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架构设计——微服务、伪微服务及其构造

2024-09-05 09:28

本文主要是介绍软件架构设计——微服务、伪微服务及其构造,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微服务、伪微服务及其构造

1. 什么是微服务?

微服务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它将应用程序拆分为多个小而独立的服务模块,每个服务模块专注于某个特定的业务功能。每个微服务独立部署、独立运行,通过网络(通常是 RESTful API)与其他微服务进行通信。这种架构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 业务独立性:每个微服务专注于一个业务领域,独立开发、测试、部署,减少了系统的复杂性。
  • 技术多样性:每个微服务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栈来实现,允许使用最合适的工具来解决特定的问题。
  • 弹性和容错性:微服务可以独立扩展和容错,一个服务的失败不会影响到其他服务的运行。
2. 什么是伪微服务?

伪微服务是指那些表面上看似采用微服务架构,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现微服务的核心原则和优势的系统。典型的伪微服务往往是“披着微服务外衣的单体应用”,存在以下问题:

  • 高耦合:各个服务之间相互依赖,无法独立开发和部署。
  • 复杂通信:服务间通信复杂、频繁,增加了系统的延迟和故障点。
  • 缺乏自治:无法独立运行,某个服务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失效。

伪微服务的核心问题在于没有清晰划分服务的边界,导致系统复杂度和维护成本远高于真正的微服务架构。

3. 如何通过 RESTful API 和分布式超媒体构建微服务生态

RESTful API 是一种通过 HTTP 协议构建 API 的风格,使用标准的 HTTP 方法(如 GET、POST、PUT、DELETE)来实现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交互。分布式超媒体则通过动态链接来描述微服务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灵活、松耦合的企业内生态系统。

  • 分布式超媒体:通过 RESTful API 实现超媒体的链接和动态导航,使得服务间能够通过链接自然地交互。例如,通过一个订单服务的 API,可以动态地获取支付服务的链接,从而实现流程的自然流转。

  • 自描述性:服务的 API 应当自包含地描述其功能和使用方法,使得其他服务能够自动发现和调用,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 分布式架构的松耦合:微服务之间通过超媒体链接保持松耦合关系,使得每个服务的变动不会对其他服务产生重大影响,提升系统的弹性和可维护性。

4. 将 8X Flow 的模型转化为微服务

8X Flow 强调以业务逻辑为中心的建模方法,可以很好地转化为微服务架构。以下是转化的关键点:

  • 履约项与弹性边界:8X Flow 中的履约项可能具有独立的弹性边界,因此在转化为微服务时,可以选择将履约项作为服务边界。需要注意的是,履约项服务化并非绝对必要,只有当履约项确实需要独立扩展时才需要拆分。

  • 合同上下文作为服务边界:建议优先将合同上下文作为服务边界,划分出独立的微服务模块。这种划分方式直观且能保持业务逻辑的清晰性。例如,一个合同管理服务可以包含创建、修改、查询合同的功能,而履约上下文中的具体履约项操作可以由合同服务内部的子模块或由独立的履约服务负责。

  • URI 编排:合同上下文和履约项通常处于相同的 URI 根路径下,可以通过 URI 编排实现服务之间的自然连接。例如,/contracts/{contractId}/fulfillments/{fulfillmentId} 表示履约项作为合同的一部分,而不需要独立为服务。在需要时,可以通过调整 URI 编排方式实现履约项的服务化。

5. 微服务的具体构造步骤
  • 识别业务领域:从业务逻辑出发,识别合同上下文、履约上下文等核心业务领域,并为每个领域定义清晰的职责和边界。

  • 划分服务边界:根据识别的业务领域,划分清晰的服务边界。优先将合同上下文划分为独立服务,再根据履约项的复杂性和扩展性需求决定是否进一步拆分。

  • 设计 API:为每个微服务设计 RESTful API,定义清晰的资源路径和操作,确保 API 符合业务逻辑,并能够自然地与其他服务交互。

  • 实现超媒体导航:利用超媒体为各个服务设计动态链接,允许服务之间通过 API 自动发现和调用。例如,在合同服务中返回履约服务的链接,便于系统根据业务流转自动跳转。

  • 确保弹性和自治:设计服务时确保每个服务能够独立部署、扩展和运行,避免出现因为服务间耦合过高导致的伪微服务现象。

  • 持续优化:随着业务变化,持续优化服务边界和交互方式,确保系统始终保持灵活、松耦合的状态,适应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

6. 总结

微服务架构通过划分清晰的服务边界,实现业务逻辑的独立性和技术多样性,以提高系统的弹性和可维护性。8X Flow 的建模方法与微服务的设计原则高度契合,能够有效将业务逻辑转化为技术实现。通过合理的服务划分、RESTful API 设计和分布式超媒体的应用,微服务能够形成一个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企业内生态系统。在实际构建时,需要始终以业务为核心,确保每一个服务的拆分都是为了更好地支持业务需求,而非为了技术而拆分。

这篇关于软件架构设计——微服务、伪微服务及其构造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38571

相关文章

SpringBoot基于配置实现短信服务策略的动态切换

《SpringBoot基于配置实现短信服务策略的动态切换》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在接入多个短信服务商(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后,如何根据配置或环境切换使用不同的服务商,需... 目录目标功能示例配置(application.yml)配置类绑定短信发送策略接口示例:阿里云 & 腾

springboot项目如何开启https服务

《springboot项目如何开启https服务》: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项目如何开启https服务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springboot项目开启https服务1. 生成SSL证书密钥库使用keytool生成自签名证书将

使用Node.js制作图片上传服务的详细教程

《使用Node.js制作图片上传服务的详细教程》在现代Web应用开发中,图片上传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功能,借助Node.js强大的生态系统,我们可以轻松搭建高效的图片上传服务,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No... 目录准备工作搭建 Express 服务器配置 multer 进行图片上传处理图片上传请求完整代码示例

Spring LDAP目录服务的使用示例

《SpringLDAP目录服务的使用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LDAP目录服务的使用示例... 目录引言一、Spring LDAP基础二、LdapTemplate详解三、LDAP对象映射四、基本LDAP操作4.1 查询操作4.2 添加操作4.3 修改操作4.4 删除操作五、认证与授权六、高级特性与最佳

Linux上设置Ollama服务配置(常用环境变量)

《Linux上设置Ollama服务配置(常用环境变量)》本文主要介绍了Linux上设置Ollama服务配置(常用环境变量),Ollama提供了多种环境变量供配置,如调试模式、模型目录等,下面就来介绍一... 目录在 linux 上设置环境变量配置 OllamPOgxSRJfa手动安装安装特定版本查看日志在

SpringCloud之LoadBalancer负载均衡服务调用过程

《SpringCloud之LoadBalancer负载均衡服务调用过程》:本文主要介绍SpringCloud之LoadBalancer负载均衡服务调用过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前言一、LoadBalancer是什么?二、使用步骤1、启动consul2、客户端加入依赖3、以服务

Nginx配置系统服务&设置环境变量方式

《Nginx配置系统服务&设置环境变量方式》本文介绍了如何将Nginx配置为系统服务并设置环境变量,以便更方便地对Nginx进行操作,通过配置系统服务,可以使用系统命令来启动、停止或重新加载Nginx... 目录1.Nginx操作问题2.配置系统服android务3.设置环境变量总结1.Nginx操作问题

springboot的调度服务与异步服务使用详解

《springboot的调度服务与异步服务使用详解》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的ScheduledExecutorService接口和SpringBoot中如何使用调度线程池,包括核心参数、创建方式、自定... 目录1.调度服务1.1.JDK之ScheduledExecutorService1.2.spring

Android 悬浮窗开发示例((动态权限请求 | 前台服务和通知 | 悬浮窗创建 )

《Android悬浮窗开发示例((动态权限请求|前台服务和通知|悬浮窗创建)》本文介绍了Android悬浮窗的实现效果,包括动态权限请求、前台服务和通知的使用,悬浮窗权限需要动态申请并引导... 目录一、悬浮窗 动态权限请求1、动态请求权限2、悬浮窗权限说明3、检查动态权限4、申请动态权限5、权限设置完毕后

TP-Link PDDNS服将于务6月30日正式停运:用户需转向第三方DDNS服务

《TP-LinkPDDNS服将于务6月30日正式停运:用户需转向第三方DDNS服务》近期,路由器制造巨头普联(TP-Link)在用户群体中引发了一系列重要变动,上个月,公司发出了一则通知,明确要求所... 路由器厂商普联(TP-Link)上个月发布公告要求所有用户必须完成实名认证后才能继续使用普联提供的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