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破千亿,净负债率仅43.5%,中梁逆周期的术与道是什么?

2023-11-20 18:30

本文主要是介绍三年破千亿,净负债率仅43.5%,中梁逆周期的术与道是什么?,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上半年,“求稳”二字成为定义行业主旋律的关键词。好在中梁的既定模式——“全结构布局”与“阿米巴生态模式”很高效地适应了行业发展节奏。

中梁不用再去更改赛道,或者调整方向,即可顺利驶入高速赛道。这是中梁专属的路,也是正确的路,继续加速或是最理想的选择。

作者 / 刘亚杰

编辑 / 邱 韵

“我们倒不是说一定要贴上碧桂园的标签。”业界经常将中梁控股称为“小碧桂园”,不过中梁控股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黄春雷否认了该言论。

 

曾几何时,中梁平均三天拿一块地、每个月新进一城,上演一个又一个规模奇迹,摧城拔寨,攻城略地,何其快哉。彼时中梁确实与碧桂园颇为神似;不过眼下,地产行业内部调整,企业诉求变化之后,中梁更加追求平衡稳健的发展模式,战略战术亦更加周全——中梁不是小一号的谁,而是它自己。

近期,中梁披露了港股上市后的首份中报。数据背后,彰显中梁作为一家新股的老成持重。这家公司逐渐适应整个行业的波动,正在按照自己的节奏谋求新的发展,而且一切迹象都表明,改变中的中梁能够被市场与客户接受,资源储备也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中梁)坚持稳健运营,‘稳’字仍是主基调,继续保持有质量及低风险的规模增长。”中梁控股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杨剑已经给未来定下基调。

01

万绿丛中一点红

对房地产行业而言,2019年日子并不好过。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已经从增量时代走向存量时代,已经失去通过资本投入实现大肆扩张的空间和条件。为确保地产业平稳运行,各地纷纷制定相关调控政策,主动降低潜在风险。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共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达251次,相比2018年上半年的192次,同比上涨了31%。

在明确调控主基调为“坚持住房居住属性”后,房地产市场开始放弃粗放式的拓展模式,逐渐回归理性平缓状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57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商品房销售额为70698亿元,虽有5.6%的同比增长,但增速回落0.5%。

影响很快传递给行业一线企业,“下滑”一度成为主旋律。万通地产、深振业、中洲控股等厂商利润同比下降超过30%,部分企业下滑超过70%,市场逐渐向碧桂园、万科、龙湖等国内主流房地产商倾斜。

不过外界环境,并未影响到中梁的脚步。近日,中梁交出了上市以后的首份财报,成绩非常理想。

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梁控股实现营业收入205.57亿元,同比增长111.2%;实现净利润18.99亿元,同比增长近126.88%;总资产达到1976.91亿元,同比增长17.6%——同期获得营收和净利润“双丰收”的碧桂园,两项数据增速分别为53.2%、41.3%。

在房地产销售上,数据显示,上半年中梁合约销售面积达603万平方米,同比增幅为29%;实现合同销售金额637亿元,同比增长约27%。在物业销售产生大额内部现金的支持下,中梁净负债率继续下降,从年初58.1%降低至43.5%;持有银行结余及现金247.21亿元,短期负债为144.67亿元,现金短债比达到1.71,维持在健康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去杠杆压力,房企多会选择业务内收。比如瑞安地产直接将2019年销售目标压缩29.2%。像中梁这样“三年破千亿”的增速、规模,以及净负债率下降,之前鲜有类似案例。

由于地产行业销售业绩转化为营收一般需要1.5-2年的时间,因此目前中梁的成绩还是前期积累所得。目前的发展原则,还是寻求稳定规避风险。“我们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实现稳健经营。”中梁控股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黄春雷表示。

鉴于其稳定的表现,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三大国际权威评级机构均给予正向的信贷评级。其中,惠誉给予中梁主体评级B+,穆迪给予B1评级,标普给予B+评级,对中梁的展望持“稳定”态度。

02

逆周期术与道

年报中,中梁部分成本出现下滑(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同比下降37.1%,其他开支同比下降64.3%),可见该公司有意压缩成本实现“节流”。不过增长从来不是省出来的,更好地“开源”才是支撑业绩表现的关键。在此过程中,中梁的战略和战术起到了正面推动作用。

“得益于我们对市场周期的把握、全结构布局的战略以及独特的阿米巴生态经营模式,近几年中梁快速发展。”在港交所敲钟正式上市后,杨剑发表上述言论,这也正是中梁应对市场变化的关键。

中梁控股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杨剑

2016年,中梁将总部迁至上海,业务也从三四线城市棚改之路,转向全国化布局,目前已完成在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海峡西岸、珠三角全国五大重点经济区的布局。

经过此轮调整,中梁的业务从相对单一的三四线棚户区,步入更为广阔的全国市场。业务半径的拓展,不仅让中梁获得了更多机会,也让潜在风险得以分摊。摆脱了传统定点突破的局限性,开始享受“全结构布局”带来的红利。

此外,中梁围绕“精总部、强一线、小组织”的理念,按照“控股集团-区域集团-区域公司-项目公司”的管理结构,实现业务快速扁平化复制和扩张,这正是“阿米巴生态经营模式”战术的精髓。

在该战术的支持下,中梁重新组织作战团队,将12500名员工,打散到839家境内附属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拓展业务。通过该战略,中梁稳固了传统优势,重点布局的长三角、中西部、海西、环渤海、珠三角五大核心区域,于23个省份的139座城市拥有385个项目。

同步推行“全结构布局”战略与“阿米巴生态经营模式”战术,让中梁很快顺应行业现状与市场周期,这些成果都体现在最新一期业绩中。

在城市结构上,中梁的布局开始从三四线城市,逐步向二线,甚至一线城市延伸。经统计,中梁新进城市中二线城市占比40%,二、三线城市占比超八成;此外,在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综合评价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并最终筛选出的15座“新一线城市”中,中梁已经覆盖了除东莞外的其它所有城市——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

正是由于全结构、全覆盖的销售布局,让中梁各区域板块销售额较为平均,销售额前四大城市——温州、台州、金华、丽水的销售额占比为9.2%、6.1%、6.0%及5.3%。惠誉曾表示,中梁此举分散集团统一布局需要面对的经济与政策风险,对冲行业下滑造成的影响。

“中梁的逻辑就是有自己特色的业务。”正如黄春雷所言,“特色”帮助中梁跨越周期。

03

激发原力

对房企而言,熬过2019年上半年着实不易,接下来,下半年的困难程度丝毫没有下降。

某机构针对36家头部房企展开业绩调查显示,上半年共有32家企业达成全年目标的40%;不过更多中小型地产公司业绩并不理想,距离全年目标仍有较大距离。众多厂商都期待在“金九银十”期间迅速拉升业绩,可是黄金节点的能量有多大,目前很难判断。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更快的速度。根据中梁招股书信息,其销售业绩从2016年的190亿元,跨越至2018年的10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31%。一旦2019年失速,有可能让投资人失去信心,因此仍需继续加速。

就现有情况来看,中梁的发展动能主要来自内部资源增值的原力,势能将在下半年得以释放。

目前,该公司主要布局区域均迎来重大政策利好,对推动业务快速增长有很大帮助。以长三角区域为例,国务院近期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指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上海与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增设新片区,将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再上新台阶。

图片来源 中梁控股公开报道

中梁累计土储面积为5299.63万平方米,其中长三角为主要布局区域。在新政影响力逐渐释放,叠加长三角各地区位、人力、产业等优势后,其土储增值空间将被进一步放大。

此外,《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与《推进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40条支持政策(修订)》等利好政策相继落地,将给中梁今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子弹上膛,下一步就是扣动资金的扳机,在这方面中梁提前做好准备。中梁方面表示,下半年将通过发行美元债、ABS(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支撑的证券化融资方式)等方式,改善融资架构,进一步优化融资成本。

数据显示,中梁实现合约销售额636.7亿元,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49%,到7月底已经完成58%。按此进度,以及中梁为达成目标所做的一系列准备,达成全年目标难度并不高。

04

结语

上半年,“求稳”二字成为定义行业主旋律的关键词。在相同基调的主导下,碧桂园与中梁的布局有了众多类似动作——高周转、高回款率、布局三四线城市,自然有了更多相同点。

不过从个体角度来讲,二者之间存在不同,也必须不同。

截至8月27日,碧桂园的市值为2183亿元,面对不确定,该公司更需要主动提质控速,从快到稳,因此“避险”成为“求稳”的最终目的;相比之下,中梁控股市值为181亿元,首次进入民企500强,“求稳”的除了“避险”,还要维持速度。

好在中梁的既定模式——“全结构布局”与“阿米巴生态模式”很高效地适应了行业发展节奏。中梁不用再去更改赛道,或者调整方向,即可顺利驶入高速赛道。这是中梁专属的路,也是正确的路,继续加速或是最理想的选择。

一点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这篇关于三年破千亿,净负债率仅43.5%,中梁逆周期的术与道是什么?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96567

相关文章

Pandas进行周期与时间戳转换的方法

《Pandas进行周期与时间戳转换的方法》本教程将深入讲解如何在pandas中使用to_period()和to_timestamp()方法,完成时间戳与周期之间的转换,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展示这些方法的... 目录to_period() 时间戳转周期基本操作应用示例to_timestamp() 周期转时间戳基

【无线通信发展史⑧】测量地球质量?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如何推导单摆周期公式?地球半径R是怎么测量出来的?

前言:用这几个问答形式来解读下我这个系列的来龙去脉。如果大家觉得本篇文章不水的话希望帮忙点赞收藏加关注,你们的鼓舞是我继续更新的动力。 我为什么会写这个系列呢? 首先肯定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一名从业通信者,想着更加了解自己专业的知识,所以更想着从头开始了解通信的来源以及在每一个时代的发展进程。 为什么会从头开始写通信? 我最早是学习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应该说朝代史,这个算个人兴趣,从夏

用ACF和PACF计算出一堆数据的周期个数以及周期时长,数据分析python

具体步骤 1使用ACF和PACF:可以通过查看ACF图中的周期性峰值,找到数据中的周期性。如果ACF图在某个滞后期处出现显著的正相关峰值,并且这种模式在多个滞后周期中重复出现,这就是周期性信号的特征。而PACF则可以帮助确定延迟的直接影响。 2找周期数和周期长度:周期的时长可以通过ACF中第一个显著的峰值(排除滞后期为0时的峰值)来确定,而周期的个数则可以通过分析整个序列中的周期性重复次数来估计

AI超周期现状 - NVIDIA、苹果以及人工智能的整体需求

于2024年6月6日在中国杭州拍摄的英伟达和苹果的标志。到6月5日,东部时间,英伟达的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正式超越苹果的市值,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科技巨头。值得注意的是,短短3个多月时间里,英伟达的市值就从2万亿美元飙升至3万亿美元。(由Costfoto摄于NurPhoto,经盖蒂图片社批准) 在九月初经历了几天的市场动荡后,又有一波关于人工智能超级周期是否已结束的讨论。如果没有结束,那接下来会

快手HBase在千亿级用户特征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与实践

声明:本文的原文是来自Hbase技术社区的一个PPT分享,个人做了整理和提炼。大家注意哈,这种会议PPT类的东西能学习到的更多的是技术方案和他人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背景 快手每天产生数百亿用户特征数据,分析师需要在跨30-90天的数千亿特征数据中,任意选择多维度组合(如:城市=北京&性别=男),秒级分析用户行为。针对这一需求, 快手基于HBase自主研发了支持bitmap转

Java高级编程—多线程(完整详解线程的三种实现方式、以及守护线程、出让线程、插入线程、线程声明周期等,附有代码+案例)

二十八.多线程 文章目录 二十八.多线程28.1线程的三种实现方式28.1.1 第一种28.1.2 第二种28.1.3 第三种 28.2 常见的成员方法28.3 守护线程28.4 出让线程28.5 插入线程28.6 线程生命周期28.7 同步代码块28.8 同步方法 28.1线程的三种实现方式 继承Thread类的方式进行实现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进行实现利用Ca

【C++学习笔记 19】C++中的对象生存周期

对象如何生存在栈上 在C++中,我们每次进入一个作用域时,我们就是在push栈帧。就像把书堆叠起来,将最新的书放在最上层,在这个作用域上创建变量就像在书中写内容,当作用域结束的时候,就把书拿走,此时每个基于栈的变量就结束了。 举个例子 #include <iostream>#include <string>class Entity{public:Entity(){std::cout <

历经三年磨砺,快手交换机的自研创新之路

导读: 快手自研交换机是2021年初开始立项,坚持软件自主可控 / 硬件生态开放的整体战略,历经三年磨砺,发布扛鼎之作『快手自研51.2T交换机』,是首家引入多元化交换芯片并在数据中心网络中规模化部署!更是首家采用国产化交换芯片并规模部署落地! 开放多元化,助力行业生态健康发展 交换机作为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基石,肩负着数据传输、设备互联等关键职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21年初,彼时

滴滴出行千亿级消息队列炼成记!

本文整理自滴滴出行消息队列负责人 江海挺 在Apache RocketMQ开发者沙龙北京站的分享。通过本文,您将了解到滴滴出行: 1. 在消息队列技术选型方面的思考; 2. 为什么选择 RocketMQ 作为出行业务的消息队列解决方案; 3. 如何构建自己的消息队列服务; 4. 在 RocketMQ 上的扩展改造实践; 5. 在 RocketMQ 上的实践经验。   江海挺: 滴

云联惠涉传!商家联盟再起新秀!某店模式 三年百亿销售额!

大家好,我是吴军,任职于一家致力于软件开发领域的公司,担任产品经理的职位。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曾经风靡一时的云联惠平台。在其全盛时期,该平台吸引了超过一千万的用户,并且资金规模达到了6000亿的庞大数字。 回想起几年前,云联惠无疑成为了热议的焦点,各种宣传和讨论无处不在。我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但是,由于当时政策的不确定性,云联惠最终走向了没落,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