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实战45讲课后问题

2023-12-21 02:28

本文主要是介绍MySQL实战45讲课后问题,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第一章

如果表T中没有字段k,而你执行了这个语句 select *fromTwhere k=1, 那肯定是会报“不存在这个列”的错误: “Unknown column ‘k’ in ‘where clause’”。你觉得这个错误是在我们上面提到的哪个阶段报出来的呢?

解答:是在分析器阶段,分析器阶段会对要执行的sql进行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mysql会识别出sql语句里面的每个字符串分别是什么,代表什么,所以是在分析器阶段。

2、第二章

我说到定期全量备份的周期“取决于系统重要性,有的是一天一备,有的是一周一备”。那么在什么场景下,一天一备会比一周一备更有优势呢?或者说,它影响了这个数据库系统的哪个指标?

解答:一天一备跟一周一备对比,好处是"最长恢复时间更短",在一天一备的模式里,最坏情况下需要应用一天的binlog。比如,你每天0点做一次全量备份,而要恢复出一个到昨天晚上23点的备份。一周一备最坏情况就要应用一周的binlog了。

3、第三章

如何避免长事务对业务的影响?

解答:如何避免长事物要从应用端和数据库端两个方面来说:
首先,从应用开发端来看:

  1. 确认是否使用了set autocommit=0。这个确认工作可以在测试环境中开展,把MySQL的
    general_log开起来,然后随便跑一个业务逻辑,通过general_log的日志来确认。一般框架
    如果会设置这个值,也就会提供参数来控制行为,你的目标就是把它改成1。
  2. 确认是否有不必要的只读事务。有些框架会习惯不管什么语句先用begin/commit框起来。我
    见过有些是业务并没有这个需要,但是也把好几个select语句放到了事务中。这种只读事务
    可以去掉。
  3. 业务连接数据库的时候,根据业务本身的预估,通过SETMAX_EXECUTION_TIME命令,
    来控制每个语句执行的最长时间,避免单个语句意外执行太长时间。(为什么会意外?在后
    续的文章中会提到这类案例)

其次,从数据库端来看:

  1. 监控 information_schema.Innodb_trx表,设置长事务阈值,超过就报警/或者kill;
  2. Percona的pt-kill这个工具不错,推荐使用;
  3. 在业务功能测试阶段要求输出所有的general_log,分析日志行为提前发现问题;
  4. 如果使用的是MySQL 5.6或者更新版本,把innodb_undo_tablespaces设置成2(或更大的
    值)。如果真的出现大事务导致回滚段过大,这样设置后清理起来更方便。

4、第四章

对于上面例子中的InnoDB表T,如果你要重建索引 k,你的两个SQL语句可以这么写:

alter table T drop index k;
alter table T add index(k);

如果你要重建主键索引,也可以这么写:

alter table T drop primary key;
alter table T add primary key(id);

我的问题是,对于上面这两个重建索引的作法,说出你的理解。如果有不合适的,为什么,更好的方法是什么?

解答:重建索引k的做法是合理的,可以达到省空间的目的。但是,重建主键的过程不合理。不论是删除主键还是创建主键,都会将整个表重建。所以连着执行这两个语句的话,第一个语句就白做了。这两个语句,你可以用这个语句代替 : alter table Tengine=InnoDB。

5、第五章

DBA小吕在入职新公司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接手维护的库里面,有这么一个表,表结构定义类似这样的:

CREATE TABLE `geek` (`a` int(11) NOT NULL,`b` int(11) NOT NULL,`c` int(11) NOT NULL,`d` int(11) NOT NULL,PRIMARY KEY (`a`,`b`),KEY `c` (`c`),KEY `ca` (`c`,`a`),KEY `cb` (`c`,`b`)
) ENGINE=InnoDB;

公司的同事告诉他说,由于历史原因,这个表需要a、b做联合主键,这个小吕理解了。但是,学过本章内容的小吕又纳闷了,既然主键包含了a、b这两个字段,那意味着单独在字段c上创建一个索引,就已经包含了三个字段了呀,为什么要创建“ca”“cb”这两个索引?

同事告诉他,是因为他们的业务里面有这样的两种语句:

select * from geek where c=N order by a limit 1;
select * from geek where c=N order by b limit 1;

这位同事的解释对吗,为了这两个查询模式,这两个索引是否都是必须的?为什么呢?

解答:ca可以去掉,cb需要保留,因为ca的索引组织跟c的索引组织是一样的(因为在二级索引中,附带的主键是有序

6、第六章

当备库用–single-transaction做逻辑备份的时候,如果从主库的binlog传来一个DDL语句会怎么样?

假设这个DDL是针对表t1的, 这里我把备份过程中几个关键的语句列出来:

Q1:SET SESSION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REPEATABLE READ;
Q2:START TRANSACTION WITH CONSISTENT SNAPSHOT/* other tables */
Q3:SAVEPOINT sp;
/* 时刻 1 */
Q4:show create table `t1`;
/* 时刻 2 */
Q5:SELECT * FROM `t1`;
/* 时刻 3 */
Q6:ROLLBACK TO SAVEPOINT sp;
/* 时刻 4 */
/* other tables */

在备份开始的时候,为了确保RR(可重复读)隔离级别,再设置一次RR隔离级别(Q1);

启动事务,这里用 WITH CONSISTENTSNAPSHOT确保这个语句执行完就可以得到一个一致性视图(Q2);

设置一个保存点,这个很重要(Q3);

showcreate 是为了拿到表结构(Q4),然后正式导数据 (Q5),回滚到SAVEPOINTsp,在这里的作用是释放 t1的MDL锁 。

DDL从主库传过来的时间按照效果不同,我打了四个时刻。题目设定为小表,我们假定到达后,如果开始执行,则很快能够执行完成。

参考答案如下:

  1. 如果在Q4语句执行之前到达,现象:没有影响,备份拿到的是DDL后的表结构。
  2. 如果在“时刻 2”到达,则表结构被改过,Q5执行的时候,报 Table definition has changed,
    please retry transaction,现象:mysqldump终止;
  3. 如果在“时刻2”和“时刻3”之间到达,mysqldump占着t1的MDL读锁,binlog被阻塞,现象:
    主从延迟,直到Q6执行完成。
  4. 从“时刻4”开始,mysqldump释放了MDL读锁,现象:没有影响,备份拿到的是DDL前的表
    结构。

7、第七章

怎么删除表的前10000行,有以下三种方法可以做到:

  • 第一种,直接执行delete fromTlimit 10000;
  • 第二种,在一个连接中循环执行20次 delete fromTlimit 500;
  • 第三种,在20个连接中同时执行delete fromTlimit 500。

比较多的留言都选择了第二种方式,即:在一个连接中循环执行20次 delete fromTlimit 500。

确实是这样的,第二种方式是相对较好的。

第一种方式(即:直接执行delete fromTlimit 10000)里面,单个语句占用时间长,锁的时间也比较长;而且大事务还会导致主从延迟。

第三种方式(即:在20个连接中同时执行delete fromTlimit 500),会人为造成锁冲突。

8、第八章

我用下面的表结构和初始化语句作为试验环境,事务隔离级别是可重复读。现在,我要把所有“字段c和id值相等的行”的c值清零,但是却发现了一个“诡异”的、改不掉的情况。请你构造出这种情况,并说明其原理。

mysql> CREATE TABLE `t` (`id` int(11) NOT NULL,`c` int(11) DEFAULT NULL,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id, c) values(1,1),(2,2),(3,3),(4,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复现出来以后,请你再思考一下,在实际的业务开发中有没有可能碰到这种情况?你的应用代码会不会掉进这个“坑”里,你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上期的问题是:如何构造一个“数据无法修改”的场景。评论区里已经有不少同学给出了正确答案,这里我再描述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篇关于MySQL实战45讲课后问题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18364

相关文章

精选20个好玩又实用的的Python实战项目(有图文代码)

《精选20个好玩又实用的的Python实战项目(有图文代码)》文章介绍了20个实用Python项目,涵盖游戏开发、工具应用、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使用Tkinter、PIL、OpenCV、Kivy等库... 目录① 猜字游戏② 闹钟③ 骰子模拟器④ 二维码⑤ 语言检测⑥ 加密和解密⑦ URL缩短⑧ 音乐播放

MySQL中EXISTS与IN用法使用与对比分析

《MySQL中EXISTS与IN用法使用与对比分析》在MySQL中,EXISTS和IN都用于子查询中根据另一个查询的结果来过滤主查询的记录,本文将基于工作原理、效率和应用场景进行全面对比... 目录一、基本用法详解1. IN 运算符2. EXISTS 运算符二、EXISTS 与 IN 的选择策略三、性能对比

MySQL常用字符串函数示例和场景介绍

《MySQL常用字符串函数示例和场景介绍》MySQL提供了丰富的字符串函数帮助我们高效地对字符串进行处理、转换和分析,本文我将全面且深入地介绍MySQL常用的字符串函数,并结合具体示例和场景,帮你熟练... 目录一、字符串函数概述1.1 字符串函数的作用1.2 字符串函数分类二、字符串长度与统计函数2.1

SQL Server跟踪自动统计信息更新实战指南

《SQLServer跟踪自动统计信息更新实战指南》本文详解SQLServer自动统计信息更新的跟踪方法,推荐使用扩展事件实时捕获更新操作及详细信息,同时结合系统视图快速检查统计信息状态,重点强调修... 目录SQL Server 如何跟踪自动统计信息更新:深入解析与实战指南 核心跟踪方法1️⃣ 利用系统目录

MySQL 内存使用率常用分析语句

《MySQL内存使用率常用分析语句》用户整理了MySQL内存占用过高的分析方法,涵盖操作系统层确认及数据库层bufferpool、内存模块差值、线程状态、performance_schema性能数据... 目录一、 OS层二、 DB层1. 全局情况2. 内存占js用详情最近连续遇到mysql内存占用过高导致

解决pandas无法读取csv文件数据的问题

《解决pandas无法读取csv文件数据的问题》本文讲述作者用Pandas读取CSV文件时因参数设置不当导致数据错位,通过调整delimiter和on_bad_lines参数最终解决问题,并强调正确参... 目录一、前言二、问题复现1. 问题2. 通过 on_bad_lines=‘warn’ 跳过异常数据3

java中pdf模版填充表单踩坑实战记录(itextPdf、openPdf、pdfbox)

《java中pdf模版填充表单踩坑实战记录(itextPdf、openPdf、pdfbox)》:本文主要介绍java中pdf模版填充表单踩坑的相关资料,OpenPDF、iText、PDFBox是三... 目录准备Pdf模版方法1:itextpdf7填充表单(1)加入依赖(2)代码(3)遇到的问题方法2:pd

解决RocketMQ的幂等性问题

《解决RocketMQ的幂等性问题》重复消费因调用链路长、消息发送超时或消费者故障导致,通过生产者消息查询、Redis缓存及消费者唯一主键可以确保幂等性,避免重复处理,本文主要介绍了解决RocketM... 目录造成重复消费的原因解决方法生产者端消费者端代码实现造成重复消费的原因当系统的调用链路比较长的时

Mysql中设计数据表的过程解析

《Mysql中设计数据表的过程解析》数据库约束通过NOTNULL、UNIQUE、DEFAULT、主键和外键等规则保障数据完整性,自动校验数据,减少人工错误,提升数据一致性和业务逻辑严谨性,本文介绍My... 目录1.引言2.NOT NULL——制定某列不可以存储NULL值2.UNIQUE——保证某一列的每一

解密SQL查询语句执行的过程

《解密SQL查询语句执行的过程》文章讲解了SQL语句的执行流程,涵盖解析、优化、执行三个核心阶段,并介绍执行计划查看方法EXPLAIN,同时提出性能优化技巧如合理使用索引、避免SELECT*、JOIN... 目录1. SQL语句的基本结构2. SQL语句的执行过程3. SQL语句的执行计划4. 常见的性能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