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CV 2018 | 国防科大、普林斯顿提出共面性检测网络:助力三维场景重建

本文主要是介绍ECCV 2018 | 国防科大、普林斯顿提出共面性检测网络:助力三维场景重建,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共面性检测网络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并能够显著提升三维场景重建的质量。目前这项研究工作已被欧洲计算机视觉大会 (ECCV 2018) 收录,并被邀请赴会进行口头报告 (Oral Presentation)。

这项研究工作的完成者包括:国防科技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施逸飞,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徐凯,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 Matthias Niessner,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Szymon Rusinkiewicz,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Thomas Funkhouser。

a9a52122f9ae1347739d784fc5b95740436e19a5

图 1 三维场景重建

所谓三维场景重建,就是利用输入的二维图像数据恢复场景的三维结构。三维重建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室内环境设计、增强现实、机器人导航与场景理解。近些年来,随着消费者级别的深度摄像机日益成熟,使用手持式深度摄像机 (例如 Kinect, structure sensor) 获取室内场景的深度数据,再使用特定算法对不同角度拍摄到的数据进行融合,成为了三维场景重建的研究热点。而这当中最难的问题无疑是确定每一个时刻相机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算法必须对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图片进行配准。

在此之前,传统方法往往通过检测不同图片中的共同特征点来实现图片配准。但是由于图片曝光不统一、相机运动太快导致图像模糊等因素,关键点的检测和特征计算差强人意,基于特征点的配准算法有很强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尝试利用较特征点更大的几何体来提高三维场景重建的精度。过去的五年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大多集中于利用平面的共面性对配准结果进行优化矫正。以 CVPR 2017 文章 [1] 中的方法为例,该方法首先利用 SIFT 特征点实现初步配准,然后通过将近似共面平面矫正成完全共面平面来优化相机位置。这种递进式的优化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三维场景重建精度,但是却严重依赖于对相机位姿的初始估计。当初始位姿误差很大的时候,该方法无法正确检测帧间的共面平面,从而带来巨大的重建误差。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平面提高三维重建精度呢?

2d697182915742c7bd4c34a6e2fd12db14aafc2d

图 2 平面共面性预测

「我们注意到,人类在判断两个平面是否共面时并不需要估计相机的位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个很直接的想法是让机器具有像人类一样对共面性进行判断的能力。我们提出使用深度网络预测不同帧中的两个平面是否共面,这在三维重建领域尚属首次。」论文的第一作者施逸飞这样介绍这项工作。「人类在做这种判断时,既会观察两个平面的纹理颜色是否一致,也会考虑平面的语义信息。例如,假设我知道两个平面都是地面,那么它们极有可能是共面的。」

1de688efbd141fa3bab3a09515df3fa124e39d73

图 3 PlaneMatch 算法流程图

为了使算法具有这种判断能力,网络首先需要计算平面的共面性特征描述。为此,文章作者设计了一种 siamese 网络并用 triplet loss 进行训练。网络的每一个训练样本包括一个参考平面 (anchor),一个与 anchor 共面的平面 (positive) 以及一个与 anchor 不共面的平面 (negative)。该网络的关键在于以下三大机制:

1) Multiple channel input: 将 color image、depth map、normal map 和 mask map 同时作为网络的输入。多通道输入能够为网络提供更多的信息,其中 color image 和 depth map 提供图片的颜色和深度信息;normal map 由 depth map 计算得到,它显式地提供了与平面直接相关法向信息;mask map 则告诉网络当前关注的平面在整个图像中所处的位置;

2) Multiple resolution input:将两个 scale 的图像数据分别输入网络提取特征,然后在网络的高层进行特征融合。其中 local tower 主要负责提取平面自身的特征,而 global tower 更多地关注该平面的上下文 (context);

3) Triplet focal loss: 大多数不共面的平面有着完全不同的颜色,随机产生的 triplet 样本往往过于简单,用这样的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效率很低。传统方法一般使用在 mini-batch 中选择 hard examples 的策略应对这一问题。本文受 focal loss[3] 的启发,提出一种新的 triplet loss 计算方法 triplet focal loss 更好地挖掘训练数据中的有效信息 (hard example),提高网络训练的效率。

71ee5ac1f815cc22e2575468f8f095d69064d400

图 4 Triplet Focal Loss 及其收敛性

深度网络的训练往往离不开海量的数据。对于平面共面性检测这一全新的问题,文章作者通过三维场景数据集 ScanNet [2] 全自动地生成训练数据。每一个 ScanNet 场景都含有高精度的相机位置参数,通过这些相机位置参数能够准确地计算得到大量的共面训练数据。一共有一百万个这样的样本被用于训练共面性检测网络。

为了验证该网络的有效性,文章作者提出了一个共面检测基准 (Coplanarity Benchmark, COP)。其中包括 6000 个共面的平面对和 6000 个不共面的平面对。在该共面基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章提出的共面性检测网络的检测结果远优于其它方法。

60378f5c868daa4800666536d57ed24a83d01c0f

图 5 共面基准 COP 上的测试结果

共面性检测网络的直接应用是三维场景重建。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共面性的鲁棒优化方法,用于实现基于共面的相机配准,并且使用该方法在 TUM、ScanNet 和 SUN3D 等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重建精度高,并且能够弥补基于特征点配准算法的不足。其原因在于:

1)平面的面积远大于点,因此平面特征往往比点特征更可靠,这大大提高了算法回环检测 (loop detection) 的能力;

2)在两张图片完全没有重叠 (overlap) 的情况下,共面性网络仍然可以检测到长程的共面平面,给重建提供额外的信息,这对于大规模场景的重建尤为关键。

23fccb354be68935f3d86c1fd35fefd2151a7475

图 6 PlaneMatch 三维场景重建结果

从对场景结构和语义的分析中获取信息实现三维场景重建是非常有前景的研究方向,而平面间的共面约束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希望该项研究能够引起业界对该方向的更多关注,推动三维重建由「几何」迈向「语义」。

•  项目主页: http://www.yifeishi.net/planematch.html
•  源码发布:https://github.com/yifeishi/PlaneMatch

[1] Maciej Halber, Thomas Funkhouser. "Fine-to-Coarse Global Registration of RGB-D Scans." CVPR. 2017.

[2] Angela Dai, et al. "ScanNet: Richly-Annotated 3D Reconstructions of Indoor Scenes." CVPR. 2017.

[3] Tsung-Yi Lin, et al. "Focal Loss for Dense Object Detection." ICCV. 2017.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08-20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计算机视觉life”,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计算机视觉life”。

这篇关于ECCV 2018 | 国防科大、普林斯顿提出共面性检测网络:助力三维场景重建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77982

相关文章

使用Python实现IP地址和端口状态检测与监控

《使用Python实现IP地址和端口状态检测与监控》在网络运维和服务器管理中,IP地址和端口的可用性监控是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基础需求,本文将带你用Python从零打造一个高可用IP监控系统,感兴趣的小伙... 目录概述:为什么需要IP监控系统使用步骤说明1. 环境准备2. 系统部署3. 核心功能配置系统效果展

Qt实现网络数据解析的方法总结

《Qt实现网络数据解析的方法总结》在Qt中解析网络数据通常涉及接收原始字节流,并将其转换为有意义的应用层数据,这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了详细步骤和示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1. 网络数据接收2. 缓冲区管理(处理粘包/拆包)3. 常见数据格式解析3.1 jsON解析3.2 XML解析3.3 自定义

Java Spring 中 @PostConstruct 注解使用原理及常见场景

《JavaSpring中@PostConstruct注解使用原理及常见场景》在JavaSpring中,@PostConstruct注解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它允许开发者在Spring容器完全初... 目录一、@PostConstruct 注解概述二、@PostConstruct 注解的基本使用2.1 基本代

Java字符串操作技巧之语法、示例与应用场景分析

《Java字符串操作技巧之语法、示例与应用场景分析》在Java算法题和日常开发中,字符串处理是必备的核心技能,本文全面梳理Java中字符串的常用操作语法,结合代码示例、应用场景和避坑指南,可快速掌握字... 目录引言1. 基础操作1.1 创建字符串1.2 获取长度1.3 访问字符2. 字符串处理2.1 子字

SpringBoot应用中出现的Full GC问题的场景与解决

《SpringBoot应用中出现的FullGC问题的场景与解决》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应用中出现的FullGC问题的场景与解决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 目录Full GC的原理与触发条件原理触发条件对Spring Boot应用的影响示例代码优化建议结论F

SpringBoot条件注解核心作用与使用场景详解

《SpringBoot条件注解核心作用与使用场景详解》SpringBoot的条件注解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动态配置能力,理解其原理和适用场景是构建灵活、可扩展应用的关键,本文将系统梳理所有常用的条件注... 目录引言一、条件注解的核心机制二、SpringBoot内置条件注解详解1、@ConditionalOn

Python 迭代器和生成器概念及场景分析

《Python迭代器和生成器概念及场景分析》yield是Python中实现惰性计算和协程的核心工具,结合send()、throw()、close()等方法,能够构建高效、灵活的数据流和控制流模型,这... 目录迭代器的介绍自定义迭代器省略的迭代器生产器的介绍yield的普通用法yield的高级用法yidle

C++ Sort函数使用场景分析

《C++Sort函数使用场景分析》sort函数是algorithm库下的一个函数,sort函数是不稳定的,即大小相同的元素在排序后相对顺序可能发生改变,如果某些场景需要保持相同元素间的相对顺序,可使... 目录C++ Sort函数详解一、sort函数调用的两种方式二、sort函数使用场景三、sort函数排序

kotlin中const 和val的区别及使用场景分析

《kotlin中const和val的区别及使用场景分析》在Kotlin中,const和val都是用来声明常量的,但它们的使用场景和功能有所不同,下面给大家介绍kotlin中const和val的区别,... 目录kotlin中const 和val的区别1. val:2. const:二 代码示例1 Java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本文详细指导如何在VMware环境下配置NAT网络模式,包括设置主机和虚拟机的IP地址、网关,以及针对Linux和Windows系统的具体步骤,... 目录一、配置NAT网络模式二、设置虚拟机交换机网关2.1 打开虚拟机2.2 管理员授权2.3 设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