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开发测试工具gmock使用详解——对抽象接口类进行gmock打桩并测试

本文主要是介绍C++开发测试工具gmock使用详解——对抽象接口类进行gmock打桩并测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 一、简单Demo
      • 1.1 共同约定
      • 1.2 小A任务
      • 1.3 我的任务
      • 1.4 常规运行
      • 1.5 测试输出
    • 二、基本流程
    • 三、MOCK_METHOD
    • 四、EXPECT_CALL
      • 4.1 基本语法
      • 4.2 _
      • 4.3 Cardinalities
      • 4.4 默认操作

第一篇文章(C++开发测试工具gmock的安装与使用超详解)和第二篇文章(C++开发测试工具gmock的使用详解)分别对gmock的安装、配置与使用案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将对抽象接口类进行gmock打桩测试进行介绍,结合上文一起食用效果更佳哦~

一、简单Demo

首先来编写一个简单Demo,编写代码之前,首先需要将解决方案的平台与目标程序一致,这里选择的是x64,然后版本也要与目标程序一致,这里选择的是release版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我和小A共同开发一款产品,他负责对不同的图形计算面积,而我负责根据面积进行相关处理(简单乘以一个固定系数)。

1.1 共同约定

首先我们需要共同约定定义一个接口(公共成员变量Area):

class Shape {public:virtual double Area(void) = 0;
};

1.2 小A任务

小A的任务是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计算,例如计算矩形面积,代码如下:

//小A任务
class Rectangle : public Shape {
private:double width, height;public://构造函数Rectangle(double w, double h){width = w;height = h;}// 析构函数~Rectangle() { } // Do nothing//计算矩形面积double Area(void){return width * height;}};

1.3 我的任务

//我的任务是根据小A计算得到的结果面积进行相关处理(简单乘以一个固定系数,这里以2为例):

double GetPrice(class Shape &s)
{return s.Area() * 2;
}

1.4 常规运行

正常情况下,在main函数中应该调用小A编写的代码获取结果面积,然后再调用我的代码对面积进行相关处理,将处理后的结果打印输出:

int main(void)
{Rectangle rect(3, 4);std::cout << GetPrice(rect) << std::endl;return 0;
}

1.5 测试输出

但是,由于小A需要完成三角形、梯形、圆等诸多形状面积开发,工作量很大,因此为了不阻塞自己的开发,可以通过gmock来模拟Shape接口返回的数据,代码如下:

//模拟Shape接口返回的数据
class ShapeMock : public Shape {public:MOCK_METHOD0(Area, double());};TEST(ShapeTest, Rectangle)
{ShapeMock rect;		//Mock objectEXPECT_CALL(rect, Area()).WillRepeatedly(testing::Return(12));//每次调用都会返回12EXPECT_EQ(24, GetPrice(rect));}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testing::InitGoogleTest(&argc, argv);return RUN_ALL_TESTS();
}

运行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基本流程

通过上述流程,可以总结出在利用gmock进行Mock打桩时的一般步骤如下:

  1. 定义一个Mock类,在类中需要通过类似MOCK_METHOD的宏定义接口;
  2. TEST时新建一个Mock对象(Mock Object),用来模拟接口定义的行为;
  3. 通过gmock提供的接口(EXPECT_CALL)设置Mock对象需要执行的动作;
  4. 调用Mock对象返回的数据,检查与预期是否相符(利用断言宏EXPECT或ASSERT

三、MOCK_METHOD

四、EXPECT_CALL

成功使用Mock对象的关键是对其设置正确的期望expectations。如果将期望值设置得太严格,则测试将因不相关的更改而失败。如果将它们设置得太松,错误可能会溜走。希望恰到好处地做到这一点,以便测试可以准确地捕获您希望它捕获的错误类型。gMock提供了必要的方法来"恰到好处"地做到这一点。
在 gMock 中,我们使用宏来设置对Mock方法的期望。一般语法为:EXPECT_CALL()。

4.1 基本语法

EXPECT_CALL用于定义成员函数的期望行为,常用语法如下:

EXPECT_CALL(mock_object, method_name[, matchers]).Times(cardinality).InSequence(sequences).After(expectations).WillOnce(action).WillRepeatedly(action).RetiresOnSaturation();

宏的参数如下:

  • mock_object:创建的mock对象;
  • method_name:方法名称(要模拟的小A的行为);
  • matchers:参数信息;

下面介绍一下.后各个语句的功能:

  • .Times(cardinality):定义调用的预期次数;
  • .InSequence(sequences):定义这个方法被执行顺序(优先级);
  • .After(expectations):定义调用应在在一个或多个expectations之后进行;
  • .WillOnce(action):定义一次调用时所产生的行为;
  • .WillRepeatedly(action):定义多次调用时所产生的行为;
  • .RetiresOnSaturation():定义调用达到期望后不再调用;

其他功能建议参考google mock官方文档。

来看以下代码实例:

	EXPECT_CALL(rect, Area()).Times(testing::AtLeast(5)).WillOnce(testing::Return(100)).WillOnce(testing::Return(150)).WillRepeatedly(testing::Return(200));

这个期望行为的含义是:

  • 调用rect的Area()方法
  • 这个方法会至少调用5次
  • 第一次被调用时返回100
  • 第二次被调用时返回150
  • 从第三次被调用开始每次都返回200

【注】:调用几次expectation就需要调用几次下面的执行语句,这个是一一对应的:

EXPECT_CALL(rect, Area()).WillOnce(testing::Return(1)).WillOnce(testing::Return(2)).WillOnce(testing::Return(3));std::cout << GetPrice(rect) << std::endl;
std::cout << GetPrice(rect) << std::endl;
std::cout << GetPrice(rect) << std::endl;

在上面调用了三次期望,因此在下面也应该执行三次获取输出。执行次数利用语句Times指定。

4.2 _

如果你对参数的值不感兴趣,请改成参数_,这意味着“任何事情都会发生”:

using ::testing::_;
...
// Expects that the turtle jumps to somewhere on the x=50 line.
EXPECT_CALL(turtle, GoTo(50, _));

_我们称之为matchers(匹配器)。匹配器就像一个判定,可以测试参数是否是我们所期望的。您可以在任何需要函数参数的位置使用匹配器。
上述例子中,50也是匹配器,它与Eq(50)相同。关于匹配器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matchers

如果你不关心任何参数,而不是为每个参数指定,则可以省略参数列表:

// Expects the turtle to jump somewhere.
EXPECT_CALL(turtle, GoTo);

4.3 Cardinalities

.Times(cardinality)
指定模拟函数调用的预期次数。
更重要的是,基数可以是"模糊的",就像匹配器一样。这允许用户准确地表达测试的意图。
参数cardinality表示预期调用的数量,可以是以下参数之一,全部在命名空间::testing中定义:

cardinality含义
AnyNumber()函数可以调用任意次数
AtLeast(n)函数调用至少需要n次
AtMost(n)函数调用最多需要n次
Between(m,n)函数调用预期在m和n之间(包括m和n)
Exactly(n)或n函数调用正好需要n次,如果n部位0,则调用不应发生

如果省略该语句,则googletest将按如下方式推断Times:

  • 如果既未指定WillOnec,也未指定WillRepeatedly,则推断的基数为Times(1);
  • 如果WillOnce有n个子句,WillRepeatedly没有子句,则推断的基数为Times(n);
  • 如果WillOnce有n个子句,WillRepeatedly有一个子句,则推断的基数为Times(AtLeast(n));

4.4 默认操作

代码示例:

using ::testing::Return;
...
EXPECT_CALL(turtle, GetY()).Times(4).WillOnce(Return(100));

这段代码表示显然有望被调用四次。但是,如果您认为每次都会返回100,请三思而后行!请记住,每次调用函数时都会使用一个子句,之后将执行默认操作。因此,正确的答案是,第一次将返回 100,但从第二次开始返回 0,因为返回 0 是函数的默认操作


ok,以上便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记得点个赞哟~

参考:

  1. https://gohalo.me/post/cpp-gmock-usage.html

这篇关于C++开发测试工具gmock使用详解——对抽象接口类进行gmock打桩并测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93284

相关文章

Linux线程同步/互斥过程详解

《Linux线程同步/互斥过程详解》文章讲解多线程并发访问导致竞态条件,需通过互斥锁、原子操作和条件变量实现线程安全与同步,分析死锁条件及避免方法,并介绍RAII封装技术提升资源管理效率... 目录01. 资源共享问题1.1 多线程并发访问1.2 临界区与临界资源1.3 锁的引入02. 多线程案例2.1 为

Django开发时如何避免频繁发送短信验证码(python图文代码)

《Django开发时如何避免频繁发送短信验证码(python图文代码)》Django开发时,为防止频繁发送验证码,后端需用Redis限制请求频率,结合管道技术提升效率,通过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解耦业务逻辑... 目录避免频繁发送 验证码1. www.chinasem.cn避免频繁发送 验证码逻辑分析2. 避免频繁

Java使用Thumbnailator库实现图片处理与压缩功能

《Java使用Thumbnailator库实现图片处理与压缩功能》Thumbnailator是高性能Java图像处理库,支持缩放、旋转、水印添加、裁剪及格式转换,提供易用API和性能优化,适合Web应... 目录1. 图片处理库Thumbnailator介绍2. 基本和指定大小图片缩放功能2.1 图片缩放的

Spring Boot集成/输出/日志级别控制/持久化开发实践

《SpringBoot集成/输出/日志级别控制/持久化开发实践》SpringBoot默认集成Logback,支持灵活日志级别配置(INFO/DEBUG等),输出包含时间戳、级别、类名等信息,并可通过... 目录一、日志概述1.1、Spring Boot日志简介1.2、日志框架与默认配置1.3、日志的核心作用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

《Python使用Tenacity一行代码实现自动重试详解》tenacity是一个专为Python设计的通用重试库,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用简单、清晰的方式,为任何可能失败的操作添加重试能力,下面我们就来看... 目录一切始于一个简单的 API 调用Tenacity 入门:一行代码实现优雅重试精细控制:让重试按我

MySQL中EXISTS与IN用法使用与对比分析

《MySQL中EXISTS与IN用法使用与对比分析》在MySQL中,EXISTS和IN都用于子查询中根据另一个查询的结果来过滤主查询的记录,本文将基于工作原理、效率和应用场景进行全面对比... 目录一、基本用法详解1. IN 运算符2. EXISTS 运算符二、EXISTS 与 IN 的选择策略三、性能对比

Python标准库之数据压缩和存档的应用详解

《Python标准库之数据压缩和存档的应用详解》在数据处理与存储领域,压缩和存档是提升效率的关键技术,Python标准库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链,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目录一、核心模块架构与设计哲学二、关键模块深度解析1.tarfile:专业级归档工具2.zipfile:跨平台归档首选3.

使用Python构建智能BAT文件生成器的完美解决方案

《使用Python构建智能BAT文件生成器的完美解决方案》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wxPython构建一个智能的BAT文件生成器,它不仅能够为Python脚本生成启动脚本,还提供了完整的文... 目录引言运行效果图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核心需求技术选型核心功能实现1. 数据库设计2. 界面布局设计3

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指南分享

《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指南分享》本文介绍了使用IDEA部署Docker应用的四步流程:创建Dockerfile、配置IDEADocker连接、设置运行调试环境、构建运行镜像,并强调需准备本... 目录一、创建 dockerfile 配置文件二、配置 IDEA 的 Docker 连接三、配置 Do

Android Paging 分页加载库使用实践

《AndroidPaging分页加载库使用实践》AndroidPaging库是Jetpack组件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来处理大型数据集的分页加载,本文将深入探讨Paging库... 目录前言一、Paging 库概述二、Paging 3 核心组件1. PagingSource2. Page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