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JVM之G1(Garbage-First)垃圾回收器

2023-11-02 18:08

本文主要是介绍JAVA基础——JVM之G1(Garbage-First)垃圾回收器,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Garbage First 垃圾回收器

G1 简介

​ G1(Garbage First)垃圾回收器是最新的 JDK 中默认的垃圾回收器,也是垃圾回收技术最前沿的成果,它同时注重吞吐量(Throughput)和低延迟(Low Latency),默认的暂停目标是 200ms,适用于超大的堆内存

​ G1 引入了分区(region)的思想,弱化了分代的概念,它将堆内存分为大小相等的区,每个区的大约是 1248M,并且每个区都可以是 Eden、Survivor、Old 或者大对象区,G1 垃圾回收器在整体上使用了标记整理算法,两个区域之间使用的是复制算法

G1 垃圾回收流程

​ G1 垃圾回收器的名字来源于它的设计原则:优先收集回收效果最大的区域(Garbage First),G1 垃圾回收器不是等到内存耗尽开始进行垃圾回收的,它采用启发式算法,当内存使用达到一定比例时就会开始进行垃圾回收,G1 垃圾回收器的工作流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的循环执行:Young Collection、Young Collection + CM、Mixed Collecti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Young Collection

​ Young Collection 阶段主要进行新生代的垃圾回收,和其他垃圾回收器一样,当 Eden 区逐渐被沾满时,会将 Eden 区中的幸存对象复制进 Survivor 区,这期间会造成 STW,当 Survivor 区中对象逐渐被占满时,被占满的 Survivor 区的对象中,符合晋升条件的会晋升到老年代,其余的会复制到其他 Survivor 区,另外,在进行 Young Collection 时,JVM 会对对象进行初始标记

Young Collection + Concurrent Mark

​ 当老年代占用堆空间比例达到一定的阈值时,会进行并发标记,并发标记不会造成 STW,也就是不会影响其他的用户线程,阈值的默认值是 45%,即老年代占比达到堆空间的 45% 时会开始进行并发标记,这里的并发标记过程也和其他的垃圾回收器一样,就是对初始标记后的对象再进行一次更细致的标记

Mixed Collection

​ 混合回收是 G1 垃圾回收循环中的最后一项,在混合回收中,G1 可以将一些老年代区域添加到将回收的 Eden 和 Survivor,G1 垃圾回收器回收足够数量的老年代区域后,G1 会恢复到执行 Young Collection,直到下一个并发标记周期的完成

​ Mixed Collection 分为最终标记(Remark)和拷贝存活(Evacuation)两个阶段,两个阶段都会造成 STW

Remark(重标记、最终标记)

​ 最终标记(重标记)对于垃圾回收的过程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有如下情况:对象 C 在初始标记时因为没有被强引用所引用,初始标记的过程就不会标记 C 对象,而在垃圾回收之前和并发标记这段时间里,强引用对象 A 又引用了对象 C,如果不在垃圾回收之前进行一次 Remark,这时的对象 C 毫无疑问会被当作垃圾回收掉

​ 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在并发标记之后,如果对象的引用发生了改变,JVM 会执行写屏障指令,将发生引用改变的对象放入一个 satb_mark_queue 中,当重新标记进行时会检查这个队列,检测其中的对象是否有强引用所引用

Evacuation(拷贝存活)

​ 拷贝存活即最后的整理,将多个区域的存活对象整理进一个或几个区域,并完成 Eden 到 Survivor,Survivor 到 Old,Old 到 Eden 和 Survivor 的过程,回收老年代的对象时,G1 会优先回收垃圾最多的区域,以达到暂停时间短的目标

这篇关于JAVA基础——JVM之G1(Garbage-First)垃圾回收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32341

相关文章

Spring Boot @RestControllerAdvice全局异常处理最佳实践

《SpringBoot@RestControllerAdvice全局异常处理最佳实践》本文详解SpringBoot中通过@RestControllerAdvice实现全局异常处理,强调代码复用、统... 目录前言一、为什么要使用全局异常处理?二、核心注解解析1. @RestControllerAdvice2

Spring IoC 容器的使用详解(最新整理)

《SpringIoC容器的使用详解(最新整理)》文章介绍了Spring框架中的应用分层思想与IoC容器原理,通过分层解耦业务逻辑、数据访问等模块,IoC容器利用@Component注解管理Bean... 目录1. 应用分层2. IoC 的介绍3. IoC 容器的使用3.1. bean 的存储3.2. 方法注

Spring事务传播机制最佳实践

《Spring事务传播机制最佳实践》Spring的事务传播机制为我们提供了优雅的解决方案,本文将带您深入理解这一机制,掌握不同场景下的最佳实践,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1. 什么是事务传播行为2. Spring支持的七种事务传播行为2.1 REQUIRED(默认)2.2 SUPPORTS2

怎样通过分析GC日志来定位Java进程的内存问题

《怎样通过分析GC日志来定位Java进程的内存问题》:本文主要介绍怎样通过分析GC日志来定位Java进程的内存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GC 日志基础配置1. 启用详细 GC 日志2. 不同收集器的日志格式二、关键指标与分析维度1.

Java进程异常故障定位及排查过程

《Java进程异常故障定位及排查过程》:本文主要介绍Java进程异常故障定位及排查过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故障发现与初步判断1. 监控系统告警2. 日志初步分析二、核心排查工具与步骤1. 进程状态检查2. CPU 飙升问题3. 内存

java中新生代和老生代的关系说明

《java中新生代和老生代的关系说明》:本文主要介绍java中新生代和老生代的关系说明,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内存区域划分新生代老年代二、对象生命周期与晋升流程三、新生代与老年代的协作机制1. 跨代引用处理2. 动态年龄判定3. 空间分

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解读

《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解读》:本文主要介绍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 目录1、迭代器(Iterator)1.1、结构1.2、常用方法1.3、本质1、解耦集合与遍历逻辑2、统一

Java内存分配与JVM参数详解(推荐)

《Java内存分配与JVM参数详解(推荐)》本文详解JVM内存结构与参数调整,涵盖堆分代、元空间、GC选择及优化策略,帮助开发者提升性能、避免内存泄漏,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内存分配与JVM参数详解,... 目录引言JVM内存结构JVM参数概述堆内存分配年轻代与老年代调整堆内存大小调整年轻代与老年代比例元空

深度解析Java DTO(最新推荐)

《深度解析JavaDTO(最新推荐)》DTO(DataTransferObject)是一种用于在不同层(如Controller层、Service层)之间传输数据的对象设计模式,其核心目的是封装数据,... 目录一、什么是DTO?DTO的核心特点:二、为什么需要DTO?(对比Entity)三、实际应用场景解析

Java 线程安全与 volatile与单例模式问题及解决方案

《Java线程安全与volatile与单例模式问题及解决方案》文章主要讲解线程安全问题的五个成因(调度随机、变量修改、非原子操作、内存可见性、指令重排序)及解决方案,强调使用volatile关键字... 目录什么是线程安全线程安全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方案线程的调度是随机的多个线程对同一个变量进行修改线程的修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