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

2023-10-23 16:41

本文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2. 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CMA实验系统一套,USB线一根,排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的原理如图1-1所示。

运算器内部含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为算术、逻辑和移位运算部件,要处理的数据存于暂存器A和暂存器B,三个部件同时接受来自A和B的数据,各部件对操作数进行何种运算由控制信号S3…S0和CN来决定,任何时候,多路选择开关只选择三部件中一个部件的结果作为ALU的输出。如果是影响进位的运算,还将置进位标志FC,在运算结果输出前,置ALU零标志。

 

                   395c6ea351da4a50933ab0b0756652be.png

 

1-1  运算器原理图

运算器部件由一片CPLD实现。ALU的输入和输出通过三态门74LS245连到CPU内总线上,另外还有指示灯标明进位标志FC和零标志FZ。(请注意:实验箱上凡是印标注有马蹄形标记‘  ’,表示这两根排针之间是连通的)。图中除T4和CLR,其余信号均来自于ALU单元的排线座,实验箱中所有单元的T1、T2、T3、T4都连接至控制总线单元的T1、T2、T3、T4,CLR都连接至CON单元的CLR按钮。T4由时序单元的TS4提供(时序单元的介绍见附录二),其余控制信号均由CON单元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模拟给出。控制信号中除T4为脉冲信号外,其余均为电平信号,其中ALU_B为低有效,其余为高有效。

ALU和外围电路的连接如图1-2所示,图中的小方框代表排针座。

运算器的逻辑功能表如表1-1所示,其中S3 S2 S1 S0 CN为控制信号,FC为进位标志,FZ为运算器零标志,表中功能栏内的FC、FZ表示当前运算会影响到该标志。

978d7ce943104f96b0b9b5f22acd250c.png

 

 

图1-2  ALU和外围电路连接原理图

表1-1  运算器逻辑功能表

运算类型

S3 S2 S1 S0 

CN

 

逻辑运算

0000

X

F=A(直通)

0001

X

F=B(直通)

0010

X

F=AB                                   (FZ)

0011

X

F=A+B                                  (FZ)

0100

X

F=/A                                    (FZ)

移位运算

0101

X

F=A不带进位循环右移B(取低3位)位    (FZ)

0110

0

F=A逻辑右移一位                        (FZ)

1

F=A带进位循环右移一位              (FC,FZ)

0111

0

F=A逻辑左移一位                        (FZ)

1

F=A带进位循环左移一位              (FC,FZ)

算术运算

1000

X

置FC=CN                               (FC)

1001

X

F=A加B                            (FC,FZ)

1010

X

F=A加B加FC                       (FC,FZ)

1011

X

F=A减B                            (FC,FZ)

1100

X

F=A减1                             (FC,FZ)

1101

X

F=A加1                             (FC,FZ)

1110

X

(保留)

1111

X

(保留)

*表中“X”为任意态,下同

四、实验连线

1. 按图1-3连接实验电路,并检查无误。图中将用户需要连接的信号用圆圈标明(其它实验相同)。

         6100cb74a8fe46a9bb2f3170028e6183.png

 

图1-3  实验接线图

2. 将时序与操作台单元的开关KK2置为‘单拍’档,开关KK1、KK3置为‘运行’档。

3. 打开电源开关,如果听到有‘嘀’报警声,说明有总线竞争现象,应关闭电源,重新检查接线,直到错误排除。然后按动CON单元的CLR按钮,将运算器的A、B和FC、FZ清零。

4. 用一根USB线连接PC机和实验箱。

五、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用输入开关向暂存器A置数。

① 拨动CON单元的SD27…SD20数据开关,形成二进制数01100101(或其它数值),数据显示亮为‘1’,灭为‘0’。

② 置LDA=1,LDB=0,连续按动时序单元的ST按钮,产生一个T4上沿,则将二进制数01100101置入暂存器A中,暂存器A的值通过ALU单元的A7…A0八位LED灯显示。

2.用输入开关向暂存器B置数。

  ① 拨动CON单元的SD27…SD20数据开关,形成二进制数10100111(或其它数值)。

  ② 置LDA=0,LDB=1,连续按动时序单元的ST按钮,产生一个T4上沿,则将二进制数10100111置入暂存器B中,暂存器B的值通过ALU单元的B7…B0八位LED灯显示。                         

3.改变运算器的功能设置,观察运算器的输出。

在给定暂存器A、B的情况下,置ALU_B=0、LDA=0、LDB=0,然后按表1-1改变运算器的功能设置即S3、S2、S1、S0和Cn的数值(状态),并观察数据总线LED显示灯显示的结果,填入运算结果表1-2中。并与运算器逻辑功能表1-1的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

4.通过软件中的数据通路图来观测实验结果

如果实验箱和PC联机,则可通过软件中的数据通路图来观测实验结果。     

表1-2  运算结果表

运算类型

A

B

S3 S2 S1 S0

CN

F理论值

F实测值

FC

FZ

逻辑运算

65

A7

0  0  0  0

X

01100101

01100101

0

0

65

A7

0  0  0  1

X

10100111

10100111

0

0

65

A7

0  0  1  0

X

00100101

00100101

0

0

65

A7

0  0  1  1

X

11100111

11100111

0

0

65

A7

0  1  0  0

X

10011010

10011010

0

0

移位运算

65

A7

0  1  0  1

X

11001010

11001010

0

0

65

65

A7

A7

0  1  1  0

0

11001010

11001010

0

0

1

00110010

00110010

0

0

65

65

A7

A7

0  1  1  1

0

10110010

10110010

1

0

1

11001010

11001010

1

0

算术运算

65

A7

1  0  0  0

X

11001010

11001010

0

0

65

A7

1  0  0  1

X

01100101

01100101

1

0

65

65

A7

A7

1  0  1  0(FC=0)

X

00000011

00000011

0

0

1  0  1  0(FC=1)

X

00001100

00001100

1

0

65

A7

1  0  1  1

X

00001101

00001101

1

0

65

A7

1  1  0  0

X

10111110

10111110

1

0

65

A7

1  1  0  1

X

01100100

01100100

0

0

 

六、思考题

1.CON 单元的控制信号 LDA 和 S0 有区别吗?

 

是有区别的。LDA是将地址单元中的数据内容加载到累加器中,而S0是将累加器中的数据内容送给地址单元。

 LDA 和 S0 是两个不同的控制信号。LDA(Load A)通常用于指示将数据加载到寄存器 A,而 S0 是一个更通用的控制信号,它可以用于控制多个操作,如选择输入或输出设备、控制数据传输方向等。具体的功能取决于电路设计和上下文。

 

2.实验电路中数据开关设置的数据可以同时送暂存器 A 和 B 两个寄存器吗?如果可以,该如

何操作?

 

可以同时送到A和B寄存器。需要在数据开关的控制下,将数据同时送到A和B寄存器中

a. 将数据开关设置为所需的数据值。
b. 为寄存器 A 和 B 同时提供一个加载信号(例如,将 LDA 和 LDB 信号设置为高电平)。
c. 在适当的时钟边沿(例如上升沿或下降沿),数据将同时加载到寄存器 A 和 B。

 

七、实验分析和心得体会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要学会看懂电路的每个单元代表的区域名称,接着要学会看懂电路图以及按着步骤一步一步来,实验要完整无误的进行,确保实验接线图连接的正确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在进行实验时数据通路的流向以及数据的准确性,从而达到实验目的。并且要在实验过程中理解每一步骤的原因,也加强自己的理解性和掌握程度。

 

这篇关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69106

相关文章

从原理到实战深入理解Java 断言assert

《从原理到实战深入理解Java断言assert》本文深入解析Java断言机制,涵盖语法、工作原理、启用方式及与异常的区别,推荐用于开发阶段的条件检查与状态验证,并强调生产环境应使用参数验证工具类替代... 目录深入理解 Java 断言(assert):从原理到实战引言:为什么需要断言?一、断言基础1.1 语

MySQL中的表连接原理分析

《MySQL中的表连接原理分析》:本文主要介绍MySQL中的表连接原理分析,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背景2、环境3、表连接原理【1】驱动表和被驱动表【2】内连接【3】外连接【4编程】嵌套循环连接【5】join buffer4、总结1、背景

深度解析Spring AOP @Aspect 原理、实战与最佳实践教程

《深度解析SpringAOP@Aspect原理、实战与最佳实践教程》文章系统讲解了SpringAOP核心概念、实现方式及原理,涵盖横切关注点分离、代理机制(JDK/CGLIB)、切入点类型、性能... 目录1. @ASPect 核心概念1.1 AOP 编程范式1.2 @Aspect 关键特性2. 完整代码实

Java Stream的distinct去重原理分析

《JavaStream的distinct去重原理分析》Javastream中的distinct方法用于去除流中的重复元素,它返回一个包含过滤后唯一元素的新流,该方法会根据元素的hashcode和eq... 目录一、distinct 的基础用法与核心特性二、distinct 的底层实现原理1. 顺序流中的去重

Spring @Scheduled注解及工作原理

《Spring@Scheduled注解及工作原理》Spring的@Scheduled注解用于标记定时任务,无需额外库,需配置@EnableScheduling,设置fixedRate、fixedDe... 目录1.@Scheduled注解定义2.配置 @Scheduled2.1 开启定时任务支持2.2 创建

Spring Boot 实现 IP 限流的原理、实践与利弊解析

《SpringBoot实现IP限流的原理、实践与利弊解析》在SpringBoot中实现IP限流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本文给大家介绍SpringBoot实现IP限... 目录一、引言二、IP 限流原理2.1 令牌桶算法2.2 漏桶算法三、使用场景3.1 防止恶意攻击3.2 控制资源

Python中使用uv创建环境及原理举例详解

《Python中使用uv创建环境及原理举例详解》uv是Astral团队开发的高性能Python工具,整合包管理、虚拟环境、Python版本控制等功能,: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中使用uv创建环境及... 目录一、uv工具简介核心特点:二、安装uv1. 通过pip安装2. 通过脚本安装验证安装:配置镜像源(可

Mysql的主从同步/复制的原理分析

《Mysql的主从同步/复制的原理分析》:本文主要介绍Mysql的主从同步/复制的原理分析,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为什么要主从同步?mysql主从同步架构有哪些?Mysql主从复制的原理/整体流程级联复制架构为什么好?Mysql主从复制注意

Nacos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的底层原理全面解读

《Nacos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的底层原理全面解读》:本文主要介绍Nacos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的底层原理的全面解读,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临时实例和永久实例为什么 Nacos 要将服务实例分为临时实例和永久实例?1.x 版本和2.x版本的区别

apache的commons-pool2原理与使用实践记录

《apache的commons-pool2原理与使用实践记录》ApacheCommonsPool2是一个高效的对象池化框架,通过复用昂贵资源(如数据库连接、线程、网络连接)优化系统性能,这篇文章主... 目录一、核心原理与组件二、使用步骤详解(以数据库连接池为例)三、高级配置与优化四、典型应用场景五、注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