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用户缓冲区

2024-08-31 18:12
文章标签 linux 用户 缓冲区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 用户缓冲区,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 文件描述符的分配规则

我们知道Linux进程默认情况下会有3个缺省打开的文件描述符,分别是标准输入stdin--0, 标准输出stdout--1, 标准错误stderr--2。0,1,2对应的物理设备一般是:键盘,显示器,显示器.接下来我们来研究文件描述符的分配规则,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clude<unistd.h>
int main()
{int fd = open("file.txt",O_CREAT|O_WRONLY);if(fd<0){perror("open");return 1;}printf("fd: %d\n",fd);close(fd);return 0;
}

输出发现是 fd: 3 ,我们再关闭0或者2,在看看结果。

#include<stdio.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clude<unistd.h>
int main()
{close(0);int fd = open("file.txt",O_CREAT|O_WRONLY);if(fd<0){perror("open");return 1;}printf("fd: %d\n",fd);close(fd);return 0;
}

发现是结果是: fd: 0 ,可见,文件描述符的分配规则:在files_struct数组当中,找到当前没有被使用的最小的一个下标,作为新的文件描述符。

2. 重定向

那如果关闭1呢?看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tring.h>
int main()
{close(1);int fd = open("file.txt",O_CREAT|O_WRONLY);if(fd<0){perror("open");return 1;}char * message="hello world\n";write(1,message,strlen(message));close(fd);return 0;
}

在这里我们先将1号文件关闭后再打开 file.txt 文件,之后向1号文件内写入字符串,编译运行之后来查看结果。

默认情况下1号文件是显示器,我们可以看到屏幕并没有打印字符串,很正常因为我们把屏幕关闭了,但它却把内容写到了file.txt内,这个现象就是输出重定向。

当我们把1号文件关闭后再创建了一个file.txt文件,该文件就会占据1号文件的位置,那么当我们向1号文件写入时,自然就写入到了file.txt里。

3. 使用 dup2 系统调用

显然对于先关闭再打开这样的操作还是很麻烦,其实只需要struct file* fd_array[ ]数组里对应下标的值拷贝一份放到目标下标里,就可以完成一次重定向。

dup2函数是Linux系统调用的一部分,用于复制文件描述符。它的原型定义在<unistd.h>头文件。

dup2函数的作用是将文件描述符oldfd复制到文件描述符newfd。如果newfd已经打开,它会先被关闭。如果newfd等于oldfd,则dup2返回newfd而不关闭它。dup2是一个原子操作,这意味着它要么完全成功,要么完全失败,不会出现部分成功的情况。

dup2函数在文件描述符的管理中非常有用,例如在重定向输入输出时。例如,可以使用dup2将标准输出(STDOUT_FILENO)重定向到一个网络套接字,或者将标准错误(STDERR_FILENO)重定向到一个文件。

如果dup2调用成功,它返回新的文件描述符;如果失败,则返回-1,并且errno会被设置以指示错误原因。

在实际编程中,dup2可以用来创建文件描述符的副本,或者在需要时关闭和重新打开文件描述符,以改变它们的行为或关联的文件。

示例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tring.h>
int main()
{int fd = open("file.txt",O_CREAT|O_WRONLY);if(fd<0){perror("open");return 1;}//重定向dup2(fd,1);char * message="hello world\n";write(1,message,strlen(message));return 0;
}

4. 缓冲区

我们有以下代码,其中 printf 和 fwrite 均为库函数,而 write 为系统调用接口。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const char *msg0="hello printf\n";const char *msg1="hello fwrite\n";const char *msg2="hello write\n";printf("%s", msg0);fwrite(msg1, strlen(msg0), 1, stdout);write(1, msg2, strlen(msg2));fork();return 0;
}

运行出结果:

如果对进程实现输出重定向,使用 ./test1 > file1.txt 命令, 我们发现结果变成了:

我们发现 printf 和 fwrite (库函数)都输出了2次,而 write 只输出了一次(系统调用)。肯定和 fork有关! 一般C库函数写入文件时是全缓冲的,而写入显示器是行缓冲。 printf fwrite 库函数会自带缓冲区,当发生重定向到普通文件时,数据的缓冲方式由行缓冲变成了全缓冲。 而我们放在缓冲区中的数据,就不会被立即刷新,但是进程退出之后,会统一刷新,写入文件当中。 但是fork的时候,父子数据会发生写时拷贝,所以当你父进程准备刷新的时候,子进程也就有了同样的一份数据,随即产生两份数据。 write 没有变化,说明没有所谓的缓冲。

综上: printf fwrite 库函数会自带缓冲区,而 write 系统调用没有带缓冲区。另外,我们这里所说的缓冲区, 都是用户级缓冲区。其实为了提升整机性能,OS也会提供相关内核级缓冲区。 那这个缓冲区谁提供呢? printf fwrite 是库函数, write 是系统调用,库函数在系统调用的“上层”, 是对系统 调用的“封装”,但是 write 没有缓冲区,而 printf fwrite 有,足以说明,该缓冲区是二次加上的,又因为是 C,所以由C标准库提供。

这篇关于Linux 用户缓冲区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24630

相关文章

linux系统中java的cacerts的优先级详解

《linux系统中java的cacerts的优先级详解》文章讲解了Java信任库(cacerts)的优先级与管理方式,指出JDK自带的cacerts默认优先级更高,系统级cacerts需手动同步或显式... 目录Java 默认使用哪个?如何检查当前使用的信任库?简要了解Java的信任库总结了解 Java 信

Spring Boot分层架构详解之从Controller到Service再到Mapper的完整流程(用户管理系统为例)

《SpringBoot分层架构详解之从Controller到Service再到Mapper的完整流程(用户管理系统为例)》本文将以一个实际案例(用户管理系统)为例,详细解析SpringBoot中Co... 目录引言:为什么学习Spring Boot分层架构?第一部分:Spring Boot的整体架构1.1

Linux命令rm如何删除名字以“-”开头的文件

《Linux命令rm如何删除名字以“-”开头的文件》Linux中,命令的解析机制非常灵活,它会根据命令的开头字符来判断是否需要执行命令选项,对于文件操作命令(如rm、ls等),系统默认会将命令开头的某... 目录先搞懂:为啥“-”开头的文件删不掉?两种超简单的删除方法(小白也能学会)方法1:用“--”分隔命

k8s admin用户生成token方式

《k8sadmin用户生成token方式》用户使用Kubernetes1.28创建admin命名空间并部署,通过ClusterRoleBinding为jenkins用户授权集群级权限,生成并获取其t... 目录k8s admin用户生成token创建一个admin的命名空间查看k8s namespace 的

Linux五种IO模型的使用解读

《Linux五种IO模型的使用解读》文章系统解析了Linux的五种IO模型(阻塞、非阻塞、IO复用、信号驱动、异步),重点区分同步与异步IO的本质差异,强调同步由用户发起,异步由内核触发,通过对比各模... 目录1.IO模型简介2.五种IO模型2.1 IO模型分析方法2.2 阻塞IO2.3 非阻塞IO2.4

Linux中查看操作系统及其版本信息的多种方法

《Linux中查看操作系统及其版本信息的多种方法》在服务器运维或者部署系统中,经常需要确认服务器的系统版本、cpu信息等,在Linux系统中,有多种方法可以查看操作系统及其版本信息,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 目录1. lsb_pythonrelease 命令2. /etc/os-release 文件3. h

linux部署NFS和autofs自动挂载实现过程

《linux部署NFS和autofs自动挂载实现过程》文章介绍了NFS(网络文件系统)和Autofs的原理与配置,NFS通过RPC实现跨系统文件共享,需配置/etc/exports和nfs.conf,... 目录(一)NFS1. 什么是NFS2.NFS守护进程3.RPC服务4. 原理5. 部署5.1安装NF

linux配置podman阿里云容器镜像加速器详解

《linux配置podman阿里云容器镜像加速器详解》本文指导如何配置Podman使用阿里云容器镜像加速器:登录阿里云获取专属加速地址,修改Podman配置文件并移除https://前缀,最后拉取镜像... 目录1.下载podman2.获取阿里云个人容器镜像加速器地址3.更改podman配置文件4.使用po

linux查找java项目日志查找报错信息方式

《linux查找java项目日志查找报错信息方式》日志查找定位步骤:进入项目,用tail-f实时跟踪日志,tail-n1000查看末尾1000行,grep搜索关键词或时间,vim内精准查找并高亮定位,... 目录日志查找定位在当前文件里找到报错消息总结日志查找定位1.cd 进入项目2.正常日志 和错误日

防止Linux rm命令误操作的多场景防护方案与实践

《防止Linuxrm命令误操作的多场景防护方案与实践》在Linux系统中,rm命令是删除文件和目录的高效工具,但一旦误操作,如执行rm-rf/或rm-rf/*,极易导致系统数据灾难,本文针对不同场景... 目录引言理解 rm 命令及误操作风险rm 命令基础常见误操作案例防护方案使用 rm编程 别名及安全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