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翻译——AI过程的必经之路

2023-11-11 13:50

本文主要是介绍口语翻译——AI过程的必经之路,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人工智能的道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期待一场未来与机器人的真正博弈,而这种博弈的结果是:人与机器的和谐共存,生活的更加便捷。从我们感受到的智能来举例,如果你的手机是iphone,那你一定不会对siri陌生,这个人机交互的神器,可以帮助我们读短信、介绍餐厅、询问天气、语音设置闹钟。当然,这都不算太高大上,真正让用户叫奇的是siri还能够不断学习新的声音和语调,提供对话式的应答。而siri所表现的种种智能,也不过是未来实现AI的冰山一角,庆幸的是我们或许能为未来的机器翻译,人机交互技术添砖加瓦,看到更好的智能应用。( 如果大家对siri的技术想更深入的了解的话,推荐一篇文章给大家: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zjl-siri   )

    我们知道早期的机器翻译都有板有眼的,使用的语料也多来源于新闻,看起来似乎还不是那么接地气,但是看到大家常常使用的谷歌翻译、有道翻译(感兴趣的也可以试试紫冬口译 中科院自动化所开发的)慢慢贴近生活,翻译的内容也越来越生活化,也就知道我们的技术也会越来越平易近人,这种贴近将不再满足于新闻报道、论文专利正统文字的翻译,而是日常交流口语的翻译。笔者这篇博客作为一个科普blog,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口语翻译的前世今生和关键技术。

    口语翻译从总体上来看应该有三大模块组成:自动语音识别器、机器翻译引擎、语音合成器;显然传统意义上的机器翻译并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口语式的翻译,只有当把翻译和识别看成一个整体,我们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口语翻译的系统。因此在做翻译模块时,我们必须考虑到语音识别时存在的识别错误,我们也必须使得我们的翻译系统能更好的接受或者纠正这种错误,同时最好考虑到口语在语言学上的意义。不同于书面语,口语的句法相对松散,常常存在重复、冗余、省略、颠倒等多个“不规矩”的语法现象,而这一切也都会增加研究的难度。

    列举几个典型的口语现象:

    1.啊 打九折 行 下礼拜 下礼拜二三吧 (重复)

    2.有房间吗 现在  (颠倒)

    3.那个 可以预定吗 行吗 (冗余)

    先来看看我们的前人们都做了些什么吧?1989年Speech Trans(美国CMU)作为第一个语音翻译实验系统与大家见面,此后的20多年期间,一匹针对不同领域的语音翻译系统相继问世,现在我们能看到的siri、google 翻译语音版、itranslate Voice 都已经慢慢被我们所熟知,相应的科技领域的探索也变成我们关注的热点:U-STAR(全球语音翻译前沿研究组织)组织的23国语音同声翻译技术(VoiceTra4U-M)应用也得到了成功的展示,语音翻译看起来也慢慢走下神坛。虽然语音翻译已经开始投入应用,但是现阶段的应用大多是限定领域的,如果想要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通用性,我们还是会有更长的路要走的,我们希望我们未来的翻译可以完成知识库的自动扩充,我们希望我们未来的翻译可以实现人与人的无国籍的无障碍沟通。当然,这一切的实现,都不能脱离技术。

    长期以来,使用的比较多的是一种面向中间表示的口语解析方法,采用IF格式理论,其基础是对话行为理论——即语言不是只用来陈述事实,而且还附载着说话人的意图。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便于使用规则解析且能产生很好的准确率。缺点就是限定领域,且IF格式的使用构建耗费巨大。这里举个例子来说明IF格式的含义(以旅馆预定的语料为例):

    明天我想要预定一个单人间

    IF:c:give-information+reservation+room(room-spec=(room-type=single,quantity=1),reservation-spec=(time=(relative-time=tomorrow)))

   表示含义:说话人为c,句子的意图是提供信息,主题是预定房间,而房间的类型为单人间,数量为1,预定的时间为tomorrow。

    除了这个方法之外,还可以使用基于实例的方法,目前比较好的方法是基于统计的方法。然而回归问题的本质,目前的语言翻译核心大体相似——基于短语、基于层次化短语、基于句法,导致翻译结果的差异往往集中在语料的不同,以及输入格式的质量的差异上。因此笔者认为,如果核心的翻译过程不容易做改进的时候,不如转念想想语料的预处理该怎么去做,将会对我们的口语翻译有很大的帮助的。O(∩_∩)O

 

    最后附图一张,希望机器翻译越来越好~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inspirationhyl/p/3938340.html

这篇关于口语翻译——AI过程的必经之路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90506

相关文章

Linux线程同步/互斥过程详解

《Linux线程同步/互斥过程详解》文章讲解多线程并发访问导致竞态条件,需通过互斥锁、原子操作和条件变量实现线程安全与同步,分析死锁条件及避免方法,并介绍RAII封装技术提升资源管理效率... 目录01. 资源共享问题1.1 多线程并发访问1.2 临界区与临界资源1.3 锁的引入02. 多线程案例2.1 为

批量导入txt数据到的redis过程

《批量导入txt数据到的redis过程》用户通过将Redis命令逐行写入txt文件,利用管道模式运行客户端,成功执行批量删除以Product*匹配的Key操作,提高了数据清理效率... 目录批量导入txt数据到Redisjs把redis命令按一条 一行写到txt中管道命令运行redis客户端成功了批量删除k

分布式锁在Spring Boot应用中的实现过程

《分布式锁在SpringBoot应用中的实现过程》文章介绍在SpringBoot中通过自定义Lock注解、LockAspect切面和RedisLockUtils工具类实现分布式锁,确保多实例并发操作... 目录Lock注解LockASPect切面RedisLockUtils工具类总结在现代微服务架构中,分布

Win10安装Maven与环境变量配置过程

《Win10安装Maven与环境变量配置过程》本文介绍Maven的安装与配置方法,涵盖下载、环境变量设置、本地仓库及镜像配置,指导如何在IDEA中正确配置Maven,适用于Java及其他语言项目的构建... 目录Maven 是什么?一、下载二、安装三、配置环境四、验证测试五、配置本地仓库六、配置国内镜像地址

Python实现网格交易策略的过程

《Python实现网格交易策略的过程》本文讲解Python网格交易策略,利用ccxt获取加密货币数据及backtrader回测,通过设定网格节点,低买高卖获利,适合震荡行情,下面跟我一起看看我们的第一... 网格交易是一种经典的量化交易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在价格上下预设多个“网格”,当价格触发特定网格时执行买

python设置环境变量路径实现过程

《python设置环境变量路径实现过程》本文介绍设置Python路径的多种方法:临时设置(Windows用`set`,Linux/macOS用`export`)、永久设置(系统属性或shell配置文件... 目录设置python路径的方法临时设置环境变量(适用于当前会话)永久设置环境变量(Windows系统

python运用requests模拟浏览器发送请求过程

《python运用requests模拟浏览器发送请求过程》模拟浏览器请求可选用requests处理静态内容,selenium应对动态页面,playwright支持高级自动化,设置代理和超时参数,根据需... 目录使用requests库模拟浏览器请求使用selenium自动化浏览器操作使用playwright

Mysql中设计数据表的过程解析

《Mysql中设计数据表的过程解析》数据库约束通过NOTNULL、UNIQUE、DEFAULT、主键和外键等规则保障数据完整性,自动校验数据,减少人工错误,提升数据一致性和业务逻辑严谨性,本文介绍My... 目录1.引言2.NOT NULL——制定某列不可以存储NULL值2.UNIQUE——保证某一列的每一

解密SQL查询语句执行的过程

《解密SQL查询语句执行的过程》文章讲解了SQL语句的执行流程,涵盖解析、优化、执行三个核心阶段,并介绍执行计划查看方法EXPLAIN,同时提出性能优化技巧如合理使用索引、避免SELECT*、JOIN... 目录1. SQL语句的基本结构2. SQL语句的执行过程3. SQL语句的执行计划4. 常见的性能优

Spring AI使用tool Calling和MCP的示例详解

《SpringAI使用toolCalling和MCP的示例详解》SpringAI1.0.0.M6引入ToolCalling与MCP协议,提升AI与工具交互的扩展性与标准化,支持信息检索、行动执行等... 目录深入探索 Spring AI聊天接口示例Function CallingMCPSTDIOSSE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