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隧道——带RR的跨域解决方案讲解(B、C1、C2方案)

2023-11-08 19:30

本文主要是介绍MPLS隧道——带RR的跨域解决方案讲解(B、C1、C2方案),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为什么要携带RR

带RR的OptionB

路由发布过程

数据转发过程(同OptionB)

带RR的OptionC1(RR不转发数据)

RR1和RR2如何建立邻居

第一步 先获取到对端的IP地址

第二步 为路由手工分配标签

此时RR2去往RR1建立邻居的过程如下

RR的邻居建立成功后,路由传递过程如下

路由传递完成后数据转发流程

带RR的OptionC2(RR不转发数据)

RR1和RR2如何建立邻居关系

第一步 先获取到对端的IP地址

第二步 为路由手工分配标签

RR的邻居建立成功后,路由传递过程如下

数据转发流程

 带RR的OptionC1(RR转发数据)

RR1和RR2如何建立邻居

RR的邻居建立成功后,路由传递过程如下

路由传递完成后数据转发流程

RR场景注意事项


为什么要携带RR

使用RR可以增加网络的扩展性(注意:LDP发标签的方向就是路由传递的方向)

当有多个PE设备接入RR时,RR的设备压力就比较大,所以希望RR只做路由的传递,但是不做数据转发,这就需要在RR上配置向PE、ASBR传递路由时不更改下一跳


带RR的OptionB

邻居建立关系

PE1与RR1建立vpnv4 IBGP邻居关系

RR1与ASBR1建立vpnv4 IBGP邻居关系

ASBR1与ASBR2建立vpnv4 EBGP邻居关系

ASBR2与RR2建立vpnv4 IBGP邻居关系

RR2与PE2建立vpnv4 IBGP邻居关系

路由发布过程

CE1→PE1

CE1将路由1.1.1.1发布给PE1

PE1→RR1

PE1从实例1收到1.1.1.1,将其转为vpnv4路由,携带ex 1:2,私网标签①发给RR1

RR1→ASBR1

RR1收到vpnv4路由后,反射给ASBR1(携带ex 1:2,私网标签①)——RR1需要关闭RT值检测、并且向ASBR1发路由时不更改下一跳

ASBR1→ASBR2

ASBR1收到vpnv4路由后,存入vpnv4路由表,将私网标签①存放,然后携带ex 1:2,私网标签②发给ASBR2

ASBR2→RR2

ASBR2收到vpnv4路由后,存入vpnv4路由表,将私网标签②存放,然后携带ex 1:2,私网标签③发给RR2

RR2→PE2

RR2收到vpnv4路由后,反射给PE2(携带ex 1:2,私网标签③)——RR1需要关闭RT值检测、并且向ASBR1发路由时不更改下一跳

PE2收到

PE2收到vpnv4路由后,匹配ex RT值,存入vpnv4路由表,并剥离RD值,加入到实例FIB表项,将私网标签③存放于标签转发表,用于数据转发

数据转发过程(同OptionB)

CE2→PE2

CE2去往1.1.1.1发给PE2

PE2→P2

PE2查找实例2的FIB表项,发现去往1.1.1.1,打上私网标签③,发往5.5.5.5

查看LFIB,发现去往5.5.5.5又LDP分配的标签,打上LDP标签,发往下一跳P2

P2→ASBR2

P2收到报文,查看LFIB表,通过入标签找到5.5.5.5出标签为3标签,将LDP标签弹出发往下一跳ASBR2

ASBR2→ASBR1

ASBR2收到报文,查看LFIB表,将私网标签③替换为私网标签②,发往下一跳ASBR1

ASBR1→P1

ASBR1收到报文,查看LFIB表,将私网标签②替换为私网标签①,发现下一跳为2.2.2.2为分非直连,查找FIB发现2.2.2.2走标签,又LDP分配的标签,打上LDP标签发往下一跳P1

P1→PE1

P1收到报文,查看LFIB表,通过入标签找到2.2.2.2出标签为3标签,将LDP标签弹出发往下一跳PE1

PE1→CE1

PE1收到报文,通过私网标签①找到对应的实例FIB表,并将私网标签剥离发往对应下一跳CE1


带RR的OptionC1(RR不转发数据)

邻居关系

PE1和RR1建立vpnv4的IBGP邻居关系和IPv4 IBGP邻居关系

RR1和RR2建立Vpnv4的EBGP邻居关系

RR1和ASBR1建立IPv4 IBGP的邻居关系

ASBR1和ASBR2建立IPv4 EBGP的邻居关系

ASBR2和RR2建立IPv4 IBGP的邻居关系

RR2和ASBR2建立IPv4 IBGP的邻居关系

RR2和PE2建立vpnv4的IBGP邻居关系和IPv4 IBGP邻居关系

BGP邻居用来传递标签和RR、PE的路由

MP-BGP邻居用来传递Vpnv4路由

RR1和RR2如何建立邻居

在C1跨域RR场景下,ASBR不仅需要为PE手动分配标签,还需要为RR手动分配标签

为PE手动分配标签是为了数据传输,为RR分配标签是为了使得RR之间建立VPNv4邻居,传递路由

第一步 先获取到对端的IP地址

RR1将自己的地址宣告进BGP中,ASBR1通过IBGP学习到RR1的地址(如果ASBR1已经从IGP学到RR1的地址,则可以直接在ASBR1上宣告RR11的地址)

然后ASBR1将RR1的地址通过EBGP邻居传递到ASBR2

ASBR2再通过IBGP传递到RR2

PE2的地址传到PE1的过程类似(当获取到对端路由后,由于邻居不可达,无法建立邻居)

第二步 为路由手工分配标签

1、ASBR1为RR1生成标签,传递给ASBR2;ASBR2为RR1生成标签再传递给RR2(不用传给PE2)--(反之相同原理)用于RR之间建立邻居

2、ASBR1为PE1生成标签传递给ASBR2;ASBR2为PE1生成标签传递给RR2;RR2将ASBR2生成的标签传递给PE2 --(反之相同原理)进行路由传递和PE之间数据传输

为什么要为RR分配标签

RR之间建立邻居需要标签,同C1不带RR场景下PE之间建立邻居的情况

RR之间的报文到达P设备后被丢弃(因此需要通过标签嵌套的形式使得P设备能够转发数据包)

为什么要为PE分配标签

当RR建立邻居后,将CE的路由传递到两端PE(RR在传递时不更改下一跳)

当CE2访问CE1时,CE2将数据包交给PE2,PE2将根据CE1的标签进行封装,下一跳为2.2.2.2,发现没有对应的标签封装了,就将此数据包(目的为CE1,有一层私网标签)发给P2

P2收到报文后,无法识别此私网标签,将报文丢弃

此时就需要在ABR1和ASBR2上手动配置标签传递给PE2(RR2收到ASBR2的配置标签后将其反射给PE2,不更改下一跳)

这样当CE2访问CE1的路由经过PE2时,将2.2.2.2封装为标签,然后再为直连下一跳封装LDP分配的标签,发给P2,这样才可以将数据包送到CE1

此时RR2去往RR1建立邻居的过程如下

如果没有为RR建立标签,RR2去往RR1的报文为(源目IP),当报文转发给P2时,由于P2没有关于8.8.8.8的路由,造成路由丢失

RR2

RR2查找FIB表,去往8.8.8.8,走标签,查看LFIB表,为8.8.8.8打上公网标签Ⅱ,发往ASBR2(去往ASBR2可以通过标签转发)

报文为 (公网标签Ⅱ  关于5.5.5.5的LDP标签),到达P2将LDP标签剥离(倒数第二跳)

ASBR2

ASBR2收到报文,查找LFIB表,将公网标签Ⅱ替换为公网标签Ⅰ,发往ASBR1

报文为(公网标签Ⅰ)

ASBR1

ASBR1收到报文后,查看LFIB表,剔除公网标签Ⅱ,查找FIB表,发现有去往8.8.8.8的路由(去往8.8.8.8通过标签转发)

报文为(8.8.8.8的LDP标签)

RR1

RR1去往RR2过程类似,此时RR1和RR2成功互访,邻居建立成功

RR的邻居建立成功后,路由传递过程如下

PE1→RR1

PE1从实例1收到1.1.1.1的路由,将其转为vpnv4路由(1.1.1.1 1:1),携带ex RT、私网标签①传递到RR1,下一跳为2.2.2.2

RR1→RR2

RR1要关闭RT值检测,收到vpnv4路由后(1.1.1.1 1:1),携带ex RT、私网标签①、下一跳为2.2.2.2传给RR2

RR2→PE2

RR2要关闭RT值检测,收到vpnv4路由后( 1.1.1.1 1:1),携带ex RT、私网标签①、下一跳为2.2.2.2传给PE2

PE2收到

PE2收到vpnv4路由后,匹配ex RT值,存入vpnv4路由表,并剥离RD值,加入到实例FIB表项,将私网标签①存放于标签转发表,用于数据转发

路由传递完成后数据转发流程

如果RR不转发数据,则需要在RR上配置不更改下一跳(对于Vpnv4邻居)

并且需要在RR上开启LDP,负责无法生成LSP,邻居建立失败

此数据转发流程同普通C1场景

CE2发往PE2

CE2 访问1.1.1.1产生ICMP包给PE2

PE2发往P2

PE2查找实例2的FIB表项,发现去往1.1.1.1,打上私网标签①,发往2.2.2.2

查看LFIB,发现去往2.2.2.2又ASBR2分配的公网②标签,打上公网②标签,发往5.5.5.5

查看LFIB,发现去往5.5.5.5又LDP分配的标签,打上LDP标签,发往P2

P2发往ASBR2

P2收到报文,查看LFIB表,通过入标签找到5.5.5.5出标签为3标签,将LDP标签弹出发往下一跳ASBR2

ASBR2发往ASBR1

ASBR2收到报文,查看LFIB表,将公网标签②替换为公网标签①,发往下一跳ASBR1

ASBR1发往P1

ASBR1收到后查看LFIB表,发现公网标签①对应路由为2.2.2.2

而此时ASBR1也从LDP分配到关于2.2.2.2的标签,下一跳为P1

所以此时将公网标签①剥离,替换为LDP标签,发往P1

P1发往PE1

P2收到报文,查看LFIB表,通过入标签找到2.2.2.2出标签为3标签,将LDP标签弹出发往下一跳ASBR2

PE1发往CE1

PE1查找LFIB表,发现私网标签①是自己产生的,于是通过私网标签①找到对应的实例1,并剥离掉私网标签①

查找实例1的FIB表项,发现去往1.1.1.1的下一跳为CE1


带RR的OptionC2(RR不转发数据)

邻居关系

PE1和RR1建立vpnv4的IBGP邻居关系邻居关系

RR1和RR2建立Vpnv4的EBGP邻居关系

ASBR1和ASBR2建立IPv4 EBGP的邻居关系

RR2和PE2建立vpnv4的IBGP邻居关系

BGP邻居用来传递标签和RR、PE的路由

MP-BGP邻居用来传递Vpnv4路由

RR1和RR2如何建立邻居关系

第一步 先获取到对端的IP地址

此时将8.8.8.8的路由在ASBR1通过EBGP传递到ASBR2

然后在ASBR2中将BGP引入到IGP中,此时RR2就学到8.8.8.8的路由

第二步 为路由手工分配标签

此时不需要为RR分配标签RR之间的邻居就可以建立成功

此时RR之间建立邻居不需要分配标签,将RR路由引入到AS区域内就可以直接建立邻居关系因为此时每个AS区域都有了RR的路由-通过IGP学到,就不需要标签转发了,通过IP层面RR邻居就可以建立成功;同C2不带RR的场景下PE之间建立邻居

所以此时只需要为PE分配标签来完成数据转发

  • PE的标签在AS100区域会由LDP自动分配
  • 然后在ASBR1上手动针对ASBR2为PE1分配标签(目的是为了让ASBR2可以通过标签去往PE1)
  • 然后再ASBR2上通过LDP为PE1分配标签,使得PE2有PE1的标签(反之一样)

即:C2与C1手工分配标签的不同(以PE2获取PE1、RR2获取RR1的标签、ASBR获取PE的标签为例子)

C1:ASBR1和ASBR2需要为PE1和RR1分配标签 ,并且ASBR2为PE1和RR1分配标签是BGP分配的,ASBR去往PE的标签在对端ASBR上手工配置

C2:ASBR1和ASBR2只需要为PE1分配标签,并且ASBR2为PE1分配标签是LDP分配的(在ASBR2上配置LDP为BGP路由分配标签),ASBR去往PE的标签在对端ASBR上手工配置

RR的邻居建立成功后,路由传递过程如下

PE1→RR1

PE1从实例1收到1.1.1.1的路由,将其转为vpnv4路由(1.1.1.1 1:1),携带ex RT、私网标签①传递到RR1,下一跳为2.2.2.2

RR1→RR2

RR1要关闭RT值检测,收到vpnv4路由后(1.1.1.1 1:1),携带ex RT、私网标签①、下一跳为2.2.2.2传给RR2

RR2→PE2

RR2要关闭RT值检测,收到vpnv4路由后( 1.1.1.1 1:1),携带ex RT、私网标签①、下一跳为2.2.2.2传给PE2

PE2收到

PE2收到vpnv4路由后,匹配ex RT值,存入vpnv4路由表,并剥离RD值,加入到实例FIB表项,将私网标签①存放于标签转发表,用于数据转发

数据转发流程

需要在RR的接口上开启LDP,这样才可以接收到ASBR通过LDP为RR、PE产生的路由

CE2发往PE2

CE2 访问1.1.1.1产生ICMP包给PE2

PE2发往P2

PE2查找实例2的FIB表项,发现去往1.1.1.1,打上私网标签①,发往2.2.2.2

查看LFIB,发现去往2.2.2.2又LDP分配的标签,打上LDP标签,发往P2

P2发往ASBR2

P2收到报文,查看LFIB表,通过入标签找到5.5.5.5出标签为3标签,将LDP标签弹出发往下一跳ASBR2

ASBR2发往ASBR1

ASBR2收到报文,查看LFIB表,将LDP标签替换为公网标签①,发往下一跳ASBR1

ASBR1发往P1

ASBR1收到后查看LFIB表,发现公网标签①对应路由为2.2.2.2

而此时ASBR1也从LDP分配到关于2.2.2.2的标签,下一跳为P1

所以此时将公网标签①剥离,替换为LDP标签,发往P1

P1发往PE1

P2收到报文,查看LFIB表,通过入标签找到2.2.2.2出标签为3标签,将LDP标签弹出发往下一跳ASBR2

PE1发往CE1

PE1查找LFIB表,发现私网标签②是自己产生的,于是通过私网标签①找到对应的实例1,并剥离掉私网标签①

查找实例1的FIB表项,发现去往1.1.1.1的下一跳为CE1


 带RR的OptionC1(RR转发数据)

邻居关系与C1 RR不转发数据场景一致

RR1和RR2如何建立邻居

1、先获取对端路由

2、ASBR只需要为RR手动分配标签,使得RR之间建立VPNv4邻居,传递路由

由于路由的下一跳不是PE,所以不需要为PE手动分配标签;

而路由的下一跳为RR,RR可以在AS区域内通过LDP动态生成标签;

RR的邻居建立成功后,路由传递过程如下

PE1→RR1

PE1从实例1收到1.1.1.1的路由,将其转为vpnv4路由(1.1.1.1 1:1),携带ex RT、私网标签①传递到RR1,下一跳为2.2.2.2

RR1→RR2

RR1要关闭RT值检测,收到vpnv4路由后(1.1.1.1 1:1),将私网标签①收进LSP转发表,重新生成私网标签②,携带ex RT、私网标签②、下一跳为8.8.8.8传给RR2

RR2→PE2

RR2要关闭RT值检测,收到vpnv4路由后( 1.1.1.1 1:1),将私网标签②收进LSP转发表,重新生成私网标签③,携带ex RT、私网标签①、下一跳为9.9.9.9传给PE2

PE2收到

PE2收到vpnv4路由后,匹配ex RT值,存入vpnv4路由表,并剥离RD值,加入到实例FIB表项,将私网标签③存放于标签转发表,用于数据转发

路由传递完成后数据转发流程

如果需要转发数据经过RR,则只需要RR在传递路由时更改下一跳,并在RR的接口上开启LDP(此时在ASBR分配标签时只需要为RR分配标签,不需要为PE手工分配标签;PE通过LDP生成的标签将数据传给RR)


RR场景注意事项

RR是否需要Undo RT值检测

RR是否配置了下一跳不改变

RR是否开启了标签使能功能(C1场景,需要接收关于对端RR路由的手工标签)

RR的邻居是否建立(C1场景,RR之间的地址是否可达)

 华为MPLS跨域B方案带RR实验配置_静下心来敲木鱼的博客-CSDN博客


 华为MPLS跨域C1方式RR场景(数据不经过RR)实验配置_静下心来敲木鱼的博客-CSDN博客

 华为MPLS跨域C2方式RR场景(数据不经过RR)实验配置-CSDN博客

 华为MPLS跨域C1方式RR场景(数据经过RR)实验配置-CSDN博客

这篇关于MPLS隧道——带RR的跨域解决方案讲解(B、C1、C2方案)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71994

相关文章

Knife4j+Axios+Redis前后端分离架构下的 API 管理与会话方案(最新推荐)

《Knife4j+Axios+Redis前后端分离架构下的API管理与会话方案(最新推荐)》本文主要介绍了Swagger与Knife4j的配置要点、前后端对接方法以及分布式Session实现原理,... 目录一、Swagger 与 Knife4j 的深度理解及配置要点Knife4j 配置关键要点1.Spri

Java 线程安全与 volatile与单例模式问题及解决方案

《Java线程安全与volatile与单例模式问题及解决方案》文章主要讲解线程安全问题的五个成因(调度随机、变量修改、非原子操作、内存可见性、指令重排序)及解决方案,强调使用volatile关键字... 目录什么是线程安全线程安全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方案线程的调度是随机的多个线程对同一个变量进行修改线程的修改操

SQLite3 在嵌入式C环境中存储音频/视频文件的最优方案

《SQLite3在嵌入式C环境中存储音频/视频文件的最优方案》本文探讨了SQLite3在嵌入式C环境中存储音视频文件的优化方案,推荐采用文件路径存储结合元数据管理,兼顾效率与资源限制,小文件可使用B... 目录SQLite3 在嵌入式C环境中存储音频/视频文件的专业方案一、存储策略选择1. 直接存储 vs

嵌入式数据库SQLite 3配置使用讲解

《嵌入式数据库SQLite3配置使用讲解》本文强调嵌入式项目中SQLite3数据库的重要性,因其零配置、轻量级、跨平台及事务处理特性,可保障数据溯源与责任明确,详细讲解安装配置、基础语法及SQLit... 目录0、惨痛教训1、SQLite3环境配置(1)、下载安装SQLite库(2)、解压下载的文件(3)、

全面解析MySQL索引长度限制问题与解决方案

《全面解析MySQL索引长度限制问题与解决方案》MySQL对索引长度设限是为了保持高效的数据检索性能,这个限制不是MySQL的缺陷,而是数据库设计中的权衡结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吧... 目录引言:为什么会有索引键长度问题?一、问题根源深度解析mysql索引长度限制原理实际场景示例二、五大解决

SpringSecurity显示用户账号已被锁定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SpringSecurity显示用户账号已被锁定的原因及解决方案》SpringSecurity中用户账号被锁定问题源于UserDetails接口方法返回值错误,解决方案是修正isAccountNon... 目录SpringSecurity显示用户账号已被锁定的解决方案1.问题出现前的工作2.问题出现原因各

Nginx 配置跨域的实现及常见问题解决

《Nginx配置跨域的实现及常见问题解决》本文主要介绍了Nginx配置跨域的实现及常见问题解决,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 目录1. 跨域1.1 同源策略1.2 跨域资源共享(CORS)2. Nginx 配置跨域的场景2.1

javax.net.ssl.SSLHandshakeException:异常原因及解决方案

《javax.net.ssl.SSLHandshakeException:异常原因及解决方案》javax.net.ssl.SSLHandshakeException是一个SSL握手异常,通常在建立SS... 目录报错原因在程序中绕过服务器的安全验证注意点最后多说一句报错原因一般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目标服务器

C++高效内存池实现减少动态分配开销的解决方案

《C++高效内存池实现减少动态分配开销的解决方案》C++动态内存分配存在系统调用开销、碎片化和锁竞争等性能问题,内存池通过预分配、分块管理和缓存复用解决这些问题,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目录一、C++内存分配的性能挑战二、内存池技术的核心原理三、主流内存池实现:TCMalloc与Jemalloc1. TCM

SpringBoot服务获取Pod当前IP的两种方案

《SpringBoot服务获取Pod当前IP的两种方案》在Kubernetes集群中,SpringBoot服务获取Pod当前IP的方案主要有两种,通过环境变量注入或通过Java代码动态获取网络接口IP... 目录方案一:通过 Kubernetes Downward API 注入环境变量原理步骤方案二: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