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计算相对论条件下碳14原子的半衰期

2023-10-28 16:50

本文主要是介绍基于MATLAB计算相对论条件下碳14原子的半衰期,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我们知道,在同一参考系下,观测者测得碳原子的半衰期为5730年。

如果物体运动的速率远小于光速c=3\times 10^8m\cdot s^{-1},则适用经典物理学,否则就必须使用相对论条件,相对论条件下,洛伦兹变换系数公式为\gamma =\sqrt{1-\frac{u^2}{c^2}},其中c为光速,u为物体的运动速度。

本次使用MATLAB运行计算过程不需要生成曲线图形,但需要生成表格,而生成的表格只需要看右侧的工作区就可以了。

相对论一直是大学物理的重难点,我们需要弄明白一些事情:

第一,在同一参考系下,原子核的结构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不受影响的,那么我们在同意惯性系下测得的碳14半衰期就都是5730年。

第二,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它所在的参考系时间流速就会越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熊出没:重返地球》,六耳猫人阿布(莱尔特族)交代过,200万年前他来自地球,但由于自然环境的事故被迫在太空中漂泊blablabla之类……

废话少说!是这样的:阿布交代他在太空中漂泊了几年(设年数小于10),但是受黑洞周围时间流速的影响,地球已经过去几百万年了!(设地球过去的年数大于10的6次方

这踏马差了好几个数量级!不会吧?差距这么大?

但这是真的,真真实实的。

因为:距离黑洞越远,时间的流速越快,距离黑洞越近,时间的流速越慢,黑洞处时间不流动,是静止的。

好了,那么正确的运算结果是:

如果地球上的时间流速更快,那么外星人看到地球上碳14经历完一个半衰期,他们星球经过的时间小于5730年;

如果地外行星上的时间流速更快,那么外星人看到地球上碳14经历完一个半衰期,他们星球经过的时间大于5730年;

我们打开MATLAB,编写程序,其中我们要让物体运动的相对论速度u能够根据程序手动代入,搭建程序完成后要编译无误才能运行。

参考代码如下:

clear;
%在同一惯性系下,观测者观察到碳14原子的衰变时间是5730年
prompt='请输入物体速度';
u=input(prompt);
A=sqrt(1-(u*3e8)^2/(3e8)^2);
Gama=1/A;
Time=5730;
%地球上时间的流速更快
%我们比地外行星先经历完一个碳14的半衰期
%地外行星观测者观察到地球上碳14原子衰变的时间小于5730年
Time1=5730/Gama;
%地外行星上时间的流速更快
%我们比地外行星后经历完一个碳14的半衰期
%地外行星观测者观察到地球上碳14原子衰变的时间大于5730年
Time2=5730*Gama;

编译无误后,命令行窗口处出现prompt对应的提示语句:

代入u=0.8(也就是光速的80%),按下Enter键,在工作区就能够看到相应的计算结果了:

 

计算结果显示:当我们和某地外行星的相对运动速度为光速的80%时,如果地球时间流速更快,那么外星人目测过了3438年,我们经历完一个碳14的半衰期,如果地外行星时间流速更快,那么外星人目测过了9550年,我们才经历完一个碳14的半衰期。

这篇关于基于MATLAB计算相对论条件下碳14原子的半衰期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94581

相关文章

Python实现精确小数计算的完全指南

《Python实现精确小数计算的完全指南》在金融计算、科学实验和工程领域,浮点数精度问题一直是开发者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将深入解析Python精确小数计算技术体系,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引言:小数精度问题的核心挑战一、浮点数精度问题分析1.1 浮点数精度陷阱1.2 浮点数误差来源二、基础解决

从基础到进阶详解Python条件判断的实用指南

《从基础到进阶详解Python条件判断的实用指南》本文将通过15个实战案例,带你大家掌握条件判断的核心技巧,并从基础语法到高级应用一网打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 目录​引言:条件判断为何如此重要一、基础语法:三行代码构建决策系统二、多条件分支:elif的魔法三、

Python文本相似度计算的方法大全

《Python文本相似度计算的方法大全》文本相似度是指两个文本在内容、结构或语义上的相近程度,通常用0到1之间的数值表示,0表示完全不同,1表示完全相同,本文将深入解析多种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帮助您选... 目录前言什么是文本相似度?1. Levenshtein 距离(编辑距离)核心公式实现示例2. Jac

Python中经纬度距离计算的实现方式

《Python中经纬度距离计算的实现方式》文章介绍Python中计算经纬度距离的方法及中国加密坐标系转换工具,主要方法包括geopy(Vincenty/Karney)、Haversine、pyproj... 目录一、基本方法1. 使用geopy库(推荐)2. 手动实现 Haversine 公式3. 使用py

Python并行处理实战之如何使用ProcessPoolExecutor加速计算

《Python并行处理实战之如何使用ProcessPoolExecutor加速计算》Python提供了多种并行处理的方式,其中concurrent.futures模块的ProcessPoolExecu... 目录简介完整代码示例代码解释1. 导入必要的模块2. 定义处理函数3. 主函数4. 生成数字列表5.

SQL中JOIN操作的条件使用总结与实践

《SQL中JOIN操作的条件使用总结与实践》在SQL查询中,JOIN操作是多表关联的核心工具,本文将从原理,场景和最佳实践三个方面总结JOIN条件的使用规则,希望可以帮助开发者精准控制查询逻辑... 目录一、ON与WHERE的本质区别二、场景化条件使用规则三、最佳实践建议1.优先使用ON条件2.WHERE用

Java计算经纬度距离的示例代码

《Java计算经纬度距离的示例代码》在Java中计算两个经纬度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用多种方法(代码示例均返回米为单位),文中整理了常用的5种方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1. Haversine公式(中等精度,推荐通用场景)2. 球面余弦定理(简单但精度较低)3. Vincenty公式(高精度,

windows和Linux使用命令行计算文件的MD5值

《windows和Linux使用命令行计算文件的MD5值》在Windows和Linux系统中,您可以使用命令行(终端或命令提示符)来计算文件的MD5值,文章介绍了在Windows和Linux/macO... 目录在Windows上:在linux或MACOS上:总结在Windows上:可以使用certuti

Java中Switch Case多个条件处理方法举例

《Java中SwitchCase多个条件处理方法举例》Java中switch语句用于根据变量值执行不同代码块,适用于多个条件的处理,:本文主要介绍Java中SwitchCase多个条件处理的相... 目录前言基本语法处理多个条件示例1:合并相同代码的多个case示例2:通过字符串合并多个case进阶用法使用

SpringBoot条件注解核心作用与使用场景详解

《SpringBoot条件注解核心作用与使用场景详解》SpringBoot的条件注解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动态配置能力,理解其原理和适用场景是构建灵活、可扩展应用的关键,本文将系统梳理所有常用的条件注... 目录引言一、条件注解的核心机制二、SpringBoot内置条件注解详解1、@Condition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