过渡到企业工作环境,能够跟随者团队完成一个项目从需求提出、产品设计、系分设计、编码实现、验证测试、发布上线整个链路整个开发链路。

在这阶段,公司和领导对员工有关业务理解和思考不会有太高要求,也不会期望能够做出影响深远的贡献。

对这个阶段的能力要求是能够做到基本功扎实,能够独立完成既定的工作需求。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扎实」、「独立」

在校园阶段,可以因为学会一种编程语言、手动推演一边算法而沾沾自喜,但是工作1-3年,这些能力就成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本领,换句话说,这是你能够留下来、不被淘汰最基本的要求。不被技术方面的问题卡点,这样才能够有更多时间、站在更高的维度去思考业务、思考价值。

其次是28-30岁,这个时候已经工作多年,估计很多同学或对或少都对工作有了自己的感受和认知,也磨平了自己刚毕业时的棱角和锐气。

接着前面的说,工作1-3年,做到基本功扎实,在实现一个功能、开发一个项目时,不再因为技术方面的不成熟形成羁绊,能够抽出时间在本职工作上做一些深度和广度的延伸,能够独立完成多个模块之间的配合与开发,能够产出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同时还能够给予他人一些指导和带领作用。

而且,在这个阶段需要开始考虑增强自己的「软实力」,例如,跨团队、跨部门的合作,与人沟通的技巧等。

最后是30-35岁,这个时候在软实力和硬实力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积淀。下一步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把这个能力发不到最大价值,拿到最好的结果。

举个比较现实的例子,在商业化的公司最看重的就是营收,谁营收多谁就硬气。当然这个营收不是来自个人,往往都是一个团队。那么,作为一个团队的一员,怎么能够发挥前期积淀的软硬实力,把我正确方向、设计出优秀的架构、动用不同团队之间的资源、产出优秀的产品,最终实现收入的最大化。

在这个阶段,纯粹的技术实力占比已经非常小了,甚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可以找一些大厂工作的同学了解一下,目前很多35岁左右的正式员工已经很少再写代码。因为这个阶段他们需要考虑业务价值、创新能力、架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从技术和经验方面,35岁的程序员大概率会被刚毕业的应届生要丰富很多,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35岁的程序员在精力、成本、学习能力等方面比着刚毕业的新员工也有很大差距,二者各有利弊。

总而言之,现在已经不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尤其是互联网/IT领域,技术更新迭代频繁,只有时刻保持激情、持续保持学习,在不同阶段要满足不同阶段的要求,甚至在还没有到达下一阶段之前就开始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才能保障跟上节奏,不被淘汰。如果自视甚高,觉得自己编程技术很牛,部门或者公司离不开自己,每天上网刷一遍论坛就像被打了鸡血一样想整治职场,选择躺平、摸鱼,自然会被淘汰。

后记

在IT行业中,程序员作为技术骨干,承担着很多重要的任务。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同时也需要具备优秀的沟通协作、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构成程序员护城河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程序员的角色将会更加重要,需要他们更具有创新意识和前瞻性思维,才能不断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构筑更加安全、稳定和智能化的未来。

转载自:https://blog.csdn.net/u014727709/article/details/134348754
欢迎 👍点赞✍评论⭐收藏,欢迎指正

这篇关于《程序员的护城河:技术深度、创新追求还是软实力沟通?》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47609

相关文章

Java中Redisson 的原理深度解析

《Java中Redisson的原理深度解析》Redisson是一个高性能的Redis客户端,它通过将Redis数据结构映射为Java对象和分布式对象,实现了在Java应用中方便地使用Redis,本文... 目录前言一、核心设计理念二、核心架构与通信层1. 基于 Netty 的异步非阻塞通信2. 编解码器三、

Java 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

《Java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HashMap基于数组+链表+红黑树结构,通过哈希算法和扩容机制优化性能,负载因子与树化阈值平衡效率,是Java开发必备的高效数据结构,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概述:HashMap的宏观结构二、核心数据结构解析1. 数组(桶数组)2. 链表节点(Node

Java 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深度解析

《Java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深度解析》虚拟线程是Java19中以预览特性形式引入,Java21起正式发布的轻量级线程,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一、虚拟线程简介1.1 什么是虚拟线程?1.2 为什么需要虚拟线程?二、虚拟线程与平台线程对比代码对比示例:三

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举例深度解析

《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举例深度解析》Python函数的作用域规则和闭包是编程中的关键概念,它们决定了变量的访问和生命周期,: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 目录1. 基础作用域访问示例1:访问全局变量示例2:访问外层函数变量2. 闭包基础示例3:简单闭包示例4

Java中的Schema校验技术与实践示例详解

《Java中的Schema校验技术与实践示例详解》本主题详细介绍了在Java环境下进行XMLSchema和JSONSchema校验的方法,包括使用JAXP、JAXB以及专门的JSON校验库等技术,本文... 目录1. XML和jsON的Schema校验概念1.1 XML和JSON校验的必要性1.2 Sche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在编译器设计、配置文件处理和数据转换领域,递归下降解析器是最常用且最直观的解析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 目录引言:解析器的核心价值一、递归下降解析器基础1.1 核心概念解析1.2 基本架构二、简单算术表达

深度解析Java @Serial 注解及常见错误案例

《深度解析Java@Serial注解及常见错误案例》Java14引入@Serial注解,用于编译时校验序列化成员,替代传统方式解决运行时错误,适用于Serializable类的方法/字段,需注意签... 目录Java @Serial 注解深度解析1. 注解本质2. 核心作用(1) 主要用途(2) 适用位置3

Java MCP 的鉴权深度解析

《JavaMCP的鉴权深度解析》文章介绍JavaMCP鉴权的实现方式,指出客户端可通过queryString、header或env传递鉴权信息,服务器端支持工具单独鉴权、过滤器集中鉴权及启动时鉴权... 目录一、MCP Client 侧(负责传递,比较简单)(1)常见的 mcpServers json 配置

Maven中生命周期深度解析与实战指南

《Maven中生命周期深度解析与实战指南》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Maven生命周期实战指南,包含核心概念、阶段详解、SpringBoot特化场景及企业级实践建议,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目录一、Maven 生命周期哲学二、default生命周期核心阶段详解(高频使用)三、clean生命周期核心阶

深度剖析SpringBoot日志性能提升的原因与解决

《深度剖析SpringBoot日志性能提升的原因与解决》日志记录本该是辅助工具,却为何成了性能瓶颈,SpringBoot如何用代码彻底破解日志导致的高延迟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前言第一章:日志性能陷阱的底层原理1.1 日志级别的“双刃剑”效应1.2 同步日志的“吞吐量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