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e 的基本原理,和 webpack 在开发阶段的比较

2023-11-06 14:28

本文主要是介绍Vite 的基本原理,和 webpack 在开发阶段的比较,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 1,webpack 的流程
  • 2,Vite 的流程
    • 简单编译
  • 3,总结

主要对比开发阶段。

1,webpack 的流程

开发阶段大致流程:指定一个入口文件,对相关的模块(js css img 等)先进行打包,接着启动一个开发服务器,浏览器请求时返回打包后的文件。

以 vue-cli 创建的项目为例

这样做的特点是:

  1. 如果项目比较大,依赖项比较多,打包速度会降低,会影响到启动速度
  2. 热更新时,被修改模块所依赖的其他模块都会重新打包。

以 vue-cli 创建的项目为例:

初次打包时间 3866m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次打包 1733m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Vite 的流程

并不会先打包文件,而是直接启动开发服务器(使用的 koa),所以无论项目多大,启动速度都不太会受到影响

以 Vite 创建的项目为例,虽然现在看和 webpack 的差距没有很大,但项目越大越明显!

初次打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次打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ite 拿到所有的资源的步骤如下:

  1. 当访问服务器地址时,会请求 index.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 /><link rel="icon" type="image/svg+xml" href="/vite.svg"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Vite + Vue</title></head><body><div id="app"></div><script type="module" src="/src/main.js"></script></body>
</html>

注意到 script 使用了 type="module",所以浏览器会自动请求对应的模块 main.js,由开发服务器返回。

// main.js 源代码
import { createApp } from 'vue'
import './style.css'
import App from './App.vue'createApp(App).mount('#app')
  1. main.js 中引入的模块,浏览器又会自动请求vuestyle.cssApp.vue,以此类推。

注意,在开发阶段,虽然 Vite 比 webpack 发送的请求还多,但这是在本地发送的请求,速度极快,至少比 webpack 打包的速度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简单编译

值得注意的是,开发服务器会对请求的内容做一些简单的编译后返回,比如:

  1. js 文件,会对路径做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开发服务器寻找对应的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css 文件,会将 css 编译为字符串,并将 css 文件处理为 ESModule 的形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vue 组件,也编译为纯 js,并且还是 ESModule 。

同时该组件中,还会再次请求带后缀的同名 vue 文件,这是 vue 编译 css 的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总结

  1. webpack 会先打包,再启动开发服务器,浏览器请求服务器时直接返回打包结果。
    vite 是直接启动开发服务器,浏览器请求哪个模块,再对该模块进行实时编译。

  2. 由于现代浏览器本身就支持 ES Module,会自动向依赖的 Module 发出请求。而vite充分利用这一点,将开发环境下的模块文件,作为浏览器要执行的文件(所以 vite 项目中不可以使用 CommonJS),而不是像 webpack 那样进行打包合并。

  3. 由于 vite 在启动的时候不需要打包,也就意味着不需要分析模块的依赖、不需要编译,因此启动速度非常快。
    当浏览器请求某个模块时,再根据需要对模块内容进行编译。这种按需动态编译的方式,极大的缩减了编译时间,项目越复杂、模块越多,vite的优势越明显。

  4. 在HMR方面,vite 在改动了一个模块后,仅需让浏览器重新请求该模块即可,不像 webpack 那样需要把该模块的相关依赖模块全部编译一次,效率更高。

  5. 当需要打包到生产环境时,vite 使用传统的 rollup 打包,因此 vite 的主要优势在开发阶段。


以上。

这篇关于Vite 的基本原理,和 webpack 在开发阶段的比较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57139

相关文章

Vite 打包目录结构自定义配置小结

《Vite打包目录结构自定义配置小结》在Vite工程开发中,默认打包后的dist目录资源常集中在asset目录下,不利于资源管理,本文基于Rollup配置原理,本文就来介绍一下通过Vite配置自定义... 目录一、实现原理二、具体配置步骤1. 基础配置文件2. 配置说明(1)js 资源分离(2)非 JS 资

JavaScript中比较两个数组是否有相同元素(交集)的三种常用方法

《JavaScript中比较两个数组是否有相同元素(交集)的三种常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Script中比较两个数组是否有相同元素(交集)的三种常用方法,每种方法结合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 目录引言:为什么"相等"判断如此重要?方法1:使用some()+includes()(适合小数组)方法2

Python如何实现高效的文件/目录比较

《Python如何实现高效的文件/目录比较》在系统维护、数据同步或版本控制场景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两个目录的差异,本文将分享一下如何用Python实现高效的文件/目录比较,并灵活处理排除规则,希望对大... 目录案例一:基础目录比较与排除实现案例二:高性能大文件比较案例三:跨平台路径处理案例四:可视化差异报

MySQL中比较运算符的具体使用

《MySQL中比较运算符的具体使用》本文介绍了SQL中常用的符号类型和非符号类型运算符,符号类型运算符包括等于(=)、安全等于(=)、不等于(/!=)、大小比较(,=,,=)等,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符号类型运算符1. 等于运算符=2. 安全等于运算符<=>3. 不等于运算符<>或!=4. 小于运

C# 比较两个list 之间元素差异的常用方法

《C#比较两个list之间元素差异的常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C#比较两个list之间元素差异,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1. 使用Except方法2. 使用Except的逆操作3. 使用LINQ的Join,GroupJoin

C#比较两个List集合内容是否相同的几种方法

《C#比较两个List集合内容是否相同的几种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在C#中比较两个List集合内容是否相同的方法,包括非自定义类和自定义类的元素比较,对于非自定义类,可以使用SequenceEqual、... 目录 一、非自定义类的元素比较1. 使用 SequenceEqual 方法(顺序和内容都相等)2.

对postgresql日期和时间的比较

《对postgresql日期和时间的比较》文章介绍了在数据库中处理日期和时间类型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包括如何将字符串转换为日期或时间类型,以及在比较时自动转换的情况,作者建议在使用数据库时,根据具体情况... 目录PostgreSQL日期和时间比较DB里保存到时分秒,需要和年月日比较db里存储date或者ti

百度/小米/滴滴/京东,中台架构比较

小米中台建设实践 01 小米的三大中台建设:业务+数据+技术 业务中台--从业务说起 在中台建设中,需要规范化的服务接口、一致整合化的数据、容器化的技术组件以及弹性的基础设施。并结合业务情况,判定是否真的需要中台。 小米参考了业界优秀的案例包括移动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技术中台等,再结合其业务发展历程及业务现状,整理了中台架构的核心方法论,一是企业如何共享服务,二是如何为业务提供便利。

关键字synchronized、volatile的比较

关键字volatile是线程同步的轻量级实现,所以volatile性能肯定比synchronized要好,并且volatile只能修饰于变量,而synchronized可以修饰方法,以及代码块。随着JDK新版本的发布,synchronized关键字的执行效率上得到很大提升,在开发中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的比率还是比较大的。多线程访问volatile不会发生阻塞,而synchronize

防盗链的基本原理与实现

我的实现防盗链的做法,也是参考该位前辈的文章。基本原理就是就是一句话:通过判断request请求头的refer是否来源于本站。(当然请求头是来自于客户端的,是可伪造的,暂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首先我们去了解下什么是HTTP Referer。简言之,HTTP Referer是header的一部分,当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的时候,一般会带上Referer,告诉服务器我是从哪个页面链接过来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