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网络协议工作原理

2024-09-04 05:20

本文主要是介绍常见网络协议工作原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分布式、协作式和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HTTP是万维网数据通信的基础,设计目的是确保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它是一个请求-响应协议,在客户端-服务器计算模型中,客户端打开一个连接以发出请求,然后等待直到收到服务器的响应。

工作原理

  1. 客户端请求(Request)

    • 客户端(通常是Web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这个请求包括:
      • 请求方法(GET、POST、PUT、DELETE等)。
      • 请求的URI(统一资源标识符)。
      • HTTP版本。
      • 可选的请求头(如用户代理、接受类型等)。
      • 对于某些方法(如POST),还包括请求体,用于提交数据给服务器。
  2. 服务器响应(Response)

    • 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处理请求并返回一个HTTP响应。这个响应包括:
      • HTTP版本。
      • 状态码(如200 OK、404 Not Found)和状态消息,表示请求是否成功以及失败的原因。
      • 响应头(如内容类型、内容长度等)。
      • 响应体,包含请求的资源内容(如果请求成功)。
  3. 无状态协议

    • HTTP是无状态协议,这意味着服务器不会保留任何数据(状态)来识别两个请求之间的关系。每个请求都是独立的。为了维护状态,通常使用Cookies。
  4. 连接管理

    • HTTP/1.0默认使用非持久连接,即每个请求/响应对之后都会关闭连接。这导致了效率低下,因为每个请求都需要重新建立连接。
    • HTTP/1.1引入了持久连接(也称为HTTP Keep-Alive),允许在一个连接上发送多个请求和响应,减少了建立和关闭连接的开销。
    • HTTP/2进一步改进了性能,引入了请求和响应的多路复用、服务器推送等特性。

应用

HTTP广泛用于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但也用于其他类型的客户端(如API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随着Web技术的发展,HTTP已经成为现代互联网应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支持从简单的网页请求到复杂的RESTful API和Web服务。

2.HTTPS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

HTTPS是HTTP协议的安全版本,它通过SSL/TLS协议来加密HTTP通信。

工作原理:

  • 客户端发起HTTPS请求到服务器的443端口。
  • 服务器发送其数字证书给客户端。
  • 客户端验证证书的有效性。
  • 客户端使用证书中的公钥加密一个随机对称密钥,发送给服务器。
  • 服务器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这个随机对称密钥。
  • 双方使用这个对称密钥加密后续的HTTP通信。

3.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用于将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

工作原理:

  • 当设备需要知道目标IP对应的MAC地址时,它会在本地网络广播一个ARP请求。
  • 请求包含目标IP地址。
  • 拥有该IP地址的设备会回复自己的MAC地址。
  • 发送方接收回复,更新自己的ARP缓存表。

4.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CMP用于网络诊断和错误报告。

工作原理:

  • ICMP消息嵌入在IP数据包中。
  • 常见的ICMP消息类型包括Echo请求/回复(用于ping)、目标不可达、重定向等。
  • 当网络设备遇到问题时,会发送ICMP消息来报告错误。

5.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用于自动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信息。

工作原理:

  • 客户端广播DHCP发现报文。
  • DHCP服务器响应一个DHCP提供报文,包含可用的IP地址和其他配置。
  • 客户端选择一个提供,发送DHCP请求报文。
  • 服务器确认,发送DHCP确认报文。
  • 客户端获得IP地址和配置信息。

6.PING

PING是一个网络诊断工具,基于ICMP协议。

工作原理:

  • 发送方发送ICMP Echo请求包到目标IP。
  • 如果目标可达,它会回复一个ICMP Echo回复包。
  • 发送方计算往返时间(RTT)。
  • 这个过程通常重复几次以获得平均RTT。

这些协议共同工作,确保网络通信的正常运行、安全性和可诊断性。每个协议都在网络栈的不同层次发挥作用,从底层的ARP到应用层的HTTPS。

这篇关于常见网络协议工作原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35106

相关文章

redis中使用lua脚本的原理与基本使用详解

《redis中使用lua脚本的原理与基本使用详解》在Redis中使用Lua脚本可以实现原子性操作、减少网络开销以及提高执行效率,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在redis中使用lua脚本的原理... 目录Redis 执行 Lua 脚本的原理基本使用方法使用EVAL命令执行 Lua 脚本使用EVALSHA命令

Java Spring 中 @PostConstruct 注解使用原理及常见场景

《JavaSpring中@PostConstruct注解使用原理及常见场景》在JavaSpring中,@PostConstruct注解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它允许开发者在Spring容器完全初... 目录一、@PostConstruct 注解概述二、@PostConstruct 注解的基本使用2.1 基本代

Golang HashMap实现原理解析

《GolangHashMap实现原理解析》HashMap是一种基于哈希表实现的键值对存储结构,它通过哈希函数将键映射到数组的索引位置,支持高效的插入、查找和删除操作,:本文主要介绍GolangH... 目录HashMap是一种基于哈希表实现的键值对存储结构,它通过哈希函数将键映射到数组的索引位置,支持

SQL中redo log 刷⼊磁盘的常见方法

《SQL中redolog刷⼊磁盘的常见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SQL中redolog刷⼊磁盘的常见方法,将redolog刷入磁盘的方法确保了数据的持久性和一致性,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感兴趣的可以了解... 目录Redo Log 刷入磁盘的方法Redo Log 刷入磁盘的过程代码示例(伪代码)在数据库系统中,r

SQL BETWEEN 的常见用法小结

《SQLBETWEEN的常见用法小结》BETWEEN操作符是SQL中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允许你快速选取某个范围内的值,本文给大家介绍SQLBETWEEN的常见用法,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在SQL中,BETWEEN是一个操作符,用于选取介于两个值之间的数据。它包含这两个边界值。BETWEEN操作符常用

python中各种常见文件的读写操作与类型转换详细指南

《python中各种常见文件的读写操作与类型转换详细指南》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python中各种常见文件(txt,xls,csv,sql,二进制文件)的读写操作与类型转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 目录1.文件txt读写标准用法1.1写入文件1.2读取文件2. 二进制文件读取3. 大文件读取3.1

Spring Boot循环依赖原理、解决方案与最佳实践(全解析)

《SpringBoot循环依赖原理、解决方案与最佳实践(全解析)》循环依赖指两个或多个Bean相互直接或间接引用,形成闭环依赖关系,: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循环依赖原理、解决方案与最... 目录一、循环依赖的本质与危害1.1 什么是循环依赖?1.2 核心危害二、Spring的三级缓存机制2.1 三

C#中async await异步关键字用法和异步的底层原理全解析

《C#中asyncawait异步关键字用法和异步的底层原理全解析》:本文主要介绍C#中asyncawait异步关键字用法和异步的底层原理全解析,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 目录C#异步编程一、异步编程基础二、异步方法的工作原理三、代码示例四、编译后的底层实现五、总结C#异步编程

C++中初始化二维数组的几种常见方法

《C++中初始化二维数组的几种常见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在C++中初始化二维数组的不同方式,包括静态初始化、循环、全部为零、部分初始化、std::array和std::vector,以及std::vec... 目录1. 静态初始化2. 使用循环初始化3. 全部初始化为零4. 部分初始化5. 使用 std::a

前端下载文件时如何后端返回的文件流一些常见方法

《前端下载文件时如何后端返回的文件流一些常见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前端下载文件时如何后端返回的文件流一些常见方法,包括使用Blob和URL.createObjectURL创建下载链接,以及处理带有C... 目录1. 使用 Blob 和 URL.createObjectURL 创建下载链接例子:使用 Bl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