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ex-grow,flex-shrink 缩放比例详解

2023-12-07 17:36

本文主要是介绍flex-grow,flex-shrink 缩放比例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flex-grow属性定义项目的放大比例,默认为0,即如果存在剩余空间,也不放大。如果设定了flex-grow,当容器有剩余空间时,凡是flex-grow大于0的项目将一起瓜分剩余空间,每个项目所分到的剩余空间,跟项目自身的大小无关,只跟各项目设定的flex-grow和剩余空间有关。

如下例子,parent宽度 大于 son1+son2设定的宽度,计算son1放大后的宽度:

son1最终渲染宽度 = son1设定宽度 + 应放大宽度

(1)先获取剩余空间: parent宽度 - (son1设定宽度 + son2设定宽度)

300 - (120 + 140) = 40px

(2)应放大宽度 = 剩余空间 * 占比
        占比 = son1的flex-grow / (son1的flex-grow + son2的 flex-grow)

son1应放大宽度 = 40*1.5/(1+1.5)  = 24

son1最终渲染宽度 = 120px + 40*1.5/(1+1.5) = 144px

<div class="parent"><div class="son son1">1</div><div class="son son2">2</div>
</div>.parent {display: flex;width: 300px;height: 300px;background: #fff;border: 1px solid #999;.son {&.son1 {background: blue;flex-basis: 120px;flex-grow: 1.5;}&.son2 {background: #f9ff33;flex-basis: 140px;flex-grow: 1;}}
}

二、flex-shrink属性定义了项目的缩小比例,默认为1,即如果空间不足,该项目将缩小。不同于flex-grow,如果设定了flex-shrink,当容器空间不足时, 每个项目收缩的空间,不仅跟项目设定的flex-shrink和总的收缩空间有关,还跟项目自身的大小有关。

  • 容器剩余宽度:200 - (100+120+130) = -150
  • 缩小因子的分母:1*100 + 2*120 + 3*130 = 730 (*前面的数字为各项目的flex-shrink值)
  • son1的缩小因子:1*100/730
  • son1的缩小宽度为缩小因子乘于容器剩余宽度:1*100/730 * (-150)
  • son1最后则缩小为:100px + (1*100/730 * (-150)) = 79.45px

加入弹性元素本身大小作为计算方法的考虑因素,主要是为了避免将一些本身宽度较小的元素在收缩之后宽度变为0的情况出现。

<div class="parent"><div class="son son1">1</div><div class="son son2">2</div><div class="son son3">3</div>
</div>.parent {display: flex;width: 200px;height: 300px;background: #fff;.son {&.son1 {background: blue;flex-basis: 100px;flex-shrink: 1;}&.son2 {background: yellow;flex-basis: 120px;flex-shrink: 2;}&.son3 {background: red;flex-basis: 130px;flex-shrink: 3;}}
}

这篇关于flex-grow,flex-shrink 缩放比例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66734

相关文章

Conda与Python venv虚拟环境的区别与使用方法详解

《Conda与Pythonvenv虚拟环境的区别与使用方法详解》随着Python社区的成长,虚拟环境的概念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Conda与Pythonvenv虚拟环境的区别与使用... 目录前言一、Conda 与 python venv 的核心区别1. Conda 的特点2. Python v

Spring Boot中WebSocket常用使用方法详解

《SpringBoot中WebSocket常用使用方法详解》本文从WebSocket的基础概念出发,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集成WebSocket的步骤,并重点讲解了常用的使用方法,包括简单消... 目录一、WebSocket基础概念1.1 什么是WebSocket1.2 WebSocket与HTTP

java中反射Reflection的4个作用详解

《java中反射Reflection的4个作用详解》反射Reflection是Java等编程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它允许程序在运行时进行自我检查和对内部成员(如字段、方法、类等)的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 目录作用1、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对象所属的类作用2、在运行时构造任意一个类的对象作用3、在运行时判断

MySQL 中的 CAST 函数详解及常见用法

《MySQL中的CAST函数详解及常见用法》CAST函数是MySQL中用于数据类型转换的重要函数,它允许你将一个值从一种数据类型转换为另一种数据类型,本文给大家介绍MySQL中的CAST... 目录mysql 中的 CAST 函数详解一、基本语法二、支持的数据类型三、常见用法示例1. 字符串转数字2. 数字

SpringBoot中SM2公钥加密、私钥解密的实现示例详解

《SpringBoot中SM2公钥加密、私钥解密的实现示例详解》本文介绍了如何在SpringBoot项目中实现SM2公钥加密和私钥解密的功能,通过使用Hutool库和BouncyCastle依赖,简化... 目录一、前言1、加密信息(示例)2、加密结果(示例)二、实现代码1、yml文件配置2、创建SM2工具

MyBatis-Plus 中 nested() 与 and() 方法详解(最佳实践场景)

《MyBatis-Plus中nested()与and()方法详解(最佳实践场景)》在MyBatis-Plus的条件构造器中,nested()和and()都是用于构建复杂查询条件的关键方法,但... 目录MyBATis-Plus 中nested()与and()方法详解一、核心区别对比二、方法详解1.and()

Spring IoC 容器的使用详解(最新整理)

《SpringIoC容器的使用详解(最新整理)》文章介绍了Spring框架中的应用分层思想与IoC容器原理,通过分层解耦业务逻辑、数据访问等模块,IoC容器利用@Component注解管理Bean... 目录1. 应用分层2. IoC 的介绍3. IoC 容器的使用3.1. bean 的存储3.2. 方法注

MySQL 删除数据详解(最新整理)

《MySQL删除数据详解(最新整理)》:本文主要介绍MySQL删除数据的相关知识,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一、前言二、mysql 中的三种删除方式1.DELETE语句✅ 基本语法: 示例:2.TRUNCATE语句✅ 基本语

Python内置函数之classmethod函数使用详解

《Python内置函数之classmethod函数使用详解》: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内置函数之classmethod函数使用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 目录1. 类方法定义与基本语法2. 类方法 vs 实例方法 vs 静态方法3. 核心特性与用法(1编程客

Python函数作用域示例详解

《Python函数作用域示例详解》本文介绍了Python中的LEGB作用域规则,详细解析了变量查找的四个层级,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展示了各层级的变量访问规则和特性,对python函数作用域相关知识感兴趣... 目录一、LEGB 规则二、作用域实例2.1 局部作用域(Local)2.2 闭包作用域(Encl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