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学习01-离散时间信号与序列的卷积和运算

本文主要是介绍《数字信号处理》学习01-离散时间信号与序列的卷积和运算,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一,信号

二,序列的运算 

1,卷积和 

2,matlab实现 


相关的电子书籍请到这篇文章所在的专栏,并通过夸克网盘链接下载。

很多简单的知识点我就不再赘述了,接下来就着重记录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较难理解且容易忘记的知识点,如果想要再详细些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这篇文章主要是用于整理我在看书过程中自己做的一些记忆方法(个人记忆方法,因人而异,仅供参考)

一,信号

1,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例如,古时的烽火就是一个信号,一看到烽火这个信号,士兵知道有敌人来犯的信息,就可以立马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国家。

2,什么是离散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就是该信号在时间变化范围是不连续的,离散的。

例如下图 :

可以看到,离散时间信号中对应的序号(时刻)的序号值都是独立的,没有与其它的序号值连一起,它们就组成了序列。为了方便,后面都用序列来表示离散时间信号。

与离散时间信号相对的就是连续时间信号,如下图:

二,序列的运算 


3,序列的六个基本运算:时间尺度变换,翻褶,移位,和,积,卷积和。

为了能够记住这六个运算的名字,我将每个运算前面的第一个字取出来,组成以下的口诀:时翻移,和积卷。

【时常翻转移动,和鸡圈】

前三个运算只有一个序列进行运算,后面三个运算需要有两个序列一起参与运算。因为前五个比较简单(用数学的基本运算就可以做出来),所以在这里就不赘述它们的运算(如果有需要的请在评论区留言,我后面再补上去)。

【需要注意】:

当离散时间变量n前面有系数k: x(kn) ,在移位之前,需要把k提到n和N的前面,才能够得到正确的表达式: x(k(n+N))

例如,有一个周期性序列x(3n),现在要将该序列向左移动5位【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写出移位后的序列表达式:x(3(n+5))=x(3n+15)。

同理可以通过表达式x(3n+15)知道该周期性序列的移动方向和位数:x(3n+15)=x(3(n+5))→序列向左移动5位。

1,卷积和 

接下来一起学习第一个知识点“卷积和”,这三个字中每一个分别代表着对应的运算:

  • 卷:翻褶+移位
  • 积:积运算
  • 和:和运算

概念和公式如下

可以看到,卷字不愧是”卷“,一个字就要代表两种运算。

在具体的运算中,如果两个序列没有用到卷积和,那么这两个序列的形状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如果两个序列之间是卷积和的运算,那么其中一个序列 x(n) 还是原来的序列,只是变量换成了m(既 x (m) ),另外一个序列 h(m) 就要开始卷了!开始卷的时候,h(m) 翻身(翻褶)有了个家(加上另外一个变量n),变成了 h(n−m) 。

卷积和就是要先卷,再积,最后求和。

卷完之后,将这两个序列乘在一起: x(m)×h(n−m) ,之后再求和。

因为序列x(n)和h(n)的定义域没给,所以这两个序列卷积和之后的结果y(n)的定义域默认为负无穷到正无穷(既n属于[-∞,+∞]),在求和的时候m也需要在 [−∞,+∞] 这个区间内:\sum_{m=−∞}^{ m=+∞}x(m)×h(n−m)=y(n)

如果觉得前面的太长,y(n)的卷积和表达式也可以用 x(n)∗h(n)=y(n) 来表示。

在教材中,卷积和的具体运算如下描述↓

(有需要教材的请在评论区留言或者是私信我,我之后在文章补发个链接)

在列出卷积和公式的时候提到“因为序列x(n)和y(n)的定义域没给,所以它们两个卷积和之后的结果序列y(n)的定义域可以是负无穷到正无穷”。如果序列x(n)和y(n)的定义域给出来,例如:

x(n)的定义域为 [a1,b1] ,y(n)的定义域为 [a2,b2] ,那么这两个序列卷积和之后的结果序列y(n)的定义域就是这两个序列的定义域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对应相加,即:

n∈[a1+a2,b1+b2]

表示:

  • y(n)的第一个非零点在n=a1+a2的位置,最后一个非零点在n=b1+b2的位置。

如果 n<a1+a2 或者是 n>b1+b2 ,那么y(n)的序列值一定是0,不需要再一个一个的去计算并求和。

如果 n∈[a1+a2,b1+b2] ,那么y(n)的序列值可能是0也可能是其他整数Z。

当n的值确定好之后(从a1+a2 一直取到 b1+b2),这个时候不可以直接使用卷积和公式:还需要确定m的取值范围。

从公式 \sum_{m=−∞}^{ m=+∞}x(m)×h(n−m)=y(n)可以看出,m的值与卷王序列h有关(h序列同时包含了n和m两个变量)。

公式里面的序列h(m)一直在变化:翻褶和移位(即 h(n−m) )。

当n取不同的值时,对应的y(n) 求和范围也会跟着h(n−m) 变,具体怎么变?请看下篇文章解说。

咳,防止看到这里的阅读者犯困 ,开个玩笑。

现在继续来一起探究单个y(n)怎么跟着h(n-m)变化:

1,h(n-m) 可以写成 h( -(m-n) )

2,当n=a1+a2时(a1+a2∈[a1+a2,b1+b2]), y(n)=y(a1+a2)

3,h(n-m)=h(-(m-n))=h(−(m−(a1+a2)))

  • 当n>0,既a1+a2>0时,h(-m)序列向右移 a1+a2 位。因为a1+a2>0时,和前面的负号没有抵消,变量m后面加上的数还是负数(既h(-(m-C))),根据“左加右减”,可以知道对应的序列是向右移位;
  • 当n<0,既a1+a2<0时,h(-m)序列向左移 a1+a2 位。因为a1+a2<0时,和前面的负号相互抵消,变量m后面加上的数是个正数(既h(-(m+C))),根据“左加右减”,可以知道对应的序列是向左移位;
  • 当n=0,既a1+a2=0时,h(-(m-0))=h(-m+0)=h(-m),只有翻褶,没有移位。

[有更快速的判断移位方向的方法:

因为m前面是负号,既m<0,所以移位的方向就是n的所在的方向,

  • n>0,n位于x轴的右边,序列h(-m)则向右移位n位变成h(n-m)];
  • n<0时,n位于x轴的左边,序列h(-m)则向左移位n位变成h(n-m)]。

4,确定m的取值范围:

之前有提到m的取值范围与卷王序列h(m)有关

  • 当序列h(m)经过翻褶,变成h(-m)之后向右移动a1+a2位时,本来h(m)的定义域(既m的取值范围)为[a2,b2],序列向右移动后m的取值范围也会跟着变,因为越往右边,数值越来越大,所以此时h(n-m)中的m∈[a2+(a1+a2),b2+(a1+a2)],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卷积和公式: \sum_{m=a1+(a1+a2)}^{m=b1+(a1+a2)}x(m)×h(a1+a2−m)=y(a1+a2) ;
  • 当序列h(m)经过翻褶,变成h(-m)之后向左移动a1+a2位时,本来h(m)的定义域(既m的取值范围)为[a2,b2],序列向左移动后m的取值范围也会跟着变,因为越往左边,数值越来越小,所以此时h(n-m)中的 m∈[a2-(a1+a2),b2-(a1+a2)],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卷积和公式: \sum_{m=b1-(a1+a2)}^{m=a1-(a1+a2)}x(m)×h(a1+a2−m)=y(a1+a2)

通过上述的分析之后,开始上题:

思路:

  1. 列出卷积和公式:\sum_{m=−∞}^{ m=+∞}x(m)×h(n−m)=y(n)
  2. 确定卷积和序列y(n)的定义域,n∈[-3+(-1),3+4]=[-4,7];
  3. y(n)的第一个非零取值是当n=-4时,此时 h(n-m)中的m取值范围[-1+(-4),4+(-4)],既m∈[-5,0],y(n)=y(-4)。 y(-4)=\sum_{m=-5}^{m=0}x(m)×h(-4−m) =x(-5)h(1)+x(-4)h(0)+x(-3)h(-1)+x(-2)h(-2)+x(-1)h(-3)+x(-0)h(-4)=0*0+0*0+3*2+11*0+7*0+0*0=6;
  4. y(n)的第二个非零取值是当n=-3时,此时 h(n-m)中的m取值范围[-1+(-3),4+(-3)],既m∈[-4,1],y(n)=y(-3)。 y(-3)=\sum_{m=-4}^{m=1}x(m)×h(-3−m)=x(-4)h(1)+x(-3)h(0)x(-2)h(-1)+x(-1)h(-2)+x(0)h(-3)=0*0+3*311*2+7*0+0*0=31;
  5. 之后依次求出y(-2)=47,y(-1)=6,y(0)=-51,y(1)=-5,y(2)=41,y(3)=18,y(4)=-22,y(5)=-3,y(6)=8,y(7)=2。
  6. 综上所述,当-4≤n≤7时,y(n)={6,31,47,6,-51,-5,41,18,-22,-3,8,2},当n为其它值时,y(n)=0。

2,matlab实现 

使用matlab软件绘制的卷积和波形图如下

代码:

x=[-3:1:3];
nx=[3,11,7,0,-1,4,2];
h=[-1:1:4];
nh=[2,3,0,-5,2,1];
ny=conv(nx,nh);
s=x(1)+h(1);
w=length(x)+length(h)-2;
y=[s:1:s+w];
stem(y,ny,'.');
xlabel('y');
ylabel('ny');
axis([s (s+w) -60 60]);
grid on;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卷积的matlab实现,请访问博客:

matlab学习004-使用matlab绘制卷积波形图_matlab卷积-CSDN博客

有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或者是私信我,回复时间不超过一天。

这篇关于《数字信号处理》学习01-离散时间信号与序列的卷积和运算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27345

相关文章

C++统计函数执行时间的最佳实践

《C++统计函数执行时间的最佳实践》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性能分析是优化程序的重要环节,了解函数的执行时间分布对于识别性能瓶颈至关重要,本文将分享一个C++函数执行时间统计工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前言工具特性核心设计1. 数据结构设计2. 单例模式管理器3. RAII自动计时使用方法基本用法高级用法

C# 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高性能解决方案

《C#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高性能解决方案》LiteDB作为.NET生态下的轻量级嵌入式NoSQL数据库,一直是时间序列处理的优选方案,本文将为大家大家简单介绍一下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 目录为什么选择LiteDB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第一章:LiteDB时间序列数据模型设计1.1 核心设计原则

Unity新手入门学习殿堂级知识详细讲解(图文)

《Unity新手入门学习殿堂级知识详细讲解(图文)》Unity是一款跨平台游戏引擎,支持2D/3D及VR/AR开发,核心功能模块包括图形、音频、物理等,通过可视化编辑器与脚本扩展实现开发,项目结构含A... 目录入门概述什么是 UnityUnity引擎基础认知编辑器核心操作Unity 编辑器项目模式分类工程

MySQL按时间维度对亿级数据表进行平滑分表

《MySQL按时间维度对亿级数据表进行平滑分表》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4亿数据表分表案例为基础,详细介绍如何在不影响线上业务的情况下,完成按时间维度分表的完整过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引言一、为什么我们需要分表1.1 单表数据量过大的问题1.2 分表方案选型二、分表前的准备工作2.1 数据评估

Python学习笔记之getattr和hasattr用法示例详解

《Python学习笔记之getattr和hasattr用法示例详解》在Python中,hasattr()、getattr()和setattr()是一组内置函数,用于对对象的属性进行操作和查询,这篇文章... 目录1.getattr用法详解1.1 基本作用1.2 示例1.3 原理2.hasattr用法详解2.

基于Python实现数字限制在指定范围内的五种方式

《基于Python实现数字限制在指定范围内的五种方式》在编程中,数字范围限制是常见需求,无论是游戏开发中的角色属性值、金融计算中的利率调整,还是传感器数据处理中的异常值过滤,都需要将数字控制在合理范围... 目录引言一、基础条件判断法二、数学运算巧解法三、装饰器模式法四、自定义类封装法五、NumPy数组处理

MySQL中DATE_FORMAT时间函数的使用小结

《MySQL中DATE_FORMAT时间函数的使用小结》本文主要介绍了MySQL中DATE_FORMAT时间函数的使用小结,用于格式化日期/时间字段,可提取年月、统计月份数据、精确到天,对大家的学习或... 目录前言DATE_FORMAT时间函数总结前言mysql可以使用DATE_FORMAT获取日期字段

Linux中的自定义协议+序列反序列化用法

《Linux中的自定义协议+序列反序列化用法》文章探讨网络程序在应用层的实现,涉及TCP协议的数据传输机制、结构化数据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方法,以及通过JSON和自定义协议构建网络计算器的思路,强调分层... 目录一,再次理解协议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三,实现网络计算器3.1 日志文件3.2Socket.hpp

Python标准库datetime模块日期和时间数据类型解读

《Python标准库datetime模块日期和时间数据类型解读》文章介绍Python中datetime模块的date、time、datetime类,用于处理日期、时间及日期时间结合体,通过属性获取时间... 目录Datetime常用类日期date类型使用时间 time 类型使用日期和时间的结合体–日期时间(

Java获取当前时间String类型和Date类型方式

《Java获取当前时间String类型和Date类型方式》:本文主要介绍Java获取当前时间String类型和Date类型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 目录Java获取当前时间String和Date类型String类型和Date类型输出结果总结Java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