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像素为768,【计算机组成原理】输入输出系统(一)

2023-11-01 04:50

本文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像素为768,【计算机组成原理】输入输出系统(一),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I/O分类:

4c4eb0ba66bf60b928428a5d088ea178.png

19d1f96b0f3c59043e4b05fa5c390c50.png

I/O设备通过设备控制器与主板的系统总线相连。

I/O程序查询方式:

1、程序查询方式

fb2983f9ae1ba59b283c743acaa884a3.png

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用于速度较低的外设。

DMA和通道方式用于速度较高的外设。

浮点数下溢当机器0处理,不需要中断处理,浮点数上溢,需要中断处理

只有具有DMA接口的设备才能产生DMA请求

程序查询方式中,COU与外设串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串行工作

中断方式CPU与外设并行,数据准备好厚仍需中断主程序以执行数据传输,因此传送与主程序仍然是串行

DMA中,CPU与外设、传送与主程序都是并行的

外部设备

外部设备也叫外围设备,是除了主机以外的、能直接或间接与计算机交换信息的装置。

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系统输入命令和文本、数据等信息的部件。键盘和鼠标是最基本的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输出到计算机外部进行显示、交换的部件。显示器和打印机是最基本的输出设备。

外存设备:除计算机内存及CPU缓存等意外的存储器,硬磁盘、光盘等最基本的外存设备

输出设备

一、显示器

1、显示设备的分类和有关概念

以可见光的形式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设备叫显示设备,是目前计算机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人机界面设备。

按显示设备所用的显示器件分类,有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等。

按所显示信息内容分类,有字符显示器、图形显示器、图像显示器三大类。

2、分辨率和灰度级

分辨率是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像素个数,屏幕上的每一个光点就是一个像素,以宽、搞的像素表示,例如800*600  等。像素越密,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分辨率取决于显像管银光粉的粒度、荧光屏的尺寸和CRT电子束的聚焦能力。

灰度级:灰度级是指黑白显示器中所显示的像素点的亮暗差别,在彩色此案时期中测表现为颜色的不同,灰度级 越多,图像层次越清楚逼真,典型的有8位(256级)16位等

3、刷新和刷新存储器

刷新:光点只能保持机短的时间便会小时,为此必须在光点小时之前再重新扫描显示一遍,这个过程叫做刷新。

刷新存储器(VRAM)要有与显示器像素数相对应的存储空间,用来存储每个像素的信息。

VRAM容量=分辨率*灰度级位数

VRAM带宽=分辨率*灰度级位数*帧频

例如:分辨率1024*102  256级灰度 存储容量为1024*1024*8bit=1MB

例题:

504089b39c0c734be578ee39823192af.png

答:1)3B就是24位,每秒刷新72次

刷新所需带宽=分辨率*每个像素颜色深度*频帧=1024*768*3B*72/s=162MB/S

刷存总带宽应为162MB/s*2=324MB/s

2)为了达到这样高的刷存带宽,可采用如下措施:

使用高速的DRAM芯片组成刷存 ; 刷存采用多体交叉结构;   刷存至显示控制器的内部总线带宽由32位提高到64位,甚至126位  ;   刷存采用双端口存储器结构,将刷新端口与更新端口分开。

例题:

fa8f2e9855f0de3f6426ffd60585621f.png

答:24位=3B  Mbps是以位为单位 所以是乘以24  如果是MBps则是乘以3

1600*1200*24*85*2=7384Mbps

4、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按照不同的内容可以分为:

字符显示器:点阵为基础,m*n个点组成的阵列

2b679ad8d8d52489e3beca044b6c97b7.png

图形显示器:电压直接控制电子束在屏幕上的移动

图像显示器

扫描方式分类:

光栅扫描显示器

随机扫描显示器

二、外存储器

计算机的外存储器又称为辅助存储器,目前主要使用磁表面存储器,也就是把某些磁性材料薄薄的涂在金属铝或者塑料表面上作为载磁体来存储信息。包括:磁盘存储器   磁带存储器   磁鼓存储器。(串行工作模式,既可以作为输入也可以作为输出)

b530677b68442b015b2045ff95ef809f.png

1、磁盘存储器

1)磁盘设备的组成

存储区域

一块磁盘含有若干个记录面,每个及路面划分为若干磁道,而每条磁道又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扇区是磁盘读写的最小单元,也就是说磁盘按块存取。

磁头数:记录面数,表示硬盘总共有多少个磁头,磁头用于读取/写入盘片上记录面的信息,一个记录面对应一个圆柱面

柱面数:表示硬盘每一面盘片上有多少条磁道。在一个盘组中,不同记录面的相同编号的磁道构成一个圆柱面

扇区数:每一条磁道上有多少个扇区

da72cf918859e448ee17ca1b83849dd8.png

硬盘存储器

磁盘驱动器  磁盘控制器 盘片

2)磁盘的性能指标

a6ad7f475c860fe72441b07047d29730.png

28607cad192de8d9211ce380ac8f1a68.png

d044d5f971f3df210a8697a01af1293c.png

3)磁盘地址

089f9b906a664285c5e8326bcfa16299.png

4)硬盘的工作过程

a2f9a4076c5fbc5f9c9897fec28f8b20.png

4、磁盘阵列

dd2b5a909d6cd92e12abf7c8bef3d209.png

I/O接口

de32153e57ace98a22dcad2472072395.png

1、接口的功能(解决的问题)

实现主机和外设的通信联络控制

进行地址译码和设备选择

实现数据缓冲

信号格式的转换

传送控制命令和状态信息

2、设备的功能(具体操作)

设备选址

传送命令

传送数据

反映I/O设备的工作状态

3、I/O接口的基本结构

657e6129daf2f6188610e889342d2760.png

4、I/O端口及其编址

f6aade87ec493fed6176ff46b731a700.png

在统一编制的情况下,没有专门的I/O指令,就用访存指令来实现I/O才做,区分存储单元和I/O设备是通过地址码来区分的

在独立编制中需要专门的输入/输出指令来完成输入输出操作。

在统一编制的时候访存指令可以访问I/O设备,在独立编制中只能通过专门的指令来访问I/O设备

5、I/O接口的类型

传送方式:

串行接口

并行接口

控制方式:

程序查询接口

中断接口

DMA接口

灵活性:

可编程接口

不可编程接口

例题:

44010a5d7d53394ae2b223d051d7a983.png

答:1)外直径33cm  内直径22cm 则有效存储区域16.5-11=5.5cm

因为道密度=40道/cm 所以40*5.5=220道。即22个圆柱面

2)内层磁道轴承为2πR=2*3.14*11=69.08cm

每道信息量=400位/cm*69.08cm=27632位=3454B

每面信息量:3454B*220=759880B

盘组总容量=759880B*10=759880B

3)磁盘数据传输率=Dr=rN,N为每条磁道容量,N=3454B r为磁盘转速

r=2400转/60秒=40转/秒

Dr=rN=40*3454B=13816B/s

4)柱面优先,因为不需要重新找道

5)磁盘旋转一圈的实际为t=60/2400*10的3次方=25ms

平均寻址时间Ta=10ms+25/2ms=22.5ms

真题

97331c430a76afe3de683ca0d388d6c0.png

答:平均旋转时间60/(10000*2)=3ms

数据传输时间  4k/20M =0.2ms

0.2+6+3+0.2=9.4ms

tip

I/O设备不可能直接与主板总线相连接,总是通过设备控制器来相连的

通道程序存放在主存中,由通道从主存中取出来执行,通道程序由通道执行,且只能在具有通道的I/O系统中执行。

这篇关于计算机组成原理像素为768,【计算机组成原理】输入输出系统(一)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20605

相关文章

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中的并行流(parallelStream)的原理、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案例,并指出在使用并行流... 目录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0. 问题的产生1. 什么是parallelS

Java中Redisson 的原理深度解析

《Java中Redisson的原理深度解析》Redisson是一个高性能的Redis客户端,它通过将Redis数据结构映射为Java对象和分布式对象,实现了在Java应用中方便地使用Redis,本文... 目录前言一、核心设计理念二、核心架构与通信层1. 基于 Netty 的异步非阻塞通信2. 编解码器三、

Java 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

《Java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HashMap基于数组+链表+红黑树结构,通过哈希算法和扩容机制优化性能,负载因子与树化阈值平衡效率,是Java开发必备的高效数据结构,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概述:HashMap的宏观结构二、核心数据结构解析1. 数组(桶数组)2. 链表节点(Node

Redis中Hash从使用过程到原理说明

《Redis中Hash从使用过程到原理说明》RedisHash结构用于存储字段-值对,适合对象数据,支持HSET、HGET等命令,采用ziplist或hashtable编码,通过渐进式rehash优化... 目录一、开篇:Hash就像超市的货架二、Hash的基本使用1. 常用命令示例2. Java操作示例三

Redis中Set结构使用过程与原理说明

《Redis中Set结构使用过程与原理说明》本文解析了RedisSet数据结构,涵盖其基本操作(如添加、查找)、集合运算(交并差)、底层实现(intset与hashtable自动切换机制)、典型应用场... 目录开篇:从购物车到Redis Set一、Redis Set的基本操作1.1 编程常用命令1.2 集

Redis中的有序集合zset从使用到原理分析

《Redis中的有序集合zset从使用到原理分析》Redis有序集合(zset)是字符串与分值的有序映射,通过跳跃表和哈希表结合实现高效有序性管理,适用于排行榜、延迟队列等场景,其时间复杂度低,内存占... 目录开篇:排行榜背后的秘密一、zset的基本使用1.1 常用命令1.2 Java客户端示例二、zse

Redis中的AOF原理及分析

《Redis中的AOF原理及分析》Redis的AOF通过记录所有写操作命令实现持久化,支持always/everysec/no三种同步策略,重写机制优化文件体积,与RDB结合可平衡数据安全与恢复效率... 目录开篇:从日记本到AOF一、AOF的基本执行流程1. 命令执行与记录2. AOF重写机制二、AOF的

linux系统中java的cacerts的优先级详解

《linux系统中java的cacerts的优先级详解》文章讲解了Java信任库(cacerts)的优先级与管理方式,指出JDK自带的cacerts默认优先级更高,系统级cacerts需手动同步或显式... 目录Java 默认使用哪个?如何检查当前使用的信任库?简要了解Java的信任库总结了解 Java 信

java程序远程debug原理与配置全过程

《java程序远程debug原理与配置全过程》文章介绍了Java远程调试的JPDA体系,包含JVMTI监控JVM、JDWP传输调试命令、JDI提供调试接口,通过-Xdebug、-Xrunjdwp参数配... 目录背景组成模块间联系IBM对三个模块的详细介绍编程使用总结背景日常工作中,每个程序员都会遇到bu

Python中isinstance()函数原理解释及详细用法示例

《Python中isinstance()函数原理解释及详细用法示例》isinstance()是Python内置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函数,用于检查一个对象是否属于指定的类型或类型元组中的某一个类型,它是Py... 目录python中isinstance()函数原理解释及详细用法指南一、isinstance()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