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df命令详解,Linux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2024-09-06 12:28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 df命令详解,Linux查看磁盘使用情况,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网络安全自学教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f

  • 一、字段解释
  • 二、显示单位
  • 三、汇总显示
  • 四、指定目录
  • 五、指定显示字段
  • 六、du和df结果不一样

df(disk free)命令用来查看系统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参数:

  • -h:(可读性)显示单位,换算单位1024字节
  • -H:(可读性)显示单位,换算单位1000字节
  • -k:以KB为单位,显示磁盘大小
  • -m:以MB为单位,显示磁盘大小
  • --total:汇总
  • -i:列出inode信息而非块使用量
  • -T: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 -t:查看指定文件类型的磁盘使用情况,如 df -t tmpfs
  • -x:查看处指定文件类型外的磁盘使用情况,即 -t 的反选。
  • -a:显示所有文件系统

一、字段解释

不加参数默认显示所有磁盘占用情况,不显示单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字段从左到右依次是:

  • Filesystem:磁盘使用的文件系统
  • 1K-blocks:磁盘的总内存,以1K为单位(1K=1024字节)
  • Used:已使用的内存
  • Available:可用内存
  • Use%:磁盘使用百分比
  • Mounted on:磁盘文件系统的挂载点

二、显示单位

df -h 以容易阅读的格式显示大小单位,自动转换为 G(千兆字节)、M(兆字节)、K(千字节)。

也是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f -H 和 df -h 很像,不同的是,-h 每1024字节转化为1KB,-H 每1000字节转化为1K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f -k 以K为单位显示文件大小,但不显示单位,也就是默认的显示格式。注:1K=1-24字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f -m 以M为单位显示文件大小,但不显示单位。注:1M=1024K=1048576字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汇总显示

df --total 可以汇总磁盘的使用情况,在最下方插入一行,显示每一列的总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指定目录

查看指定目录的挂载点和所在磁盘的使用情况。

比如:df -h /root 查看/root 目录挂载到哪个磁盘,及磁盘的使用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指定显示字段

自定义结果输出的字段,字段名之间使用逗号分隔。

例:只显示文件系统、使用百分比、挂载点这三个字段 df --output=source,pcent,targe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选择的字段有:‘source’, ‘fstype’, ‘itotal’, ‘iused’, ‘iavail’, ‘ipcent’, ‘size’, ‘used’, ‘avail’, ‘pcent’, ‘file’ and ‘target’

六、du和df结果不一样

du 和 df 命令都可以查看磁盘使用情况,但有些时候两者的查询结果会不一样,比如:

df -h 显示/boot磁盘使用了145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入/boot目录后,du -sh显示只用了113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u 基于文件获取数据,可以跨分区;
df 基于分区的块信息获取数据,只能针对整个分区;

当用户删除文件后,du将无法获取这些文件的数据,这个时候,如果还有进程持有被删除文件的句柄,文件就不会被真正的删除,分区的块信息就还保存文件信息,df 统计的时候也会算上这个文件的磁盘占用空间。

lsof 可以查看这种被删除状态的文件,也就是 deleted 状态。
进入/boot目录,lsof | grep deleted 查看 deleted 状态的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ill PID 结束进程或重启对应的服务。
重启服务器也会结束进程,释放掉被删除文件的句柄。

这篇关于Linux df命令详解,Linux查看磁盘使用情况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42002

相关文章

使用Spring Cache本地缓存示例代码

《使用SpringCache本地缓存示例代码》缓存是提高应用程序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将频繁访问的数据存储在内存中,可以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从而加速数据读取,:本文主要介绍使用SpringCac... 目录一、Spring Cache简介核心特点:二、基础配置1. 添加依赖2. 启用缓存3. 缓存配置方案方案

使用Python的requests库来发送HTTP请求的操作指南

《使用Python的requests库来发送HTTP请求的操作指南》使用Python的requests库发送HTTP请求是非常简单和直观的,requests库提供了丰富的API,可以发送各种类型的HT... 目录前言1. 安装 requests 库2. 发送 GET 请求3. 发送 POST 请求4. 发送

Spring创建Bean的八种主要方式详解

《Spring创建Bean的八种主要方式详解》Spring(尤其是SpringBoot)提供了多种方式来让容器创建和管理Bean,@Component、@Configuration+@Bean、@En... 目录引言一、Spring 创建 Bean 的 8 种主要方式1. @Component 及其衍生注解

Nginx中配置使用非默认80端口进行服务的完整指南

《Nginx中配置使用非默认80端口进行服务的完整指南》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我们经常需要将Nginx配置在其他端口上运行,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Nginx中配置使用非默认端口进行服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一、为什么需要使用非默认端口二、配置Nginx使用非默认端口的基本方法2.1 修改listen指令

Python异步编程之await与asyncio基本用法详解

《Python异步编程之await与asyncio基本用法详解》在Python中,await和asyncio是异步编程的核心工具,用于高效处理I/O密集型任务(如网络请求、文件读写、数据库操作等),接... 目录一、核心概念二、使用场景三、基本用法1. 定义协程2. 运行协程3. 并发执行多个任务四、关键

从基础到进阶详解Python条件判断的实用指南

《从基础到进阶详解Python条件判断的实用指南》本文将通过15个实战案例,带你大家掌握条件判断的核心技巧,并从基础语法到高级应用一网打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 目录​引言:条件判断为何如此重要一、基础语法:三行代码构建决策系统二、多条件分支:elif的魔法三、

Python WebSockets 库从基础到实战使用举例

《PythonWebSockets库从基础到实战使用举例》WebSocket是一种全双工、持久化的网络通信协议,适用于需要低延迟的应用,如实时聊天、股票行情推送、在线协作、多人游戏等,本文给大家介... 目录1. 引言2. 为什么使用 WebSocket?3. 安装 WebSockets 库4. 使用 We

Java利用@SneakyThrows注解提升异常处理效率详解

《Java利用@SneakyThrows注解提升异常处理效率详解》这篇文章将深度剖析@SneakyThrows的原理,用法,适用场景以及隐藏的陷阱,看看它如何让Java异常处理效率飙升50%,感兴趣的... 目录前言一、检查型异常的“诅咒”:为什么Java开发者讨厌它1.1 检查型异常的痛点1.2 为什么说

Linux实现查看某一端口是否开放

《Linux实现查看某一端口是否开放》文章介绍了三种检查端口6379是否开放的方法:通过lsof查看进程占用,用netstat区分TCP/UDP监听状态,以及用telnet测试远程连接可达性... 目录1、使用lsof 命令来查看端口是否开放2、使用netstat 命令来查看端口是否开放3、使用telnet

python中的显式声明类型参数使用方式

《python中的显式声明类型参数使用方式》文章探讨了Python3.10+版本中类型注解的使用,指出FastAPI官方示例强调显式声明参数类型,通过|操作符替代Union/Optional,可提升代... 目录背景python函数显式声明的类型汇总基本类型集合类型Optional and Union(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