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中二维数组的存储和二进制数在底层的排列顺序

2023-12-23 21:20

本文主要是介绍C语言中二维数组的存储和二进制数在底层的排列顺序,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 二维数组变量的存储

  • 二维数组在内存中是按照先行后列的顺序存储的,即先存储第一行的所有元素,再存储第二行的所有元素,以此类推。
  • 每个元素在内存中占据一定的字节数,这个字节数由该元素的类型决定。例如,int类型的元素占据4个字节,float类型的元素占据4个字节等。
  • 可以通过下标访问数组元素,例如arr[i][j]表示第i行第j列的元素。

实际例子: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rr[3][4] = {{1, 2, 3, 4},{5, 6, 7, 8},{9, 10, 11, 12}};printf("arr[0][0]: %d
", arr[0][0]); // 输出:arr[0][0]: 1printf("arr[1][2]: %d
", arr[1][2]); // 输出:arr[1][2]: 7printf("arr[2][3]: %d
", arr[2][3]); // 输出:arr[2][3]: 12return 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二维数组的二进制表示

  • 对于整型数据,其二进制表示是由若干个比特位组成的,每个比特位可以是0或1。例如,int类型的整数占用32个比特位。
  • 对于二维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其二进制表示方式与一维数组相同,只是它们在内存中的位置不同。可以通过指针运算获取二维数组中某个元素的地址,然后将其转换为对应的二进制数。

计算机中存储排列示例:
假设有一个int类型的二维数组arr[3][4],其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排列如下所示:

+------+------+------+------+
| arr[0][0] | arr[0][1] | arr[0][2] | arr[0][3] |
+------+------+------+------+
| arr[1][0] | arr[1][1] | arr[1][2] | arr[1][3] |
+------+------+------+------+
| arr[2][0] | arr[2][1] | arr[2][2] | arr[2][3] |
+------+------+------+------+

其中,每个int类型元素占用4个字节(因为int类型占用4个字节),每行有4个元素,所以每行占用16个字节(4 * 4 = 16)。因此,整个二维数组占用48个字节(3 * 16 = 48)。

实际例子: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rr[3][4] = {{1, 2, 3, 4},{5, 6, 7, 8},{9, 10, 11, 12}};// 获取二维数组中某个元素的二进制表示(假设为arr[1][2])int binary_representation = *(int*)&arr[1][2];printf("The binary representation of arr[1][2]: %d
", binary_representation); // 输出:The binary representation of arr[1][2]: 7return 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二进制数与存储位置对应的关系

  • 计算机内存中的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该地址可以被视为二进制数。例如,对于一个int类型的整数,其在内存中的地址可以表示为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
  • 当程序需要访问某个存储单元时,会将其地址转换为对应的二进制数,然后通过总线传输到相应的存储单元中。这个过程通常由操作系统和硬件共同完成。
  • 对于二维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其存储位置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即该元素在内存中的地址等于其所在的行数乘以每行所占用的字节数再加上该元素在该行中的偏移量。例如,对于一个int类型的二维数组,每行占用4个字节(因为int类型占用4个字节),所以第i行第j列的元素在内存中的地址可以表示为i * sizeof(int) + j * sizeof(int)。其中sizeof(int)表示int类型所占用的字节数。

这篇关于C语言中二维数组的存储和二进制数在底层的排列顺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29505

相关文章

C语言中%zu的用法解读

《C语言中%zu的用法解读》size_t是无符号整数类型,用于表示对象大小或内存操作结果,%zu是C99标准中专为size_t设计的printf占位符,避免因类型不匹配导致错误,使用%u或%d可能引发... 目录size_t 类型与 %zu 占位符%zu 的用途替代占位符的风险兼容性说明其他相关占位符验证示

C语言进阶(预处理命令详解)

《C语言进阶(预处理命令详解)》文章讲解了宏定义规范、头文件包含方式及条件编译应用,强调带参宏需加括号避免计算错误,头文件应声明函数原型以便主函数调用,条件编译通过宏定义控制代码编译,适用于测试与模块... 目录1.宏定义1.1不带参宏1.2带参宏2.头文件的包含2.1头文件中的内容2.2工程结构3.条件编

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

《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Go语言并发之通知退出机制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目录1、通知退出机制1.1 进程/main函数退出1.2 通过channel退出1.3 通过cont

Spring Bean初始化及@PostConstruc执行顺序示例详解

《SpringBean初始化及@PostConstruc执行顺序示例详解》本文给大家介绍SpringBean初始化及@PostConstruc执行顺序,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 目录1. Bean初始化执行顺序2. 成员变量初始化顺序2.1 普通Java类(非Spring环境)(

Go语言编译环境设置教程

《Go语言编译环境设置教程》Go语言支持高并发(goroutine)、自动垃圾回收,编译为跨平台二进制文件,云原生兼容且社区活跃,开发便捷,内置测试与vet工具辅助检测错误,依赖模块化管理,提升开发效... 目录Go语言优势下载 Go  配置编译环境配置 GOPROXYIDE 设置(VS Code)一些基本

在MySQL中实现冷热数据分离的方法及使用场景底层原理解析

《在MySQL中实现冷热数据分离的方法及使用场景底层原理解析》MySQL冷热数据分离通过分表/分区策略、数据归档和索引优化,将频繁访问的热数据与冷数据分开存储,提升查询效率并降低存储成本,适用于高并发... 目录实现冷热数据分离1. 分表策略2. 使用分区表3. 数据归档与迁移在mysql中实现冷热数据分

SpringBoot3.X 整合 MinIO 存储原生方案

《SpringBoot3.X整合MinIO存储原生方案》本文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3.X整合MinIO的原生方案,从环境搭建到核心功能实现,涵盖了文件上传、下载、删除等常用操作,并补充了... 目录SpringBoot3.X整合MinIO存储原生方案:从环境搭建到实战开发一、前言:为什么选择MinI

深入理解Go语言中二维切片的使用

《深入理解Go语言中二维切片的使用》本文深入讲解了Go语言中二维切片的概念与应用,用于表示矩阵、表格等二维数据结构,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目录引言二维切片的基本概念定义创建二维切片二维切片的操作访问元素修改元素遍历二维切片二维切片的动态调整追加行动态

浅析Spring如何控制Bean的加载顺序

《浅析Spring如何控制Bean的加载顺序》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需要手动控制Bean的加载顺序,因为Spring的IoC容器足够智能,但在某些特殊场景下,这种隐式的依赖关系可能不存在,下面我们就来... 目录核心原则:依赖驱动加载手动控制 Bean 加载顺序的方法方法 1:使用@DependsOn(最直

Java中的数组与集合基本用法详解

《Java中的数组与集合基本用法详解》本文介绍了Java数组和集合框架的基础知识,数组部分涵盖了一维、二维及多维数组的声明、初始化、访问与遍历方法,以及Arrays类的常用操作,对Java数组与集合相... 目录一、Java数组基础1.1 数组结构概述1.2 一维数组1.2.1 声明与初始化1.2.2 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