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thread应用讲解——norflash

2023-12-02 08:18
文章标签 讲解 应用 thread rt norflash

本文主要是介绍RT-thread应用讲解——norflash,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RT-thread应用讲解——norflash

目录

  • RT-thread应用讲解——norflash
    • 前言
    • 一、硬件介绍
    • 二、ENV配置
      • 1、使能SPI
      • 2、使能FLASH
      • 3、重新生成工程
    • 三、STM32CubeMX配置
      • 1、使用STM32CubeMX配置SPI引脚
      • 2、生成新的工程
    • 四、挂载FLASH
    • 五、运行测试
      • 1、查看flash设备是否挂载成功
      • 2、测试flash读写
    • 六、结束语

前言

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单片机本身ROM的容量比较小,如果需要存储比较大的文件(如图片、运行数据、日志等)一般会选择外接flash或者sd卡等外设。那这一讲主要讲解一下RT-thread如何挂载一个外置flssh。

一、硬件介绍

我这里选用的flash芯片是W25Q32,内存32M。W25Q32是通过SPI通讯的,所以我们要在MCU上面选用一组SPI用于通讯。我用的MCU是stm32f429vet6,选用SPI1作为通讯。原理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ENV配置

对于ENV我就不多做介绍了,我前面发布的教程都介绍过了,RT-thread官网上也有很详细的说明。
env使用方法:https://www.rt-thread.org/document/site/programming-manual/env/env/#bsp-menuconfig

1、使能SPI

输入以下指令,打开配置页面。

menuconfig

使能自己要使用的SPI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提示:如果没有自己要用的SPI接口的话,可以通过修改Kconfig文件自己添加。
Kconfig文件一般是在工程根目录下board文件夹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使能FLASH

RT-thread有一个FLASH的示例,可以直接使用,打开使能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提示:如果默认使用的接口和你要使用的不一致,需要自己修改,(你是使用的bsp不一样,这个默认的接口很可能也不一样,比如stm32f407的bsp和stm32f429的bsp就不同)。
修改的地方也是在Kconfig文件,一般是在工程根目录下board文件夹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修改完之后重新进入menuconfig页面就能看到变化。

3、重新生成工程

在env输入下面的命令,重新生成新的工程。
提示:会使用env的话应该都知道这个操作。

scons --target=mdk5

三、STM32CubeMX配置

上面只是使能了RT-thread中间层的配置,还需要打开底层HAL库的硬件接口才行。

1、使用STM32CubeMX配置SPI引脚

STM32CubeMX的使用我前面就有讲,具体就不多介绍了,不懂的同学可以翻一下我之前的博客。
RT-Thread零基础快速入门第1讲——新建工程

打开自己工程里面的STM32CubeMX。
提示:一般的路径是“根目录\board\CubeMX_Config”。
如:E:\stm32f429-norflash\board\CubeMX_Config

使能对应的SPI,然后看下引脚是否和你的电路一致,如果不对的话可以在右边的芯片图上找到你要配置的引脚,修改成对应的SPI接口即可。
提示:STM32CubeMX只需要修改SCK、MISO和MOSI三个引脚即可,CS引脚不需要在这里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生成新的工程

点击右上角的GENERATE CODE,生成新工程即可。
注:如果生成工程时提示你是否需要下载新版本的固件库,可以下载也可以继续使用旧的,一般都是没问题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挂载FLASH

RT-thread在使用SPI的时候需要先把外设挂载到SPI总线上(不管你接的是什么外设,只要是SPI接口都需要先挂载)。然后还要挂载FLASH,这个和SPI的挂载是不同的。
如果你上面ENV配置使能了FLASH,那这个挂载部分的示例代码会被加到你的工程里面。
示例代码的文件名是spi_flash_init.c,但要注意的是有些bsp可能没有这个文件,也有一些是没有这个文件的需要自己写。
提示:这个文件一般在board\ports文件里面。如:E:\stm32f429-norflash\board\ports

不管有没有这个文件,反正只要把挂载部分的代码加到你的工程里面,然后调用就行了,示例代码如下:

#include <rtthread.h>
#include "spi_flash.h"
#include "spi_flash_sfud.h"
#include "drv_spi.h"#if defined(BSP_USING_SPI_FLASH)
static int rt_hw_spi_flash_init(void)
{__HAL_RCC_GPIOB_CLK_ENABLE();rt_hw_spi_device_attach("spi1", "spi10", GPIOA, GPIO_PIN_4);  // 挂载到spi1,CS引脚配置为PA4if (RT_NULL == rt_sfud_flash_probe("norflash0", "spi10")) // 挂载flash,设备命名为norflash0(这个命名可以自定义){return -RT_ERROR;};return RT_EOK;
}
INIT_COMPONENT_EXPORT(rt_hw_spi_flash_init);
#endif

注意:即使你的工程里面有spi_flash_init.c这个文件,也要检查spi挂载的接口是否正确。

五、运行测试

正常运行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提示:如果出现下面这种情况的话,说明上面的配置没配好,或者硬件连接有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查看flash设备是否挂载成功

可以通过以下指令查看:

list_device

如果挂载成功,会显示flash的设备名称(设备名称是上面挂载的时候自定义的)。
提示:设备名称太长的话会显示不全,但是不影响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测试flash读写

测试数据读写可以使用sf命令。
提示:可以输入“sf”,查看所有sf相关的命令及说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初始化flash

sf probe spi10

提示:spi10是设备号,这里要根据自己实际使用的情况输入。

2)读取数据

sf read addr size

提示:使用该命令前要先确保probe成功,addr是要读取flash的地址,size是要读取的长度。

例如:sf read 0x1000 3
这个命令的意思是从0x1000地址开始读取,读取3个字节长度的数据。(输入命令时地址可以用16进制,也可以用10进制)。

3)写入数据

sf write addr data1 ... dataN

提示:使用该命令前要先确保probe成功,addr是要写入flash的地址,data1到dataN是具体要写入的数据,每个数据通过空格隔开。

例如:sf write 0x1000 1 2 3
这个命令的意思是从0x1000地址开始写入数据,依次写入三个数据(1 2 3)。

最后贴一个完整的流程:
先检查flash是否挂载成功,然后测试数据读写,先从0x1000地址开始读取3个数据,数据是FF FF FF,然后从0x1000地址开始写入3个数据(1、2、3),最后再读取0x1000地址,验证数据是否正确写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六、结束语

到此,flash的挂载就介绍完了,总的来说整个流程其实是很简单。但是这一讲只简单的介绍了flash的挂载,更多的应用我后面会继续讲解。

如果这篇文章能够帮到你,就给我点个赞吧,如果想了解更多RT-thread和单片机的内容,可以关注一下博主,后续我还会继续分享更多的经验给大家。

这一讲的源码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2D8dM31deKIqNqaIQfPiA
提取码:7nsx

下一讲基于flash讲解文件系统的应用:
RT-thread应用讲解——文件系统

RT-thread相关教程汇总:https://blog.csdn.net/ShenZhen_zixian/article/details/120563891

这篇关于RT-thread应用讲解——norflash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44590

相关文章

Python标准库之数据压缩和存档的应用详解

《Python标准库之数据压缩和存档的应用详解》在数据处理与存储领域,压缩和存档是提升效率的关键技术,Python标准库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链,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目录一、核心模块架构与设计哲学二、关键模块深度解析1.tarfile:专业级归档工具2.zipfile:跨平台归档首选3.

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指南分享

《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指南分享》本文介绍了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的四步流程:创建Dockerfile、配置IDEADocker连接、设置运行调试环境、构建运行镜像,并强调需准备本... 目录一、创建 dockerfile 配置文件二、配置 IDEA 的 Docker 连接三、配置 Do

深入浅出SpringBoot WebSocket构建实时应用全面指南

《深入浅出SpringBootWebSocket构建实时应用全面指南》WebSocket是一种在单个TCP连接上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协议,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如何集成WebS... 目录前言为什么需要 WebSocketWebSocket 是什么Spring Boot 如何简化 We

Java Stream流之GroupBy的用法及应用场景

《JavaStream流之GroupBy的用法及应用场景》本教程将详细介绍如何在Java中使用Stream流的groupby方法,包括基本用法和一些常见的实际应用场景,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Java Stream流之GroupBy的用法1. 前言2. 基础概念什么是 GroupBy?Stream

python中列表应用和扩展性实用详解

《python中列表应用和扩展性实用详解》文章介绍了Python列表的核心特性:有序数据集合,用[]定义,元素类型可不同,支持迭代、循环、切片,可执行增删改查、排序、推导式及嵌套操作,是常用的数据处理... 目录1、列表定义2、格式3、列表是可迭代对象4、列表的常见操作总结1、列表定义是处理一组有序项目的

C#中的Converter的具体应用

《C#中的Converter的具体应用》C#中的Converter提供了一种灵活的类型转换机制,本文详细介绍了Converter的基本概念、使用场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Converter的基本概念1. Converter委托2. 使用场景布尔型转换示例示例1:简单的字符串到

Java Thread中join方法使用举例详解

《JavaThread中join方法使用举例详解》JavaThread中join()方法主要是让调用改方法的thread完成run方法里面的东西后,在执行join()方法后面的代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 目录前言1.join()方法的定义和作用2.join()方法的三个重载版本3.join()方法的工作原

RabbitMQ消费端单线程与多线程案例讲解

《RabbitMQ消费端单线程与多线程案例讲解》文章解析RabbitMQ消费端单线程与多线程处理机制,说明concurrency控制消费者数量,max-concurrency控制最大线程数,prefe... 目录 一、基础概念详细解释:举个例子:✅ 单消费者 + 单线程消费❌ 单消费者 + 多线程消费❌ 多

Spring Boot Actuator应用监控与管理的详细步骤

《SpringBootActuator应用监控与管理的详细步骤》SpringBootActuator是SpringBoot的监控工具,提供健康检查、性能指标、日志管理等核心功能,支持自定义和扩展端... 目录一、 Spring Boot Actuator 概述二、 集成 Spring Boot Actuat

PyTorch中的词嵌入层(nn.Embedding)详解与实战应用示例

《PyTorch中的词嵌入层(nn.Embedding)详解与实战应用示例》词嵌入解决NLP维度灾难,捕捉语义关系,PyTorch的nn.Embedding模块提供灵活实现,支持参数配置、预训练及变长... 目录一、词嵌入(Word Embedding)简介为什么需要词嵌入?二、PyTorch中的nn.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