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应用交付平台Orbit设计理念与价值主张

2023-11-30 15:30

本文主要是介绍云原生应用交付平台Orbit设计理念与价值主张,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本文作者:何文强——腾讯云 CODING 高级架构师

负责 CODING DevOps产品解决方案架构设计和技术产品布道以及 CODING 云原生技术研究与落地实践。在多个技术大会担任演讲嘉宾,腾讯云 CODING DevOps 课程认证出品人,腾讯云云原生训练营核心初创成员。

精通敏捷精益、DevOps 和云原生领域,技术扎实,视野开阔,格局前瞻;在泛互、教育、工业、政务、金融等多个行业拥有数字化落地规划和实战经验;多年技术开发和团队管理经验,目前专注于一站式研发效能平台的建设和推广,聚焦于**“以应用为中心“的云原生的落地与实践**,致力于中国软件工程能力的提升和改进。

Orbit 是腾讯云 CODING 推出的一个企业级云原生应用交付平台(图3-1)。Orbit 以应用为中心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应用建模、应用交付、应用运维和声明式基础设施设施交付 4 个方面进行平台设计,围绕着基于 OAM 应用建模、Application As Code、GitOps 版本化管理、统一可观测性 4 个维度进行具体价值主张声明。

img

图 3-1

基于OAM应用建模

Orbit 基于开放应用模型 OAM(Open Application Model)进行应用建模(图3-2),采用研发和运维视角分离的原则,云原生专家或运维平台团队负责服务规范、服务模板和服务插件的制定,研发人员通过表单参数的方式引用平台团队定制模板和插件。通过这种职能视角分离,研发人员在不需要学习和掌握 Kubernetes 复杂技术细节的情况下,轻松实现应用云原生化,极大降低应用云原生化的门槛;运维人员或平台团队通过对模板和规范的建立,能够有效提升应用配置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降低云原生规模化的成本和推广难度。

img

图3-2

Orbit 将应用代码(镜像)、数据库、配置和环境等应用要素进行了统一的定义和管理,通过统一的应用模型,屏蔽了应用底层的基础设施,不与具体云厂商绑定,兼容多云 Kubernetes 平台,支持企业基础设施的平滑升级和渐进式演进。

Application As Code

Orbit 将服务、配置、数据库、部署流水线、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应用要素进行层级划分(图3-3)。服务、配置和数据库作为业务层,部署流水线作为交付层,基础设施和环境作为资源层。Orbit 将应用的所有要素都以代码的方式组织和存储到代码库中,以代码库作为应用要素的单一事实来源,所有的变更都以代码提交的方式进行记录和存储,Orbit 通过代码库的版本控制系统能力,实现应用在任意时刻都可追溯、可审计、可回退能力。

img

图3-3

通过分层的设计模式实现应用配置在代码仓库中的合理有序组织,为不同的层级定义不同的目录层级,并给予相应的目录权限,实现细粒度的应用配置信息的权限控制,在增强透明、信任与协作的同时也满足组织内部的安全合规和敏感数据管理规则。

GitOps 版本化管理

Orbit 部署基于 GitOps 理念进行应用交付。GitOps 是以 Git 为核心进行应用配置信息的存储,通过有且只有唯一的存储库实现单一事实来源,并利用 Git 的 Commit、Diff、Revert、Merge 等核心能力进行版本变更管理。开发人员将代码或配置的修改提交到代码仓库中,会触发持续集成流水线进行代码的编译构建,生成镜像推送到制品库,Orbit 会监听制品库和配置的变化,通过 Git Diff 能力自动拣配当前版本与上一版本的差异,按需选择变更内容进行发布单创建。运维人员或发布人员通过对发布单内容的审查,进行版本的发布。在审计方面,通过 Git Commit 信息,可以查看每次变更的内容,实现变更内容的审计与追溯。在发布可靠性和回滚方面,通过 Git 版本化实现应用的原子化发布,也通过 Git 的 Revert 命令,让应用回滚变得简单可靠。

img

图3-4

统一可观测性

云原生应用可观测性主要围绕日志(Logging)、链路追踪(Tracing)、监控(Monitoring)三个维度进行建设,统一的可观测平台有利于快速的发现问题、定位问题和和解决问题。Orbit 在可观测方面以统一观测为目的,以生态开放为原则,以兼容主流为手段。在产品设计上能够兼容主流的可观测平台和工具,并通过 Adapter(适配器)模式进行生态插件的集成与适配,同时兼容 OpenTelemetry 规范,实现日志、链路追踪、监控的统一展示和数据互通。

img

图3-5

了解了 Orbit 的设计理念和价值主张后,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对 Orbit 的核心能力 OAM、GitOps、可观测性、数据库管理等进行讲解和实践,敬请期待!

这篇关于云原生应用交付平台Orbit设计理念与价值主张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37556

相关文章

k8s按需创建PV和使用PVC详解

《k8s按需创建PV和使用PVC详解》Kubernetes中,PV和PVC用于管理持久存储,StorageClass实现动态PV分配,PVC声明存储需求并绑定PV,通过kubectl验证状态,注意回收... 目录1.按需创建 PV(使用 StorageClass)创建 StorageClass2.创建 PV

k8s中实现mysql主备过程详解

《k8s中实现mysql主备过程详解》文章讲解了在K8s中使用StatefulSet部署MySQL主备架构,包含NFS安装、storageClass配置、MySQL部署及同步检查步骤,确保主备数据一致... 目录一、k8s中实现mysql主备1.1 环境信息1.2 部署nfs-provisioner1.2.

利用Python操作Word文档页码的实际应用

《利用Python操作Word文档页码的实际应用》在撰写长篇文档时,经常需要将文档分成多个节,每个节都需要单独的页码,下面:本文主要介绍利用Python操作Word文档页码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 目录需求:文档详情:要求:该程序的功能是:总结需求:一次性处理24个文档的页码。文档详情:1、每个

k8s admin用户生成token方式

《k8sadmin用户生成token方式》用户使用Kubernetes1.28创建admin命名空间并部署,通过ClusterRoleBinding为jenkins用户授权集群级权限,生成并获取其t... 目录k8s admin用户生成token创建一个admin的命名空间查看k8s namespace 的

Java中的分布式系统开发基于 Zookeeper 与 Dubbo 的应用案例解析

《Java中的分布式系统开发基于Zookeeper与Dubbo的应用案例解析》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带你走进基于Zookeeper与Dubbo的分布式系统开发,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 目录Java 中的分布式系统开发基于 Zookeeper 与 Dubbo 的应用案例一、分布式系统中的挑战二

Java 缓存框架 Caffeine 应用场景解析

《Java缓存框架Caffeine应用场景解析》文章介绍Caffeine作为高性能Java本地缓存框架,基于W-TinyLFU算法,支持异步加载、灵活过期策略、内存安全机制及统计监控,重点解析其... 目录一、Caffeine 简介1. 框架概述1.1 Caffeine的核心优势二、Caffeine 基础2

k8s搭建nfs共享存储实践

《k8s搭建nfs共享存储实践》本文介绍NFS服务端搭建与客户端配置,涵盖安装工具、目录设置及服务启动,随后讲解K8S中NFS动态存储部署,包括创建命名空间、ServiceAccount、RBAC权限... 目录1. NFS搭建1.1 部署NFS服务端1.1.1 下载nfs-utils和rpcbind1.1

使用Node.js和PostgreSQL构建数据库应用

《使用Node.js和PostgreSQL构建数据库应用》PostgreSQL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而Node.js是构建高效网络应用的理想平台,结合这两个技术,我们可以创建出色的数据驱动... 目录初始化项目与安装依赖建立数据库连接执行CRUD操作查询数据插入数据更新数据删除数据完整示例与最佳

k8s容器放开锁内存限制问题

《k8s容器放开锁内存限制问题》nccl-test容器运行mpirun时因NCCL_BUFFSIZE过大导致OOM,需通过修改docker服务配置文件,将LimitMEMLOCK设为infinity并... 目录问题问题确认放开容器max locked memory限制总结参考:https://Access

PHP应用中处理限流和API节流的最佳实践

《PHP应用中处理限流和API节流的最佳实践》限流和API节流对于确保Web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PHP应用中处理限流和API节流的最佳实践,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学习... 目录限流的重要性在 php 中实施限流的最佳实践使用集中式存储进行状态管理(如 Redis)采用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