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有源波分前传方案的原理及面临的挑战

2023-10-11 03:10

本文主要是介绍半有源波分前传方案的原理及面临的挑战,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 前言

 

在《面向C-RAN的5G前传方案》一文中介绍了前传的几种方案,这几种方案中,当前应用得较多的是光纤直连和无源波分2种无源方案。

由于CMCC在无线设备采购时,BBU和AAU都已经包含了光模块,但光模块的光功率预算一般较小,通常难以满足BBU集中放置时前传链路光功率预算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如果前传采用光纤直连方案,很多情况下,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纤芯,还需要更改光模块。这样,光纤直连前传方案的成本将明显高于无源波分方案,而且光纤直连方案还常常受到纤芯资源的限制,所以,无源波分在4G/5G前传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但无源波分方案不具备OAM功能,当链路故障时,也没有保护手段,为解决光纤链路的管理和保护问题,半有源波分前传方案横空出世了。

 

2 什么是半有源波分前传方案

 

半有源波分前传方案是在无源波分的基础上,在BBU侧的合分波器和光缆线路之间串接上光开关组件、在AAU侧的合分波器和光缆线路之间串接上耦合器,如下图所示。

 

在BBU侧,光开关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到主、备用路由的光缆,当主用路由的光纤链路发生故障时,光开关自动倒换到备用路由的光纤链路。AAU侧的耦合器相当于一个1:2的光分路器,可同时接收主用、备用光纤链路的信号,并将AAU发出的光信号同时耦合进主用和备用光纤。

为了实现对光纤链路的监测,在BBU侧的光开关和光缆线路之间还串接了一个1:2不均匀分光的光分路器OPS。OPS从光链路中分出少量的光送到光监测装置PD,如下图所示。PD可读取光链路中通过光模块调制在光信号中的传输网管信息,并将监测信息送给网管。

 

BBU侧的光开关、PD都是有源器件,所以,BBU侧的设备必须是有源的;而AAU侧的耦合器和合分波器均是无源器件,所以,AAU侧的设备可以是无源的;该种前传方案又称为半有源波分前传方案。

 

3 半有源波分前传方案面临的挑战

 

3.1 主、备用光缆建设的可行性

 

为了实现保护倒换,半有源波分前传方案的BBU和AAU间需同时具备主、备用光缆。但BBU和AAU间的光缆线路路由一般是树形递减的分纤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样的光缆组网结构很难让某些节点形成光缆双路由,即使新建大量光缆段落,依然难以让多数基站形成双路由。

 

3.2 系统的成本

 

和无源波分方案相比,半有源波分前传方案在光纤链路中增加了光开关、光分路器等器件,会使BBU至AAU之间光纤链路的衰耗增加约5dB,这就要求BBU和AAU设备上激光器的光功率预算相应要增加5dB。按照当前激光器的单价,光功率预算增加5dB后,激光器的价格要高出30%以上。另外,为更好地实现OAM,光模块还需增加一些OAM、低速调制等功能,这也会增加光模块的成本。

如果包含光模块增加的成本、无源波分设备自身的造价、补充建设的光缆线路造价,总体而言,半有源波分前传方案的造价至少要比无源波分方案高出1倍以上。

 

4 一点建议

 

半有源波分方案到底能不能被广泛地应用,主要还看CMCC的推进情况。如果该方案得以规模使用,设备造价可能会降下来,但光缆的双路由保护受多方面条件约束,并不能普遍实现。

前面在《无源波分技术及其在4G/5G前传中的应用》、《面向C-RAN的5G前传方案研究》中均分析了4G/5G的前传方案,可以看出目前还没有一种前传方案是非常完美的。也许,CRAN、DRAN混合组网,CRAN小集中是种不错的选择。

 


 

图/文:老丁头;审阅:黄康勇

一丁一卯,专注于通信管线和宽带接入工程技术交流与分享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这篇关于半有源波分前传方案的原理及面临的挑战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85071

相关文章

MyBatis Plus实现时间字段自动填充的完整方案

《MyBatisPlus实现时间字段自动填充的完整方案》在日常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记录数据的创建时间和更新时间,传统的做法是在每次插入或更新操作时手动设置这些时间字段,这种方式不仅繁琐,还容易遗漏,... 目录前言解决目标技术栈实现步骤1. 实体类注解配置2. 创建元数据处理器3. 服务层代码优化填充机制详

防止Linux rm命令误操作的多场景防护方案与实践

《防止Linuxrm命令误操作的多场景防护方案与实践》在Linux系统中,rm命令是删除文件和目录的高效工具,但一旦误操作,如执行rm-rf/或rm-rf/*,极易导致系统数据灾难,本文针对不同场景... 目录引言理解 rm 命令及误操作风险rm 命令基础常见误操作案例防护方案使用 rm编程 别名及安全删除

Python实现批量CSV转Excel的高性能处理方案

《Python实现批量CSV转Excel的高性能处理方案》在日常办公中,我们经常需要将CSV格式的数据转换为Excel文件,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Python的高性能解决方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 目录一、场景需求二、技术方案三、核心代码四、批量处理方案五、性能优化六、使用示例完整代码七、小结一、

C#使用Spire.Doc for .NET实现HTML转Word的高效方案

《C#使用Spire.Docfor.NET实现HTML转Word的高效方案》在Web开发中,HTML内容的生成与处理是高频需求,然而,当用户需要将HTML页面或动态生成的HTML字符串转换为Wor... 目录引言一、html转Word的典型场景与挑战二、用 Spire.Doc 实现 HTML 转 Word1

使用Python实现Word文档的自动化对比方案

《使用Python实现Word文档的自动化对比方案》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两个Word文档的版本差异,无论是合同修订、论文修改还是代码文档更新,人工比对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遗漏关键改动,下面通过一个实际案例... 目录引言一、使用python-docx库解析文档结构二、使用difflib进行差异比对三、高级对比方

ShardingProxy读写分离之原理、配置与实践过程

《ShardingProxy读写分离之原理、配置与实践过程》ShardingProxy是ApacheShardingSphere的数据库中间件,通过三层架构实现读写分离,解决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性能瓶... 目录一、ShardingProxy技术定位与读写分离核心价值1.1 技术定位1.2 读写分离核心价值二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在编译器设计、配置文件处理和数据转换领域,递归下降解析器是最常用且最直观的解析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 目录引言:解析器的核心价值一、递归下降解析器基础1.1 核心概念解析1.2 基本架构二、简单算术表达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

《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在Spring框架的学习旅程中,@Autowired无疑是一个高频出现却又让初学者头疼的注解,它看似简单,却蕴含着Sprin... 目录深入浅出Spring中的@Autowired:自动注入的奥秘什么是依赖注入?@Autowired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 Stream 的并行流性能优化

《从原理到实战解析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Stream的并行流性能优化:从原理到实战的全攻略,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 目录一、并行流的核心原理与适用场景二、性能优化的核心策略1. 合理设置并行度:打破默认阈值2. 避免装箱

Python中的filter() 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

《Python中的filter()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Python的filter()函数用于筛选序列元素,返回迭代器,适合函数式编程,相比列表推导式,内存更优,尤其适用于大数据集,结合lamb... 目录前言一、基本概念基本语法二、使用方式1. 使用 lambda 函数2. 使用普通函数3. 使用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