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其他版本RCU

2023-12-22 20:28
文章标签 linux 版本 rcu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 其他版本RCU,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不可抢占RCU

如果我们的需求是“不管内核是否编译了可抢占RCU,都要使用不可抢占RCU”,那么应该使用不可抢占RCU的专用编程接口。
读者使用函数rcu_read_lock_sched()标记进入读端临界区,使用函数rcu_read_unlock_ sched()标记退出读端临界区。读端临界区可以嵌套。
在读端临界区里面应该使用宏rcu_dereference_sched(p)访问指针,这个宏封装了数据依赖屏障,即只有阿尔法处理器需要的读内存屏障。
写者可以使用下面4个函数。
(1)使用函数synchronize_sched()等待宽限期结束,即所有读者退出读端临界区,然后写者执行下一步操作。这个函数可能睡眠。
(2)使用函数synchronize_sched_expedited()等待宽限期结束。和函数synchronize_sched()的区别是:该函数会向其他处理器发送处理器间中断请求,强制宽限期快速结束。
(3)使用函数call_rcu_sched()注册延后执行的回调函数,把回调函数添加到RCU回调函数链表中,立即返回,不会阻塞。
(4)使用函数rcu_barrier_sched()等待使用call_rcu_sched注册的所有回调函数执行完。这个函数可能睡眠。
不可抢占 RCU 通过以下事件观察到静止状态。
(1)进程调度器调度进程。因为不可抢占 RCU 的读端临界区禁止内核抢占,所以进程调度器不会在读端临界区里面调度进程。如果进程调度器调度进程,处理器一定不在读端临界区里面。
(2)当前进程正在用户模式下运行。
(3)处理器空闲,正在执行空闲线程。


2、加速版不可抢占RCU

加速版不可抢占RCU在软中断很多的情况下可以缩短宽限期。

读者使用函数rcu_read_lock_bh()标记进入读端临界区,使用函数rcu_read_unlock_bh()标记退出读端临界区。读端临界区可以嵌套。

在读端临界区里面应该使用宏rcu_dereference_bh(p)访问指针,这个宏封装了数据依赖屏障,即只有阿尔法处理器需要的读内存屏障。

写者可以使用下面4个函数。

(1)使用函数synchronize_rcu_bh()等待宽限期结束,即所有读者退出读端临界区,然后写者执行下一步操作。这个函数可能睡眠。

(2)使用函数synchronize_rcu_bh_expedited()等待宽限期结束。和函数synchronize_rcu_ bh()的区别是:该函数会向其他处理器发送处理器间中断请求,强制宽限期快速结束。

(3)使用函数call_rcu_bh注册延后执行的回调函数,把回调函数添加到RCU回调函数链表中,立即返回,不会阻塞。

(4)使用函数rcu_barrier_bh()等待使用call_rcu_bh注册的所有回调函数执行完。这个函数可能睡眠。

加速版不可抢占 RCU 通过以下事件观察到静止状态。

(1)执行完软中断。因为 RCU-bh 的读端临界区禁止软中断,所以进程在读端临界区里面不会被软中断抢占。考虑到软中断也可能执行读端临界区,所以执行完软中断的时候, 处理器一定不在读端临界区里面。

(2)当前进程正在用户模式下运行。

(3)处理器空闲,正在执行空闲线程。

(4)处理器没有执行软中断或没有禁止软中断的代码区域。

3、链表操作的RCU版本

RCU最常见的使用场合是保护大多数时候读的双向链表。内核实现了链表操作的RCU版本,这些操作封装了内存屏障。

内核实现了4种双向链表。

(1)链表“list_head”。

(2)链表“hlist”:和链表“list_head”相比,优势是头节点只有一个指针,节省内存。

(3)链表“hlist_nulls”。hlist_nulls是hlist的变体,区别是:链表hlist的结束符号是一个空指针;链表hlist_nulls的结束符号是“ (1UL | (((long)value) << 1)) ”,最低位为1,value是嵌入的值,比如散列桶的索引。

(4)链表“hlist_bl”。hlist_bl是hlist的变体,链表头节点的最低位作为基于位的自旋锁保护链表。

链表“list_head”常用的操作如下。

(1)list_for_each_entry_rcu(pos, head, member)

遍历链表,这个宏封装了只有阿尔法处理器需要的数据依赖屏障。

(2)void list_add_rcu(struct list_head *new, struct list_head *head)

把节点添加到链表首部。

(3)void list_add_tail_rcu(struct list_head *new, struct list_head *head)

把节点添加到链表尾部。

(4)void list_del_rcu(struct list_head *entry)

把节点从链表中删除。

(5)void list_replace_rcu(struct list_head *old, struct list_head *new)

用新节点替换旧节点。

链表“hlist”常用的操作如下。

(1)hlist_for_each_entry_rcu(pos, head, member)

遍历链表。

(2)void hlist_add_head_rcu(struct hlist_node *n, struct hlist_head *h)

把节点添加到链表首部。

(3)void hlist_add_tail_rcu(struct hlist_node *n, struct hlist_head *h)

把节点添加到链表尾部。

(4)void hlist_del_rcu(struct hlist_node *n)

把节点从链表中删除。

(5)void hlist_replace_rcu(struct hlist_node *old, struct hlist_node *new)

用新节点替换旧节点。

链表“hlist_nulls”常用的操作如下。

(1)hlist_nulls_for_each_entry_rcu(tpos, pos, head, member)

遍历链表。

(2)void hlist_nulls_add_head_rcu(struct hlist_nulls_node *n, struct hlist_nulls_head *h)

把节点添加到链表首部。

(3)void hlist_nulls_add_tail_rcu(struct hlist_nulls_node *n, struct hlist_nulls_head *h)

把节点添加到链表尾部。

(4)void hlist_nulls_del_rcu(struct hlist_nulls_node *n)

把节点从链表中删除。

链表“hlist_bl”常用的操作如下。

(1)hlist_bl_for_each_entry_rcu(tpos, pos, head, member)

遍历链表。

(2)void hlist_bl_add_head_rcu(struct hlist_bl_node *n, struct hlist_bl_head *h)

把节点添加到链表首部。

(3)void hlist_bl_del_rcu(struct hlist_bl_node *n)

把节点从链表中删除。

4、slab缓存支持RCU

创建slab缓存的时候,可以使用标志SLAB_TYPESAFE_BY_RCU(旧的名称是SLAB_ DESTROY_BY_RCU),延迟释放slab页到RCU宽限期结束,例如:
struct kmem_cache *anon_vma_cachep;
anon_vma_cachep = kmem_cache_create("anon_vma", sizeof(struct anon_vma),
                   0, SLAB_TYPESAFE_BY_RCU|SLAB_PANIC|SLAB_ACCOUNT,
                   anon_vma_ctor);
注意:标志SLAB_TYPESAFE_BY_RCU只会延迟释放slab页到RCU宽限期结束,但是不会延迟对象的释放。当调用函数kmem_cache_free()释放对象时,对象的内存被释放了,可能立即被分配给另一个对象。如果使用散列表,新的对象可能加入不同的散列桶。所以查找对象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针对使用函数kmalloc()从通用slab缓存分配的对象,提供了函数“kfree_rcu(ptr, rcu_ head)”来延迟释放对象到RCU宽限期结束,参数rcu_head是指针ptr指向的结构体里面类型为“struct rcu_head”的成员的名称。例如:
typedef struct {
    struct list_head link;
    struct rcu_head rcu;
    int key;
    int val;
} test_entry;
test_entry *p;
p = kmalloc(sizeof(test_entry), GFP_KERNEL);

kfree_rcu(p, rcu);
 
举例说明,假设对象从设置了标志SLAB_TYPESAFE_BY_RCU的slab缓存分配内存,对象加入散列表,散列表如下:
struct hlist_nulls_head table[TABLE_SIZE];
初始化散列桶的时候,把散列桶索引嵌入到链表结束符号中,其代码如下:
for (i = 0; i < TABLE_SIZE; i++) {
     INIT_HLIST_NULLS_HEAD(&table[i], i);
}
查找对象的算法如下:
1      head = &table[slot];
2      rcu_read_lock();
3   begin:
4      hlist_nulls_for_each_entry_rcu(obj, node, head, hash_node) {
5         if (obj->key == key) {
6            if (!atomic_inc_not_zero(obj->refcnt)) {
7               goto begin;
8            }
9   
10           if (obj->key != key) {
11               put_ref(obj);
12               goto begin;
13            }
14            goto out;
15     } 
16   
17     if (get_nulls_value(node) != slot) {
18        goto begin;
19     }
20     obj = NULL;
21   
22   out:
23      rcu_read_unlock();
第6~8行代码,找到对象以后,如果引用计数不是0,把引用计数加一;如果引用计数是0,表示对象已经被释放,应该在散列桶中重新查找对象。
第10~13行代码,把引用计数加1以后,需要重新比较关键字。如果关键字不同,说明对象的内存被释放以后立即分配给新的对象,应该在散列桶中重新查找对象。
第17~19行代码,如果遍历完一个散列桶,没有找到对象,那么需要比较链表结束符号中嵌入的散列桶索引。如果不同,说明对象的内存被释放以后立即分配给新的对象,新对象的散列值不同,加入了不同的散列桶。需要在散列桶中重新查找对象。
插入对象的算法如下:
obj = kmem_cache_alloc(cachep);
if (obj == NULL) {
     return -ENOMEM;
}
obj->key = key;
atomic_set(&obj->refcnt, 1);
lock_chain(); /* 通常是spin_lock() */
hlist_nulls_add_head_rcu(&obj->hash_node, &table[slot]);
unlock_chain(); /* 通常是spin_unlock() */
删除对象的算法如下:
if (atomic_dec_and_test(obj->refcnt)) {
    lock_chain(); /* 通常是spin_lock() */
    hlist_nulls_del_rcu(&obj->hash_node);
    unlock_chain(); /* 通常是spin_unlock() */
    kmem_cache_free(cachep, obj);
}

RCU在内核源码中的使用可以阅读trie路由模块。

这篇关于linux 其他版本RCU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25354

相关文章

Linux之systemV共享内存方式

《Linux之systemV共享内存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之systemV共享内存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工作原理二、系统调用接口1、申请共享内存(一)key的获取(二)共享内存的申请2、将共享内存段连接到进程地址空间3、将

快速修复一个Panic的Linux内核的技巧

《快速修复一个Panic的Linux内核的技巧》Linux系统中运行了不当的mkinitcpio操作导致内核文件不能正常工作,重启的时候,内核启动中止于Panic状态,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我们就... 感谢China编程(www.chinasem.cn)网友 鸢一雨音 的投稿写这篇文章是有原因的。为了配置完

Linux命令之firewalld的用法

《Linux命令之firewalld的用法》:本文主要介绍Linux命令之firewalld的用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linux命令之firewalld1、程序包2、启动firewalld3、配置文件4、firewalld规则定义的九大

Linux之计划任务和调度命令at/cron详解

《Linux之计划任务和调度命令at/cron详解》:本文主要介绍Linux之计划任务和调度命令at/cron的使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linux计划任务和调度命令at/cron一、计划任务二、命令{at}介绍三、命令语法及功能 :at

Linux下如何使用C++获取硬件信息

《Linux下如何使用C++获取硬件信息》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C++实现获取CPU,主板,磁盘,BIOS信息等硬件信息,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方法获取CPU信息:读取"/proc/cpuinfo"文件获取磁盘信息:读取"/proc/diskstats"文

Linux内核参数配置与验证详细指南

《Linux内核参数配置与验证详细指南》在Linux系统运维和性能优化中,内核参数(sysctl)的配置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来聊聊如何配置与验证这些Linux内核参数,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目录1. 引言2. 内核参数的作用3. 如何设置内核参数3.1 临时设置(重启失效)3.2 永久设置(重启仍生效

kali linux 无法登录root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kalilinux无法登录root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本文主要介绍kalilinux无法登录root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目录kali linux 无法登录root1、问题描述1.1、本地登录root1.2、ssh远程登录root2、

Linux ls命令操作详解

《Linuxls命令操作详解》通过ls命令,我们可以查看指定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并结合不同的选项获取详细的文件信息,如权限、大小、修改时间等,:本文主要介绍Linuxls命令详解,需要的朋友可... 目录1. 命令简介2. 命令的基本语法和用法2.1 语法格式2.2 使用示例2.2.1 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

浅谈配置MMCV环境,解决报错,版本不匹配问题

《浅谈配置MMCV环境,解决报错,版本不匹配问题》:本文主要介绍浅谈配置MMCV环境,解决报错,版本不匹配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配置MMCV环境,解决报错,版本不匹配错误示例正确示例总结配置MMCV环境,解决报错,版本不匹配在col

Linux中的计划任务(crontab)使用方式

《Linux中的计划任务(crontab)使用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中的计划任务(crontab)使用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前言1、linux的起源与发展2、什么是计划任务(crontab)二、crontab基础1、c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