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创建温文件夹,Linux温习(一)Linux的文件属性与目录配置

2023-11-25 06:50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 创建温文件夹,Linux温习(一)Linux的文件属性与目录配置,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用户与用户组名词相关解释

用户

一定资源的使用者,可以创建和管理文件以及访问其他用户文件

用户组

由一定数量的对某些文件具有相同操作权限的用户组成的小组

UID与GID

用户与用户组的标识号

2:用户与群组特点

2.1:Linux用户与群组特点

1>一个用户可以从属于多个群组

2>一个群组可以拥有多个用户

3>root是一个特殊用户(超级管理员)

2.2:Linux用户身份与用户组记录的文件

/etc/passwd:所有系统帐号、一般用户以及root的相关信息

/etc/shadow:密码记录

/etc/group:用户组名

3:  Linux系统中的用户类型

3.1: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用户可对目录和文件进行操作:

1>文件所有者:能够设定该文件对同组用户和其他用户的访问权限控制。一般来说是文件的创建者。

2>同组用户:具有相同性质的所有用户被系统管理员分组。文件所有者或系统管理员可将文件的权限

赋予组中的其它用户。

3>其它用户:文件所有者或系统管理员还可以将文件的访问权赋予系统中所有其它的用户。

4:  权限控制机制

4.1:Linux系统是个多用户系统,不同用户能够同时访问不同文件,因此一定要有文件权限控制机制

4.2:Linux系统的权限控制机制和Windows的权限控制机制有着很大的差别

1>Linux的文件或目录被一个用户拥有时,这个用户称为文件的拥有者(或属主)

2>同时文件还被指定的用户组所拥有,这个用户组称为文件所属组;一个用户可以是

不同组的成员,这可以由管理员控制

3>文件的权限由权限标志来决定,权限标志决定了文件的拥有者、文件的所属组、其他

用户对文件访问的权限

5:  访问权限

5.1:Linux系统中规定了3种不同类型的用户:

1>文件属主(user)

2>同组用户(group)

3>可以访问系统的其他用户(others)

5.2:访问权限规定3种访问文件或目录的方式:

1>读(r)

2>写(w)

3>可执行或查找(x)

6:文件类型

>1:在Linux的命令提示符下,键入命令“ls -l”可显示当前目录下每个文件的属性信息,

其显示格式及各列的含义如图所示: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7:文件权限

7.1:Linux下的“dir”命令ls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7.2:文件属性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一:第一个属性代表这个文件的类型

1>为[ d ]则是目录

2>为[ -]则是文件

3>为[ l ]则表示为链接文件(link file)

4>为[ b ]则表示为设备文件中可供储存的接口设备

5>为[ c ]则表示为设备文件中的串行端口设备,例如键盘、鼠标。

二:第一之外的其他属性

1>读权限(r)表示只允许指定用户读取相应文件的内容,禁止对它做任何的更改操作

2>写权限(w)表示允许指定用户打开并修改文

3>执行权限(x)表示允许指定用户将该文件作为一个程序执行

4>[-]代表无此属性

7.3:查看文件的权限属性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7.4:修改文件的权限属性

7.4.1:修改权限命令

1>chmod

~改变文件权限属性

~分为数字法和符号法两种方式

2>chown

~改变文件的拥有者

3>chgrp

~改变文件的群组属性

7.4.2:改变文件权限-数字法(改变权限命令chmod)

改变权限命令:chmod

rwx可以分别用数字表示

•r --> 4

•w --> 2

•x --> 1

rwx的组合可以用这些数字的和表示(按位或)

•rwx= 4+2+1 = 7

•r-x = 4+0+1 = 5

•---= 0+0+0 = 0

•rwxr-x---就可以用750来表示!

语法:

chmod[-R] xyz 文件

其中xyz分别为三组rwx属性数值的和

用于改变或设置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

格式:chmod[选项]xyz文件或目录名

说明:只有文件属主或超级用户root才有权用chmod改变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

选项:

-c:若文件或目录权限确实已经更改,才显示其更改动作

-f:若文件或目录权限无法被更改也不要显示错误信息。

-v:显示权限变更的详细资料。

-R:对目前目录下的所有档案与子目录进行相同的权限变更(即以递归式的方式逐个变更)

xyz:指数字类型的权限属性,即rwx的属性数值和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7.4.3:改变文件权限-字符法(改变权限命令:chmod)

设定文件权限时,在模式中常用以下的字母代表用户或用户组:

u(user)表示文件的所有者

g(group)表示文件的所属组

o(others)表示其他用户

a(all)代表所有用户(即u+g+o)

权限用以下字符表示:

r表示读权限

w表示写权限

x表示执行权限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最后要指明是增加(+)还是取消(-)权限,或是只赋予权限(=)

chmod命令用于更改文件对于某类用户的操作权限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7.4.4:改变文件权限-(改变权限命令:chown)

1>改变某个文件或目录的拥有者和所属的组

格式:chown [选项]用户或组文件名

2>说明:

只有文件所有者和超级用户才可以使用该命令

同时改变文件所有者和文件所属的组时,用户名和用户组名由冒号分开

选项:

-R递归式地改变指定目录及其所有子目录、文件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7.4.5:改变文件权限-(改变权限命令:chgrp)

1>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组。

格式:chgrp [选项]组名文件名

2>说明:

如果用户不是该文件的文件主或超级用户,则不能改变该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组

chown可以同时改变文件拥有者和所属组,chgrp只具有改变所属组的功能

参数选项:

-R 递归式地改变指定目录及其下面的所有子目录和文件的用户组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8:目录访问权限

1>在ls命令后加上-d选项,可以了解目录文件的使用权限

读权限(r)

表示可以读取该目录下的文件或子目录

执行权限(x)

表示允许用户可以访问,即可以使用cd命令将工作目录切换到该目录

写权限(w):

–建立新的文件与目录

–删除已经存在的文件与目录(不管该文件是属于谁的)

–重命名已经存在的文件或目录

–移动该目录内的文件、目录位置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9:文件夹(目录)&文件的创建和删除

1>mkdir:创建目录

2>rmdir:删除目录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3>touch:创建文件

4>rm:删除文件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10:文件名

文件名是文件的唯一标识符。Linux中文件名遵循以下约定:

1>可以使用除“/”以外的所有ASCII字符,但不能包含空格和一些对shell来说有特殊含义的字符,如:

! $ # * & ? \, ; < > [ ] { } ( ) ^ @ % | “‘`

2>文件名区分大小写字母, 如:

sample.txt、Sample.txt和SAMPLE.TXT都代表不同的文件。

3>文件名最长可达到256个字符。

4>文件名以句点开头,则该文件就成为隐藏文件。

11:Linux目录配置

11.1:标准FHS

11.2:FHS规范规定了根目录(/)及子层(/usr、/var)下的目录放置什么文件

11.3:Linux目录结构

1>Linux文件系统由文件和目录组成;

2>文件是专门用来存储数据的对象;

3>目录是一种用来组织文件和其他目录的容器。

12:Linux目录结构

0818b9ca8b590ca3270a3433284dd417.png

12.1:目录结构(1/11)

1>/ 根目录root(/)

2>/bin

bin 就是二进制(binary)英文缩写,是存放用户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的目录。这里存放例如ls, mv, rm, mkdir, rmdir,

gzip,tar, telnet及ftp等等常用的执行文件。usr/local/bin、usr/bin

3>/boot

这是放置Linux内核与启动相关文件的地方,这个目录底下的vmlinuz-xxx就是Linux的Kernel。如果引导加载程序选择

grub的话,那么这个目录内还有/boot/grub这个子目录。

12.2:目录结构(2/11)

1>/dev

存放与设备有关的文件,Unix/Linux系统均把设备当成是文件来看待,例如/dev/fd0代表软盘,就像Windows系统下的A

区,而/dev/cdrom则代表光盘。这个目录底下的 文件通常分为两种,分别是管理磁盘I/O的块文件和串行设备的字符文件。

12.3:目录结构(3/11)

1>/etc

这个目录是linux系统中最重要的目录之一。在这个目录下存放了系统管理时要用到的各种配置文件和子目录。我们要用到

的网络配置文件,文件系统,x系统配置文件,设备配置信息,设置用户信息等都在这个目录下。

2>/etc/rc.d

这个目录主要存放开关机过程中用到的脚本文件。

3>/etc/rc.d/init.d

所有服务默认的启动脚本文件都是放在这里。

12.4:目录结构(4/11)

1>/etc/xinetd.d

•超级守护程序管理的各项服务三维设置文件目录

这个路径在较新的Linuxdistribution当中才有。早期的版本用来启动服务的文件是inetd.conf,在较新的版本中,启动服务

已经变成使用xinetd.conf文件。如果需要启动一些额外的服务的话(如CVS),需要在/etc/xinetd.d这个目录下进行配置。

2>/etc/X11

与XWindows有关的配置文件所在的目录,如配置分辨率、刷新频率等。

12.5:目录结构(5/11)

1>/home

这是系统默认的用户根目录(home directory),新增用户时默认会在/home下建立与用户名同名的子目录。如果建立一个

用户,用户名是“jl”,那么在/home目录下就有一个对应的/home/jl路径,用来存放用户的主目录。

2>/lib

lib是库(library)英文缩写,系统使用的函数库的目录。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调用一些额外的参数,这需要函数库的

支持,这些函数库就存在此处。

12.6:目录结构(6/11)

1>/lost+found

•系统发生异常/错误时,会将一些遗失的片段放置于此目录下,通常这个目录会自动出现在设备目录下。例如你在/disk中增

加 一块硬盘,那在这个目录下就会自动产生一个这样的目录/disk/lost+found

2>/mnt

•这个目录在一般情况下也是空的。可以临时将别的文件系统挂在这个目录下。是软盘和光盘或者其他外部I/O设备默认的挂

载点,通常软盘挂在/mnt/floppy下,而光盘挂在/mnt/cdrom下。

•新的发行版中通常为/media

12.7:目录结构(7/11)

1>/proc

用于放置系统核心与执行程序所需的一些信息。这个目录将在启动的时候自动的被挂上,而且该目录底下不会占去硬

盘空间!因为里面都是内存内的数据。

2>/root

系统管理员的根目录

3>/sbin

放置系统管理常用的程序,例如:fdisk, mke2fs,fsck, mkswap, mount等。与/bin不太一样的地方,这个目录下的程序

通常是给root等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程序。

12.8:目录结构(8/11)

1>/tmp

存放临时文件的地方,重新引导后删除。/var/tmp下面的东西在重新引导之后都不删除。

2>/usr

非常重要的一个目录,存放应用程序与命令,类似于Windows的“ProgramFiles”,是linux系统中占用硬盘空间最大的目录。

3>/usr/include

程序用到的头文件,通常在编译时需要。

12.9:目录结构(9/11)

1>/usr/lib

应用程序需要的函数库。

2>/usr/local

升级后的软件默认安装目录,通常新安装的软件,其执行文件在/usr/local/bin中,原来安装的就在/bin

12.10:目录结构(10/11)

1>/usr/share/doc

放置一些系统说明文件的地方,例如如果安装了grub,那么其下必然有grub相关的目录,从中可以找到说明文档。

2>/usr/share/man

放置一些程序的说明文件的地方,就是使用man的时候,会去查询的路径。例如你使用manls这个指令时,就会查出

/usr/share/man/man1/ls.1.bz2(也可能是ls.1.gz)这个说明文件的内容。

12.11:目录结构(11/11)

1>/usr/src

放置内核源码的默认目录,在编译内核的时候需要

2>/usr/X11R6

放置XWindow系统文件的目录,一般包括lib和bin两个子目录

3>/var

用于存储各种快速增长或者变化的东西,如所有服务的登录文件或者错误日志都放在/var/log下,用户未读邮件默

认存放地点是/var

4>/spool/mail

放置系统管理常用的程序,例如:fdisk, mke2fs,fsck, mkswap, mount等。与/bin不太一样的地方,这个目录下的程序

通常是给root等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程序。

这篇关于linux 创建温文件夹,Linux温习(一)Linux的文件属性与目录配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23302

相关文章

Linux之systemV共享内存方式

《Linux之systemV共享内存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之systemV共享内存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工作原理二、系统调用接口1、申请共享内存(一)key的获取(二)共享内存的申请2、将共享内存段连接到进程地址空间3、将

SpringBoot3.4配置校验新特性的用法详解

《SpringBoot3.4配置校验新特性的用法详解》SpringBoot3.4对配置校验支持进行了全面升级,这篇文章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一下它们的具体使用,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考... 目录基本用法示例定义配置类配置 application.yml注入使用嵌套对象与集合元素深度校验开发

使用Python和Pyecharts创建交互式地图

《使用Python和Pyecharts创建交互式地图》在数据可视化领域,创建交互式地图是一种强大的方式,可以使受众能够以引人入胜且信息丰富的方式探索地理数据,下面我们看看如何使用Python和Pyec... 目录简介Pyecharts 简介创建上海地图代码说明运行结果总结简介在数据可视化领域,创建交互式地

IntelliJ IDEA 中配置 Spring MVC 环境的详细步骤及问题解决

《IntelliJIDEA中配置SpringMVC环境的详细步骤及问题解决》:本文主要介绍IntelliJIDEA中配置SpringMVC环境的详细步骤及问题解决,本文分步骤结合实例给大... 目录步骤 1:创建 Maven Web 项目步骤 2:添加 Spring MVC 依赖1、保存后执行2、将新的依赖

快速修复一个Panic的Linux内核的技巧

《快速修复一个Panic的Linux内核的技巧》Linux系统中运行了不当的mkinitcpio操作导致内核文件不能正常工作,重启的时候,内核启动中止于Panic状态,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我们就... 感谢China编程(www.chinasem.cn)网友 鸢一雨音 的投稿写这篇文章是有原因的。为了配置完

SpringBoot基于配置实现短信服务策略的动态切换

《SpringBoot基于配置实现短信服务策略的动态切换》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在接入多个短信服务商(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后,如何根据配置或环境切换使用不同的服务商,需... 目录目标功能示例配置(application.yml)配置类绑定短信发送策略接口示例:阿里云 & 腾

如何为Yarn配置国内源的详细教程

《如何为Yarn配置国内源的详细教程》在使用Yarn进行项目开发时,由于网络原因,直接使用官方源可能会导致下载速度慢或连接失败,配置国内源可以显著提高包的下载速度和稳定性,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为Yarn... 目录一、查询当前使用的镜像源二、设置国内源1. 设置为淘宝镜像源2. 设置为其他国内源三、还原为官方

CentOS7更改默认SSH端口与配置指南

《CentOS7更改默认SSH端口与配置指南》SSH是Linux服务器远程管理的核心工具,其默认监听端口为22,由于端口22众所周知,这也使得服务器容易受到自动化扫描和暴力破解攻击,本文将系统性地介绍... 目录引言为什么要更改 SSH 默认端口?步骤详解:如何更改 Centos 7 的 SSH 默认端口1

Maven的使用和配置国内源的保姆级教程

《Maven的使用和配置国内源的保姆级教程》Maven是⼀个项目管理工具,基于POM(ProjectObjectModel,项目对象模型)的概念,Maven可以通过一小段描述信息来管理项目的构建,报告... 目录1. 什么是Maven?2.创建⼀个Maven项目3.Maven 核心功能4.使用Maven H

SpringBoot多数据源配置完整指南

《SpringBoot多数据源配置完整指南》在复杂的企业应用中,经常需要连接多个数据库,SpringBoot提供了灵活的多数据源配置方式,以下是详细的实现方案,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基础多数据源配置1. 添加依赖2. 配置多个数据源3. 配置数据源Bean二、JPA多数据源配置1. 配置主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