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动态规划 part15(编辑距离专题) 392. 判断子序列 115. 不同的子序列

本文主要是介绍第九章 动态规划 part15(编辑距离专题) 392. 判断子序列 115. 不同的子序列,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第五十七天| 第九章 动态规划 part15(编辑距离专题) 392. 判断子序列 115. 不同的子序列

一、392. 判断子序列

  • 题目链接:https://leetcode.cn/problems/is-subsequence/

  • 题目介绍:

    • 给定字符串 st ,判断 s 是否为 t 的子序列。

      字符串的一个子序列是原始字符串删除一些(也可以不删除)字符而不改变剩余字符相对位置形成的新字符串。(例如,"ace""abcde"的一个子序列,而"aec"不是)。

      示例 1:

      输入:s = "abc", t = "ahbgdc"
      输出:true
      
  • 思路:

    • (1)确定dp数组及下标含义:

      • dp[i][j]:表示的是以下标i-1为结尾的char1和以下标j-1为结尾的char2的公共子序列的长度
        
    • (2)确定递推公式:

      • 第一种情况:char1[i-1] == char2[j-1]

        • dp[i][j] = dp[i-1][j-1] + 1;
          
      • 第二种情况:char1[i-1] != char2[j-1]

        • 如果, 因此判断s是否是t的子序列,只能由t来删除元素char2[j-1](这里就体现了编辑距离的思想,但这里涉及的还只是删除元素),因此比较的就是char1[0, i-1]和char2[0, j-2],即dp[i][j] = dp[i][j-1];
          
    • (3)初始化dp数组:

      • 全部初始化为0,主要是dp[i][0]和dp[0][j]没有意义,因此初始化为0,其余的都可以覆盖所以也要初始化为0即可。
        
    • (4)遍历顺序:正序

  • 代码:

class Solution {public boolean isSubsequence(String s, String t) {char[] char1 = s.toCharArray();char[] char2 = t.toCharArray();// (1)确定dp数组及下标含义// dp[i][j]:表示的是以下标i-1为结尾的char1和以下标j-1为结尾的char2的公共子序列的长度int[][] dp = new int[char1.length + 1][char2.length + 1];// (3)初始化dp数组:// 全部初始化为0,主要是dp[i][0]和dp[0][j]没有意义,因此初始化为0,其余的都可以覆盖所以也要初始化为0即可。// (4)遍历顺序:正序for (int i = 1; i <= char1.length; i++) {for (int j = 1; j <= char2.length; j++) {// (2)确定递推公式// 如果char1[i-1] == char2[j-1], dp[i][j] = dp[i-1][j-1] + 1// 如果char1[i-1] != char2[j-1], 因此判断s是否是t的子序列,只能由t来删除元素char2[j-1](这里就体现了编辑距离的思想,但这里涉及的还只是删除元素),因此比较的就是char1[0, i-1]和char2[0, j-2],即dp[i][j] = dp[i][j-1];if (char1[i-1] == char2[j-1]) {dp[i][j] = dp[i-1][j-1] + 1;} else {dp[i][j] = dp[i][j-1];}}}if (dp[char1.length][char2.length] == s.length())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二、115. 不同的子序列

  • 题目链接:https://leetcode.cn/problems/distinct-subsequences/

  • 题目介绍:

    • 给你两个字符串 st ,统计并返回在 s子序列t 出现的个数,结果需要对 109 + 7 取模。

      示例 1:

      输入:s = "rabbbit", t = "rabbit"
      输出:3
      解释:
      如下所示, 有 3 种可以从 s 中得到 "rabbit" 的方案。
      rabbbit
      rabbbit
      rabbbit
      
  • 思路:

    • (1)确定dp数组及下标的含义:

      • dp[i][j]:表示的是以下标i-1为结尾的char1中出现以下标j-1为结尾的char2的个数
        
    • (2)确定递推公式:

      • 递推公式是最难理解的一个部分,在编辑距离类的题目中,递推公式的推到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s[i-1] == t[j-1], 另一种是s[i-1] != t[j-1]

      • 情况一:s[i-1] == t[j-1]

        • 情况一的第一种可能:利用s[i-1]

          • 意味着这两个字符串的当前下标的值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可以不比较最后一位,即dp[i-1][j-1]
            
        • 情况一的第二种可能:不利用s[i-1]

        • 也就是说删除s[i-1],也可能包含以下标j-1为结尾的t,即dp[i-1][j]
          
        • 例如: s:bagg 和 t:bag ,s[3] 和 t[2]是相同的,但是字符串s也可以不用s[3]来匹配,即用s[0]s[1]s[2]组成的bag。当然也可以用s[3]来匹配,即:s[0]s[1]s[3]组成的bag。

        • 所以dp[i][j] = dp[i-1][j-1] + dp[i-1][j];
          
      • 情况二:s[i-1] != t[j-1]

        • 如果当前下标s和t不相等,只能删除s的元素,因为要判断的是s中有多少个t,即dp[i][j] = dp[i-1][j];
          
  • 代码:

class Solution {public int numDistinct(String s, String t) {char[] char1 = s.toCharArray();char[] char2 = t.toCharArray();// (1)确定dp数组及下标的含义// dp[i][j]:表示的是以下标i-1为结尾的char1中出现以下标j-1为结尾的char2的个数int[][] dp = new int[char1.length+1][char2.length+1];// (3)初始化dp数组:// 这个是第二难理解的点// 和以往不同,以往dp数组的第一行的第一列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本题不一样// 对于第一列,即dp[i][0],表示:以i-1为结尾的s可以随便删除元素,出现空字符串的个数。// dp[i][0] = 1;即,把s的所有元素删除,得到的就是空串,这就是一种匹配方式// 对于第一行,即dp[0][j],通俗一点理解就是s为空串,t不是,所以dp[0][j] = 0。但是dp[0][0]它是有意义的,即空串和空串匹配为一种方式,因此dp[0][0] = 1;for (int i = 0; i <= char1.length; i++) {dp[i][0] = 1;}// (4)确定遍历顺序// 正序for (int i = 1; i <= char1.length; i++) {for (int j = 1; j <= char2.length; j++) {// (2)确定递推公式// 递推公式是最难理解的一个部分:// 在编辑距离类的题目中,递推公式的推到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s[i-1] == t[j-1], 另一种是s[i-1] != t[j-1]// 2.1 s[i-1] == t[j-1]// 第一种可能:利用s[i-1],意味着这两个字符串的当前下标的值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可以不比较最后一位,即dp[i-1][j-1]// 还有一种可能:不利用s[i-1],也就是说删除s[i-1],也可能包含以下标j-1为结尾的t,即dp[i-1][j]// 所以dp[i][j] = dp[i-1][j-1] + dp[i-1][j];// 2.2 s[i-1] != t[j-1]// 如果当前下标s和t不相等,只能删除s的元素,因为要判断的是s中有多少个t,即dp[i][j] = dp[i-1][j];if (char1[i-1] == char2[j-1]) {dp[i][j] = dp[i-1][j-1] + dp[i-1][j];} else {dp[i][j] = dp[i-1][j];}}}// 只要是由上方或者左方,即不只有左上角可以推出最终结果的题,它的最终结果都在dp数组的右下角return dp[char1.length][char2.length];}
}

这篇关于第九章 动态规划 part15(编辑距离专题) 392. 判断子序列 115. 不同的子序列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52552

相关文章

Java使用Javassist动态生成HelloWorld类

《Java使用Javassist动态生成HelloWorld类》Javassist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字节码操作和定义库,它允许开发者在运行时创建新的类或者修改现有的类,本文将简单介绍如何使用Javass... 目录1. Javassist简介2. 环境准备3. 动态生成HelloWorld类3.1 创建CtC

SpringBoot实现不同接口指定上传文件大小的具体步骤

《SpringBoot实现不同接口指定上传文件大小的具体步骤》:本文主要介绍在SpringBoot中通过自定义注解、AOP拦截和配置文件实现不同接口上传文件大小限制的方法,强调需设置全局阈值远大于... 目录一  springboot实现不同接口指定文件大小1.1 思路说明1.2 工程启动说明二 具体实施2

如何通过try-catch判断数据库唯一键字段是否重复

《如何通过try-catch判断数据库唯一键字段是否重复》在MyBatis+MySQL中,通过try-catch捕获唯一约束异常可避免重复数据查询,优点是减少数据库交互、提升并发安全,缺点是异常处理开... 目录1、原理2、怎么理解“异常走的是数据库错误路径,开销比普通逻辑分支稍高”?1. 普通逻辑分支 v

C# 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高性能解决方案

《C#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高性能解决方案》LiteDB作为.NET生态下的轻量级嵌入式NoSQL数据库,一直是时间序列处理的优选方案,本文将为大家大家简单介绍一下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 目录为什么选择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第一章:LiteDB时间序列数据模型设计1.1 核心设计原则

从基础到进阶详解Python条件判断的实用指南

《从基础到进阶详解Python条件判断的实用指南》本文将通过15个实战案例,带你大家掌握条件判断的核心技巧,并从基础语法到高级应用一网打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 目录​引言:条件判断为何如此重要一、基础语法:三行代码构建决策系统二、多条件分支:elif的魔法三、

Python Flask实现定时任务的不同方法详解

《PythonFlask实现定时任务的不同方法详解》在Flask中实现定时任务,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APScheduler库,本文将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完js整实现方案代码解释1. 依赖安装2. 核心组件3. 任务类型4. 任务管理5. 持久化存储生产环境

Python中经纬度距离计算的实现方式

《Python中经纬度距离计算的实现方式》文章介绍Python中计算经纬度距离的方法及中国加密坐标系转换工具,主要方法包括geopy(Vincenty/Karney)、Haversine、pyproj... 目录一、基本方法1. 使用geopy库(推荐)2. 手动实现 Haversine 公式3. 使用py

浅谈MySQL的容量规划

《浅谈MySQL的容量规划》进行MySQL的容量规划是确保数据库能够在当前和未来的负载下顺利运行的重要步骤,容量规划包括评估当前资源使用情况、预测未来增长、调整配置和硬件资源等,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一、评估当前资源使用情况1.1 磁盘空间使用1.2 内存使用1.3 CPU使用1.4 网络带宽二、

Linux中的自定义协议+序列反序列化用法

《Linux中的自定义协议+序列反序列化用法》文章探讨网络程序在应用层的实现,涉及TCP协议的数据传输机制、结构化数据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方法,以及通过JSON和自定义协议构建网络计算器的思路,强调分层... 目录一,再次理解协议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三,实现网络计算器3.1 日志文件3.2Socket.hpp

go动态限制并发数量的实现示例

《go动态限制并发数量的实现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Go并发控制方法,通过带缓冲通道和第三方库实现并发数量限制,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 目录带有缓冲大小的通道使用第三方库其他控制并发的方法因为go从语言层面支持并发,所以面试百分百会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