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多路温控—第五章】接收字节的处理

2023-10-12 20:39

本文主要是介绍【STM32多路温控—第五章】接收字节的处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我们利用上位机对MCU发送指令,意图就是根据发送的指令数值改变其中的参数值,或者执行相关函数。因此接收字节的处理这部分也是值得研究和学习的。

首先对数据结构进行确定。数据类型我们依然可以使用结构体进行定义。

typedef union {char Ch[2]; uint16_t Int;
}Format_UnionTypedef;typedef struct {__IO uint8_t  Code;  	__IO Format_UnionTypedef data[13];//数据帧有13个参数
}MSG_TypeDef;

我们首先定义一个结构体,该结构体里面有两个数据类型,一个是具有13个参数的共同体数组,另一个是一个字节的参数Code,使用来存放帧头,帧尾和校验和。13个参数对应的是要发送的13个16位的温度值,也就是占用两个字节。可以考到这个数据串共占用3+13*2=29个字节。

我们在定义一个共同体,我们再了解一下共同体的区别。

结构体和共用体的区别在于:结构体的各个成员会占用不同的内存,互相之间没有影响;而共用体的所有成员占用同一段内存,修改一个成员会影响其余所有成员。

结构体占用的内存大于等于所有成员占用的内存的总和(成员之间可能会存在缝隙),共用体占用的内存等于最长的成员占用的内存。共用体使用了内存覆盖技术,同一时刻只能保存一个成员的值,如果对新的成员赋值,就会把原来成员的值覆盖掉。

基于上述的数据类型的建成,我们就开始讨论一下对接收和发送数据的编排构建了。

 基于接收数据的处理主要延照如下思路进行,定义一个数组用于存放接收的数据,长度也就是整个指令帧的长度。同时也需要定义一个数组存放发送帧。故在这里需要定义两个数组。

uint8_t  USART_RxBuffer[FRAME_LENTH];//HAL库使用的串口接收缓冲 
uint8_t  sendBuffer[FRAME_LENTH];//应答帧 

校验和函数

uint8_t CheckSum(uint8_t *Ptr,uint8_t Num)
{uint8_t Sum = 0;while(Num--){Sum += *Ptr;Ptr++;}return Sum;
}

输入参数: Ptr:待计算校验和的数据起始地址 , Num:待计算的字节数

CheckSum((uint8_t*)&USART_RxBuffer[FRAME_CHECK_BEGIN],FRAME_CHECK_NUM) 

定义一个指针,就是单纯的uint8-t类型的指针,指向的就是特定的地址,这个地址是接收数据数组的起始校验数据的位置。后面的是计算字节的个数。

接收数据处理

int UART_DataProces(uint8_t *pBuffer)
{if(USART_RxBuffer[0] != FRAME_START){return 0;}if(USART_RxBuffer[FRAME_LENTH-1] == FRAME_END ) // 帧尾正确{/* 判断校验码 */if(CheckSum((uint8_t*)&USART_RxBuffer[FRAME_CHECK_BEGIN],FRAME_CHECK_NUM) != USART_RxBuffer[FRAME_CHECKSUM] ){Msg.Code = NULL;return 0;}else{if(Data_Callback_ == NULL)return 0;else Data_Callback_((uint8_t*)&USART_RxBuffer);  }}      HAL_UART_Receive_IT(&huart3,(uint8_t *)&USART_RxBuffer,FRAME_LENTH); // 重新使能接收中断         return 0;
}

这个函数的首先对帧头进行判断,然后再对数组帧尾位置的帧尾值进行判断。再对校验和进行判断,如果校验和正确,进入数据处理函数,同时处理完重新进入接收中断。

下面说一下数据处理函数void Analyse_Data_Callback(uint8_t *pBuffer)

首先我们要定义这个处理函数的指针,因为这个函数是有形参的,这个形参是一个数组指针,故其指针也应与其一致。

void (*Data_Callback_)(uint8_t *pBuffer)= Analyse_Data_Callback;//定义一个函数指针

因此在调用这个函数时直接调用这个函数指针就直接在这个函数的地址调用了这个函数了。

Data_Callback_((uint8_t*)&USART_RxBuffer);  

void Analyse_Data_Callback(uint8_t *pBuffer)
{__IO uint8_t i = 0 ;__IO uint8_t *Ptr = &USART_RxBuffer[FRAME_CHECK_BEGIN+1];//从指令码后面第一位开始赋值__IO char *Str = &Msg.data[0].Ch[0];             //定义指针StrMsg.Code = USART_RxBuffer[FRAME_CHECK_BEGIN];          //定位指令码位置在数组的第三个,05 34 XX指令码    for(i=0;i<(FRAME_CHECK_NUM-1);i++){*Str++ = *Ptr++ ;}switch(Msg.Code)  //指令码判别{case CODE_RESET:HAL_NVIC_SystemReset(); break;case CODE_ENABLE:switch(Msg.data[0].Int){case 0x0000:pwmchannel_0->Status = Msg.data[1].Int;break;           case 0x0001:pwmchannel_1->Status = Msg.data[1].Int;break;

这个数据处理函数主要实现以下功能,首先定义一个uint8-t类型的指针,这个指针指向的是除去帧头和指令之后的数据。

uint8_t *Ptr = &USART_RxBuffer[FRAME_CHECK_BEGIN+1];

同时再定义一个共同体的指针。

char *Str = &Msg.data[0].Ch[0];

然后进行数据提取,将指令码存入结构体数据中。注意Code的数据类型是uint8-t。

Msg.Code = USART_RxBuffer[FRAME_CHECK_BEGIN]; 

然后将接收数组值与定义的数据结构一一对应。*Str++ = *Ptr++ ;

然后对指令值进行比较,主要的方式就是switch语句进行比较。

switch(Msg.Code)

{

        case  CODE_REST:

                        HAL_NVIC_SystemReset(); 

        break;

        case CODE_ENABLE:

                switch(Msg.data[0].Int) //Msg.data[0].Int代表的是数据指令码后面第一个uint16-t。

                        {

                              case 0x0000:
                              pwmchannel_0->Status = Msg.data[1].Int;
                              break;           
                              case 0x0001:
                              pwmchannel_1->Status = Msg.data[1].Int;
                              break;

                         }

      default:break; 

}

这篇关于【STM32多路温控—第五章】接收字节的处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98320

相关文章

解决docker目录内存不足扩容处理方案

《解决docker目录内存不足扩容处理方案》文章介绍了Docker存储目录迁移方法:因系统盘空间不足,需将Docker数据迁移到更大磁盘(如/home/docker),通过修改daemon.json配... 目录1、查看服务器所有磁盘的使用情况2、查看docker镜像和容器存储目录的空间大小3、停止dock

5 种使用Python自动化处理PDF的实用方法介绍

《5种使用Python自动化处理PDF的实用方法介绍》自动化处理PDF文件已成为减少重复工作、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介绍五种实用方法,从内置工具到专业库,帮助你在Python中实现PDF任务... 目录使用内置库(os、subprocess)调用外部工具使用 PyPDF2 进行基本 PDF 操作使用

分析 Java Stream 的 peek使用实践与副作用处理方案

《分析JavaStream的peek使用实践与副作用处理方案》StreamAPI的peek操作是中间操作,用于观察元素但不终止流,其副作用风险包括线程安全、顺序混乱及性能问题,合理使用场景有限... 目录一、peek 操作的本质:有状态的中间操作二、副作用的定义与风险场景1. 并行流下的线程安全问题2. 顺

Python异常处理之避免try-except滥用的3个核心原则

《Python异常处理之避免try-except滥用的3个核心原则》在Python开发中,异常处理是保证程序健壮性的关键机制,本文结合真实案例与Python核心机制,提炼出避免异常滥用的三大原则,有需... 目录一、精准打击:只捕获可预见的异常类型1.1 通用异常捕获的陷阱1.2 精准捕获的实践方案1.3

Pandas处理缺失数据的方式汇总

《Pandas处理缺失数据的方式汇总》许多教程中的数据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有很大不同,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很少是干净且同质的,本文我们将讨论处理缺失数据的一些常规注意事项,了解Pandas如何表示缺失数据,... 目录缺失数据约定的权衡Pandas 中的缺失数据None 作为哨兵值NaN:缺失的数值数据Panda

C++中处理文本数据char与string的终极对比指南

《C++中处理文本数据char与string的终极对比指南》在C++编程中char和string是两种用于处理字符数据的类型,但它们在使用方式和功能上有显著的不同,:本文主要介绍C++中处理文本数... 目录1. 基本定义与本质2. 内存管理3. 操作与功能4. 性能特点5. 使用场景6. 相互转换核心区别

Python动态处理文件编码的完整指南

《Python动态处理文件编码的完整指南》在Python文件处理的高级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动态处理文件编码的场景,本文将深入探讨Python中动态处理文件编码的技术,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引言一、理解python的文件编码体系1.1 Python的IO层次结构1.2 编码问题的常见场景二

Python函数的基本用法、返回值特性、全局变量修改及异常处理技巧

《Python函数的基本用法、返回值特性、全局变量修改及异常处理技巧》本文将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深入讲解Python函数的基本用法、返回值特性、全局变量修改以及异常处理技巧,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 目录一、python函数定义与调用1.1 基本函数定义1.2 函数调用二、函数返回值详解2.1 有返

SpringBoot分段处理List集合多线程批量插入数据方式

《SpringBoot分段处理List集合多线程批量插入数据方式》文章介绍如何处理大数据量List批量插入数据库的优化方案:通过拆分List并分配独立线程处理,结合Spring线程池与异步方法提升效率... 目录项目场景解决方案1.实体类2.Mapper3.spring容器注入线程池bejsan对象4.创建

PHP轻松处理千万行数据的方法详解

《PHP轻松处理千万行数据的方法详解》说到处理大数据集,PHP通常不是第一个想到的语言,但如果你曾经需要处理数百万行数据而不让服务器崩溃或内存耗尽,你就会知道PHP用对了工具有多强大,下面小编就... 目录问题的本质php 中的数据流处理:为什么必不可少生成器:内存高效的迭代方式流量控制:避免系统过载一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