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学习之路 - 信号的保存

2024-09-04 07:12
文章标签 linux 学习 保存 信号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 学习之路 - 信号的保存,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前面已经介绍过信号的产生,本文将继续介绍信号的保存与处理。

1、上篇文章的遗留问题

从上篇文章(Linux学习之路 -- 信号概念 && 信号的产生-CSDN博客)中,其实还遗留了一些问题。OS在接受到信号后,大部分的进程的处理方式都是终止进程。但是终止进程的方式有Term和Code两种方式。那么两种进程退出的方式有何区别呢?

Term就表示正常的退出,而code退出会产生核心转储文件。在云服务器中,使用code退出时,默认是将code产生核心转储文件的功能关闭的。而我们如果想要查看该功能是否被打开。我们就可以使用"ulimit -a"选项,对该功能进行查看。

其中的第一项"core file size" 就表示code功能是否被打开。core file size其实也就是表示核心转储文件的大小,如果为零,也就表示没有。我们要恢复该功能,只要将其设置一定大小的正整数即可(单位为KB)。我们可以使用"ulimit -c + 指定大小的整数",如果不想该文件的大小收到限制,就把前面这条命令中的整数改为unlimited即可。

核心转储文件的作用:如果进程运行出现异常时,系统就会将进程在内存中的数据(主要与调试有关)转到磁盘中,形成core、core.pid文件。

该文件主要用于帮助我们进行调试,当我们使用gdb时,能够直接定位到对应出错的行号与文件。我们在打开gdb时,直接输入core-file + core(这里是核心转储的文件名,如果有后缀pid,记得加上)即可。

core dumped 表示形成核心转储文件,这个和前面我们讲述的进程退出时的知识有些许关联。


进程退出时,会返回一个整型。OS以后16个字节对进程的退出状态进行标识。中间其实缺少了一个比特没有介绍,这个比特位就是core dumped标志,用于标识是否形成核心转储文件。

但是核心转储文件虽然能帮我们定位程序出错的位置,但在实际的云服务器上,我们的服务是需要不断运行的。有时候恢复正常服务,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此期间,有可能OS会一直输出core文件,导致服务器磁盘被打满,这就会导致服务器也直接挂掉。所以,正常情况下,这个core dump功能是会被默认关闭的。

2、信号的保存

在正式介绍信号保存之前,我们需要把前面的概念修正一下。
<1>实际执行信号的处理动作称为信号递达。(默认、忽略、自定义)
<2>信号从产生到递达之间的状态称为信号未决。(存储信号)
<3>进程是可以阻塞信号的。

1、基本流程

前面我们提到,当OS向进程发送信号,实际上是在向进程写入信号。而进程可能在处理其他事务,所以会使用一个位图来对信号进行保存。在struct task_struct 中就是以一个无符号整型变量对信号进行保存。同理,信号可以被进程阻塞,这个阻塞也是需要先存储信号,而OS也是使用了位图的方式,对其进行保存。当进程接受到信号时,会先保存信号。然后,在需要执行信号的默认处理方式前,判断信号是否被阻塞,如果是,就不处理该信号;不是就执行默认方法。(如果该信号被一直阻塞,那就一直不执行)

除了上述的两张位图,还有一个数组与进程处理信号相关。

这个数组是一个函数指针数组,里面存储了一些对应信号的默认处理方法。当OS接收到信号时,先将信号写进pending位图中,然后判断是否被阻塞。如果没有被阻塞,就找到对应的handler方法,处理信号,该数组的下标就代表了对应的信号。这里可以联想到signal接口处理信号的方式,当我们设定位自定义处理信号时,将该信号在handler_t中对应的默认处理方法替换成自定义函数地址。

2、三张表对应的系统接口和相关操作

1、五个常用的信号集函数

在OS中,我们查看pending位图和block位图,是不会直接传整型的,而是将存储的结构封装成了一个结构体,所以我们在上述的五个接口中均可以看见sigset_t类型的参数。下面一一解释一下对应接口的作用。

<1>sigemptyset

该接口用于将位图初始化为零,一般我们需要自己定义一个sigset_t变量,把这个变量用于存储系统中对应位图信息。而这个变量定义时不初始化,所以可能会出现随机数现象,该接口就是用于将变量中的数据全部清零。

<2>sigfillset

该接口用于将所有定义的信号,设进set这个参数信号集中。

<3>sigaddset 

该接口用于将signum信号添加进set这个信号集。

<4>sigdelset

该接口用于将signum信号从set信号集中删除。

<5>sigismember

该接口用于判断信号signum是否在set这个信号集中。

前四个接口调用成功返回零,失败返回-1。最后一个接口成功返回true,失败返回false。

2、sigprocmask

该接口可以读取或更改系统中对应的信号屏蔽集(block位图).

第一个参数表示所要对信号屏蔽集做的动作,第二个参数表示新的信号屏蔽字,第三个参数表示原来的信号屏蔽集。

第一个参数一般常用的有三个选择:SIG_BLOCK 、SIG_UNBLOCK、SIG_SETMASK。第一个选项表示将set这个信号集中的屏蔽的信号添加进现有的信号屏蔽集中;第二个选项表示将set这个信号集中屏蔽的信号从原有的信号删除;第三个选项表示将set这个信号集直接替换当前的信号屏蔽集。

调用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3、sigpending 

该接口用于读取系统中的pending信号集(pending位图)。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4、示例:

我们以下面的场景为例,演示一下上述的相关的接口的使用方式。

场景:我们当前将2号信号阻塞,然后不断向当前进程发送2号信号,观察pending表是否一直都保存着2号信号。(pending表中一般就一个信号,当收到新的不同的信号时,原有的信号会被消除)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ignal.h>void Print(sigset_t &pe)
{std::cout << "pending map: ";for (int i = 31; i >= 1; i--){if (sigismember(&pe, i)){std::cout << "1";}else{std::cout << "0";}}std::cout << std::endl;
}
int main()
{sigset_t block, oblock;sigemptyset(&block);sigemptyset(&oblock);sigaddset(&block, 2);int n = sigprocmask(SIG_BLOCK, &block, &oblock);if (n == 0){while (true){sigset_t pending;sigemptyset(&pending);sigpending(&pending);sleep(1);Print(pending);}}return 0;
}

运行结果:

我们可以看见,当我们将2号信号阻塞时,pending中的2号信号一直没有被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能直接打印pending表,OS是以sigset_t的类型对信号进行存储,里面可能包含有别的数据,所以直接打印是错误的。在代码中,需要使用sigismember来判断信号是否存储。

上面的示例,我们屏蔽了2号信号,那我们能不能屏蔽1到31号信号呢?如果不能,那么哪些信号不会被屏蔽呢?下面通过代码对该问题进行验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ignal.h>void Print(sigset_t &pe)
{std::cout << "pending map: ";for (int i = 31; i >= 1; i--){if (sigismember(&pe, i)){std::cout << "1";}else{std::cout << "0";}}std::cout << std::endl;
}
int main()
{sigset_t block, oblock;sigemptyset(&block);sigemptyset(&oblock);for(int i = 1; i < 32; i++){sigaddset(&block, i);}sigaddset(&block, 2);int n = sigprocmask(SIG_BLOCK, &block, &oblock);if (n == 0){while (true){sigset_t pending;sigemptyset(&pending);sigpending(&pending);sleep(1);Print(pending);}}return 0;
}

运行结果

运行至九号信号时,进程结束。说明九号进程不可被屏蔽。后面的信号就不做实验了,在这31个信号中,还有19号信号也不可被屏蔽,其中我们将18号信号屏蔽时,附近的几个信号会在信号屏蔽集中被剔除。这两个信号被禁止屏蔽其实也就是为了防止异常进程不断运行,影响OS的正常运转或阻止异常进程读取核心数据。

通过上述的接口,我们可以实现信号的屏蔽,也可以实现信号屏蔽的解除。这里就不做演示了,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信号的屏蔽被解除后,pending中的信号是先被清零,再被递达。

这篇关于Linux 学习之路 - 信号的保存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35349

相关文章

Linux实现查看某一端口是否开放

《Linux实现查看某一端口是否开放》文章介绍了三种检查端口6379是否开放的方法:通过lsof查看进程占用,用netstat区分TCP/UDP监听状态,以及用telnet测试远程连接可达性... 目录1、使用lsof 命令来查看端口是否开放2、使用netstat 命令来查看端口是否开放3、使用telnet

Linux系统管理与进程任务管理方式

《Linux系统管理与进程任务管理方式》本文系统讲解Linux管理核心技能,涵盖引导流程、服务控制(Systemd与GRUB2)、进程管理(前台/后台运行、工具使用)、计划任务(at/cron)及常用... 目录引言一、linux系统引导过程与服务控制1.1 系统引导的五个关键阶段1.2 GRUB2的进化优

Unity新手入门学习殿堂级知识详细讲解(图文)

《Unity新手入门学习殿堂级知识详细讲解(图文)》Unity是一款跨平台游戏引擎,支持2D/3D及VR/AR开发,核心功能模块包括图形、音频、物理等,通过可视化编辑器与脚本扩展实现开发,项目结构含A... 目录入门概述什么是 UnityUnity引擎基础认知编辑器核心操作Unity 编辑器项目模式分类工程

Linux查询服务器 IP 地址的命令详解

《Linux查询服务器IP地址的命令详解》在服务器管理和网络运维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服务器的IP地址是一项基本但至关重要的技能,下面我们来看看Linux中查询服务器IP的相关命令使用吧... 目录一、hostname 命令:简单高效的 IP 查询工具命令详解实际应用技巧注意事项二、ip 命令:新一代网络配置全

linux安装、更新、卸载anaconda实践

《linux安装、更新、卸载anaconda实践》Anaconda是基于conda的科学计算环境,集成1400+包及依赖,安装需下载脚本、接受协议、设置路径、配置环境变量,更新与卸载通过conda命令... 目录随意找一个目录下载安装脚本检查许可证协议,ENTER就可以安装完毕之后激活anaconda安装更

Python学习笔记之getattr和hasattr用法示例详解

《Python学习笔记之getattr和hasattr用法示例详解》在Python中,hasattr()、getattr()和setattr()是一组内置函数,用于对对象的属性进行操作和查询,这篇文章... 目录1.getattr用法详解1.1 基本作用1.2 示例1.3 原理2.hasattr用法详解2.

Linux查询服务器系统版本号的多种方法

《Linux查询服务器系统版本号的多种方法》在Linux系统管理和维护工作中,了解当前操作系统的版本信息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操作之一,系统版本不仅关系到软件兼容性、安全更新策略,还直接影响到故障排查和... 目录一、引言:系统版本查询的重要性二、基础命令解析:cat /etc/Centos-release详

Linux grep 命令的使用指南

《Linuxgrep命令的使用指南》本文给大家介绍Linuxgrep命令的使用指南,包括基础搜索语法、实践指南,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目录linux grep 命令全面使用指南一、基础搜索语法1. 基本文本搜索2. 多文件搜索二、常用选项详解1. 输出控制选项2. 上下文控制选项三、正则表达

Linux部署中的文件大小写问题的解决方案

《Linux部署中的文件大小写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本地开发环境(Windows/macOS)一切正常,但部署到Linux服务器后出现模块加载错误,核心原因是Linux文件系统严格区分大小写,所以本文给大... 目录问题背景解决方案配置要求问题背景在本地开发环境(Windows/MACOS)一切正常,但部署到

更改linux系统的默认Python版本方式

《更改linux系统的默认Python版本方式》通过删除原Python软链接并创建指向python3.6的新链接,可切换系统默认Python版本,需注意版本冲突、环境混乱及维护问题,建议使用pyenv... 目录更改系统的默认python版本软链接软链接的特点创建软链接的命令使用场景注意事项总结更改系统的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