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C在零信任解决方案的落地实践

2023-12-19 22:12

本文主要是介绍QUIC在零信任解决方案的落地实践,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前言

ZTNA为以“网络为中心”的传统企业体系架构向以“身份为中心”的新型企业安全体系架构转变,提供解决方案。随着传统网络边界不断弱化,企业SaaS规模化日益增多,给终端安全访问接入创造了多元化的空间。其中BYOD办公方式尤为突出,移动化办公确实为个人提升了效率,为组织节省了成本;但是给业务系统的安全接入,业务处理及时响应上带来了成本和挑战。需要我们思考是否引入非传统的技术点来解决用户需求侧的痛点,同时保障整体方案的稳定性和可实践性。

ZTNA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移动化办公场景下,特别在高铁,地下停车场等基站变更频繁或弱网等场景下,传统TCP应用接入模式下,会导致基于TCP创建的零信任通道在不断地中断,重新建链;导致业务访问无法做到及时响应,体验性很差。

ZTNA解决方案上特别提到了单包授权;而单包授权虽然解决了防火墙端口必须要默认打开的弊端;需要先敲门后授权,减少业务系统的网络攻击面。但是单包授权在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需要改进的点:

● 单包授权模式下,业务报文往往都会伴随着有敲门报文;UDP敲门报文必须要鉴权成功,打开相应业务端口,业务报文才能具备有效性。往往实际落地过程中,由于中间转发设备多路径,以及QoS等问题,首个SYN包握手大概率失败,增加了访问时延。

● 同时传统单包敲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无法解决nat网络场景,导致敲门放大问题。带来了网络不确定性。而传统模型下,只能借助缩小敲门有效时间来应对。

如何来解决上述问题,提升ZTNA解决方案的稳定性?我们最终选用QUIC协议来保障。

QUIC是什么

QUIC(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最开始是由Google提出的一个基于UDP的传输协议,为了解决传统tcp协议固 有的性能瓶颈,它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HTTP/3的底层传输协议。除了应用于Web领域,它同样适用于一些通用的需要低延迟、高吞吐特性的传输场景。IETF推进其标准化工作,2021 年,QUIC 协议的正式标准化版本 RFC9000 发布。

选型QUIC的优势体现点

1. 握手建链相比较传统TCP更快

QUIC建链时间大约0~1 RTT,其在两方面做了优化:

● 传输层使用了UDP,相比TCP需要三次握手,减少了1个RTT延迟。

● QUIC底层使用tls1.3进行加密通信,相比tls1.1和tls1.2, 通过ClientHello和ServerHello的扩展进行密钥交换,省去了1.2版本中KeyExchange的过程,又省去了一次握手。

2. 支持连接迁移

相比传统的TCP使用5元组来区别一个连接,QUIC在握手阶段随机生成connection id,不在通过五元组来区分,这样当网络发生改变导致五元组发生变化后,依旧可以通过握手阶段的connection id关联连接。

3. 可插拔的拥塞控制

QUIC在应用层协议实现了Cubic、BBR、Reno等拥塞控制算法,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场景选择合适的拥塞控制算法,也可以自己实现私有的拥塞控制算法。

4. 避免队首阻塞的多路复用

QUIC 一个连接支持多个 stream,stream之间相互独立,一个stream丢了一个packet,并不影响其他stream。

5. 解决弱网场景

●  tcp重传报文导致rtt无法准确计算。

●  tcp拥塞控制在丢包场景会进行退让,导致发生窗口减少,但丢包有可能是网络状况差,不一定是发生拥塞。

QUIC落地ZTNA场景下实践效果

1. 确认通道稳定性明显提升

网络切换行为

隧道状态(隧道重新建立/隧道不变)

隧道应用访问(访问正常/无法访问)

网络特征(延迟高低,用户是否明显感知)

4G切WIFI(单次快速切换)

隧道不变

正常访问

4G切WIFI(10次快速切换)

隧道不变

正常访问

4G切WIFI(50次快速切换)

隧道不变(4g连接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再去切wifi,偶现隧道重新连接)

正常访问

否(隧道重连时感知明显 )

网络切换行为

隧道状态(隧道重新建立/隧道不变)

隧道应用访问(访问正常/无法访问)

网络特征(延迟高低,用户是否明显感知)


WIFI切4G(单次快速切换)

隧道不变

正常访问


WIFI切4G(10次快速切换)

隧道不变

正常访问


WIFI切4G(50次快速切换)

隧道不变(wifi连接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再去切4g,偶现隧道重新连接)

正常访问


否(隧道重连时,感知明显)

从上图表面,当网络发生切换后,零信任通道还是可以正常使用,不需要重新连接。


2. 确认访问速度显著提升

图片

QUIC落地ZTNA场景下实践效果

1. 相比较TCP服务侧处理CPU偏高

相比于TCP的ack是在内核处理,QUIC的ack报文需要从内核提到用户态处理,增加了额外的用户态内核态切换和数据拷贝,并且QUIC的ack报文也是加密的,增加了tls加解密,所以cpu负载更高。

2. 运营商UDP流量限速

由于UDP无连接,中间设备无法进行连接跟踪,当中间网络带宽瓶颈时,TCP有拥塞控制主动让出带宽,而UDP没有拥塞控制,运营商中间设备会对UDP报文QoS限速丢包。

总结

技术本身均有其优势和劣势,这个都是技术选型横向比较中确实存在的。技术的落地关键点还是要来源于结合落地场景的分析,什么样的场景或者需求驱动力下,采用哪种技术会更加稳妥。例如在局域网办公场景下,网络环境趋于稳定,选择QUIC驱动力则不强,可以选用传统TCP进行应用访问建链即可。而我们整体ZTNA解决方案中,均具备灵活可配置,让用户在技术落地和用户场景上找到最优解。

这篇关于QUIC在零信任解决方案的落地实践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13880

相关文章

Java 的ArrayList集合底层实现与最佳实践

《Java的ArrayList集合底层实现与最佳实践》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的ArrayList集合类的核心概念、底层实现、关键成员变量、初始化机制、容量演变、扩容机制、性能分析、核心方法源码解析、... 目录1. 核心概念与底层实现1.1 ArrayList 的本质1.1.1 底层数据结构JDK 1.7

JDK21对虚拟线程的几种用法实践指南

《JDK21对虚拟线程的几种用法实践指南》虚拟线程是Java中的一种轻量级线程,由JVM管理,特别适合于I/O密集型任务,:本文主要介绍JDK21对虚拟线程的几种用法,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 目录一、参考官方文档二、什么是虚拟线程三、几种用法1、Thread.ofVirtual().start(

从基础到高级详解Go语言中错误处理的实践指南

《从基础到高级详解Go语言中错误处理的实践指南》Go语言采用了一种独特而明确的错误处理哲学,与其他主流编程语言形成鲜明对比,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Go语言中错误处理详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1 Go 错误处理哲学与核心机制1.1 错误接口设计1.2 错误与异常的区别2 错误创建与检查2.1 基础

springboot依靠security实现digest认证的实践

《springboot依靠security实现digest认证的实践》HTTP摘要认证通过加密参数(如nonce、response)验证身份,避免明文传输,但存在密码存储风险,相比基本认证更安全,却因... 目录概述参数Demopom.XML依赖Digest1Application.JavaMyPasswo

分析 Java Stream 的 peek使用实践与副作用处理方案

《分析JavaStream的peek使用实践与副作用处理方案》StreamAPI的peek操作是中间操作,用于观察元素但不终止流,其副作用风险包括线程安全、顺序混乱及性能问题,合理使用场景有限... 目录一、peek 操作的本质:有状态的中间操作二、副作用的定义与风险场景1. 并行流下的线程安全问题2. 顺

Java 结构化并发Structured Concurrency实践举例

《Java结构化并发StructuredConcurrency实践举例》Java21结构化并发通过作用域和任务句柄统一管理并发生命周期,解决线程泄漏与任务追踪问题,提升代码安全性和可观测性,其核心... 目录一、结构化并发的核心概念与设计目标二、结构化并发的核心组件(一)作用域(Scopes)(二)任务句柄

Java中的Schema校验技术与实践示例详解

《Java中的Schema校验技术与实践示例详解》本主题详细介绍了在Java环境下进行XMLSchema和JSONSchema校验的方法,包括使用JAXP、JAXB以及专门的JSON校验库等技术,本文... 目录1. XML和jsON的Schema校验概念1.1 XML和JSON校验的必要性1.2 Sche

SpringBoot集成WebService(wsdl)实践

《SpringBoot集成WebService(wsdl)实践》文章介绍了SpringBoot项目中通过缓存IWebService接口实现类的泛型入参类型,减少反射调用提升性能的实现方案,包含依赖配置... 目录pom.XML创建入口ApplicationContextUtils.JavaJacksonUt

MyCat分库分表的项目实践

《MyCat分库分表的项目实践》分库分表解决大数据量和高并发性能瓶颈,MyCat作为中间件支持分片、读写分离与事务处理,本文就来介绍一下MyCat分库分表的实践,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一、为什么要分库分表?二、分库分表的常见方案三、MyCat简介四、MyCat分库分表深度解析1. 架构原理2. 分

Java 中的 equals 和 hashCode 方法关系与正确重写实践案例

《Java中的equals和hashCode方法关系与正确重写实践案例》在Java中,equals和hashCode方法是Object类的核心方法,广泛用于对象比较和哈希集合(如HashMa... 目录一、背景与需求分析1.1 equals 和 hashCode 的背景1.2 需求分析1.3 技术挑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