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并发与并行(二) ———— 用线程执行阻塞式IO,但不要用它做并行计算

2024-08-29 05:44

本文主要是介绍python并发与并行(二) ———— 用线程执行阻塞式IO,但不要用它做并行计算,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Python语言的标准实现叫作CPython,它分两步来运行Python程序。首先解析源代码文本,并将其编译成字节码(bytecode)。字节码是一种底层代码,可以把程序表示成8位的指令(从Python 3.6开始,这种底层代码实际上已经变成16位了,所以应该叫作wordcode才对,但基本原理依然相同)。然后,CPython采用基于栈的解释器来运行字节码。这种字节码解释器在执行Python程序的过程中,必须确保相关的状态不受干扰,所以CPython会用一种叫作全局解释器锁(global interpreter lock,GIL)的机制来保证这一点。

GIL实际上就是一种互斥锁(mutual-exclusion lock,mutex),用来防止CPython的状态在抢占式的多线程环境(preemptive multithreading)之中受到干扰,因为在这种环境下,一条线程有可能突然打断另一条线程抢占程序的控制权。如果这种抢占行为来得不是时候,那么解释器的状态(例如为垃圾回收工作而设立的引用计数等)就会遭到破坏。所以,CPython要通过GIL阻止这样的动作,以确保它自身以及它的那些C扩展模块能够正确地执行每一条字节码指令。
但是,GIL会产生一个很不好的影响。在C++与Java这样的语言里面,如果程序之中有多个线程能够分头执行任务,那么就可以把CPU的各个核心充分地利用起来。尽管Python也支持多线程,但这些线程受GIL约束,所以每次或许只能有一条线程向前推进,而无法实现多头并进。所以,想通过多线程做并行计算或是给程序提速的开发者,恐怕要失望了。

我们用一段计算量很大的任务来看一下python在用多线程执行计算密集型任务时的表现。


# 因数分解算法
def factorize(number):for i in range(1,number+1):if number %i==0:yield iimport timenumbers = [2139079, 1214759, 1516637, 1852285]
start = time.time()for number in numbers:list(factorize(number))end = time.time()
delta = end - start
print(f'Took {delta:.3f} seconds')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class FactorizeThread(Thread):def __init__(self, number):super().__init__()self.number = numberdef run(self):self.factors = list(factorize(self.number))start = time.time()threads = []
for number in numbers:thread = FactorizeThread(number)thread.start()threads.append(thread)# thread.join()方法的作用是等待线程完成。当你启动一个线程后,这个线程会异步执行。如果你希望主线程(通常是执行thread.start()的线程)等待这个新线程完成其任务后再继续执行,你就需要调用thread.join()。
# 如果不调用thread.join(),主线程可能会在其他线程完成之前继续执行,这可能导致一些不可预测的行为或资源访问冲突,特别是当多个线程需要访问共享资源时。通过调用join(),你确保了主线程会等待每个工作线程完成其执行,从而实现线程间的同步。
for thread in threads:thread.join()end = time.time()
delta = end - start
print(f'Took {delta:.3f} seconds')

Output:

Took 0.179 seconds
Took 0.158 seconds

我们看结果,多线程并没有比单线程快很多。

下面我们看个IO密集型的任务。


import select
import socket
import time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select.select,这是一个系统调用,用于监视文件描述符集合的变化情况。具体来说,select 函数可以监视三种类型的文件描述符集合:
#可读集合(readfds):等待数据变得可读(例如,网络套接字上有数据可读)的文件描述符集合。
#可写集合(writefds):等待数据变得可写(例如,套接字缓冲区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发送数据)的文件描述符集合。
#异常集合(exceptfds):等待异常情况(如带外数据到达)的文件描述符集合。
#select.select 函数的最后一个参数是一个超时值,表示 select 函数等待事件发生的最长时间。在这个例子中,超时值被设置为 0.1 秒,这意味着 select 会在 0.1 秒后超时,无论是否有事件发生。
def slow_systemcall():select.select([socket.socket()], [], [], 0.1)start = time.time()for _ in range(5):slow_systemcall()end = time.time()
delta = end - start
print(f'Took {delta:.3f} seconds')start = time.time()threads = []
for _ in range(5):thread = Thread(target=slow_systemcall)thread.start()threads.append(thread)# 用此函数来模拟在执行系统调用时,我们还同时在做其他的事情
def compute_helicopter_location(index):print('Running compute helicopter location ')for i in range(5):compute_helicopter_location(i)for thread in threads:thread.join()end = time.time()
delta = end - start
print(f'Took {delta:.3f} seconds')

Output:

Took 0.517 seconds
Running compute helicopter location 
Running compute helicopter location 
Running compute helicopter location 
Running compute helicopter location 
Running compute helicopter location 
Took 0.108 seconds

与依次执行系统调用的那种写法相比,这种写法的速度几乎能达到原来的5倍。这说明,尽管那5条线程依然受GIL制约,但它们所发起的系统调用是可以各自向前执行的。GIL只不过是让Python内部的代码无法平行推进而已,至于系统调用,则不会受到影响,因为Python线程在即将执行系统调用时,会释放GIL,待完成调用之后,才会重新获取它。

与依次执行系统调用的那种写法相比,这种写法的速度几乎能达到原来的5倍。这说明,尽管那5条线程依然受GIL制约,但它们所发起的系统调用是可以各自向前执行的。GIL只不过是让Python内部的代码无法平行推进而已,至于系统调用,则不会受到影响,因为Python线程在即将执行系统调用时,会释放GIL,待完成调用之后,才会重新获取它。

这篇关于python并发与并行(二) ———— 用线程执行阻塞式IO,但不要用它做并行计算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17004

相关文章

python获取指定名字的程序的文件路径的两种方法

《python获取指定名字的程序的文件路径的两种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获取指定名字的程序的文件路径的两种方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 最近在做项目,需要用到给定一个程序名字就可以自动获取到这个程序在Windows系统下的绝对路径,以下

使用Python批量将.ncm格式的音频文件转换为.mp3格式的实战详解

《使用Python批量将.ncm格式的音频文件转换为.mp3格式的实战详解》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通过ncmdump工具批量将.ncm音频转换为.mp3的步骤,包括安装、配置ffmpeg环... 目录1. 前言2. 安装 ncmdump3. 实现 .ncm 转 .mp34. 执行过程5. 执行结

Python实现批量CSV转Excel的高性能处理方案

《Python实现批量CSV转Excel的高性能处理方案》在日常办公中,我们经常需要将CSV格式的数据转换为Excel文件,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Python的高性能解决方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 目录一、场景需求二、技术方案三、核心代码四、批量处理方案五、性能优化六、使用示例完整代码七、小结一、

Python中 try / except / else / finally 异常处理方法详解

《Python中try/except/else/finally异常处理方法详解》: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中try/except/else/finally异常处理方法的相关资料,涵... 目录1. 基本结构2. 各部分的作用tryexceptelsefinally3. 执行流程总结4. 常见用法(1)多个e

C++统计函数执行时间的最佳实践

《C++统计函数执行时间的最佳实践》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性能分析是优化程序的重要环节,了解函数的执行时间分布对于识别性能瓶颈至关重要,本文将分享一个C++函数执行时间统计工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前言工具特性核心设计1. 数据结构设计2. 单例模式管理器3. RAII自动计时使用方法基本用法高级用法

Python中logging模块用法示例总结

《Python中logging模块用法示例总结》在Python中logging模块是一个强大的日志记录工具,它允许用户将程序运行期间产生的日志信息输出到控制台或者写入到文件中,:本文主要介绍Pyt... 目录前言一. 基本使用1. 五种日志等级2.  设置报告等级3. 自定义格式4. C语言风格的格式化方法

Python实现精确小数计算的完全指南

《Python实现精确小数计算的完全指南》在金融计算、科学实验和工程领域,浮点数精度问题一直是开发者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将深入解析Python精确小数计算技术体系,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引言:小数精度问题的核心挑战一、浮点数精度问题分析1.1 浮点数精度陷阱1.2 浮点数误差来源二、基础解决

Java实现远程执行Shell指令

《Java实现远程执行Shell指令》文章介绍使用JSch在SpringBoot项目中实现远程Shell操作,涵盖环境配置、依赖引入及工具类编写,详解分号和双与号执行多指令的区别... 目录软硬件环境说明编写执行Shell指令的工具类总结jsch(Java Secure Channel)是SSH2的一个纯J

使用Python实现Word文档的自动化对比方案

《使用Python实现Word文档的自动化对比方案》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两个Word文档的版本差异,无论是合同修订、论文修改还是代码文档更新,人工比对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遗漏关键改动,下面通过一个实际案例... 目录引言一、使用python-docx库解析文档结构二、使用difflib进行差异比对三、高级对比方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

《深度解析Python中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在编译器设计、配置文件处理和数据转换领域,递归下降解析器是最常用且最直观的解析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递归下降解析器的原理与实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 目录引言:解析器的核心价值一、递归下降解析器基础1.1 核心概念解析1.2 基本架构二、简单算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