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语言:SDC约束命令create_clock详解

2023-11-05 02:28

本文主要是介绍Tcl语言:SDC约束命令create_clock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相关阅读

Tcl语言icon-default.png?t=N7T8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791458/category_12488978.html?spm=1001.2014.3001.5482


        在一个设计中创建一个时钟对象的SDC命令是create_clock。该指令的BNF范式(有关BNF范式,可以参考以往文章)为:

create_clock[-name clock_name][-add][source_objects][-period period_value][-waveform edge_list][-comment comment_string]

定义时钟周期

        -period选项用于定义时钟对象的周期,周期的单位由工艺库给出。下面的所有实例,默认是以纳秒(ns)为单位,且时钟周期的值必须有意义即大于0。虽然有set_units命令可以用来指定单位,但它不应该被主动使用,因为指定的单位不能与工艺库冲突。

标识时钟源

        在创建一个时钟对象时,需要指定它的时钟源对象,简单来说就是时钟对象生成的位置。源对象可以是,一个端口(port)或者是一个引脚(pin)。例如,对于图1,源对象可以是端口clk,与门U4的输出引脚Y,甚至U4的输入引脚B。

        一个时钟对象可能有多个时钟源,当然一个时钟源上也可能有多个时钟。对于图1,假设驱动电路的时钟信号的周期是10ns。则该时钟对象的创建方式可以是:

#使用端口作为时钟源
create_clock -period 10 [get_port clk]#使用输出引脚作为时钟源
create_clock -period 10 [get_port U4/Y]#使用输入引脚作为时钟源
create_clock -period 10 [get_port U4/B]

 图1 第一个例子 

命名时钟

        每一个时钟对象的创建都会给时钟命名,使用-name选项可以指定一个时钟名,当没有使用选项指定时,默认使用时钟源名作为时钟名。对于前面的例子,时钟名分别是clk、U4/Y、U4/B。在SDC中,时钟对象的名字至关重要,因为所有依赖于此时钟对象的SDC命令可以通过名字引用它,而无需使用其他信息。在有些情况下,-name选项是必须的,比如当使用了-add选项时,关于这点,将在后面进行介绍。

指定波形

        只指定时钟周期不足以完全描述一个时钟信号的特征,-waveform选项用于指定波形的形状。该选项的参数是一个正实数列表,依次表示出现时钟信号的第一个上升沿、下降沿、上升沿......出现的时间。例如,对于图2的波形,在t=5ns时出现上升沿,在t=10ns时出现下降沿。因此创建这个对象使用的命令是:

#假设在端口clk上创建时钟
create_clock -period 10 -waveform {5 10} [get_port clk]
#第二个上升沿出现在t=15ns时

图2 第二个例子

        需要注意的是waveform列表中的数有一些限制:列表中的时间必须递增、时间个数必须是偶数个,即只能按一对上下沿给出 、跨度(即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时间的差)必须小于时钟周期,例如下面给出了几个不合法的waveform格式。

create_clock -period 10 -waveform {5 6 7} [get_port clk]
create_clock -period 10 -waveform {5 4 3 2} [get_port clk]
create_clock -period 10 -waveform {5 4 16 18} [get_port clk]

         类似的,在图3中,上升沿出现在t=0ns时,下降沿出现在t=7ns时,使用的命令为:

create_clock -period 10 -waveform {0 7} [get_port clk]

图3 第三个例子

        如果不指定-waveform选项,则时钟默认占空比50%,且在t=0时上升,在t=period/2 ns处下降。如下面的命令创建的时钟波形如图4所示。

create_clock -period 10  [get_port clk]#等价于下面的命令
create_clock -period 10 -waveform {0 5} [get_port clk]

图4 第四个例子 

        现在考虑如图5所示的波形,注意到当t=0ns时,目标波形的初值即为1,而默认的初值为0,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4ns时的下降沿无法描述,因为必须从第一个上升沿开始指定,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能使用如下命令,描述出第一个上升沿后的波形,具体如图6所示。

create_clock -period 10 -waveform {5 14} [get_port clk]

图5 第五个例子

图6 第六个例子 

        在一些应用中,比如像脉冲消隐,需要在触发器后指定的时间范围内删除数据,为了减少射频干扰。这时需要模拟复杂的波形,它可以使用有两个以上边沿的waveform列表来实现。考虑图7所示的周期为10ns的复杂时钟,它在一个周期中有两个脉冲,第一个脉冲在t=3ns时出现上升沿,在t=5ns时出现下降沿,第二个脉冲在t=8ns时出现上升沿,在t=9ns时出现下降沿,使用下面的命令创建该时钟:

create_clock -period 10 -waveform {3 5 8 9} [get_port clk]

图7 第七个例子 

同源多时钟

        许多设计需要在一个时钟源指定多个时钟(注意区分这和一个时钟有多个时钟源的差别),从而满足多I/O速度协议的需求。考虑图8所示的电路单元。

        假设通过一个多路选择器从两个时钟中选择一个驱动,而这两个时钟特征不同,为了模拟这种情况,设计者可能需要在相同的设计源对象中创建时钟。这可以使用以下的命令:

#在同一个源对象上定义时钟,需要使用-add选项并主动命名,否则后定义的时钟会覆盖之前定义时钟
create_clock -name clk1 -period 10 [get_pin U4/Y]
create_clock -name clk2 -period 10 [get_pin U4/Y] -add#这种在两个端口定义时钟的方式也可以,因为时钟信号可以穿过组合逻辑传播
create_clock -name clk1 -period 10 [get_port clk1]
create_clock -name clk2 -period 10 [get_port clk2] 

图8 有两个时钟驱动的电路单元 

        在同一个对象源定义多个时钟,可以让这两个时钟都参与进综合与静态时序分析中,如图9所示的报告中就包含了两个时序组。可以使用report_transitive_fanout -clock_tree -nosplit 命令报告设计中的时钟树情况,如图10所示。

图9 两个时钟时序报告

图10 报告时钟树情况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是将两个时钟定义在一个源对象上,而是将一个时钟定义在另一个时钟的传播路径上,则这个时钟会覆盖另一个时钟,例如使用如下的命令后得到的时钟树如图11所示,可以看到clk1和clk2两个时钟源并没有传播至寄存器的时钟端。

create_clock -name clk1 -period 10 [get_port clk1]
create_clock -name clk2 -period 10 [get_port clk2] 
#覆盖时钟clk1和clk2,因为clk3所处的源对象在clk1和clk2的传播路径中
create_clock -name clk3 -period 20 [get_pin U4/Y]

图11 多个时钟的覆盖 

注释时钟

        从SDC1.9开始,包含create_clock在内的一些SDC命令增加了一个新的选项,-comment选项用一个字符串作为属性,用于显示时钟信号的文档信息,以帮助理解、复用、增强SDC的可移植性,并不影响综合与时序。例如:

create_clock -period 10 -name clk [get_port clk]\-comment "Clock for USB block generated by PLL"

虚拟时钟

        到目前为止,我们谈到的所有时钟信号都是有源对象的,换句话说,都是有时钟定义点的。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用户需要约束电路单元中的一些端口和引脚,这些端口和引脚在设计内并没有发射时钟与之对应,为了描述这些片外的时钟,设计者需要用到虚拟时钟的概念。虚拟时钟是指物理上不存在的时钟,没有定义时钟源,如下所示。

create_clock -period 10 -name v_clk -waveform {0 5}

这篇关于Tcl语言:SDC约束命令create_clock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46781

相关文章

Linux线程同步/互斥过程详解

《Linux线程同步/互斥过程详解》文章讲解多线程并发访问导致竞态条件,需通过互斥锁、原子操作和条件变量实现线程安全与同步,分析死锁条件及避免方法,并介绍RAII封装技术提升资源管理效率... 目录01. 资源共享问题1.1 多线程并发访问1.2 临界区与临界资源1.3 锁的引入02. 多线程案例2.1 为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tenacity是一个专为Python设计的通用重试库,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用简单、清晰的方式,为任何可能失败的操作添加重试能力,下面我们就来看... 目录一切始于一个简单的 API 调用Tenacity 入门:一行代码实现优雅重试精细控制:让重试按我

C语言中%zu的用法解读

《C语言中%zu的用法解读》size_t是无符号整数类型,用于表示对象大小或内存操作结果,%zu是C99标准中专为size_t设计的printf占位符,避免因类型不匹配导致错误,使用%u或%d可能引发... 目录size_t 类型与 %zu 占位符%zu 的用途替代占位符的风险兼容性说明其他相关占位符验证示

Python标准库之数据压缩和存档的应用详解

《Python标准库之数据压缩和存档的应用详解》在数据处理与存储领域,压缩和存档是提升效率的关键技术,Python标准库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链,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目录一、核心模块架构与设计哲学二、关键模块深度解析1.tarfile:专业级归档工具2.zipfile:跨平台归档首选3.

Linux如何查看文件权限的命令

《Linux如何查看文件权限的命令》Linux中使用ls-R命令递归查看指定目录及子目录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夹的权限信息,以列表形式展示权限位、所有者、组等详细内容... 目录linux China编程查看文件权限命令输出结果示例这里是查看tomcat文件夹总结Linux 查看文件权限命令ls -l 文件或文件夹

idea的终端(Terminal)cmd的命令换成linux的命令详解

《idea的终端(Terminal)cmd的命令换成linux的命令详解》本文介绍IDEA配置Git的步骤:安装Git、修改终端设置并重启IDEA,强调顺序,作为个人经验分享,希望提供参考并支持脚本之... 目录一编程、设置前二、前置条件三、android设置四、设置后总结一、php设置前二、前置条件

python中列表应用和扩展性实用详解

《python中列表应用和扩展性实用详解》文章介绍了Python列表的核心特性:有序数据集合,用[]定义,元素类型可不同,支持迭代、循环、切片,可执行增删改查、排序、推导式及嵌套操作,是常用的数据处理... 目录1、列表定义2、格式3、列表是可迭代对象4、列表的常见操作总结1、列表定义是处理一组有序项目的

python使用try函数详解

《python使用try函数详解》Pythontry语句用于异常处理,支持捕获特定/多种异常、else/final子句确保资源释放,结合with语句自动清理,可自定义异常及嵌套结构,灵活应对错误场景... 目录try 函数的基本语法捕获特定异常捕获多个异常使用 else 子句使用 finally 子句捕获所

C++11范围for初始化列表auto decltype详解

《C++11范围for初始化列表autodecltype详解》C++11引入auto类型推导、decltype类型推断、统一列表初始化、范围for循环及智能指针,提升代码简洁性、类型安全与资源管理效... 目录C++11新特性1. 自动类型推导auto1.1 基本语法2. decltype3. 列表初始化3

SQL Server 中的 WITH (NOLOCK) 示例详解

《SQLServer中的WITH(NOLOCK)示例详解》SQLServer中的WITH(NOLOCK)是一种表提示,等同于READUNCOMMITTED隔离级别,允许查询在不获取共享锁的情... 目录SQL Server 中的 WITH (NOLOCK) 详解一、WITH (NOLOCK) 的本质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