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的TIM1之PWM互补输出、死区时间和刹车配置

2024-08-29 00:28

本文主要是介绍STM32的TIM1之PWM互补输出、死区时间和刹车配置,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在STM32微控制器中,定时器TIM1可以配置为产生PWM信号,并且支持互补输出、死区时间和刹车功能。这些功能在电机控制等应用中非常有用。本文将介绍如何配置TIM1来实现这些功能。

1. PWM互补输出

互补输出是指两个PWM信号相位相反,这样可以减少电机驱动器中的电流波动,提高效率。在STM32中,可以通过配置BRR寄存器(Break Register)来实现互补输出。

2. 死区时间配置

死区时间是指在PWM信号切换时,两个信号不会同时为高或同时为低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可以防止电机驱动器中的两个晶体管同时导通,从而避免短路。在STM32中,可以通过配置BDTR寄存器(Break and Dead-Time Register)来设置死区时间。

3. 刹车配置

刹车功能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如错误检测或紧急停止,需要快速停止电机。在STM32中,可以通过配置BDTR寄存器中的刹车位来实现刹车功能。

4. 代码实现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展示如何配置STM32的TIM1来实现PWM互补输出、死区时间和刹车功能。

#include "stm32f10x.h"void TIM1_PWM_Init(void)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OCInitTypeDef  TIM_OCInitStructure;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TIM1 | 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 初始化GPIO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8 | GPIO_Pin_9;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初始化TIM1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999; // 定时器周期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71; // 定时器分频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TIM_TimeBaseInit(TIM1, &TIM_TimeBaseStructure);// 初始化TIM1的PWM模式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Mode = TIM_OCMode_PWM1;TIM_OCInitStructure.TIM_OutputState = TIM_OutputState_Enable;TIM_OCInitStructure.TIM_Pulse = 499; // PWM占空比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Polarity = TIM_OCPolarity_High; // 输出极性TIM_OC1Init(TIM1,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1PreloadConfig(TIM1, TIM_OCPreload_Enable);TIM_OC2Init(TIM1,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2PreloadConfig(TIM1, TIM_OCPreload_Enable);// 配置互补输出TIM_CtrlPWMOutputs(TIM1, ENABLE);// 配置死区时间TIM_BDTRConfig(TIM1, 0, 0, 0, 0);// 启动TIM1TIM_Cmd(TIM1, ENABLE);
}int main(void)
{TIM1_PWM_Init();while(1){}
}

5. 结论

通过上述代码,我们成功配置了STM32的TIM1来实现PWM互补输出、死区时间和刹车功能。这些功能对于电机控制等应用至关重要,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请注意,上述代码是一个简化的示例,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硬件和需求进行调整。希望这个示例能帮助你理解STM32的PWM配置。

✅作者简介:热爱科研的嵌入式开发者,修心和技术同步精进

❤欢迎关注我的知乎:对error视而不见

代码获取、问题探讨及文章转载可私信。

☁ 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

🍎获取更多嵌入式资料可点击链接进群领取,谢谢支持!👇

点击领取更多详细资料

这篇关于STM32的TIM1之PWM互补输出、死区时间和刹车配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16319

相关文章

MySQL数据库双机热备的配置方法详解

《MySQL数据库双机热备的配置方法详解》在企业级应用中,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MySQL作为最流行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实现高可用性,其中双机热备(M... 目录1. 环境准备1.1 安装mysql1.2 配置MySQL1.2.1 主服务器配置1.2.2 从

Linux云服务器手动配置DNS的方法步骤

《Linux云服务器手动配置DNS的方法步骤》在Linux云服务器上手动配置DNS(域名系统)是确保服务器能够正常解析域名的重要步骤,以下是详细的配置方法,包括系统文件的修改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需要... 目录1. 为什么需要手动配置 DNS?2. 手动配置 DNS 的方法方法 1:修改 /etc/res

mysql8.0.43使用InnoDB Cluster配置主从复制

《mysql8.0.43使用InnoDBCluster配置主从复制》本文主要介绍了mysql8.0.43使用InnoDBCluster配置主从复制,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 目录1、配置Hosts解析(所有服务器都要执行)2、安装mysql shell(所有服务器都要执行)3、

java程序远程debug原理与配置全过程

《java程序远程debug原理与配置全过程》文章介绍了Java远程调试的JPDA体系,包含JVMTI监控JVM、JDWP传输调试命令、JDI提供调试接口,通过-Xdebug、-Xrunjdwp参数配... 目录背景组成模块间联系IBM对三个模块的详细介绍编程使用总结背景日常工作中,每个程序员都会遇到bu

java时区时间转为UTC的代码示例和详细解释

《java时区时间转为UTC的代码示例和详细解释》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经常被问到如何将Java中的时间转换为UTC时间,:本文主要介绍java时区时间转为UTC的代码示例和详细解释,文中通... 目录前言步骤一:导入必要的Java包步骤二:获取指定时区的时间步骤三:将指定时区的时间转换为UTC时间步

JDK8(Java Development kit)的安装与配置全过程

《JDK8(JavaDevelopmentkit)的安装与配置全过程》文章简要介绍了Java的核心特点(如跨平台、JVM机制)及JDK/JRE的区别,重点讲解了如何通过配置环境变量(PATH和JA... 目录Java特点JDKJREJDK的下载,安装配置环境变量总结Java特点说起 Java,大家肯定都

linux配置podman阿里云容器镜像加速器详解

《linux配置podman阿里云容器镜像加速器详解》本文指导如何配置Podman使用阿里云容器镜像加速器:登录阿里云获取专属加速地址,修改Podman配置文件并移除https://前缀,最后拉取镜像... 目录1.下载podman2.获取阿里云个人容器镜像加速器地址3.更改podman配置文件4.使用po

Vue3 如何通过json配置生成查询表单

《Vue3如何通过json配置生成查询表单》本文给大家介绍Vue3如何通过json配置生成查询表单,本文结合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功能实现背景项目代码案例功能实现背景通过vue3实现后台管理项目一定含有表格功能,通常离不开表单

Python的Darts库实现时间序列预测

《Python的Darts库实现时间序列预测》Darts一个集统计、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模型于一体的Python时间序列预测库,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的Darts库实现时间序列预测,感兴趣的可以了解... 目录目录一、什么是 Darts?二、安装与基本配置安装 Darts导入基础模块三、时间序列数据结构与

MyBatis Plus实现时间字段自动填充的完整方案

《MyBatisPlus实现时间字段自动填充的完整方案》在日常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记录数据的创建时间和更新时间,传统的做法是在每次插入或更新操作时手动设置这些时间字段,这种方式不仅繁琐,还容易遗漏,... 目录前言解决目标技术栈实现步骤1. 实体类注解配置2. 创建元数据处理器3. 服务层代码优化填充机制详