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报错INFO:task xxxxxx:634 blocked for more than 120 seconds.三种解决方式

2025-01-27 04:50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报错INFO:task xxxxxx:634 blocked for more than 120 seconds.三种解决方式,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linux报错INFO:taskxxxxxx:634blockedformorethan120seconds.三种解决方式》文章描述了一个Linux最小系统运行时出现的“hung_ta...

1.问题描述

最近搭建的一个linux最小系统在运行到241秒时在控制台自动打印如下图信息,并且以后每隔120秒打印一次。

linux报错INFO:task xxxxxx:634 blocked for more than 120 seconds.三种解决方式

仔细阅读打印信息发现关键信息是“hung_task_timeout_secs”,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首先百度…

通过翻看多个网友的博客,发现这是linux kernel的一个bug。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也都比较一致,摘抄一段:

By default Linux uses up to 40% of the available memory for file system caching.
After this mark has been reached the file system flushes all outstanding data to disk causing all following IOS going synchronous.
For flushing out this data to disk this there is a time limit of 120 seconds by default.
In the case here the IO subsystem is not fast enough to flush the data withing 120 seconds.
This especially happens on systems with a lot of memory.
The problem is solved in later kernels。

翻译过来就是:

一般情况下,linux会把可用内存的40%的空间作为文件系统的缓存。当缓存快满时,文件系统将缓存中的数据整体同步到磁盘中。但是系统对同步时间有最大120秒的限制。如果文件系统不能在时间限制之内完成数据同步,则会发生上述的错误。这通常发生在内存很大的系统上。系统内存大,则缓冲区大,同步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超时的概率就越大。

2.解决办法

网友们提供的解决方案大致有3种,分别对3种方案的效果进行验证测试。

2.1 缩小文件系统缓存大小

此种方案是降低缓存占内存的比例,比如由40%降到10%,这样的话需要同步到磁盘上的数据量会变小,IO写时间缩短,会相对比较平稳。

文件系统缓存的大小是由内核参数vm.dirty_ratiovm.dirty_backgroud_ratio控制决定的。

  • vm.dirty_background_ratio指定当文件系统缓存脏页数量达到系统内存百分之多少时(如5%)就会触发pdflush/flush/kdmflush等后台回写进程运行,将一定缓存的脏页异步地刷入外存。
  • vm.dirty_rhttp://www.chinasem.cnatio则指定了当文件系统缓存脏页数量达到系统内存百分之多少时(如10%),系统不得不开始处理缓存脏页(因为此时脏页数量已经比较多,为了避免数据丢失需要将一定脏页刷入外存),在此过程中很多应用进程可能会因为系统转而处理文件IO而阻塞。

通常情况下,vm.dirty_ratio的值要大于vm.dirty_background_ratio的值。

下面说一下修改这两个参数的流程及效果。

(1)首先查看系统当前的vm.dirty_ratio 和 vm.dirty_ background_ratio的值。

在shell命令行中输入如下指令:

sysctl -a | grep http://www.chinasem.cndirty

linux报错INFO:task xxxxxx:634 blocked for more than 120 seconds.三种解决方式

由上图可知,当前环境下,vm.dirty_ratio=20 ,vm.dirty_ background_ratio=10。在此情况下,会出现上述问题。

(2)修改vm.dirty_ratio和vm.dirty_ background_ratio的值。

把vm.dirty_ratio修改为10 ,vm.dirty_background_ratio修改为5。

在命令行输入如下命令:

./sbin/sysctl -w vm.dirty_ratio=10./sbin/sysctl -w vm.dirty_background_ratio=5

linux报错INFO:task xxxxxx:634 blocked for more than 120 seconds.三种解决方式

(3)查看修改是否成功。

在命令行输入(1)中的指令即可。

linux报错INFO:task xxxxxx:634 blocked for more than 120 seconds.三种解决方式

由上图可知,参数修改成功。

(4)使参数修改立即生效。

在命令行输入如下指令即可。

sysctl  -p

(5)观察测试结果。

经过以上操作,缩减文件系统缓存之后,上述问题成功解决。

2.2 修改系统IO调度策略

Linux的IO共有三种调度器:CFQnoopdeadline。每个调度器都有其优点。

  • CFQ (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完全公平调度器))(cfq):它是许多Linux 发行版的默认调度器;它将由进程提交的同步请求放到多个进程队列中,然后为每个队列分配时间片以访问磁盘。
  • Noop调度器(noop):基于先入先出(FIFO)队列概念的Linux内核里最简单的I/O调度器。此调度程序最适合于SSD。
  • 截止时间调度器(deadline):尝试保证请求的开始服务时间。

Linux发行版的默认采用的是cfq调度器。此方案就是把cfq调度器修改为最简单的noop调度器

下面说一下修改调度器的流程。

(1)查看当前采用的调度器。

在命令行中输入如下指令:

cat /sys/block/sda/queue/scheduler

linux报错INFO:task xxxxxx:634 blocked for more than 120 seconds.三种解决方式

由内核返回信息可知,当前采用的是cfq调度器。

(2)修改调度器。

在命令行中输入如下指令:

echo noop >/sys/block/sda/queue/scheduler

linux报错INFO:task xxxxxx:634 blocked for more than 120 seconds.三种解决方式

(3)查看修改是否成功。

在命令行中输入如(1)的指令。

linux报错INFO:task xxxxxx:634 blocked for more than 120 seconds.三种解决方式

由内核返回信息可知,调度器修改成功。

调度器的修改是立即生效的,不必重启内核。

(4)观察测试结果。

修改完成后,让系统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上述问题依然存在。所以此方案对本文的案例不起作用。对于其他案例是否起作用需要自己按照上述方式测试才能得知。

2.3 取消120秒时间限制

此方案就是不让系统有那个120秒的时间限制。文件系统把数据从缓存转到外存慢点就慢点,应用程序对此延时不敏感。就是慢点就慢点,我等着。实际上操作系统是将这个变量设为长整形的最大值。

下面说一下内核hung task检测机制由来。我们知道进程等待IO时,经常处于D状态,即TASK_UNINTERRUPTIBLE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进程不处理信号,所以kill不掉,如果进程长期处于D状态,那么肯定不正常,原因可能有二:

1)IO路径上的硬件出问题了,比如硬盘坏了(只有少数China编程情况会导致长期D,通常会返回错误);

2)内核自己出问题了。

这种问题不好定位,而且一旦出现就通常不可恢复,kill不掉,通常只能重启恢复了。

内核针对此种情况开发了一种hung task的检测机制,基本原理是:定时检测系统中处于D状态的进程,如果其处于D状态的时间超过了指定时间(默认120s,可以配置),则打印相关堆栈信息,也可以通过proc参数配置使其直接panic。

www.chinasem.cn

如何修改或者取消120秒的时间限值呢。120秒的时间限值由内存参数kernel.hung_task_timeout_secs决定的。直接像方案一那样修改此内核参数的值就可。如果kernel.hung_task_timeout_secs的值设置为0,那就是把此种设置为长整型的最大值。

下面说一下修改调度器的流程。

(1)查看当前hung_task_timeout_secs值。

在命令行中输入如下指令:

sysctl -a | grep hung_task_timeout_secs

linux报错INFO:task xxxxxx:634 blocked for more than 120 seconds.三种解决方式

有内核返回信息,可知当前设置的hung_task超时时间为120秒。

(2)修改hung_task_timeout_secs值。

把hung_task_timeout_secs的值修改为0,在命令行中输入如下指令:

./sbin/sysctl -w kernel.hung_task_timeout_secs=0

linux报错INFO:task xxxxxx:634 blocked for more than 120 seconds.三种解决方式

(3)查看修改是否成功。

在命令行输入(1)中的指令即可。

linux报错INFO:task xxxxxx:634 blocked for more than 120 seconds.三种解决方式

(4)使参数修改立即生效。

在命令行输入如下指令即可。

sysctl  -p

(5)观察测试结果。

经过以上操作,取消120秒时间限值之后,上述问题成功解决。

心得

经过上边的测试,可知对与本案例缩减文件系统缓冲大小和取消120秒时间限值均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取消120秒的时间限值会允许系统不可切换任务的出现。综合考虑决定采用方案1,即缩减文件系统的缓冲区大小。

3.永久修改内核参数

在上述方案中采用sysctl可以修改内核参数,但是这只是临时修改,上电重启后又会恢复回之前的参数。那么如何才能够永久修改内核参数呢?

可以修改系统信息配置文件sysctl.conf,此配置文件在/etc目录下。打开配置文件在最后添加如下两行代码:

vm.dirty_background_ratio=5vm.dirty_ratio=10

linux报错INFO:task xxxxxx:634 blocked for more than 120 seconds.三种解决方式

保存后重启系统,查看配置是否成功。

如果系统没有sysctl.conf文件,就像我的最小linux系统一样,则可以自己创建sysctl.conf。

在/etc目录下,采用vi指令:vi sysctl.conf新建sysctl.conf文件,然后输入如下代码后保存退出。

重启之后查看vm.dirty_ratio和vm.dirty_background_ratio的值,发现又恢复成之前的了。

这是因为开机启动时系统没有读取sysctl.conf文件进行配置。可以通过修改启动文件来解决。

以我使用的linux系统为例,启动文件是/etc/init.d/rcS。采用指令vi /etc/init.d/rcS打开rcS文件,在最末尾添加如下代码:./sbin/sysctl -p

linux报错INFO:task xxxxxx:634 blocked for more than 120 seconds.三种解决方式

javascript

保存后退出。

reboot重启可以看到内核打印信息中有如下信息:

linux报错INFO:task xxxxxx:634 blocked for more than 120 seconds.三种解决方式

进入控制台后,查看vm.dirty_ratio和vm.dirty_background_ratio的值,可知内核参数永久修改成功。

总结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编程China编程(www.chinasem.cn)。

这篇关于linux报错INFO:task xxxxxx:634 blocked for more than 120 seconds.三种解决方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53232

相关文章

Linux之systemV共享内存方式

《Linux之systemV共享内存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之systemV共享内存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工作原理二、系统调用接口1、申请共享内存(一)key的获取(二)共享内存的申请2、将共享内存段连接到进程地址空间3、将

Maven中引入 springboot 相关依赖的方式(最新推荐)

《Maven中引入springboot相关依赖的方式(最新推荐)》:本文主要介绍Maven中引入springboot相关依赖的方式(最新推荐),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 目录Maven中引入 springboot 相关依赖的方式1. 不使用版本管理(不推荐)2、使用版本管理(推

MyBatis模糊查询报错:ParserException: not supported.pos 问题解决

《MyBatis模糊查询报错:ParserException:notsupported.pos问题解决》本文主要介绍了MyBatis模糊查询报错:ParserException:notsuppo... 目录问题描述问题根源错误SQL解析逻辑深层原因分析三种解决方案方案一:使用CONCAT函数(推荐)方案二:

C#使用StackExchange.Redis实现分布式锁的两种方式介绍

《C#使用StackExchange.Redis实现分布式锁的两种方式介绍》分布式锁在集群的架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C#使用StackExchange.Redis实现分布式锁的... 目录自定义分布式锁获取锁释放锁自动续期StackExchange.Redis分布式锁获取锁释放锁自动续期分布式

IntelliJ IDEA 中配置 Spring MVC 环境的详细步骤及问题解决

《IntelliJIDEA中配置SpringMVC环境的详细步骤及问题解决》:本文主要介绍IntelliJIDEA中配置SpringMVC环境的详细步骤及问题解决,本文分步骤结合实例给大... 目录步骤 1:创建 Maven Web 项目步骤 2:添加 Spring MVC 依赖1、保存后执行2、将新的依赖

快速修复一个Panic的Linux内核的技巧

《快速修复一个Panic的Linux内核的技巧》Linux系统中运行了不当的mkinitcpio操作导致内核文件不能正常工作,重启的时候,内核启动中止于Panic状态,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我们就... 感谢China编程(www.chinasem.cn)网友 鸢一雨音 的投稿写这篇文章是有原因的。为了配置完

Spring 中的循环引用问题解决方法

《Spring中的循环引用问题解决方法》:本文主要介绍Spring中的循环引用问题解决方法,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什么是循环引用?循环依赖三级缓存解决循环依赖二级缓存三级缓存本章来聊聊Spring 中的循环引用问题该如何解决。这里聊

Spring Boot中JSON数值溢出问题从报错到优雅解决办法

《SpringBoot中JSON数值溢出问题从报错到优雅解决办法》: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中JSON数值溢出问题从报错到优雅的解决办法,通过修改字段类型为Long、添加全局异常处理和... 目录一、问题背景:为什么我的接口突然报错了?二、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错误?1. Java 数据类型的“容量”限制

Java对象转换的实现方式汇总

《Java对象转换的实现方式汇总》:本文主要介绍Java对象转换的多种实现方式,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Java对象转换的多种实现方式1. 手动映射(Manual Mapping)2. Builder模式3. 工具类辅助映

关于MongoDB图片URL存储异常问题以及解决

《关于MongoDB图片URL存储异常问题以及解决》:本文主要介绍关于MongoDB图片URL存储异常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 目录MongoDB图片URL存储异常问题项目场景问题描述原因分析解决方案预防措施js总结MongoDB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