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outInflater.inflate的用法总结

2023-10-20 02:58

本文主要是介绍LayoutInflater.inflate的用法总结,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LayoutInflater.inflate的用法总结

1、inflate是Android开发中经常使用到的将布局作为一个view而引进的一个方法。我们知道inflate具有两个可以使用重载方法,他们的方法签名分别是:

inflate(int resource, ViewGroup root)
inflate(int resource, ViewGroup root, boolean attachToRoot)

第一个参数指向的是你想要引进的布局资源ID。第二个参数表示该布局的大小限制在root这个Viewgroup中。第三个参数则表示是否将root作为该布局的Viewgroup。true表示该布局是附着在root中的,false表示该布局不附着在root中。

2、在Android开发当中,我们经常使用如下的方法引进一个布局:

inflate(resource, null);

虽然这样做在很多情况下都没什么错误,但是还是有一些情况,如果将null作为第二个参数传递过去,会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

适配器Adapter是最常见的使用inflate的例子。那么我们看看下面的代码,先预估一下它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item_row.xml:

<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android:layout_height="100dp"android:gravity="center_vertical"android:orientation="horizontal">
<TextViewandroid:id="@+id/text1"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android:paddingRight="15dp"android:text="Text1" />
</LinearLayout>

main.xml:

<Relative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ListViewandroid:id="@+id/listview"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RelativeLayout>

MainActivity.java:

package com.example.runningh.myapplication;import android.support.v7.app.AppCompat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view.Menu;
import android.view.MenuItem;
import android.view.View;
import android.view.ViewGroup;
import android.widget.BaseAdapter;
import android.widget.ListView;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Override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ListView listview = (ListView) findViewById(R.id.listview);MyAdapter adapter = new MyAdapter();listview.setAdapter(adapter);}class MyAdapter extends BaseAdapter {@Overridepublic int getCount() {return 10;}@Overridepublic Object getItem(int position) {return null;}@Overridepublic long getItemId(int position) {return 0;}@Overridepublic View getView(int position, View convertView, ViewGroup parent) {if (convertView == null) {convertView = MainActivity.this.getLayoutInflater().inflate(R.layout.item_row, null);}return convertView;}}
}

如果你将null作为第二个参数传递过去,得到的效果就是下面这样子的:

这里写图片描述
看一下好像没有什么不对啊,但是仔细地看一下你就会发现我们在item_row.xml中设定的布局高度明明是100dp啊,为什么现在给我们的第一感觉这个100dp被wrap_content代替了呢?好,那我们将参数修改一下看看100dp的效果会不会出现。将MainActivity.java中getView方法作如下修改:

convertView = MainActivity.this.getLayoutInflater().inflate(R.layout.item_row, parent, false);

这里写图片描述

经过参数的修改后,我们终于看到了100dp的效果了。下面这张图和上面那张图明显不一样吧。到底是什么原因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

3、在我们将null作为第二个参数时,即表明inflate中的第一个参数传递进来的布局没有可以参考的parent viewGroup,那么这就相当于告诉系统说我不知道该布局的parent viewGroup是谁。但是我们知道该布局中的根元素的宽度和高度(LayoutParams)是根据该布局所处的parent viewGroup来决定的。所以当我们将null作为parent viewGroup时,那么系统就会为我们默认生成一个LayoutParams,通过generateDefaultLayoutParams 来生成。我们去看一下generateDefaultLayoutParams的实现:

protected LayoutParams generateDefaultLayoutParams() {return new LayoutParams(LayoutParams.WRAP_CONTENT, LayoutParams.WRAP_CONTENT);
}

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上面第一种情况的效果是怎么出现的。就是因为我们在inflate中将null作为parent viewGroup传递过去,而系统找不到相应的parent viewGroup时,便使用generateDefaultLayoutParams对布局中的根元素的宽度和高度都设置成了wrap_content。

4、通过上述实验,我们总结一下LayoutInflate.inflate的使用方法。

  • 在使用inflate的时候,如果方法中有可以viewGroup,我们尽量去使用inflate(resource, parent, false)或者inflate(resource, parent, true)去替换inflate(resource, null)。例如在Fragment的onCreateView或者在Adapter的getView方法中都可以这样使用。
  • 如果方法中没有viewGroup时,有时候我们会将当前Activity所处的viewGroup作为参数传递过去,这要根据实际的功能来决定。
  •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你创建一个AlertDialog时,我们是不必将任何viewGroup传递过去的,这个时候你可以使用inflate(resource, null)是完全没问题的。因为AlertDialog会重写任何的LayoutParams为match_parent,这个时候的viewGroup的意义就没有那么明显了。通过查看源码AlertController的setupContent方法可有看到contentPanel.addView的确是将content的LayoutParams设置成了LinearLayout.LayoutParams(MATCH_PARENT, MATCH_PARENT))

这篇关于LayoutInflater.inflate的用法总结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44138

相关文章

全面解析Golang 中的 Gorilla CORS 中间件正确用法

《全面解析Golang中的GorillaCORS中间件正确用法》Golang中使用gorilla/mux路由器配合rs/cors中间件库可以优雅地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很多人刚开始使用时会遇到配... 目录如何让 golang 中的 Gorilla CORS 中间件正确工作一、基础依赖二、错误用法(很多人一开

Java Stream流之GroupBy的用法及应用场景

《JavaStream流之GroupBy的用法及应用场景》本教程将详细介绍如何在Java中使用Stream流的groupby方法,包括基本用法和一些常见的实际应用场景,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Java Stream流之GroupBy的用法1. 前言2. 基础概念什么是 GroupBy?Stream

Java Spring的依赖注入理解及@Autowired用法示例详解

《JavaSpring的依赖注入理解及@Autowired用法示例详解》文章介绍了Spring依赖注入(DI)的概念、三种实现方式(构造器、Setter、字段注入),区分了@Autowired(注入... 目录一、什么是依赖注入(DI)?1. 定义2. 举个例子二、依赖注入的几种方式1. 构造器注入(Con

详解MySQL中JSON数据类型用法及与传统JSON字符串对比

《详解MySQL中JSON数据类型用法及与传统JSON字符串对比》MySQL从5.7版本开始引入了JSON数据类型,专门用于存储JSON格式的数据,本文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MySQL中JSON数据类型... 目录前言基本用法jsON数据类型 vs 传统JSON字符串1. 存储方式2. 查询方式对比3. 索引

Spring Boot 与微服务入门实战详细总结

《SpringBoot与微服务入门实战详细总结》本文讲解SpringBoot框架的核心特性如快速构建、自动配置、零XML与微服务架构的定义、演进及优缺点,涵盖开发环境准备和HelloWorld实战... 目录一、Spring Boot 核心概述二、微服务架构详解1. 微服务的定义与演进2. 微服务的优缺点三

全面掌握 SQL 中的 DATEDIFF函数及用法最佳实践

《全面掌握SQL中的DATEDIFF函数及用法最佳实践》本文解析DATEDIFF在不同数据库中的差异,强调其边界计算原理,探讨应用场景及陷阱,推荐根据需求选择TIMESTAMPDIFF或inte... 目录1. 核心概念:DATEDIFF 究竟在计算什么?2. 主流数据库中的 DATEDIFF 实现2.1

MySQL中的LENGTH()函数用法详解与实例分析

《MySQL中的LENGTH()函数用法详解与实例分析》MySQLLENGTH()函数用于计算字符串的字节长度,区别于CHAR_LENGTH()的字符长度,适用于多字节字符集(如UTF-8)的数据验证... 目录1. LENGTH()函数的基本语法2. LENGTH()函数的返回值2.1 示例1:计算字符串

Java中的数组与集合基本用法详解

《Java中的数组与集合基本用法详解》本文介绍了Java数组和集合框架的基础知识,数组部分涵盖了一维、二维及多维数组的声明、初始化、访问与遍历方法,以及Arrays类的常用操作,对Java数组与集合相... 目录一、Java数组基础1.1 数组结构概述1.2 一维数组1.2.1 声明与初始化1.2.2 访问

Java通过驱动包(jar包)连接MySQL数据库的步骤总结及验证方式

《Java通过驱动包(jar包)连接MySQL数据库的步骤总结及验证方式》本文详细介绍如何使用Java通过JDBC连接MySQL数据库,包括下载驱动、配置Eclipse环境、检测数据库连接等关键步骤,... 目录一、下载驱动包二、放jar包三、检测数据库连接JavaJava 如何使用 JDBC 连接 mys

MySQL 中的 CAST 函数详解及常见用法

《MySQL中的CAST函数详解及常见用法》CAST函数是MySQL中用于数据类型转换的重要函数,它允许你将一个值从一种数据类型转换为另一种数据类型,本文给大家介绍MySQL中的CAST... 目录mysql 中的 CAST 函数详解一、基本语法二、支持的数据类型三、常见用法示例1. 字符串转数字2. 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