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训练时间不同_26秒单GPU训练CIFAR10,Jeff Dean也点赞的深度学习优化技巧

本文主要是介绍epoch训练时间不同_26秒单GPU训练CIFAR10,Jeff Dean也点赞的深度学习优化技巧,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选自myrtle.ai

机器之心编译 机器之心编辑部
26 秒内用 ResNet 训练 CIFAR10?一块 GPU 也能这么干。近日,myrtle.ai 科学家 David Page 提出了一大堆针对数据预处理、模型架构、训练和测试方面的优化方法,有了它们,加速训练你也可以。
运行速度和算力一直是制约深度学习模型发展的瓶颈。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如何能够进一步提升模型的训练和推断速度,并减少对硬件性能的依赖。今日,一位名为 David Page 的 myrtle.ai 科学家和他的团队对 ResNet 训练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将在单 GPU 上训练 CIFAR10 数据集并达到 94% 准确率所需的时间减少到了 26 秒,比 DAWNBench 排行榜现在的第一名高了 10 秒以上。这一项目获得了 Jeff Dean 的点赞。

2d9497038e67829be52dbc278c5702a0.png

myrtle.ai 研究科学家 David Page 的推特,获得了 Jeff Dean 的点赞。
  • colab地址:https://colab.research.google.com/github/davidcpage/cifar10-fast/blob/master/bag_of_tricks.ipynb

  • 博客地址:https://myrtle.ai/how-to-train-your-resnet-8-bag-of-tricks/

DAWNBench 是斯坦福大学提出的一个基准测试,用于衡量端到端深度学习训练和推断的运行时间和。计算时间和消耗是构建深度学习模型中重要的问题,因此提出这一测试的科学家希望能够提供量化评价模型训练时间、训练消耗、推断延迟时间和推断消耗的开支的方法。并根据不同的优化策略、模型架构、软件框架和硬件等指标来进行测算。

5d2016a21ba10a52b619ab5223d8dec9.png

以上为目前的 DAWNBechmark,排名最高的模型用时 37 秒。 在经过一系列的调优之后,研究者的单 GPU 实现超越了顶级的多 GPU 的训练和推断速度,相比于最初在单 GPU 的 SOTA 水平上实现了 10 倍的改进。现在,研究者已经把时间降至 26 秒了,而目前排名最高的模型训练 CIFAR10 数据集需要 37 秒。 作者表示,他们此次发布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用于测试新技术、经过良好调整的基线,允许用户在几分钟内在单个 GPU 上完成统计上数量显著的训练。 既然训练只需要 26 秒,那么中间肯定会有一系列操作来降低训练时间。作者在技术博客中公开并分析了这些技巧。每当使用一个,训练的所需的 Epoch 数量就可以减少,在保证准确率为 94% 的情况下,研究者一步步减少了所需的 Epoch 数量,使得模型的训练速度逐渐上升。 以下为每个方法使用后训练花费的时间。随着应用的方法越来越多,达到 94% 测试准确率的训练时间也越来越短。
  • GPU 上进行数据预处理 (70s)

  • 更换最大池化顺序 (64s)

  • 标签平滑化 (59s)

  • 使用 CELU 激活函数 (52s)

  • 幽灵批归一化 (46s)

  • 固定批归一化的缩放 (43s)

  • 输入 patch 白化 (36s)

  • 指数移动平均时间 (34s)

  • 测试状态增强 (26s)

26 秒训练的 ResNet 效果怎么样

既然单块 GPU 下训练速度快了这么多,那么效果是不是同样优秀?研究者表示,如果这些技巧能同时强化验证准确度,那么这表示他们也能用来加速更通用的 ImageNet。 研究者经过一些调参,并从 24 个 Epoch 到 100 个 Epoch 同时测试了基线模型与实验模型。最终每一次实验都做了 5 组,并得到以下训练曲线:

38860383f0681fdcf103445b04f5cd4f.png

3980ba6b76b4497571c271394a320b35.png 由于 DAWNBench 只需要准确度达到 94% 就可以了,因此 26 秒训练的模型已经达到了要求。此外,研究者 9 层的 ResNet 运行 80 个 Epoch 后能达到 96.1%,而且他们还没有进行更多的优化。当然,26 秒只是训练 10 个 Epoch 的时间。研究人员表示,如果继续训练到 70 个 Epoch,那么准确率还能增加到 96%。 下文为每一个优化技巧的介绍和带来的速度提升。 在 GPU 上进行数据预处理(70 秒) 研究者首先进行了一些代码优化的工作。根据早期的提交结果日志显示,他们在数据预处理上浪费了 3 秒钟的时间。 而将整个数据集(以 uint8 的格式)移动到 GPU 花费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40ms),而且 GPU 完成整个预处理工作甚至更快(15ms)。所以主要的时间消耗在了将处理过的数据集移动回 CPU,这一过程消耗了半秒钟。 因此,尽管之前提升被浪费掉的 3 秒是个进步,但是还是有另外的提升空间。这是因为数据在分批和增强后依然会重新被传回 GPU 上,导致每个 Epoch 都会有些延迟。研究人员认为,他们需要在 GPU 上进行数据增强方面的操作,用于跳过数据传递的步骤。 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需要谨慎操作。研究者的操作非常简单,只需要 35 行代码(不依赖 Pytorch DataLoaders)。以下为一些随机图像增强的结果。

f3487102d8b123a9d9f459ef3d37f863.png

相比以前提供的结果,如果将数据预处理放到 GPU 上,那么总体训练时间可以降到 70 秒以内,相当于让 18 年提交的结果前进了两位。 调整最大池化层(64 秒) 最大池化往往在激活函数(如 ReLU)的后面进行。但是如果首先进行池化会更高效。在一个卷积-池化块中,研究者调换了激活函数和池化的顺序。 f89e632e797acbd2d226d1d42b78f8c8.png 改变这一顺序在 24 个 Epoch 训练时间中减少了 3 秒的时间,而且不改变网络计算的所有函数。进一步的,研究人员尝试将池化放在卷积层之后,进一步提升了运算效率。但是由于这样会影响网络的结构,也会造成准确率的降低。 847de85540c5111774f2d076f8494278.png 尽管准确率降低,但最多只需要训练一个 Epoch 就能达到这个准确率。因此适当减少准确率,减少 Epoch 的情况下,总体上能够降低训练时间。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这样减少了 5 秒的训练时间,使得训练时间减少到了 64s,相当于目前排行榜的第三位了。 标签平滑化(59 秒) 标签平滑化是一个很成熟的方法,用于提升训练速度和神经网络在分类问题上的泛化能力。这个方法包括将 one-hot 目标概率和分类标签在交叉熵损失中的均匀分布混合。 e33c6e9f0d8e69ffc2b9c56915664595.png 测试准确率提升到了 94.2%(50 次运行的平均值)。而减少了 Epoch 的数量后,训练 23 个 Epoch 的准确率就达到了 94.1%,但是训练时间降到了 1 分钟以下。 CELU 激活函数(52 秒) 研究人员希望优化过程能够更好,因此他们使用了一个更为平滑的激活函数,而不是像 ReLU 这样过渡不够平滑的函数。这样可能会帮助模型提升泛化能力.。 在这里研究人员使用了 CELU(Continuously Differentiable Exponential Linear Unit)作为平滑的激活函数,而且 PyTorch 有相应的实现。 9727facd3b032602587fc40886986d7a.png 这样提升了模型的测试准确率,达到了 94.3%。使得模型进一步地减少了 3 个训练 Epoch,并在 20 个 Epcoh 的时间中(52 秒)达到了 94.1% 的准确率。 「幽灵」批归一化(46 秒) 批归一化(BN)似乎在批量大小为 32 的时候效果最好,而研究者的批大小为 512。此外,如果不想严重影响训练效果,那么他们就不能降低批量大小。因此,研究者将批归一化独立地应用到各批量数据的子集中。这一技术,就被称之为「幽灵」批归一化,它通常用于分布式训练中,但如果单节点运算的批量数据太大,那么也能用这样的技术。 该方法在到 20 个 Epoch 能达到 94.2% 的测试准确率。因为训练变得更加短,提升学习率对最终的效果应该是有帮助的。如果研究者将最大学习率增大 50%,他们能实现 94.1% 的准确率,且还只需要 18 个 Epoch,这样训练时间也降低到了 46 秒。 固定批归一化的缩放(43 秒) 如果批归一化的通道缩放尺寸有很大变化,这可能会减少有效的通道数量。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参数在训练中的动态变化:

c82522fd1f0be3a3f5e237a556259d41.png

157ea585550301f0a891f287f895368b.png 这两张图展示了很多信息,但比较重要的是缩放尺寸(scale)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表明它不怎么学习,很大程度上都是根据权重衰减的控制来更新。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固定这些变量,采用常数 1/4 来代替它,其中 1/4 表示训练中间点的均值。 最后,研究者根据增加的准确率将 Epoch 数量降低到 17,新的测试准确率还保持在 94.1%。现在,该模型已经超过了排名第二的 BaiduNet9P,它的训练时间只需要 43 秒。 输入 patch 白化 控制内层的协方差、利用批归一化的白化版本可能有所帮助,但需要额外的计算和艰难的实现工作。因此,研究者着眼于输入层上较为简单的问题。 d3f1eb561d7f0b6618123d56cc66fb91.png 17 个 epoch 之后,测试准确率跃升至 94.4%,使得训练时间可以缩短 2 个 epoch。15 个 epoch 在 39 秒内将准确率提升至 94.1%。 如果进一步将最大学习率提升 50% 左右,同时将裁剪增强从 8×8 降到 5×5,以弥补高学习率带来的额外正则化,我们可以再缩减一个 epoch,在 36 秒内实现 94.1% 的测试准确率。 指数移动平均操作(34 秒) 为了提高准确率,研究者每 5 个 batch 更新一次移动平均时间,因为他们发现,即使更新地更加频繁,准确率也没有什么提升。他们需要选择一个新的学习率计划,越接近训练结束,学习率越高,同时动量参数也会采用指数移动平均操作。 测试准确率提升到了 94.3%,因此可以进一步缩减 epoch。13 个 epoch 训练使得模型的测试准确率达到了 94.1%,训练时间低于 34s,比该系列开始时的单 GPU 水平提高了 10 倍。 降低测试时间(26 秒) 前面主要都是降低训练时间,但最后的测试过程也能做进一步的优化而降低所需时间。这里,研究者主要应用了测试状态增强(Test-time augmentation,TTA)。 为了与当前 DAWNBench 提交数值保持一致,研究者将这一技术限制在仅进行水平翻转的操作上,并找到了准确率和推断消耗中间的平衡点。在现有的网络和 13 个 Epoch 的训练下,测试准确率达到了 94.6%。 因此研究人员移除了对剩余数据的增强操作,因为这是针对训练而非测试步骤的,因此他们将训练减少到了 10 个 epoch,而且在 26 秒钟达到了测试状态增强准确率——94.1%。

abd7de620e530fc71e7ed60decf08e88.png

WAIC 2019 开发者日将于 8 月 31 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包含 1 个主单元、4 个分单元、黑客马拉松比赛和开发者诊所互动区。

届时,全球顶尖 AI 专家、技术大牛、知名企业代表以及数千名开发者将齐聚上海,围绕人工智能前沿理论技术和开发实践进行分享与解读。

点击,立即报名。

71b9a46179e382732fb7865b0f621044.png

这篇关于epoch训练时间不同_26秒单GPU训练CIFAR10,Jeff Dean也点赞的深度学习优化技巧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59683

相关文章

go中的时间处理过程

《go中的时间处理过程》:本文主要介绍go中的时间处理过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 获取当前时间2 获取当前时间戳3 获取当前时间的字符串格式4 相互转化4.1 时间戳转时间字符串 (int64 > string)4.2 时间字符串转时间

深度解析Java DTO(最新推荐)

《深度解析JavaDTO(最新推荐)》DTO(DataTransferObject)是一种用于在不同层(如Controller层、Service层)之间传输数据的对象设计模式,其核心目的是封装数据,... 目录一、什么是DTO?DTO的核心特点:二、为什么需要DTO?(对比Entity)三、实际应用场景解析

深度解析Java项目中包和包之间的联系

《深度解析Java项目中包和包之间的联系》文章浏览阅读850次,点赞13次,收藏8次。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分层架构中的几个关键包:DTO、Controller、Service和Mapper。_jav... 目录前言一、各大包1.DTO1.1、DTO的核心用途1.2. DTO与实体类(Entity)的区别1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本文解析了雪花算法的原理、Java实现及生产实践,涵盖ID结构、位运算技巧、时钟回拨处理、WorkerId分配等关键点,并探讨了百度UidGen... 目录一、雪花算法核心原理1.1 算法起源1.2 ID结构详解1.3 核心特性二、Java实现解析2.

MyBatisPlus如何优化千万级数据的CRUD

《MyBatisPlus如何优化千万级数据的CRUD》最近负责的一个项目,数据库表量级破千万,每次执行CRUD都像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引起数据库报警,本文就结合这个项目的实战经验,聊聊MyBatisPl... 目录背景一、MyBATis Plus 简介二、千万级数据的挑战三、优化 CRUD 的关键策略1. 查

Golang如何对cron进行二次封装实现指定时间执行定时任务

《Golang如何对cron进行二次封装实现指定时间执行定时任务》:本文主要介绍Golang如何对cron进行二次封装实现指定时间执行定时任务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 目录背景cron库下载代码示例【1】结构体定义【2】定时任务开启【3】使用示例【4】控制台输出总结背景

深度解析Python装饰器常见用法与进阶技巧

《深度解析Python装饰器常见用法与进阶技巧》Python装饰器(Decorator)是提升代码可读性与复用性的强大工具,本文将深入解析Python装饰器的原理,常见用法,进阶技巧与最佳实践,希望可... 目录装饰器的基本原理函数装饰器的常见用法带参数的装饰器类装饰器与方法装饰器装饰器的嵌套与组合进阶技巧

深度解析Spring Boot拦截器Interceptor与过滤器Filter的区别与实战指南

《深度解析SpringBoot拦截器Interceptor与过滤器Filter的区别与实战指南》本文深度解析SpringBoot中拦截器与过滤器的区别,涵盖执行顺序、依赖关系、异常处理等核心差异,并... 目录Spring Boot拦截器(Interceptor)与过滤器(Filter)深度解析:区别、实现

Python中Tensorflow无法调用GPU问题的解决方法

《Python中Tensorflow无法调用GPU问题的解决方法》文章详解如何解决TensorFlow在Windows无法识别GPU的问题,需降级至2.10版本,安装匹配CUDA11.2和cuDNN... 当用以下代码查看GPU数量时,gpuspython返回的是一个空列表,说明tensorflow没有找到

深度解析Spring AOP @Aspect 原理、实战与最佳实践教程

《深度解析SpringAOP@Aspect原理、实战与最佳实践教程》文章系统讲解了SpringAOP核心概念、实现方式及原理,涵盖横切关注点分离、代理机制(JDK/CGLIB)、切入点类型、性能... 目录1. @ASPect 核心概念1.1 AOP 编程范式1.2 @Aspect 关键特性2. 完整代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