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 Packet Tracer思科模拟器中利用动态NAPT实现局域网访问Internet (动态地址转换)

本文主要是介绍Cisco Packet Tracer思科模拟器中利用动态NAPT实现局域网访问Internet (动态地址转换),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本篇文章主要讲解思科模拟器中的动态地址转换 ,主讲ACL和接口进行地址转换、地址池范围地址转换、静态一对一地址转换。

园区网内通常情况下有很多台主机,从ISP申请并给园区网中的每台主机分配一个合法IP地址是不现实的,为了使所有内部主机都可以连接到Internet,需要使用网络地址转换。此外,地址转换技术还可以有效地隐藏内部局域网中的主机,具有一定的网络安全保护作用。

情境分析

传统的NAT一般是指一对一的地址映射,不能同时满足所有的内部网络主机与外部网络通信的需要,而NAPT是实现网络地址转换后多个本地IP地址对应一个或多个全局IP地址。采用动态的NAPT实现局域网多台主机共用一个或少数几个公网IP来访问互联网。

所需设备:

(1)Cisco 2911路由器2台。

(2)Cisco-HWIC-2T高速同步串行模块2个。

(3)Cisco 3560交换机1台。

(4)Cisco Catalyst 2960交换机2台。

(5)DCE串口和DTE串口线1条。

(6)直通线3条。

(7)交叉线2条。

(8)PC机2台,服务器1台。

(9)Console线1条。

任务拓扑,如图5-3-1-1所示。

2123354b81214cd7a7f1a71a268ac1d2.png

图5-3-1  利用动态NAPT实现局域网访问Internet 

网络设备和PC的IP地址及端口信息,如表5-3-1所示。

表5-3-1  网络设备和PC的IP地址及端口信息表

设备

接口

IP地址

子网掩码

默认网关

Router-A

Gig0/0

192.168.10.1

255.255.255.0

Se0/3/0

201.1.8.1

255.255.255.0

Router-B

Gig0/0

202.1.1.254

255.255.255.0

Se0/3/0(DCE)

201.1.8.10

255.255.255.0

C3560

VLAN10

192.168.1.254

255.255.255.0

VLAN20

192.168.2.254

255.255.255.0

Gig0/1

192.168.10.2

255.255.255.0

PC1

192.168.1.1

255.255.255.0

192.168.1.254

PC2

192.168.2.1

255.255.255.0

192.168.2.254

WEB服务器

202.1.1.1

255.255.255.0

202.1.1.254

步骤实现

步骤1:按照如图5-3-1所示,连接网络拓扑结构图。

步骤2:按照如表5-3-1所示,配置计算机和服务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步骤3:配置路由器A的主机名称和接口IP地址。

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A  修改主机名Router-A(config)#int g0/0  进入端口Router-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  给主机配置一个网段Router-A(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接口Router-A(config)#int s0/3/0  进入串口线Router-A(config-if)#ip address 201.1.8.1 255.255.255.0  配置一个网段Router-A(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端口Router-A(config-if)#

步骤4:配置路由器B的主机名称和接口IP地址。

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B   修改主机名Router-B(config)#int s0/3/0  进入高速串口线Router-B(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设置DCE设备端口的时钟频率Router-B(config-if)#ip address 201.1.8.10 255.255.255.0  配置一个网段Router-B(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端口Router-B(config)#int g0/0Router-B(config-if)#ip add 202.1.1.254 255.255.255.0Router-B(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端口Router-B(config-if)#

步骤5:配置交换机C3560的主机名称和接口IP地址。

Switch>enableSwitch#conf tSwitch(config)#hostname C3560  修改主机名为C3560Switch(config)#ip routing  打开路由通信功能C3560(config)#int g0/1C3560(config-if)#no switchport                          !将交换端口转换为物理端口C3560(config-if)#ip add 192.168.10.2 255.255.255.0 !配置交换机物理端口IP地址C3560(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端口C3560(config-if)#exit

步骤6:配置交换机C2960的主机名称,创建vlan10和20,将fa0/1划入vlan10,fa0/2划入vlan20。

Switch(config)#hostname C2960C2960(config)#vlan 10C2960(config-vlan)#exitC2960(config)#vlan 20C2960(config-vlan)#exitC2960(config)#int f0/1C296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端口开启访问功能C296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把vlan10 划分到端口里面C2960(config)#int f0/2  进入接口C296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设置为访问模式C296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把vlan20划分到端口里面C2960(config-if)#

步骤7:在交换机C3560上创建VLAN、配置中继链路,设置SVI接口IP地址。

[中继就是trunk]

C3560(config)#vlan 10C3560(config-vlan)#exitC3560(config)#vlan 20C3560(config-vlan)#exitC3560(config)#int f0/1C356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trunk:允许所有vlan通过C3560(config-if)#exitC3560(config)#int vlan 10C3560(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54 255.255.255.0C3560(config-if)#no shutdownC3560(config)#int vlan 20C3560(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254 255.255.255.0C3560(config-if)#no shutdownC3560(config-if)#

步骤8:在交换机C3560和路由器Router-A上配置路由,实现各部门与公司网络出口的链路通信

C3560(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0.1    Router-A(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10.2[下一跳]Router-A(config)#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0.2

默认路由,静态路由,下一跳详细讲解:http://t.csdn.cn/XAvKX

步骤9:在路由器Router-A上配置默认路由,实现外网可达

Router-A(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201.1.8.10

步骤10:在路由器Router-A上配置动态NAPT实现公司内网用户可以访问外网WEB服务器

Router-A(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0.0 0.0.255.255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定义需要通过地址转换访问外网的用户Router-A(config)#ip nat pool 123 201.1.8.1 201.1.8.10 netmask 255.255.255.0                                          !定义地址池名字为123,通过网段201.1.8.1-201.1.8.10/24Router-A(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123 overload!配置动态NAPT实现地址转换Router-A(config)#int s0/3/0                               !进入出口路由外网接口Router-A(config-if)#ip nat outside                          !定义NAT的外网接口Router-A(config-if)#exitRouter-A(config)#int g0/0                                   !进入出口路由器的内网接口Router-A(config-if)#ip nat inside                            !定义NAT的内网接口Router-A(config-if)#exitRouter-A(config)#

 步骤11:测试内网用户访问外网WEB服务器,实验发现是可以的

24adff317dd74d0eac90a73840fa0abc.png

步骤12:查看NAT配置信息

(1)查看NAT映射表Router-A#show ip nat translations(2)查看NAT信息统计表。Router-A#show ip nat statistics 

相关知识

1.NAT简介:

目前互联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IP地址需求急剧膨胀,IP地址空间衰竭,NAT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问题。NAT特性的使用,使得一个组织内部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可以在互联网上通信使用的公有IP地址,从而实现了组织内部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而不需要重新给组织内部网络中的每台主机分配公有IP地址。

NAT的优点:(1)节省IP资源,解决IP地址短缺。(2)可以实现服务器TCP负载均衡,维持TCP会话。(3)连接地址池中的IP是可以是虚拟IP,不一定需要配置在物理接口上,这样维护起来比较方便。(4)可以解决地址重叠问题。NAT的缺点:(1)增加了传输延迟。(2)隐藏了端对端的IP地址,不利于某些程序的应用。(3)不便于跟踪、管理。

2.NAT工作过程:

第一步:客户机将数据包发给运行NAT的计算机。第二步:NAT将数据包中的端口号和专用的IP地址换成它自己的端口号和公用的IP地址,然后将数据包发给外部网络的目的主机,同时记录一个跟踪信息在映像表中,以便向客户机发送回答信息。第三步:外部网络发送回答信息给NAT。第四步:NAT将所收到的数据包的端口号和公用IP地址转换为客户机的端口号和内部网络使用的专用IP地址并转发给客户机。

3.NAT的配置

(1)静态NAT:将内部地址和外部地址进行一对一的转换。这种方法要求申请到的合法IP地址足够多,可以与内部IP地址一一对应。静态NAT一般用于那些需要固定的合法IP地址的主机,比如Web服务器、FTP服务器、

配置步骤:

(1)定义内部源地址静态转换关系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local-address global-address(2)定义接口连接内部网络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3)定义接口连接外部网络Router(config)# ip nat outside示例实现: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1 201.1.1.1Router(config)# int e0/1Router(config-if)# in nat insideRouter(config)# int s0/1Router(config-if)# in nat outside

(2)动态NAT

将多个合法IP地址统一的组织起来,构成一个IP地址池,当有主机需要访问外网时,就分配一个合法IP地址与内部地址进行转换,当主机用完后,就归还该地址。对于NAT池,如果同时联网用户太多,可能出现地址耗尽的问题

配置步骤:(1)定义全局IP地址池Router(config)# ip nat pool address-pool start-address end-address {network mask | prefix-length prefix-length }(2)定义访问控制列表,只有匹配该列表的地址才能转换Router(config)# access-list access-list-number permit ip-address wildcard(3)定义内部源地址动态转换关系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access-list-number pool address-pool(4)定义接口连接内部网络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5)定义接口连接外部网络Router(config)# ip nat outside示例实现:Router(config)# ip nat pool to_internet 201.1.1.1 201.1.1.2 netmask 255.255.255.0Router(config)# 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 0.0.0.255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to_internetRouter(config)# int e0/1Router(config-if)# in nat inside  设置端口为入端口Router(config)# int s0/1Router(config-if)# in nat outside  设置端口为出端口

(3)PAT(端口NAT)

使用端口多路复用技术,将多个内部地址映射为一个合法地址,用不同的端口号区分各个内部地址。这种方法只需要一个合法IP地址。路由器支持的PAT会话数是有限制的,所以使用PAT的局域网,其网络的规模不应该太大。

在端口复用技术中,用端口区分的不是一台主机,而是一个网络连接(会话),当一台主机同时建立了多个会话时,它的每个会话会占用一个端口映射。理论上讲,一个IP地址可以映射约65000个会话,但实际的路由器往往只支持几千个会话(Cisco支持约4000个),

配置步骤:(1)定义访问控制列表,只有匹配该列表的地址才能转换Router(config)# access-list access-list-number permit ip-address wildcard(2)定义内部源地址复用转换关系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access-list-number interface interface-number overloadIp nat in s l [acl号] in f0/1 o(3)定义接口连接内部网络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4)定义接口连接外部网络Router(config)# ip nat outside示例实现:Router(config)# 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 0.0.0.255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interface s0/1 overloadRouter(config)# int e0/1Router(config-if)# in nat insideRouter(config)# int s0/1Router(config-if)# in nat outside

小结:

动态地址转换:
例:把ACL1 和F0/1接口进行 地址转换 
R1(config)#ip nat in source l 1 in f0/1 overload   例:创建名字为123的pool地址池,地址池范围为192.168.10.10-192.168.20.20/24
R1(config)#ip nat in s l 10 pool 123 overload 
R1(config)#ip nat pool 123 192.168.10.10 192.168.20.20 netmask 255.255.255.0静态地址转换:
是内部地址和外部地址进行一对一的转换的,一般用于FTP或者Web服务器上面的
R1(config)#ip nat in source static 192.168.10.10 202.10.10.10 

每日一言: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这篇关于Cisco Packet Tracer思科模拟器中利用动态NAPT实现局域网访问Internet (动态地址转换)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92404

相关文章

Flutter实现文字镂空效果的详细步骤

《Flutter实现文字镂空效果的详细步骤》: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Flutter实现文字镂空效果,包括创建基础应用结构、实现自定义绘制器、构建UI界面以及实现颜色选择按钮等步骤,并详细解析了混合模... 目录引言实现原理开始实现步骤1:创建基础应用结构步骤2:创建主屏幕步骤3:实现自定义绘制器步骤4:构建U

SpringBoot中四种AOP实战应用场景及代码实现

《SpringBoot中四种AOP实战应用场景及代码实现》面向切面编程(AOP)是Spring框架的核心功能之一,它通过预编译和运行期动态代理实现程序功能的统一维护,在SpringBoot应用中,AO... 目录引言场景一:日志记录与性能监控业务需求实现方案使用示例扩展:MDC实现请求跟踪场景二:权限控制与

Android实现定时任务的几种方式汇总(附源码)

《Android实现定时任务的几种方式汇总(附源码)》在Android应用中,定时任务(ScheduledTask)的需求几乎无处不在:从定时刷新数据、定时备份、定时推送通知,到夜间静默下载、循环执行... 目录一、项目介绍1. 背景与意义二、相关基础知识与系统约束三、方案一:Handler.postDel

慢sql提前分析预警和动态sql替换-Mybatis-SQL

《慢sql提前分析预警和动态sql替换-Mybatis-SQL》为防止慢SQL问题而开发的MyBatis组件,该组件能够在开发、测试阶段自动分析SQL语句,并在出现慢SQL问题时通过Ducc配置实现动... 目录背景解决思路开源方案调研设计方案详细设计使用方法1、引入依赖jar包2、配置组件XML3、核心配

使用Python实现IP地址和端口状态检测与监控

《使用Python实现IP地址和端口状态检测与监控》在网络运维和服务器管理中,IP地址和端口的可用性监控是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基础需求,本文将带你用Python从零打造一个高可用IP监控系统,感兴趣的小伙... 目录概述:为什么需要IP监控系统使用步骤说明1. 环境准备2. 系统部署3. 核心功能配置系统效果展

Java controller接口出入参时间序列化转换操作方法(两种)

《Javacontroller接口出入参时间序列化转换操作方法(两种)》:本文主要介绍Javacontroller接口出入参时间序列化转换操作方法,本文给大家列举两种简单方法,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 目录方式一、使用注解方式二、统一配置场景:在controller编写的接口,在前后端交互过程中一般都会涉及

Python实现微信自动锁定工具

《Python实现微信自动锁定工具》在数字化办公时代,微信已成为职场沟通的重要工具,但临时离开时忘记锁屏可能导致敏感信息泄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使用Python打造一个微信自动锁定工具吧... 目录引言:当微信隐私遇到自动化守护效果展示核心功能全景图技术亮点深度解析1. 无操作检测引擎2. 微信路径智能获

Python中pywin32 常用窗口操作的实现

《Python中pywin32常用窗口操作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中pywin32常用窗口操作的实现,pywin32主要的作用是供Python开发者快速调用WindowsAPI的一个... 目录获取窗口句柄获取最前端窗口句柄获取指定坐标处的窗口根据窗口的完整标题匹配获取句柄根据窗口的类别匹配获取句

在 Spring Boot 中实现异常处理最佳实践

《在SpringBoot中实现异常处理最佳实践》本文介绍如何在SpringBoot中实现异常处理,涵盖核心概念、实现方法、与先前查询的集成、性能分析、常见问题和最佳实践,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一、Spring Boot 异常处理的背景与核心概念1.1 为什么需要异常处理?1.2 Spring B

Python位移操作和位运算的实现示例

《Python位移操作和位运算的实现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位移操作和位运算的实现示例,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 目录1. 位移操作1.1 左移操作 (<<)1.2 右移操作 (>>)注意事项:2. 位运算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