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如何对Shapefile文件进行符号系统修改、标注、合并、分割、拓扑编辑等?

本文主要是介绍ArcGIS:如何对Shapefile文件进行符号系统修改、标注、合并、分割、拓扑编辑等?,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01 实验要求

02 加载shp文件

03 编辑shp文件的符号系统

3.1 对editmap1.shp文件的符号编辑

3.2 对editmap2.shp文件的符号编辑

04 将shp文件设为可选和不可选状态

05 显示 editmap1.shp 的图层标注,字段 为 Landed_id。

06  打开编辑器editor工具条并开始编辑

6.1 方法1_打开编辑器

6.2 方法2_打开编辑器

6.3 开始编辑

07 合并两个面要素

08 分隔面要素

09 编辑有相同边界的面要素

9.1 打开拓扑编辑工具条

9.1.1 方法1

9.1.2 方法2

9.2  选择需要拓扑的图层

9.3 对图层进行拓扑编辑


01 实验要求

对 editmap1.shp 进行编辑,再用 editmap2.shp 对编辑的结果进 行核对。

1)启动 ArcMap,并把数据帧(Data frame)名的名称改为“任 务 1”,把 editmap1.shp 和 editmap2.shp 添 加 到 “ 任 务 1 ”。 将 editmap1.shp 和 editmap2.shp 的符号系统选择为预定义的 样式“Hollow”(空心),将 editmap1.shp 的边界轮廓颜色设置黑色,将 editmap2.shp 的边界轮廓颜色设置红色。 将内容列表中 editmap1.shp 设置为可 选择,editmap2.shp 设置为不可选择。 显示 editmap1.shp 的图层标注,字段 为 Landed_id。

问题:设置可选和不可选有什么好处?

2)打开“编辑器 Editor”(在自定义菜单中工具条功能进行设置, 也可通过工具栏右键进行设置),并点击编辑器设置为“开始编辑”, 目标图层为 editmap1.shp。

3)合并 74、75 两个多边形。选中 74、75 两个多边形,选择“编 辑器 Editor”中的“合并 Merge”功能。 

问题:编辑器中的“联合”是指什么功能?

4)分割 71 号多边形。放大图层至 71 号包括在视窗中,选中 71 号多边形,点击“剪切面工具”,点击左键,开始绘制分割线,未端 双击左键或点击“要素构造工具”中的“完成草图工具”,此时已完 成了线对面的切割,属性表变成了两行记录。

5)对 73 号多边形进行修改,矩形向南拉伸。由于 73 号与 59 号有公共边界,需要使用地图拓扑修改边界。点击“编辑器 Editor” 中的“更多编辑工具”,选择“拓扑 Topology”工具。点击“拓扑” 工具的“地图拓扑 Map Topology”,并在对话框中选择 emitmap1。 4 点击“拓扑 Topology”工具的“拓扑编辑工具 Topology Edit Tool”, 双击 73 号多边形的南面边界,73 号多边形轮廓变为紫红色,节点为 暗绿色、终点为红色。 通过编辑折点工具。增加、移动节点。

问题:不使用拓扑编辑工具编辑 73 号边界是否可达到同样的要求?

6)停止编辑,并保存编辑内容。

02 加载shp文件

03 编辑shp文件的符号系统

3.1 对editmap1.shp文件的符号编辑

(这里用方法1(稍麻烦)——演示如何编辑)

3.2 对editmap2.shp文件的符号编辑

(这里用方法2(较快捷)——演示如何编辑)

04 将shp文件设为可选和不可选状态

按实验要求我们将editmap1.shp设置为可选择,editmap2.shp 设置为不可选择

05 显示 editmap1.shp 的图层标注,字段 为 Landed_id。

 标注好的要素展示:

06  打开编辑器editor工具条并开始编辑

6.1 方法1_打开编辑器

6.2 方法2_打开编辑器

6.3 开始编辑

07 合并两个面要素

实验要求合并 74、75 两个多边形。选中 74、75 两个多边形,选择“编 辑器 Editor”中的“合并 Merge”功能。

 合并之后的效果展示:

08 分隔面要素

按实验要求分割 71 号多边形

 

切割之后的效果展示:

09 编辑有相同边界的面要素

按实验要求,我们要对 73 号多边形进行编辑,使其与红色线保持一致。由于 73 号与 59 号有公共边界,需要使用地图拓扑修改边界(说人话就是我移动73号的线,由于73号的线与59号的线使重合的,所以59号的那根线也要随着移动),这里需要用到拓扑工具条

9.1 打开拓扑编辑工具条

9.1.1 方法1

 9.1.2 方法2

加载的拓扑工具条展示:

9.2  选择需要拓扑的图层

 

9.3 对图层进行拓扑编辑

<最后就是让面要素完全和红色线围成的面重合>

处理好的效果展示:


如果有问题,欢迎一起探讨.

<p>炒茄子</p> 

这篇关于ArcGIS:如何对Shapefile文件进行符号系统修改、标注、合并、分割、拓扑编辑等?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90325

相关文章

C#实现一键批量合并PDF文档

《C#实现一键批量合并PDF文档》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C#实现一键批量合并PDF文档功能,文中的示例代码简洁易懂,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前言效果展示功能实现1、添加文件2、文件分组(书签)3、定义页码范围4、自定义显示5、定义页面尺寸6、PDF批量合并7、其他方法

JWT + 拦截器实现无状态登录系统

《JWT+拦截器实现无状态登录系统》JWT(JSONWebToken)提供了一种无状态的解决方案:用户登录后,服务器返回一个Token,后续请求携带该Token即可完成身份验证,无需服务器存储会话... 目录✅ 引言 一、JWT 是什么? 二、技术选型 三、项目结构 四、核心代码实现4.1 添加依赖(pom

基于Python实现自动化邮件发送系统的完整指南

《基于Python实现自动化邮件发送系统的完整指南》在现代软件开发和自动化流程中,邮件通知是一个常见且实用的功能,无论是用于发送报告、告警信息还是用户提醒,通过Python实现自动化的邮件发送功能都能... 目录一、前言:二、项目概述三、配置文件 `.env` 解析四、代码结构解析1. 导入模块2. 加载环

linux系统上安装JDK8全过程

《linux系统上安装JDK8全过程》文章介绍安装JDK的必要性及Linux下JDK8的安装步骤,包括卸载旧版本、下载解压、配置环境变量等,强调开发需JDK,运行可选JRE,现JDK已集成JRE... 目录为什么要安装jdk?1.查看linux系统是否有自带的jdk:2.下载jdk压缩包2.解压3.配置环境

Nginx中配置使用非默认80端口进行服务的完整指南

《Nginx中配置使用非默认80端口进行服务的完整指南》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我们经常需要将Nginx配置在其他端口上运行,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Nginx中配置使用非默认端口进行服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一、为什么需要使用非默认端口二、配置Nginx使用非默认端口的基本方法2.1 修改listen指令

MySQL按时间维度对亿级数据表进行平滑分表

《MySQL按时间维度对亿级数据表进行平滑分表》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4亿数据表分表案例为基础,详细介绍如何在不影响线上业务的情况下,完成按时间维度分表的完整过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引言一、为什么我们需要分表1.1 单表数据量过大的问题1.2 分表方案选型二、分表前的准备工作2.1 数据评估

Linux查询服务器系统版本号的多种方法

《Linux查询服务器系统版本号的多种方法》在Linux系统管理和维护工作中,了解当前操作系统的版本信息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操作之一,系统版本不仅关系到软件兼容性、安全更新策略,还直接影响到故障排查和... 目录一、引言:系统版本查询的重要性二、基础命令解析:cat /etc/Centos-release详

MySQL进行分片合并的实现步骤

《MySQL进行分片合并的实现步骤》分片合并是指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将不同分片上的查询结果进行整合,以获得完整的查询结果,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环境准备项目依赖数据源配置分片上下文分片查询和合并代码实现1. 查询单条记录2. 跨分片查询和合并测试结论分片合并(Shardin

更改linux系统的默认Python版本方式

《更改linux系统的默认Python版本方式》通过删除原Python软链接并创建指向python3.6的新链接,可切换系统默认Python版本,需注意版本冲突、环境混乱及维护问题,建议使用pyenv... 目录更改系统的默认python版本软链接软链接的特点创建软链接的命令使用场景注意事项总结更改系统的默

基于Python实现进阶版PDF合并/拆分工具

《基于Python实现进阶版PDF合并/拆分工具》在数字化时代,PDF文件已成为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详细介绍一款简单易用的PDF工具,帮助用户轻松完成PDF文件的合并与拆分操作... 目录工具概述环境准备界面说明合并PDF文件拆分PDF文件高级技巧常见问题完整源代码总结在数字化时代,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