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问)基础知识:Java垃圾回收机制详解

2024-09-05 11:20

本文主要是介绍(每日一问)基础知识:Java垃圾回收机制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每日一问)基础知识:Java垃圾回收机制详解

Java垃圾回收机制(Garbage Collection, GC)是Java内存管理的核心,它自动管理内存的分配和释放,确保程序不会因内存泄漏而导致性能问题或崩溃。本文将详细介绍Java垃圾回收机制的工作原理、常见算法、内存区域划分以及如何优化GC性能,通过实例代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概念。


文章目录

  • **(每日一问)基础知识:Java垃圾回收机制详解**
      • 概述
      • 一、Java内存区域划分
        • 1.1 **堆内存的分代**
        • 1.2 **新生代的内存结构**
      • 二、Java垃圾回收算法
        • 2.1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
        • 2.2 **复制算法(Copying)**
        • 2.3 **标记-压缩算法(Mark-Compact)**
      • 三、Java的分代垃圾回收机制
        • 3.1 **分代回收的原理**
        • 3.2 **新生代垃圾回收**
      • 四、Java常见的垃圾回收器
        • 4.1 **垃圾回收器与垃圾回收算法的区别**
        • 4.2 **Java常见的垃圾回收器**
          • 4.2.1 **Serial GC**
          • 4.2.2 **Parallel GC**
          • 4.2.3 **CMS GC**
          • 4.2.4 **G1 GC**
          • 4.2.5 **总结**
        • 4.3 **开发环境与垃圾回收器的应用**
      • 五、总结

概述

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是一种自动内存管理方式,主要用于清除不再被引用的对象,从而释放内存。JVM(Java虚拟机,Java Virtual Machine)在运行时会自动执行GC操作,开发者无需手动释放内存,但理解GC的工作原理和内存区域划分对优化Java应用程序的性能至关重要。

一、Java内存区域划分

1.1 堆内存的分代

Java的堆内存划分为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老年代(Old Generation)和永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在较新的JVM中,永久代已经被元空间(Metaspace)取代。这些内存区域各有不同的用途和回收机制

  • 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用于存放新创建的对象,大部分对象在此区域分配。新生代被进一步分为三个区域:Eden区和两个Survivor区(S0和S1)。
  • 老年代(Old Generation):用于存放生命周期较长的对象,这些对象通常是从新生代晋升而来的。
  • 永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元空间(Metaspace):存储类的元数据,如类信息和方法。永久代存在于早期的JVM中,后来被元空间取代。
1.2 新生代的内存结构

新生代内存分为Eden区和两个Survivor区。Eden区是新对象的主要分配区域,而Survivor区用于存储在GC过程中幸存下来的对象。每次GC后,存活的对象会从Eden区移到Survivor区,经过多次GC后仍然存活的对象将被晋升到老年代。

新生代内存区域说明
Eden区新对象的分配区
Survivor区存活对象的暂存区(S0和S1)

Mermaid图表展示Java内存分代模型:

对象晋升
新生代
Eden区
Survivor区 S0
Survivor区 S1
老年代
永久代/元空间

二、Java垃圾回收算法

2.1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是最基础的垃圾回收算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标记阶段和清除阶段。标记阶段从根对象出发,标记所有可达的对象;清除阶段清理未被标记的对象并释放内存。这种算法简单,但容易产生内存碎片

public class MarkSweep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Object obj1 = new Object(); // 分配对象obj1Object obj2 = new Object(); // 分配对象obj2obj1 = null; // obj1不再引用任何对象System.gc(); // 建议JVM进行垃圾回收}
}

在上述代码中,obj1在被置为null后,不再被引用,System.gc()被调用时,JVM可能会标记obj1为垃圾并回收它占用的内存

虽然在代码中,我们看不出明显的区别,但标记-清除算法可能导致内存碎片的问题。当内存被清除后,空闲的内存块可能会散落在内存空间的各个位置,从而影响后续内存分配的效率。这就是为什么标记-压缩算法被引入的原因。

2.2 复制算法(Copying)

复制算法(Copying)将内存分为两块区域,每次只在其中一块区域分配内存。当一块内存用尽时,GC会将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区域,然后清空当前区域的内存。这种算法解决了内存碎片问题,但内存利用率较低

public class Copying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Object[] fromSpace = new Object[100]; // 分配fromSpace数组Object[] toSpace = new Object[100];   // 分配toSpace数组for (int i = 0; i < fromSpace.length; i++) {fromSpace[i] = new Object(); // 初始化fromSpace中的对象}System.arraycopy(fromSpace, 0, toSpace, 0, fromSpace.length); // 将对象复制到toSpacefromSpace = null; // 清空fromSpace引用System.gc(); // 建议JVM进行垃圾回收}
}
2.3 标记-压缩算法(Mark-Compact)

标记-压缩算法(Mark-Compact)是标记-清除算法的改进版本。它在标记存活对象后,通过压缩将这些对象移动到内存的一端,消除内存碎片。这种算法避免了内存碎片问题,但由于需要移动对象,性能开销较大

public class MarkCompact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Object obj1 = new Object(); // 分配对象obj1Object obj2 = new Object(); // 分配对象obj2Object obj3 = new Object(); // 分配对象obj3obj2 = null; // obj2不再引用任何对象System.gc(); // 建议JVM进行垃圾回收}
}

在上述代码中,虽然代码形式与标记-清除算法类似,但在标记-压缩算法中,JVM会在标记存活对象后,将这些对象移动到内存的一端,压缩内存空间,避免了内存碎片问题

在大多数现代JVM中,默认采用的是分代回收策略,结合了多种算法,如标记-清除、标记-压缩、复制算法等。新生代通常使用复制算法,而老年代则可能使用标记-清除或标记-压缩算法。具体使用哪种算法,取决于JVM的配置和运行时的情况。

在这个例子中,System.gc()被调用时,JVM可能会将fromSpace中的存活对象复制到toSpace,并清空fromSpace的内存

三、Java的分代垃圾回收机制

3.1 分代回收的原理

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采用了分代回收(Generational Collection)的策略,将堆内存划分为新生代、老年代和永久代(或元空间)。新生代中的对象生命周期较短,老年代中的对象生命周期较长。这种分代策略使得GC可以根据对象的生命周期优化回收过程,提高效率

3.2 新生代垃圾回收

新生代内存由Eden区和两个Survivor区(S0和S1)组成。大部分新创建的对象都在Eden区分配。当Eden区内存耗尽时,发生Minor GC,存活的对象会被复制到Survivor区。经过多次Minor GC仍存活的对象会被晋升到老年代

public class YoungGenerationGC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or (int i = 0; i < 10000; i++) {Object obj = new Object(); // 在Eden区分配对象}System.gc(); // 建议JVM进行垃圾回收}
}

在这个例子中,所有新分配的对象都存放在新生代的Eden区。当Eden区填满时,JVM会触发Minor GC,将存活的对象复制到Survivor区

存活的对象是指在垃圾回收过程中,仍然被程序引用的对象。这些对象在GC时不会被回收,而是被复制或移动到Survivor区。如果这些对象在多次GC后仍然存活,那么它们会被晋升到老年代。

四、Java常见的垃圾回收器

4.1 垃圾回收器与垃圾回收算法的区别

垃圾回收器(Garbage Collector)是JVM中执行垃圾回收操作的组件,而垃圾回收算法是垃圾回收器用来管理内存的具体策略。不同的垃圾回收器可能采用不同的算法或组合算法来管理内存。

4.2 Java常见的垃圾回收器
4.2.1 Serial GC

Serial GC是最简单的垃圾回收器,适用于单线程环境。它使用单个线程进行所有的垃圾回收操作,通常用于小型应用程序或单核处理器的环境中。虽然它简单高效,但在多线程环境中表现不佳

4.2.2 Parallel GC

Parallel GC使用多线程进行垃圾回收,适用于多核处理器环境。它通过并行处理来提高吞吐量,因此适合高并发、大量数据处理的场景。然而,它在响应时间方面可能不如其他回收器优越

4.2.3 CMS GC

CMS GC(Concurrent Mark-Sweep Garbage Collector)是一种低延迟的垃圾回收器,适用于对响应时间要求较高的应用。它在标记和清除阶段可以与应用程序并发执行,减少了垃圾回收的停顿时间。但它在处理大量碎片时可能会导致内存占用过高

4.2.4 G1 GC

G1 GC(Garbage-First Garbage Collector)是一种面向大内存和低延迟需求的垃圾回收器。它将堆内存划分为多个区域,优先回收垃圾最多的区域,从而实现可预测的停顿时间。G1 GC适用于大规模Java应用,尤其是在需要预测性停顿时间的场景中

4.2.5 总结
回收器类型说明使用的算法
Serial GC单线程回收器,适用于单线程环境和小型应用。复制算法、标记-清除算法
Parallel GC多线程回收器,适用于多核处理器,具有高吞吐量。复制算法、标记-压缩算法
CMS GC低延迟回收器,适用于对响应时间要求较高的应用。标记-清除算法,并发标记
G1 GC适用于大内存和低延迟需求的应用,预测性停顿。区域化垃圾回收,基于标记-压缩算法
  • Serial GC:单线程垃圾回收器,主要用于客户端应用或小型

应用程序,使用单线程处理所有的GC任务。

  • Parallel GC:并行垃圾回收器,使用多线程并行执行GC任务,适合多核处理器的高并发场景。
  • CMS GC:并发标记-清除垃圾回收器,专注于减少GC对应用的停顿时间,适用于需要低延迟的交互性应用。
  • G1 GC:Garbage-First垃圾回收器,专为大内存和低延迟需求设计,通过将内存划分为多个区域,优先回收垃圾最多的区域,减少停顿时间。
4.3 开发环境与垃圾回收器的应用

在不同的开发环境中,JVM默认使用的垃圾回收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服务器端应用通常使用Parallel GC或G1 GC,而客户端应用可能使用Serial GC。在较新的JVM版本中,G1 GC已成为默认的垃圾回收器,特别是在大内存应用中。

可以通过JVM参数手动指定垃圾回收器类型,如-XX:+UseG1GC使用G1 GC,-XX:+UseParallelGC使用Parallel GC,-XX:+UseConcMarkSweepGC使用CMS GC

五、总结

Java垃圾回收机制通过自动管理内存,简化了开发过程,提高了程序的健壮性。理解和优化垃圾回收策略对于提升Java应用的性能至关重要。通过合理设置堆内存、选择合适的GC算法和垃圾回收器,开发者可以更好地控制GC行为,确保应用程序在高效运行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性能开销。

✨ 我是专业牛,一个渴望成为大牛🏆的985硕士🎓,热衷于分享知识📚,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为大家提供科研、竞赛等方面的建议和指导🎯。无论是科研项目🛠️、竞赛🏅,还是图像🖼️、通信📡、计算机💻领域的论文辅导📑,我都以诚信为本🛡️,质量为先!🤝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点赞👍、收藏📌和关注🔔!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分享知识的动力🚀!✨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随时留言📬或私信📲,我都会乐意解答!😊

这篇关于(每日一问)基础知识:Java垃圾回收机制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38822

相关文章

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中的并行流(parallelStream)的原理、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案例,并指出在使用并行流... 目录Java中流式并行操作parallelStream0. 问题的产生1. 什么是parallelS

MySQL数据库双机热备的配置方法详解

《MySQL数据库双机热备的配置方法详解》在企业级应用中,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MySQL作为最流行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实现高可用性,其中双机热备(M... 目录1. 环境准备1.1 安装mysql1.2 配置MySQL1.2.1 主服务器配置1.2.2 从

Java中Redisson 的原理深度解析

《Java中Redisson的原理深度解析》Redisson是一个高性能的Redis客户端,它通过将Redis数据结构映射为Java对象和分布式对象,实现了在Java应用中方便地使用Redis,本文... 目录前言一、核心设计理念二、核心架构与通信层1. 基于 Netty 的异步非阻塞通信2. 编解码器三、

Linux kill正在执行的后台任务 kill进程组使用详解

《Linuxkill正在执行的后台任务kill进程组使用详解》文章介绍了两个脚本的功能和区别,以及执行这些脚本时遇到的进程管理问题,通过查看进程树、使用`kill`命令和`lsof`命令,分析了子... 目录零. 用到的命令一. 待执行的脚本二. 执行含子进程的脚本,并kill2.1 进程查看2.2 遇到的

MyBatis常用XML语法详解

《MyBatis常用XML语法详解》文章介绍了MyBatis常用XML语法,包括结果映射、查询语句、插入语句、更新语句、删除语句、动态SQL标签以及ehcache.xml文件的使用,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 目录1、定义结果映射2、查询语句3、插入语句4、更新语句5、删除语句6、动态 SQL 标签7、ehc

SpringBoot基于注解实现数据库字段回填的完整方案

《SpringBoot基于注解实现数据库字段回填的完整方案》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如何基于注解实现数据库字段回填的相关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 目录数据库表pom.XMLRelationFieldRelationFieldMapping基础的一些代

一篇文章彻底搞懂macOS如何决定java环境

《一篇文章彻底搞懂macOS如何决定java环境》MacOS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开发工具和框架,下面:本文主要介绍macOS如何决定java环境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 目录方法一:使用 which命令方法二:使用 Java_home工具(Apple 官方推荐)那问题来了,

Java 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

《Java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深度解析》HashMap基于数组+链表+红黑树结构,通过哈希算法和扩容机制优化性能,负载因子与树化阈值平衡效率,是Java开发必备的高效数据结构,本文给大家介绍... 目录一、概述:HashMap的宏观结构二、核心数据结构解析1. 数组(桶数组)2. 链表节点(Node

Java AOP面向切面编程的概念和实现方式

《JavaAOP面向切面编程的概念和实现方式》AOP是面向切面编程,通过动态代理将横切关注点(如日志、事务)与核心业务逻辑分离,提升代码复用性和可维护性,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AOP面向切面编程的概... 目录一、AOP 是什么?二、AOP 的核心概念与实现方式核心概念实现方式三、Spring AOP 的关

详解SpringBoot+Ehcache使用示例

《详解SpringBoot+Ehcache使用示例》本文介绍了SpringBoot中配置Ehcache、自定义get/set方式,并实际使用缓存的过程,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 目录摘要概念内存与磁盘持久化存储:配置灵活性:编码示例引入依赖:配置ehcache.XML文件: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