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greSQL中的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深入解析

2024-09-08 14:52

本文主要是介绍PostgreSQL中的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深入解析,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引言

PostgreSQL作为一款强大的开源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丰富的功能特性而广受欢迎。在并发控制方面,PostgreSQL采用了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机制,该机制为数据库提供了高效的数据访问和更新能力,同时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隔离性。本文将深入解析PostgreSQL中的MVCC功能,探讨其工作原理、使用场景,并通过具体SQL示例来展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一、MVCC概述

1.1 MVCC基本概念

多版本并发控制(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简称MVCC)是一种并发控制方法,它允许读写操作并发执行,而不会相互阻塞。在MVCC中,每个事务都会看到数据库在某个时间点的一致性快照,而这个快照是在事务开始时确定的。这样,即使其他事务在并发修改数据,当前事务仍然能够访问到修改前的数据版本,从而避免了读写冲突。

1.2 MVCC的优势

提高并发性能:

MVCC允许多个事务同时读取和写入数据,而无需相互等待,从而显著提高了数据库的并发性能。

降低死锁风险:

由于MVCC不需要传统的锁机制来管理并发事务,因此大大降低了死锁的风险。

保证数据一致性:

通过维护数据的多个版本,MVCC确保了每个事务都能看到一致性的数据视图。

支持多种隔离级别:

PostgreSQL支持多种事务隔离级别,包括读未提交、读已提交、可重复读和串行化,而MVCC是实现这些隔离级别的关键。

二、MVCC的工作原理

2.1 版本控制

在PostgreSQL中,每当有事务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修改时,系统并不会直接覆盖原始数据,而是会创建一个新的数据版本(或称为行版本)。这个新版本包含了修改后的数据以及相关的元数据,如事务ID、时间戳等。同时,旧版本的数据仍然保留在数据库中,直到被垃圾收集器回收。

2.2 事务ID和可见性规则

每个事务在PostgreSQL中都有一个唯一的事务ID(XID),该ID用于标识事务的唯一性和顺序性。系统使用这些事务ID和一套复杂的可见性规则来确定哪个版本的数据对当前事务是可见的。通常,一个事务只能看到在其开始之前已经提交的事务所做的更改。

2.3 快照读取

当事务执行读取操作时,它会根据当前的事务ID和可见性规则,从一个或多个数据版本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版本进行读取。这个被选中的版本就是该事务的快照。由于快照是在事务开始时确定的,因此即使有其他事务在并发修改数据,读取事务也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2.4 Undo日志

PostgreSQL使用Undo日志来支持MVCC的实现。Undo日志记录了数据修改前的状态,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回滚事务或提供旧版本的数据。当事务提交时,其所做的更改会被永久保存到数据库中,而相应的Undo日志则会被保留一段时间以便支持并发控制和数据恢复。

三、MVCC的使用场景和示例

3.1 使用场景

MVCC在多种场景下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使用场景:

交易型网站:

在交易型网站中,用户的交易数据需要进行持久化存储,并且需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使用MVCC可以在不影响并发性能的情况下实现数据的读写操作。

大型企业应用:

在大型企业应用中,通常会有多个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并且会有大量的数据更新操作。使用MVCC可以确保数据更新操作的同时不影响其他用户对数据的访问。

数据仓库:

在数据仓库中,通常会有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报告需求,这会导致对数据库的大量读取操作。MVCC可以确保读取操作的同时不受到写入操作的影响。

实时数据分析:

在需要进行实时数据分析的场景中,通常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读取和分析操作。MVCC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并发读取能力,从而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

3.2 具体SQL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名为orders的表,用于存储订单信息,表结构如下:

CREATE TABLE orders (  id SERIAL PRIMARY KEY,  product_id INT,  quantity INT,  order_date TIMESTAMP  
);

现在,我们有两个事务T1和T2,它们将尝试读取并更新同一个订单的数量。

3.2.1 事务T1

事务T1开始,并读取id为1的订单的数量:

-- 事务T1: 开始事务  
BEGIN;  -- 读取订单数量  
SELECT quantity FROM orders WHERE id = 1;  
-- 假设此时返回的结果为 10  -- ... 这里可能还有其他操作,但还没有提交事务 ...

3.2.2 事务T2

在事务T1还在进行时,事务T2开始并修改了同一个订单的数量,然后提交事务:

-- 事务T2: 开始事务  
BEGIN;  -- 更新订单数量  
UPDATE orders SET quantity = quantity + 5 WHERE id = 1;  -- 提交事务  
COMMIT;

此时,orders表中id为1的记录的quantity字段被更新为15。

3.2.3 事务T1继续执行

回到事务T1,尽管事务T2已经修改了订单数量并提交了事务,但事务T1仍然只能看到它开始时的快照中的数据:

-- 事务T1: 继续执行(仍然在同一个事务中)  
-- 再次读取订单数量(注意,这里仍然返回的是10,因为T1的快照是在T2修改之前确定的)  
SELECT quantity FROM orders WHERE id = 1;  
-- 假设此时返回的结果仍然是 10  -- ... 进行其他操作 ...  -- 最后,事务T1提交(此时它可能看到更新的数量,但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关注的是T1在提交前的视图)  
COMMIT;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PostgreSQL中,如果事务T1在提交时再次查询同一个订单,它将看到最新的已提交数据(即15),因为此时T1的快照已经不再是限制因素了。但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关注的是事务T1在提交之前所看到的数据视图。

四、MVCC的实现细节

4.1 隐藏的系统字段

PostgreSQL的每个表中都有一些系统隐藏字段,这些字段在MVCC的实现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一些重要的隐藏字段包括:
xmin:插入或更新记录时的事务ID。它标识了哪个事务创建了或最后更新了这条记录。
xmax:删除记录或创建这条记录的新版本时的事务ID。如果xmax为0,则表示这条记录还没有被删除或更新为新版本。
cmin/cmax:在同一个事务中多个语句命令的序列值。它们用于在同一个事务中实现版本可见性判断。

4.2 事务的可见性判断

PostgreSQL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规则来判断一个事务是否能看到一个数据版本。这些规则基于事务ID、xmin、xmax等字段的值,以及事务的隔离级别和状态。具体来说,一个数据版本对于一个事务是可见的,当且仅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该数据版本的xmin小于或等于当前事务的开始事务ID,并且该版本的xmax为0或大于当前事务的开始事务ID(表示该版本在事务开始时已经存在且尚未被删除或更新)。
如果当前事务正在执行一个UPDATE或DELETE操作,并且它试图修改或删除一个数据版本,那么该版本对当前事务是可见的,即使它通常不应该被其他事务看到(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行级锁和可见性判断的复杂交互中)。

4.3 垃圾收集

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库中会积累大量的旧版本数据,这些数据不再被任何事务访问,但仍然占用存储空间。为了回收这些空间,PostgreSQL会定期运行VACUUM进程来清理旧版本的数据。VACUUM进程会扫描数据库中的表和索引,并删除不再需要的旧版本数据。同时,VACUUM还会更新表的统计信息,以帮助优化器生成更好的查询计划。

4.4 和mysql中mvcc的实现对比

4.4.1 MySQL 的 MVCC 实现(以 InnoDB 存储引擎为例)

a. 隐藏字段

InnoDB 在每行数据中也增加了隐藏字段,如 DB_TRX_ID(最近修改该行的事务ID)、DB_ROLL_PTR(指向undo日志记录的指针,用于恢复旧版本的数据)。

b. Read Views

InnoDB 使用 Read Views 来决定哪些事务ID对当前事务是可见的。Read Views 包含了事务开始时刻系统中所有活跃事务的列表。

c. Undo 日志

InnoDB 使用 undo 日志来存储行的旧版本数据。当需要读取旧版本的数据时,InnoDB 会通过 DB_ROLL_PTR 指针找到对应的 undo 日志记录。

d. 垃圾回收

InnoDB 通过 Purge 线程来清理不再需要的 undo 日志记录和旧版本的数据。Purge 线程会定期检查并删除那些事务ID小于当前系统中最老活跃事务ID的 undo 日志记录。

4.4.2 对比分析

实现细节:

PostgreSQL 和 InnoDB 在实现 MVCC 时都使用了隐藏的系统列和 undo 日志,但 PostgreSQL 使用了更复杂的可见性算法和快照机制,而 InnoDB 则通过 Read Views 来判断数据的可见性。

性能:

两者在性能上各有优势,具体取决于应用场景和数据库配置。PostgreSQL 的 MVCC 实现可能更适合需要复杂查询和事务控制的场景,而 InnoDB 的实现则可能在高并发写入场景下表现更好。

维护:

PostgreSQL 的 VACUUM 操作需要更频繁地执行,以确保数据库的性能和空间利用率。InnoDB 的 Purge 线程则相对自动化,减少了管理员的干预。

兼容性:

MySQL 的其他存储引擎(如 MyISAM)并不支持 MVCC,而 PostgreSQL 的所有表都默认支持 MVCC。

五、结论

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是PostgreSQL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并发控制机制,它通过维护数据的多个版本来实现高效的并发读写操作,同时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隔离性。本文深入解析了MVCC的工作原理、使用场景和实现细节,并通过具体SQL示例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MVCC在PostgreSQL中的作用和价值。

这篇关于PostgreSQL中的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深入解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48421

相关文章

Java中Redisson 的原理深度解析

《Java中Redisson的原理深度解析》Redisson是一个高性能的Redis客户端,它通过将Redis数据结构映射为Java对象和分布式对象,实现了在Java应用中方便地使用Redis,本文... 目录前言一、核心设计理念二、核心架构与通信层1. 基于 Netty 的异步非阻塞通信2. 编解码器三、

Java 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

《Java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HashMap基于数组+链表+红黑树结构,通过哈希算法和扩容机制优化性能,负载因子与树化阈值平衡效率,是Java开发必备的高效数据结构,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概述:HashMap的宏观结构二、核心数据结构解析1. 数组(桶数组)2. 链表节点(Node

Java 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深度解析

《Java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深度解析》虚拟线程是Java19中以预览特性形式引入,Java21起正式发布的轻量级线程,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虚拟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一、虚拟线程简介1.1 什么是虚拟线程?1.2 为什么需要虚拟线程?二、虚拟线程与平台线程对比代码对比示例:三

一文解析C#中的StringSplitOptions枚举

《一文解析C#中的StringSplitOptions枚举》StringSplitOptions是C#中的一个枚举类型,用于控制string.Split()方法分割字符串时的行为,核心作用是处理分割后... 目录C#的StringSplitOptions枚举1.StringSplitOptions枚举的常用

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举例深度解析

《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举例深度解析》Python函数的作用域规则和闭包是编程中的关键概念,它们决定了变量的访问和生命周期,: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函数作用域与闭包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 目录1. 基础作用域访问示例1:访问全局变量示例2:访问外层函数变量2. 闭包基础示例3:简单闭包示例4

Python版本与package版本兼容性检查方法总结

《Python版本与package版本兼容性检查方法总结》:本文主要介绍Python版本与package版本兼容性检查方法的相关资料,文中提供四种检查方法,分别是pip查询、conda管理、PyP... 目录引言为什么会出现兼容性问题方法一:用 pip 官方命令查询可用版本方法二:conda 管理包环境方法

MyBatis延迟加载与多级缓存全解析

《MyBatis延迟加载与多级缓存全解析》文章介绍MyBatis的延迟加载与多级缓存机制,延迟加载按需加载关联数据提升性能,一级缓存会话级默认开启,二级缓存工厂级支持跨会话共享,增删改操作会清空对应缓... 目录MyBATis延迟加载策略一对多示例一对多示例MyBatis框架的缓存一级缓存二级缓存MyBat

深入理解Mysql OnlineDDL的算法

《深入理解MysqlOnlineDDL的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讲解MysqlOnlineDDL的算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 目录一、Online DDL 是什么?二、Online DDL 的三种主要算法2.1COPY(复制法)

基于Python开发Windows自动更新控制工具

《基于Python开发Windows自动更新控制工具》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操作系统更新已成为计算机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一款基于Python和PyQt5的Windows自动更新控制工具,有需要的可... 目录设计原理与技术实现系统架构概述数学建模工具界面完整代码实现技术深度分析多层级控制理论服务层控制注

前端缓存策略的自解方案全解析

《前端缓存策略的自解方案全解析》缓存从来都是前端的一个痛点,很多前端搞不清楚缓存到底是何物,:本文主要介绍前端缓存的自解方案,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为什么“清缓存”成了技术圈的梗二、先给缓存“把个脉”:浏览器到底缓存了谁?三、设计思路:把“发版”做成“自愈”四、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