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3000字从0到1使用pytest-xdist实现分布式APP自动化测试

2023-10-10 14:30

本文主要是介绍一文3000字从0到1使用pytest-xdist实现分布式APP自动化测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01、分布式测试的原理

02、测试项目

03、环境准备

04、搭建步骤

05、分布式执行

06、测试报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实际工作中,app自动化测试的用例可能是成百上千条的,如果放在一台机器上跑,消耗的时间非常久,那能不能使用分布式的来跑测试用例呢?比如有1000条测试用例,给A机器分配500个,给B机器分配500个,同时去跑,这样耗时就大大减少。刚好pytest-xdist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

什么是pytest-xdist?

pytest-xdist是一款分布式测试插件。它在pytest的基础上做了一些独有的测试执行模式的扩展。比如你有多个CPU或者多台机器,就可以使用它们做一些并行化的测试,并且它还是跨平台的,可以指定不同的python解释器或不同的平台来执行测试

使用pip命令可以简单快速的安装pytest-xdist

pip install pytest-xdist

01、分布式测试的原理

上面有提到pytest-xdist实现分布式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多CPU,一种是使用多台机器。

一般来说对于web自动化测试,使用多核CPU来做分布式比较合适,但对于app自动化测试来说,使用多台机器做分布式比较合适。这里主要介绍后者

pytest-xdist是工作方式是一个master对应多个worker,每个worker会按照master的要求来执行各自的测试集。

基本的执行流程为:

  • master在测试会话开始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或多个worker。master和worker之间使用execnet及其网关进行通信。worker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远程的

  • worker作为pytest的执行者。在收集完一套完整的测试集后,worker将收集到的测试id发送给不承担执行任务的master

  • master接收所有节点发送来的结果,同时也会做一些可用性的检查以确保所有的worker都收集到相同的测试集。如果一切正常,它会将测试id列表转换为简单索引列表,每个索引对应着它在原始测试集列表中的位置。这种方案的可行性在于可以节约带宽,由于所有的worker都有相同的测试集列表,所以master可以指派其中一个worker只执行测试索引为3的用例

 pytest-xdist有两种模式,each模式和load模式 

  • each模式:

master会将所有的测试任务(这里的测试任务不是测试集,类似于测试指令,也就是上面说的测试索引)发送到每个worker上,每个worker都执行一遍完整的测试集。

举个例子,假如有1000条用例,分为A和B两个worker,那么A和B同时执行1000条用例

  • load模式:

master会先将25%的测试任务以轮询的方式发送给每个worker,剩下的等到worker执行完后再做分发。同样,有1000条用例,有A和B两个worker,那么先给A分发250个用例,再给B分发250条用例,剩下的500条用例等A和B执行完后再做分发,有可能此时A服务器的压力比较小,那么给A再分260条,B的压力比较大,给B再分240条。类似于负载均衡的概念

现在我也找了很多测试的朋友,做了一个分享技术的交流群,共享了很多我们收集的技术文档和视频教程。
如果你不想再体验自学时找不到资源,没人解答问题,坚持几天便放弃的感受
可以加入我们一起交流。而且还有很多在自动化,性能,安全,测试开发等等方面有一定建树的技术大牛
分享他们的经验,还会分享很多直播讲座和技术沙龙
可以免费学习!划重点!开源的!!!
qq群号:110685036

 

02、测试项目

以百度贴吧app为例,可以写简单的4条用例来测试。第一条测试的是欢迎页的滑动功能。如果用户点了同意,后面滑屏,能够正常滑动,点击立即体验,能够正常跳转,说明用例是通过的

  第二条测试的是欢迎页点击不同意,能够正常弹出提示,说明用例是通过的

第三条测试搜索,如果用户滑屏后,在主页搜索栏输入关键字,能够搜索到指定的内容,说明用例通过

  

最后一条测试登录,点击主页“我的”,能够进入到百度账号登录页面,说明用例通过

03、环境准备

在搭建环境上,我准备了三台虚拟机,其中一台作为master,剩下两台作为执行的worker。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三台机器都统一使用python3.8,两台worker上都使用docker安装appium1.17.0,客户端采用两台系统为v7.1.2的夜神模拟器。

具体信息如下表所示:

服务器环境

角色

系统

python版本

ip

master

Centos7.6

v3.8.0

192.168.0.109

worker1

Centos7.6

v3.8.0

192.168.0.126

worker2

Centos7.6

v3.8.0

192.168.0.136

客户端环境

测试机

系统

ip

tcpip

夜神模拟器-1

v7.1.2

192.168.0.114

6666

夜神模拟器-2

v7.1.2

192.168.0.106

6666

运行环境

容器

版本

端口号

宿主机器

appium_1

v1.17.0

4725->4723

worker1

appium_2

v1.17.0

4725->4723

worker2

04、搭建步骤

 1、在worker上创建并启动docker容器 

在两台worker上执行同样的操作,可以启动一个名为appium的容器

看到这里或许会问,docker里的appium服务是怎么启动的,比较简单,代码可以通过命令行的方式启动appium服务

 2、模拟器设置 

通过桥接的方式,设置tcpip端口,使得远程服务器可以通过adb连接到模拟器。具体方法是点开右上角的设置,进入系统设置,属性设置,勾选开启网络桥接模式,这时候应该会装一个桥接网卡,然后可以自己设置静态IP。保存后重启就可以了

正常情况下,重启后ip应该会变成静态IP,但是夜神模拟器有个bug,ip还是随机ip,不过这一点不影响后续的操作

接下来设置tcpip端口,通过如下命令设置好后,如果看到有restarting in TCP mode port:6666说明已经设置完成

 3、appium远程连接模拟器 

在两台worker上分别执行远程连接命令,worker1对应模拟器1,worker2对应模拟器2。这里要主要adb connect 后面跟的是模拟器的实际ip地址加tcpip端口号6666,如果看到connected to ip:端口号,说明已经远程连接成功

 4、上传代码 

使用命令或工具将代码上传到master上的/opt目录下并解压

main.py是项目测试执行的入口,为了适应分布式执行,我们需要对main.py做一些修改

对最关键的几步做一个说明:

  • "-d":

    表示分布式参数

  • "--tx"后面跟着worker服务器的地址

    且通过python=/opt/Python-3.8.0/bin/python3.8指定了python版本,通过chdir=/opt/pyexecnetcache指定了worker上同步测试集的目录,也就是master会将测试项目同步worker的该目录下

  • "--rsyncdir"后面跟"./",

    表示将master上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同步

  • "TieBa-AutoTest":

    因为同步过去的项目在pyexecnetcache目录下,实际上是/opt/pyexecnetcache/TieBa-AutoTest,如果不加该配置,就进入不到TieBa-AutoTest目录下,由于worker上的pytest执行时是找test_开头的测试用例,所以会找不到测试用例,可以将其理解为cd TieBa-AutoTest

05、分布式执行

在master上执行python3 main.py命令就可以做分布式运行,gw0和gw1分别表示worker1和worker2,[4]表示共有4条测试用例

此时去看worker的/opt目录下,已经同步到了测试项目

再去观察两台模拟器,发现已经开始同步执行了

06、测试报告

测试完成后,观察master上的执行结果信息,4条测试用例耗时不到3分钟,2条通过2条失败。

但是在master上通过allure serve生成预览报告后,发现报告是空的

两台worker上的报告预览展示正常,分别展示它们各自执行用例的报告信息

其原因是pytest-xdist对allure测试报告支持的不友好,各个worker的测试报告信息没有回传,使用pytest-html就没有这个问题。github上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暂时留个“悬念”,下次再讲讲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我的博客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我的博客内容,请 “点赞” “评论” “收藏” 一键三连哦! 

这篇关于一文3000字从0到1使用pytest-xdist实现分布式APP自动化测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81038

相关文章

使用Python实现IP地址和端口状态检测与监控

《使用Python实现IP地址和端口状态检测与监控》在网络运维和服务器管理中,IP地址和端口的可用性监控是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基础需求,本文将带你用Python从零打造一个高可用IP监控系统,感兴趣的小伙... 目录概述:为什么需要IP监控系统使用步骤说明1. 环境准备2. 系统部署3. 核心功能配置系统效果展

Python实现微信自动锁定工具

《Python实现微信自动锁定工具》在数字化办公时代,微信已成为职场沟通的重要工具,但临时离开时忘记锁屏可能导致敏感信息泄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使用Python打造一个微信自动锁定工具吧... 目录引言:当微信隐私遇到自动化守护效果展示核心功能全景图技术亮点深度解析1. 无操作检测引擎2. 微信路径智能获

使用Java将各种数据写入Excel表格的操作示例

《使用Java将各种数据写入Excel表格的操作示例》在数据处理与管理领域,Excel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成为了数据存储与展示的重要工具,在Java开发过程中,常常需要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本文... 目录前言安装免费Java库1. 写入文本、或数值到 Excel单元格2. 写入数组到 Excel表格

redis中使用lua脚本的原理与基本使用详解

《redis中使用lua脚本的原理与基本使用详解》在Redis中使用Lua脚本可以实现原子性操作、减少网络开销以及提高执行效率,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在redis中使用lua脚本的原理... 目录Redis 执行 Lua 脚本的原理基本使用方法使用EVAL命令执行 Lua 脚本使用EVALSHA命令

Python中pywin32 常用窗口操作的实现

《Python中pywin32常用窗口操作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中pywin32常用窗口操作的实现,pywin32主要的作用是供Python开发者快速调用WindowsAPI的一个... 目录获取窗口句柄获取最前端窗口句柄获取指定坐标处的窗口根据窗口的完整标题匹配获取句柄根据窗口的类别匹配获取句

Java 中的 @SneakyThrows 注解使用方法(简化异常处理的利与弊)

《Java中的@SneakyThrows注解使用方法(简化异常处理的利与弊)》为了简化异常处理,Lombok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注解@SneakyThrows,本文将详细介绍@SneakyThro... 目录1. @SneakyThrows 简介 1.1 什么是 Lombok?2. @SneakyThrows

在 Spring Boot 中实现异常处理最佳实践

《在SpringBoot中实现异常处理最佳实践》本文介绍如何在SpringBoot中实现异常处理,涵盖核心概念、实现方法、与先前查询的集成、性能分析、常见问题和最佳实践,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一、Spring Boot 异常处理的背景与核心概念1.1 为什么需要异常处理?1.2 Spring B

Python位移操作和位运算的实现示例

《Python位移操作和位运算的实现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位移操作和位运算的实现示例,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 目录1. 位移操作1.1 左移操作 (<<)1.2 右移操作 (>>)注意事项:2. 位运算2.1

如何在 Spring Boot 中实现 FreeMarker 模板

《如何在SpringBoot中实现FreeMarker模板》FreeMarker是一种功能强大、轻量级的模板引擎,用于在Java应用中生成动态文本输出(如HTML、XML、邮件内容等),本文... 目录什么是 FreeMarker 模板?在 Spring Boot 中实现 FreeMarker 模板1. 环

Qt实现网络数据解析的方法总结

《Qt实现网络数据解析的方法总结》在Qt中解析网络数据通常涉及接收原始字节流,并将其转换为有意义的应用层数据,这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了详细步骤和示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1. 网络数据接收2. 缓冲区管理(处理粘包/拆包)3. 常见数据格式解析3.1 jsON解析3.2 XML解析3.3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