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中常用的4种请求方式——前端如何发送?后端怎么接受?

2024-09-02 11:52

本文主要是介绍HTTP中常用的4种请求方式——前端如何发送?后端怎么接受?,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Get请求:

1.什么是Get请求?

2.前后端如何使用Get交互?

2.1.Query参数格式的Get请求

2.2.Path参数格式的Get请求

二.Post请求:

1.什么是Post请求?

2.前后端如何使用Post交互?

三.Put请求:

1.什么是Put请求?

2.前后端如何使用Put请求?

四.Delete请求:

1.什么是Delete请求?

2.前后端如何使用Delete请求?


 

一.Get请求:

1.什么是Get请求?

        GET请求是‌HTTP协议中的一种请求方法,主要用于从服务器获取资源。它是一种简单、安全且可缓存的请求方式,常用于在Web浏览器中访问网页或发送数据。GET请求通过将请求参数附加到URL中,以查询字符串的形式出现,以便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这种请求方法适用于获取数据,而不是修改数据,因此它通常用于查询操作,如获取网页内容、图片、视频等资源。

GET请求的特点包括:

  • 参数暴露在URL中,存在安全隐患
  • 受到URL长度的限制,无法传输大量数据。
  • 具有幂等性,多次请求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
  • 响应结果可以被浏览器缓存。

GET请求的适用场景包括:

  • 访问网页或获取网页上的信息。
  • 通过URL参数获取特定资源,如查询数据库中的记录。
  • 在浏览器回退时无害,因为GET请求不会修改服务器上的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GET请求将参数暴露在URL中,因此不适合传输敏感信息,如密码或信用卡信息等。此外,由于URL长度限制,GET请求也不适合传输大量数据。‌

2.前后端如何使用Get交互?

        Get请求是将数据存放到请求行中进行的请求,没有请求体。因此我们前端发送的Get请求的请求参数有两种格式:Query参数Path参数

2.1.Query参数格式的Get请求

什么是Query参数格式?

形如:http://localhost:8080/user/article/page?page=1&pageSize=5

前端:

例如:使用Get请求回显文章分页查询

import request from '@/utils/request.js'//文章列表查询
export const articleListService = (params)=>{return  request.get('/user/article/page',{params:params})
}
import {articleListService } from '@/api/userArticle.js'
// 回显文章列表
const articleList = async()=>{let params = {page: page.value,pageSize: pageSize.value}let result = await articleListService(params);// 渲染视图total.value = result.data.total;articles.value = result.data.records;
}
articleList();

后端:

27a5cd3cc45c43c0a9d9eefcb5a07b73.png

2.2.Path参数格式的Get请求

什么是Path参数格式?

形如:http://localhost:8080/user/1

前端:

例如:根据用户id查询用户信息

import request from '@/utils/request.js'//用户查询
export const userQueryService = (userId)=>{return  request.get('/user/'+userId)
}

后端:

//用户查询
@GetMapping("/user/{userId}")
public Result<User> queryUser(@PathVariable Long userId) {log.info("查询用户:{}",userId);User user = userService.getById(userId);return Result.success(user);
}

对于路径参数,我们需要使用@PathVariable注解来获取路径参数

二.Post请求:

1.什么是Post请求?

        POST请求是一种HTTP方法,用于向服务器提交数据并创建新资源或修改现有资源。它通过将数据包含在请求体中而不是URL中,与GET请求相比,POST请求具有以下特点:

  • 数据安全性:POST请求将数据包含在请求体中,而不是直接放在URL中,因此数据对于用户来说是不可见的,这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特别是当传输敏感信息(如密码、信用卡信息等)时。‌
  • 数据量限制:由于数据包含在请求体中,POST请求没有URL长度的限制,可以传输比GET请求更大的数据量,适合传输大量数据或上传文件等场景。
  • 幂等性:GET请求是幂等的,即多次请求相同的URL会得到相同的结果,不会对服务器产生副作用;而POST请求不是幂等的,多次提交可能会导致服务器状态的变化,如创建重复的资源或发送重复的消息。‌

用途:POST请求通常用于提交表单数据、上传文件或在服务器上执行某些操作。与GET请求不同,POST请求更适合用于需要创建或修改服务器上资源的场景。‌

2.前后端如何使用Post交互?

        Post请求是将数据存放到请求体中进行的请求。通常传递为一个对象即一个JSON串,后端服务器接收时必须使用@RequestBody注解来标识

前端:

例如:新增文章操作

import request from '@/utils/request.js'
//  发布文章
export const addArticleService = (articleData)=>{return  request.post('/admin/article',articleData)}
import {addArticleService} from '@/api/adminArticle.js'
//添加表单数据模型
const articleModel = ref({articleTitle: '',typeId: '',articleContent: ''
})
// 发布文章
const addArticle = async()=>{let result = await addArticleService(articleModel.value);ElMessage.success("发布成功");//回显articleList();
}

后端:

de5e93a9e554442c88948d84014a04d3.png

三.Put请求:

1.什么是Put请求?

        PUT 请求是一种HTTP方法,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数据以更新已存在的资源。当你想要替换某个指定URL下的现有信息时,就使用PUT方法。它通常包含完整的资源内容,意味着服务器会在接收到请求后,完全用请求体中的数据替换原有资源。如果该资源不存在,一些服务器可能会返回404错误。PUT请求常用于更新用户资料、修改博客文章等场景。

2.前后端如何使用Put请求?

2.1.Body参数格式的Put请求

前端:

例如:修改文章

import request from '@/utils/request.js'
//  修改文章
export const updateArticleService = (articleData) =>{return request.put('/admin/article/',articleData);
}
import {updateArticleService} from '@/api/adminArticle.js'
// 修改文章
const updateArticle = async()=>{let articleData={articleId: articleId.value,articleTitle: articleModel.value.articleTitle,typeId: articleModel.value.typeId,articleContent: articleModel.value.articleContent}let result = await updateArticleService(articleData);ElMessage.success("修改成功");//回显articleList();
}

后端:

83b45168f9ce427d8e558a0343cb03a6.png

2.2.Path参数格式的Put请求

前端:

import request from '@/utils/request.js'
// 修改用户密码
export const userUpdatePasswordService = (userPassword) =>{return request.put('/user/'+userPassword);
}
import {userUpdatePasswordService} from '@/api/user.js'
const UpdatePassword = async()=>{let result = await userUpdatePasswordService(Password.value.newPassword);ElMessage.success(result.msg ? result.msg : '修改成功,请重新登录')}

后端:

/*** 用户修改密码*/@PutMapping("/{userPassword}")@CacheEvict(value = "userCache", allEntries = true)public Result updatePassword(@PathVariable("userPassword")@Length(min = 4, max = 16,message = ValidationConstant.PASSWORD_LENGTH) String userPassword,@RequestHeader("token") String token) {log.info("用户修改密码:{}", userPassword);Long userId = BaseContext.getCurrentId();userService.updatePassword(userPassword,userId);//删除redis中对应的tokenValueOperations<String, String> operations = stringRedisTemplate.opsForValue();operations.getOperations().delete(token);return Result.success();}

四.Delete请求:

1.什么是Delete请求?

        "Delete 请求"通常是指HTTP协议中的一个方法,用于从服务器上永久删除资源或数据。在Web开发中,当客户端想要移除某个特定的数据项(如数据库记录、文件等),就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DELETE HTTP请求到该资源的URL。这个操作是幂等的,意味着多次执行同样的DELETE请求不会改变资源的状态,除非服务器有特殊处理机制。

执行DELETE请求需要权限管理,因为它是对数据的不可逆操作。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会验证用户身份并检查是否有权执行删除,并最终执行相应的删除操作,然后返回一个状态码来表示请求结果(例如204 No Content,表示成功删除,或404 Not Found,表示找不到请求的资源)。

2.前后端如何使用Delete请求?

        Delete请求的参数格式是Path参数,后端需要@PathVariable注解标识。

前端:

import request from '@/utils/request.js'
//  删除文章
export const deleteArticleService = (articleId)=>{return request.delete('/admin/article/'+articleId);}
// 删除文章
const deleteArticle = async(row)=>{let result = await deleteArticleService(row.articleId);ElMessage.success("删除成功");//回显clear();articleList();
}

后端:

/*** 删除文章* @return*/@Log@Transactional(rollbackFor = Exception.class)@DeleteMapping("/{articleId}")@CacheEvict(value = "articleCache", allEntries = true)public Result deleteArticle(@PathVariable("articleId") Long articleId) {log.info("删除文章:{}",articleId);articleService.removeById(articleId);log.info("删除类型与文章关系:{}",articleId);articleTypeService.removeArticleTypeByArticleId(articleId);log.info("删除文章与作者关系:{}",articleId);adminArticleService.removeArticleAuthorByArticleId(articleId);log.info("删除文章与用户关系:{}",articleId);userarticleService.removeArticleUserByArticleId(articleId);return Result.success();}

 

 

这篇关于HTTP中常用的4种请求方式——前端如何发送?后端怎么接受?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29877

相关文章

MyBatis常用XML语法详解

《MyBatis常用XML语法详解》文章介绍了MyBatis常用XML语法,包括结果映射、查询语句、插入语句、更新语句、删除语句、动态SQL标签以及ehcache.xml文件的使用,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 目录1、定义结果映射2、查询语句3、插入语句4、更新语句5、删除语句6、动态 SQL 标签7、ehc

Java AOP面向切面编程的概念和实现方式

《JavaAOP面向切面编程的概念和实现方式》AOP是面向切面编程,通过动态代理将横切关注点(如日志、事务)与核心业务逻辑分离,提升代码复用性和可维护性,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AOP面向切面编程的概... 目录一、AOP 是什么?二、AOP 的核心概念与实现方式核心概念实现方式三、Spring AOP 的关

vite搭建vue3项目的搭建步骤

《vite搭建vue3项目的搭建步骤》本文主要介绍了vite搭建vue3项目的搭建步骤,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 目录1.确保Nodejs环境2.使用vite-cli工具3.进入项目安装依赖1.确保Nodejs环境

Nginx搭建前端本地预览环境的完整步骤教学

《Nginx搭建前端本地预览环境的完整步骤教学》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Nginx搭建前端本地预览环境的完整步骤教学,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项目目录结构核心配置文件:nginx.conf脚本化操作:nginx.shnpm 脚本集成总结:对前端的意义很多

Linux挂载linux/Windows共享目录实现方式

《Linux挂载linux/Windows共享目录实现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挂载linux/Windows共享目录实现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 目录文件共享协议linux环境作为服务端(NFS)在服务器端安装 NFS创建要共享的目录修改 NFS 配

前端缓存策略的自解方案全解析

《前端缓存策略的自解方案全解析》缓存从来都是前端的一个痛点,很多前端搞不清楚缓存到底是何物,:本文主要介绍前端缓存的自解方案,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为什么“清缓存”成了技术圈的梗二、先给缓存“把个脉”:浏览器到底缓存了谁?三、设计思路:把“发版”做成“自愈”四、代码

通过React实现页面的无限滚动效果

《通过React实现页面的无限滚动效果》今天我们来聊聊无限滚动这个现代Web开发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无论你是刷微博、逛知乎还是看脚本,无限滚动都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的浏览体验中,那么,如何优雅地实现它呢?... 目录1. 早期的解决方案2. 交叉观察者:IntersectionObserver2.1 Inter

Vue3视频播放组件 vue3-video-play使用方式

《Vue3视频播放组件vue3-video-play使用方式》vue3-video-play是Vue3的视频播放组件,基于原生video标签开发,支持MP4和HLS流,提供全局/局部引入方式,可监听... 目录一、安装二、全局引入三、局部引入四、基本使用五、事件监听六、播放 HLS 流七、更多功能总结在 v

Python打包成exe常用的四种方法小结

《Python打包成exe常用的四种方法小结》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打包成exe常用的四种方法,包括PyInstaller、cx_Freeze、Py2exe、Nuitka,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 目录一.PyInstaller11.安装:2. PyInstaller常用参数下面是pyinstal

Java发送SNMP至交换机获取交换机状态实现方式

《Java发送SNMP至交换机获取交换机状态实现方式》文章介绍使用SNMP4J库(2.7.0)通过RCF1213-MIB协议获取交换机单/多路状态,需开启SNMP支持,重点对比SNMPv1、v2c、v... 目录交换机协议SNMP库获取交换机单路状态获取交换机多路状态总结交换机协议这里使用的交换机协议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