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db中LSN(log sequence number)详解

2023-11-10 21:30

本文主要是介绍Innodb中LSN(log sequence number)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本篇文章关于Innodb中的LSN的介绍摘自本篇博客。

LSN称为日志的逻辑序列号(log sequence number),在innodb存储引擎中,lsn占用8个字节。LSN的值会随着日志的写入而逐渐增大。

根据LSN,可以获取到几个有用的信息:

1.数据页的版本信息。

2.写入的日志总量,通过LSN开始号码和结束号码可以计算出写入的日志量。

3.可知道检查点的位置。

实际上还可以获得很多隐式的信息。

LSN不仅存在于redo log中,还存在于数据页中,在每个数据页的头部FILE_HEADER部分,有一个FIL_PAGE_LSN---记录了该数据页最后被修改的日志序列位置。数据页中还存在FIL_PAGE_FILE_FLUSH_LSN(只存在于共享表空间 ,独立表空间中该值为0。该值代表了数据页的文件至少被更新到的位置)。通过数据页中的LSN值和redo log中的LSN值比较,如果页中的LSN值小于redo log中LSN值,则表示数据丢失了一部分,这时候可以通过redo log的记录来恢复到redo log中记录的LSN值时的状态。

redo log的LSN信息可以通过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命令来查看。MySQL 5.5版本的show结果中只有3条记录,没有pages flushed up to。

mysql> show engine innodb stauts
---
LOG
---
Log sequence number 2225502463
Log flushed up to   2225502463
Pages flushed up to 2225502463
Last checkpoint at  2225502463
0 pending log writes, 0 pending chkp writes
3201299 log i/o's done, 0.00 log i/o's/second

其中:

  • log sequence number就是当前的redo log(in buffer)中的lsn;
  • log flushed up to是刷到redo log file on disk中的lsn;
  • pages flushed up to是已经刷到磁盘数据页上的LSN;
  •     last checkpoint at是上一次检查点所在位置的LSN。

innodb从执行修改语句开始:

(1).首先修改内存中的数据页,并在数据页中记录LSN,暂且称之为data_in_buffer_lsn;

(2).并且在修改数据页的同时(几乎是同时)向redo log in buffer中写入redo log,并记录下对应的LSN,暂且称之为redo_log_in_buffer_lsn;

(3).写完buffer中的日志后,当触发了日志刷盘的几种规则时,会向redo log file on disk刷入重做日志,并在该文件中记下对应的LSN,暂且称之为redo_log_on_disk_lsn;

(4).数据页不可能永远只停留在内存中,在某些情况下,会触发checkpoint来将内存中的脏页(数据脏页和日志脏页)刷到磁盘,所以会在本次checkpoint脏页刷盘结束时,在redo log中记录checkpoint的LSN位置,暂且称之为checkpoint_lsn。

(5).要记录checkpoint所在位置很快,只需简单的设置一个标志即可,但是刷数据页并不一定很快,例如这一次checkpoint要刷入的数据页非常多。也就是说要刷入所有的数据页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中途刷入的每个数据页都会记下当前页所在的LSN,暂且称之为data_page_on_disk_lsn。

详细说明如图1.

                                                                                              图 1  LSN变化图

上图中,从上到下的横线分别代表:时间轴、buffer中数据页中记录的LSN(data_in_buffer_lsn)、磁盘中数据页中记录的LSN(data_page_on_disk_lsn)、buffer中重做日志记录的LSN(redo_log_in_buffer_lsn)、磁盘中重做日志文件中记录的LSN(redo_log_on_disk_lsn)以及检查点记录的LSN(checkpoint_lsn)。

假设在最初时(12:0:00)所有的日志页和数据页都完成了刷盘,也记录好了检查点的LSN,这时它们的LSN都是完全一致的。

假设此时开启了一个事务,并立刻执行了一个update操作,执行完成后,buffer中的数据页和redo log都记录好了更新后的LSN值,假设为110。这时候如果执行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查看各LSN的值,即图中①处的位置状态,结果会是:

log sequence number(110) > log flushed up to(100) = pages flushed up to = last checkpoint at

之后又执行了一个delete语句,LSN增长到150。等到12:00:01时,触发redo log刷盘的规则(其中有一个规则是 innodb_flush_log_at_timeout 控制的默认日志刷盘频率为1秒),这时redo log file on disk中的LSN会更新到和redo log in buffer的LSN一样,所以都等于150,这时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即图中②的位置,结果将会是:

log sequence number(150) = log flushed up to > pages flushed up to(100) = last checkpoint at

再之后,执行了一个update语句,缓存中的LSN将增长到300,即图中③的位置。

假设随后检查点出现,即图中④的位置,正如前面所说,检查点会触发数据页和日志页刷盘,但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所以在数据页刷盘还未完成时,检查点的LSN还是上一次检查点的LSN,但此时磁盘上数据页和日志页的LSN已经增长了,即:

log sequence number > log flushed up to 和 pages flushed up to > last checkpoint at

但是log flushed up to和pages flushed up to的大小无法确定,因为日志刷盘可能快于数据刷盘,也可能等于,还可能是慢于。但是checkpoint机制有保护数据刷盘速度是慢于日志刷盘的:当数据刷盘速度超过日志刷盘时,将会暂时停止数据刷盘,等待日志刷盘进度超过数据刷盘。

等到数据页和日志页刷盘完毕,即到了位置⑤的时候,所有的LSN都等于300。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2:00:02,即图中位置⑥,又触发了日志刷盘的规则,但此时buffer中的日志LSN和磁盘中的日志LSN是一致的,所以不执行日志刷盘,即此时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时各种lsn都相等。

随后执行了一个insert语句,假设buffer中的LSN增长到了800,即图中位置⑦。此时各种LSN的大小和位置①时一样。

随后执行了提交动作,即位置⑧。默认情况下,提交动作会触发日志刷盘,但不会触发数据刷盘,所以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的结果是:

log sequence number = log flushed up to > pages flushed up to = last checkpoint at

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检查点再次出现,即图中位置⑨。但是这次检查点不会触发日志刷盘,因为日志的LSN在检查点出现之前已经同步了。假设这次数据刷盘速度极快,快到一瞬间内完成而无法捕捉到状态的变化,这时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的结果将是各种LSN相等。

 

这篇关于Innodb中LSN(log sequence number)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GDJ0001/article/details/83510447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85377

相关文章

Nginx 413修改上传文件大小限制的方法详解

《Nginx413修改上传文件大小限制的方法详解》在使用Nginx作为Web服务器时,有时会遇到客户端尝试上传大文件时返回​​413RequestEntityTooLarge​​... 目录1. 理解 ​​413 Request Entity Too Large​​ 错误2. 修改 Nginx 配置2.1

springboot项目redis缓存异常实战案例详解(提供解决方案)

《springboot项目redis缓存异常实战案例详解(提供解决方案)》redis基本上是高并发场景上会用到的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属于nosql类型,一般用作于缓存,一般是结合数据... 目录缓存异常实践案例缓存穿透问题缓存击穿问题(其中也解决了穿透问题)完整代码缓存异常实践案例Red

Java 的 Condition 接口与等待通知机制详解

《Java的Condition接口与等待通知机制详解》在Java并发编程里,实现线程间的协作与同步是极为关键的任务,本文将深入探究Condition接口及其背后的等待通知机制,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 目录一、引言二、Condition 接口概述2.1 基本概念2.2 与 Object 类等待通知方法的区别

Java List排序实例代码详解

《JavaList排序实例代码详解》:本文主要介绍JavaList排序的相关资料,Java排序方法包括自然排序、自定义排序、Lambda简化及多条件排序,实现灵活且代码简洁,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 目录一、自然排序二、自定义排序规则三、使用 Lambda 表达式简化 Comparator四、多条件排序五、

Java实例化对象的​7种方式详解

《Java实例化对象的​7种方式详解》在Java中,实例化对象的方式有多种,具体取决于场景需求和设计模式,本文整理了7种常用的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有需要的可以了解下... 目录1. ​new 关键字(直接构造)​2. ​反射(Reflection)​​3. ​克隆(Clone)​​4. ​反序列化

Linux实现简易版Shell的代码详解

《Linux实现简易版Shell的代码详解》本篇文章,我们将一起踏上一段有趣的旅程,仿照CentOS–Bash的工作流程,实现一个功能虽然简单,但足以让你深刻理解Shell工作原理的迷你Sh... 目录一、程序流程分析二、代码实现1. 打印命令行提示符2. 获取用户输入的命令行3. 命令行解析4. 执行命令

SpringBoot基础框架详解

《SpringBoot基础框架详解》SpringBoot开发目的是为了简化Spring应用的创建、运行、调试和部署等,使用SpringBoot可以不用或者只需要很少的Spring配置就可以让企业项目快... 目录SpringBoot基础 – 框架介绍1.SpringBoot介绍1.1 概述1.2 核心功能2

Spring Boot 事务详解(事务传播行为、事务属性)

《SpringBoot事务详解(事务传播行为、事务属性)》SpringBoot提供了强大的事务管理功能,通过@Transactional注解可以方便地配置事务的传播行为和属性,本文将详细介绍Spr... 目录Spring Boot 事务详解引言声明式事务管理示例编程式事务管理示例事务传播行为1. REQUI

MySQL 字符串截取函数及用法详解

《MySQL字符串截取函数及用法详解》在MySQL中,字符串截取是常见的操作,主要用于从字符串中提取特定部分,MySQL提供了多种函数来实现这一功能,包括LEFT()、RIGHT()、SUBST... 目录mysql 字符串截取函数详解RIGHT(str, length):从右侧截取指定长度的字符SUBST

MySQL中的事务隔离级别详解

《MySQL中的事务隔离级别详解》在MySQL中,事务(Transaction)是一个执行单元,它要么完全执行,要么完全回滚,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下面给大家介绍MySQL中的事务隔离级别详解,... 目录一、事务并发问题二、mysql 事务隔离级别1. READ UNCOMMITTED(读未提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